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9日上午,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党委书记刘书明、党委副书记席劲瑛,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组织学院副院长崔守军、办公室主任韩飞,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原特别协调员王之佳,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原驻阿富汗、印度尼西亚国家局局长薛玉雪,生态环境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国际政策研究部主任高翔,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YOUNGO(国际青年组织)主席Marie Claire(玛丽·克莱尔),内蒙古环境宣教中心、老牛基金会代表和来自全国47所学校的153名学生代表参加了开幕式。与会嘉宾与全体参会代表共同观看了大会宣传片《应对气候变化,我们在行动》。
刘书明在致辞中对大会的举办表示祝贺。他说,2021年是全球环境合作的重要一年。第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第七届世界自然保护大会、《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等相继召开,国际社会对联合起来保护地球家园表达了强烈意愿。他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活动,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加深对全球议题的认知,加强自身青年责任感,努力成为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未来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同时,他也希望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组织学院之间能有更多的合作机会,共同致力于培养具有开阔国际视野的全球治理人才。

崔守军在致辞中表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组织学院始终致力于培养面向国际、服务国家未来国际战略发展大计的复合型国际组织人才。此次与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共同举办模拟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双方不仅加强了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上的合作,同学们也将通过沉浸式谈判体验,全方位提升气候谈判能力,为日后加入国际组织、更好地发出中国声音打下坚实基础。

玛丽·克莱尔在线上致辞中讲述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性以及青年在气候变化中的独特作用:青年不应只是未来气候变化的接受者,更应是现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者。她介绍了她在家乡瑞士领导气候行动、可持续发展、青年和妇女赋权等协会,并从COP25开始参与技术转让和性别问题谈判的经历。她认为,模拟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是令青年及公众了解国际气候谈判的好机会,参会代表在谈判过程中不仅要从自己代表的国家立场思考,更可观察各个国家、各个集团的分歧所在以及合作的可能性,体验气候谈判的艰巨之处和使命感。

王之佳在致辞中肯定本次大会的时代性。他表示,本次大会响应了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全球共同行动”的号召。同学们将学习到气候谈判的规则及要求,通过研读资料和协商讨论,积极寻求各方利益共同点,以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的终极目标,进一步强化青年学子责任使命感和家国情怀。最后,他期待在本次大会中同各位代表一道,共同见证未来中国气候谈判人才的诞生。

本次大会的秘书长、来自清华大学全球环境国际班的周宇辰分享了他在筹备会议过程中的感悟。他希望大家在本次大会中能够体验到环境会议的真实氛围,在讨论和谈判中探索《巴黎协定》发展的方向。他希望大家能够享受本届模拟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感受它的魅力所在。

与会嘉宾共同敲响大会启动锤,第六届模拟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正式开幕。
模拟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模拟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进程,与会同学代表不同国家针对特定议题进行谈判,在维护本国利益的同时寻找各方同意的解决方案。本次模拟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为期两天,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47所学校的153名代表和8名主席、30余名大会筹备人员齐心协力,共同保障了大会举办。

大会围绕《巴黎协定》第六条,针对有关实施细则展开谈判。代表不同国家的同学对国家自主贡献(NDC)外的减排成果核算以及是否需要逐年进行调整等问题也进行了辩论。通过5次碰头会与2次自由磋商,与会同学对部分议题达成了共识,但部分问题仍存争议,暂时搁置。
9月19日晚,大会举办了以碳市场、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学生社团、城市里的小动物为主题的4场圆桌会议,并邀请了美国环保协会北京代表处高级主管刘洪铭、碳中宝首席执行官宋迈斯、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赵明等嘉宾就气候变化问题进行了分享交流。
9月20日,代表们又进行了多次碰头会和自由磋商,围绕有关议题的核心问题进行谈判。

经过两天谈判,代表们将关于合作方法的指导意见草案提交MCCCOP 6全会进行审议,并形成了决议,大会闭幕。经过评选,共26名同学获得奖项。




闭幕式上,生态环境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国际政策研究部主任高翔对本次大会中同学们的谈判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总结点评。高翔自2009年以来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拥有丰富的谈判经验与技巧。在他的讲解中,同学们对气候谈判的艰难进程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高翔结合自己之前的参会经历,认为本届MCCCOP代表们的专业知识、谈判技巧以及英语口语水平等与自己当时相比有了巨大的进步。他希望同学们为环境事业而努力,在未来真正的气候变化大会上为国家争取利益,促进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责任编辑:李宇轩 张凯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