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三年来,中国人民大学“这门课”交出精彩答卷!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2-11-27


三年来,中国人民大学“这门课”
交出精彩答卷!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及其改革创新,对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特别是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体现了党中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殷切期望、对学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深邃思考。
三年来,中国人民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发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的学科优势,积极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作,在扎实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注重顶层设计,加强思政金课建设的领导管理、统筹规划和制度保障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压紧压实思政课建设主体责任,制定落实“3·18”重要讲话精神的实施方案,专门成立由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担任组长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领导小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将思政课建设纳入学校党建工作考核、政治巡察、办学质量和学科建设评估标准体系中,凝聚起举全校之力建好思政课的共识。学校制定《新时代中国人民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和《新时代中国人民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方案》,单独成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审委员会,优化评价考核及奖励机制,并将“三报一刊”上发表的理论文章纳入思政课教师核心学术成果范畴,确保将“3·18”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为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讲思政课,带头听思政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并在校、院两级设立教学督导组,及时反馈改进意见,加强精细化管理。
“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要带头走进课堂,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
“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通过直播,跨越近千公里的两个课堂共享了一场精彩思政内容
这是中国人民大学与延安中学共上一堂“大思政课”的现场,也是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和第一所中学联学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生动实践。

2021年11月15日,中国人民大学与延安中学第一时间以线上方式举办共同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活动。在师生交流、主题报告环节后,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表示,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大学与第一所中学,两所学校有着共同的红色血脉、红色基因、红色精神,这次活动既是跨越地理空间推动六中全会精神第一时间进课堂的有机联动,也是两校共同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大中小一体化建设的有益尝试。学校“延河讲师团”师生走进大中小学、走进基层一线,以青年声音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的情怀担当。希望讲师团师生继续努力,围绕学校学习宣传六中全会精神的整体部署,充分发挥理论宣讲“轻骑兵”的作用,在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大中小一体化的过程中,作出人大青年新贡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
组织学校各方面力量开设国内第一门研究生必修课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系列讲座》。2021年11月11日,刘伟校长为同学们带来系列讲座的第一堂课,以“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为主题,系统讲解了新时代的战略支撑、战略基点、战略方向、战略突破、战略前提和战略方针。同学们纷纷表示,“系列讲座里的每堂课都由不同的老师讲授,既有对时代发展全局的引领,又涵盖政治经济研究的前沿,对学术很有启发。”“我对之后的课程充满期待,也对学校发展充满了希望。”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
一线思政课教师切身感受到了新时代为思政课带来的新变化
“广大思政课教师带着喜悦的心情,以更大的热情投身思政课教育教学。2019年现场聆听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感到十分温暖,又深受教育和鼓舞。”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刘建军表示, “由于社会和学校氛围的改变,理直气壮讲思政课更加容易和自然了,特别是讲一些爱党的话语也不用转弯抹角了。”
3月17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三年来贯彻落实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工作进展成效。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王易作为唯一的高校代表,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思政课改革创新有关情况。
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中国人民大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上,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思政课教学“八个相统一”要求,既充分发挥全校学科优势,又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努力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紧扣新发展阶段、学习新发展理念、体悟新发展格局。
中国人民大学的思政课教学在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方面有三个特点
一是在学理深度上做文章,强化“三位一体”协同效果。“系统讲授”力求将理论问题讲清讲透;专题教学注重优化模块设置,广泛邀请校内外专家****授课,实现优势互补;实践教学依托“千人百村”社会调查等品牌活动,组织学生走进社会、深入基层,了解国情、探求新知。
二是在教学资源上做文章。及时梳理大学生普遍关心的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强调学生的问题就是教师的课题,以讲好课堂“必答题”为研究导向,组织教师进行集体攻关,产出优质教学资源,让学生“解渴”又“明理”。
三是在信息技术上做文章。针对当代大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的思维特点、学习习惯、成长规律,不断提升“人大智慧课堂”等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水平,显著提升了教学互动的频次和效果,提升了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感和获得感。


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研部联合校团委连续组织开展以“问道新时代”为主题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结合“千人百村”“街巷中国”社会调研,把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和社会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体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伟力。

2月21日,中国人民大学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闭幕后的第一时间成立师生宣讲团,全面开展“我和我的冬奥故事”系列宣讲活动。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出席宣讲团成立座谈会并讲话,要求新成立的师生宣讲团暨延河讲师团(冰雪分团)鼓足干劲、乘势而上,用心用情创新宣讲的内容和形式、增强宣讲活动的实效性和感染力,展现“始终奋进在新时代前列”的奋斗姿态。
此次成立的师生宣讲团暨延河讲师团(冰雪分团)将按照“大中小幼思政工作一体化”要求,联合重点生源中学、对口扶持中学、革命老区中学等,举办国际政要对话冬奥青年、“精彩冬奥、奉献有我——青年榜样分享会”等一系列活动,讲述“一起向未来”的冬奥故事,展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风采。
用好、用活“冬奥教材”,以“小切口”呈现“大主题”,用“小载体”实现“大教育”,正成为学校开好思政课的主动选择。


中国人民大学以“三全育人”理念全面推进“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在特邀校内外名家结合教学要点开设高质量讲座课,建设完善网络课堂的同时,聘任党员干部教师170余人担任研讨实践课教师,创新推出“形势与政策”小班专题研讨课和特色实践课。全体校领导领衔授课,专职辅导员、思政课教师、相关学科专家和一线工作者共同参与,推出“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时代逻辑”等10余讲精品示范研讨课。启动“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口述史项目”调研特色实践课,带领学生深入全国832个已脱贫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考察调研。2021年一年开设讲座课299讲,研讨实践课1757次,着力增强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积极探索建设新时代的“大思政课”。

“红船领航”计划党员先锋营开展了丰富的系列活动,阅读一套马克思主义经典,对话一位革命先烈,讲述一段家人亲历的“四史”,接力一次磨砺意志的长跑,举办一次定向越野,参加一次国情知识竞赛,开展一次基层调研实践。
二、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科学构建思政金课体系
学院严格落实中宣部、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在全国率先形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最齐全、最完整的思政课课程体系。学校于2019年在全国率先全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通过吸收最前沿的内容、集中最优秀的教师、给予最全面的保障,确保这门思政必修课的高质量开设。同时,增设特色思政选修课,并新设中共党史一百年、社会主义发展五百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论等体现人大历史传统、学科特色和优势的思政选修课,构建起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本硕博思政必修课+选修课课程体系。注重发挥人大马院作为全国重点马院的引领辐射作用,积极推广思政课的“人大经验”“人大品牌”“人大特色”。

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
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
开设好关键课程
秋季学期伊始,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授课经验总结和新学期如何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开展了一次集体备课会。王易老师介绍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的开设背景、重大意义和教研部成立的情况。“学生对这个课程反响积极、评价很高、期待很多”,学院主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副院长宋学勤表示,学院会继续坚持吸收最前沿的内容、集中最优秀的教师、给予最全面的保障,开设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这门关键课程。
有了这些基础和条件,有了我们这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
思政课教师责任
和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
长期从事思政课教学工作的刘建军老师先后为本科生讲授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必修课程,他在思政课教师责任和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方面感受颇深。“思政课教师必须有高度的政治自觉,才能承担起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培育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神圣使命。”同时,他也坚持以“自信、奋斗、担当”的精神状态、以深刻透彻的理论成果,用学术话语讲政治,用生活话语讲理论,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
努力擦亮中共党史课程
这块“金字招牌”
而作为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主讲教师,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副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耿化敏在党史教育传统的熏陶、前辈****的示范和教学团队的指导下,努力擦亮中共党史课程这块“金字招牌”。他表示,“通过学习党的发展历程,揭示党的发展规律,总结党的成就经验,引导大学生系统掌握党史知识体系,树立正确党史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我的所知所获,就是坚持知识教育、价值塑造和教学方法论的统一,把建立党史知识体系、培育正确党史观等作为中共党史学习教育的‘正道’。
03
积极推动“一体两翼”模式不断转型升级
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
围绕“八个相统一”的核心要求,学校积极推动系统讲授、专题教学、实践教学“三位一体”与“研究型+互动型”教学两翼的“一体两翼”模式不断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作用,把“独树一帜”的学科优势转化为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学理支撑。坚持用学术讲政治,引导教师加强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科学研究,推出优秀思政课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建立“手拉手”备课机制,重视学科带头人的指导作用,加强教师教学交流研讨和集体攻关。鼓励思政课教师直面学生现实关切和思想困惑,推动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效果,增强课堂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近年来,一批中青年教师成长起来形成集聚效应,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力,一位教师荣获全国最美教师称号,五位教师在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中获奖,一位教师获第五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大思政呼唤“大先生”
“我2016年博士毕业参加工作,可以说是五年来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受益者。我亲身感受到从党中央到教育部再到学校、学院,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都给予了空前重视,思政课教师发展和成长的平台越来越高、空间越来越大、机会越来越多。教师队伍最大变化是‘精气神’上的,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更为充分地发挥,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动力。”王衡是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主任,同时,他也是一位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标兵。
中国人民大学厚重的红色基因
也为同学们的思政课
拓展了广度与深度

去年的4月2日,经济学院本科生郝悦沛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参观了吴玉章校长的生平展。一幅幅文字、图片记录下当年的峥嵘岁月,原来前辈是这样的平凡与不凡。“毛主席对吴老的评价令我感动,‘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吴老就是将自己毕生的精力献给了革命,献给了青年的教育培养事业,以一人之力担负起振兴中国教育的重担,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最好榜样。”郝悦沛说。他想到了思政课上,老师告诉他们的“立志要高,起步要低”,还记得老师说过“行循自然”,那些知识、那些历史都变成了他们的动力。
04
秉承“共有共建共享”理念
助力全国高校思政“金课”建设
2017年,教育部社科司委托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联合打造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建设。目前平台已覆盖2700多所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为全国思政课教师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服务。这里被誉为思政课教师的能量枢纽,有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包括文献资源300余万条、电子图书4万余册、教学视频5000余个,还有经典文献库、教学内容库、教学素材库、教学课件库、重难点解析库、教学成果库等6大数据库。思政课教师可以在这里管理教学大纲、制作教学课件、创新教学互动,还可以依托移动端,满足掌上服务需求。如果把集体备课平台比作一个“大超市”,思政课教师正是在这里根据学生的“口味”,挑选“食材”、烹饪“大餐”。这里汇聚起讲好思政课的最大合力。每周五的“周末理论大讲堂”,名师大家讲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被全国思政课教师和马学科研究生视为“经典必修课”;每个月的“青椒论坛”成为青年教师的“筑梦之巢”;还有大中小思政课教师“同备一堂课”、百万师生“同上一堂课”,教指委专家“在线问诊”等。正如思政课老师所说:“有了集体备课平台,我们不再是单打独斗,开始走向集团军作战模式了!”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
教师要用理论武装学生
首先需要深厚的理论功夫
“我主持和观看‘青椒论坛’有一个非常深刻的感受:每一位优秀的思政课教师,首先是一位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但是,很多老师的讲述还存在简单的政治宣传,没有做到用学术讲政治,思想和实践脱离、案例和观点脱节。”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智说。“讲好故事并非易事。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缺一不可。同时,也要看到案例教学法的效用边界,它不是万能的教学方法,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育时机和教育对象,精选案例,讲好故事。”
05
三周年到来之际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畅谈学习体会
在三年前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和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深入分析了思政课教师的关键作用,明确提出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基本要求,为推进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三年来,中国人民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立足自身优势,奋力攻坚克难,不断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在建设“高精尖”水平的思政课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产生了较好的示范引领效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牢记职责使命,发扬历史主动精神,自觉按照“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练好基本功,将中国人民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的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更好承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人大力量”“人大智慧”。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齐鹏飞
2019年3月18日,我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总书记点赞中国人民大学思政课工作,令我倍感振奋、记忆犹新。三年来,思政课建设取得长足发展,思政课教师队伍得到全面提升。作为一名思政课一线教师,我既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建设者,又是思政课发展成就的受益者,深切感受着思政课教师从单兵作战向集团作战的系统转变,思政课教学从技术运用向技术赋能的理念升级,思政课建设从同向同行到共建共享的深度融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应该进一步对标“六个要”,担负起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时代重任;进一步夯实“八个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进一步善用“大思政课”,顺应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实现教学重点、理论难点、社会热点和学生特点的有机融合,打通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以更加优异的育人成绩,不负总书记“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的殷切嘱托;以更加切实的教学实践,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王易
2019年3月18日以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奋力攻坚克难,科学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才效能、积极服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格局,不断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成效显著。我们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全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出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大学)》,举办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修基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研修班”,为北京市乃至全国高校开设此课程起到支持保障和示范引领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就是要围绕“国之大者”做大文章。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继承优良传统,立足自身优势,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宋学勤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结合课程特征和人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深挖教材、深耕教学、深研教法,通过备课、授课、答疑的全过程,努力使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教研部每个月定期召开集体备课会,交流备课和教学中的具体问题,特别是结合最新时事热点打磨教学案例,让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活起来”。同时,教研部每学期还会组织教学经验研讨交流会,针对本年度授课过程中的创新点和问题做分享与探讨,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能够“及时消化”。三年来,教研部全体教师时刻铭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的深刻教诲,始终不断加强政治修养、厚植人文情怀、创新思维方式、拓展理论视野、严格加强自律、端正人格品行,努力做好学生心中有思想、有行动、有关怀、有信仰的思政课老师,为建设具有人大特色的原理金课不懈努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主任赵玉兰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阐释了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提出了做好思政课教师的“六要”和讲好思政课的“八个相统一”。今天,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新情况、新问题,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使我更加深刻认识到思政课在立德树人工作中的关键作用,认识到思政课教师所肩负的重大使命和责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性、现实性、时代性、前沿性等诸多属性相统一的特点,更加要求我们不断深入学习,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苦练内功,夯实基础,坚定立场,自律自强,不断深入了解学生,贴近生活,切实推进教学改革,以理服人,以德感人,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争做新时代的勇敢奋斗者。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部主任李玉峰
思政课是“国之大者”,关乎后继有人的根本大计,关乎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新时代建设好“大思政课”,要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推进课程定位融入大局、教学内容紧跟大势,真正把思政课办成阐释中国之治的理论大课、呈现中国奇迹的实践大课、激发青春担当的时代大课。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育教学中,要坚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向学生传授高尚人生追求、科学的理想信念、先进的价值理念、崇高的道德规范、正确的法治思维,同时也特别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特别是在坚持教材基本逻辑和核心内容的基础上,结合“0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特点,积极践行“大思政课”的理念,实现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高度融合,达到虚实结合、知行统一、学以致用。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部主任张智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既有厚重的历史底蕴,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既有突出的中国特色,又有宽广的国际视野;既有理论上的创新性、真理性,又有实践上的针对性、指导性,为全国各地各高校做好思政课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 三年来,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课程建设目前已进入到稳中求进、强化提升、重点突破的发展阶段,纲要课的“大思政课”建设格局不断拓展,授课教师队伍不断壮大,课程的组织领导、教学方式、教师队伍和教材使用也日趋立体完善。如今,纲要课已成为全校学生中一门有内涵、能“解渴”、合“口味”的“金课”,为进一步打牢学生成长成才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接下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部”还将进一步加快从课程建设的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卓越发展的转化,实现“从有到优”“优中更强”的转变,全力推动落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三进”工作,在全校学生中汇聚起强大正能量,激励和动员青年学子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部主任董佳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吹响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号角。在讲话中,总书记高屋建瓴,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问题提出了很多精辟论断,比如强调思政课的基本功能是政治引导,要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提出“八个相统一”的教学要求等等。这些论断言简意赅,深刻精辟,成为新时代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行动指南。三年来,在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中国人民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迎来了快速发展,成效显著。就以“形势与政策”这一门课为例,过去三年,中国人民大学基本形成了学校领导参与、专家和****主讲、辅导员和行政管理人员辅助的授课体系,学校层面和学院层面、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党委学生工作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分工合作的组织管理体系,足时足分地按照教育部教学要求,发挥人大特色学科支撑作用,让真正懂形势与政策的人来讲形势与政策,打造“形势与政策”金字招牌课。
——形势与政策教研部主任谭清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三年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部在展开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始终提高政治站位、坚持高标准开好课程,充分发挥好对思政课的核心引领作用。一是不断完善集体备课制度,以课程专题式的授课方式聚焦当下现实问题,帮助学生真正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真知”“真懂”“真信”“真用”。二是实现党史学习教育资源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效衔接的“常态化、长效化”,在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科学性中读懂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精神密码;三是在深入思考不同阶段思政课的贯通性,在研讨如何进一步打通知识专题的连续性中,努力探索发挥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基础作用。教研部将继续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质量,争取在接下来的时间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部主任常庆欣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作为一名从事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线教师,重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就是要始终牢记立德树人的目标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联系研究生思想特点,从学生关切的重大理论热点问题入手,讲好讲活新思想新精神新理论;充分利用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的高地”和“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的平台资源优势,探索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模式,不断增强研究生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用新思想培育新时代的新人才,喜迎党的二十大的到来!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主任孙宗伟
总书记“3·18”重要讲话转眼已三年,从建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思政课,到善用大思政课,再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新思想引领新气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年大党迈上新的赶考之路,新实践要求新阐释。作为思政课一线教学研究人员,“六要”“八统一”铭记在心、力求践行,对思政课的教学研究不断思考、探索、沉淀,始终立足时代、扎根现实、讲好故事、挖掘真理、传承信仰;以笔为书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以理服人结合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力图将理论“立体化”,在深入浅出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多层次阐明中国道路、讲述中国故事。讲好新时代思政课,我们始终在路上。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马慎萧

思政课是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中国人民大学将再接再厉
继承优良传统,推进改革创新
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原文链接:[中国人民大学官方微信]三年来,中国人民大学“这门课”交出精彩答卷!
(责任编辑:筱竹)

相关话题/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