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国际小学期全面实施线上教学,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124名校内外教师开设了121门课程(134个课堂)。2021年国际小学期教师开设的课程涵盖了中国研究系列、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系列、学科通识和学科前沿系列以及语言培训系列四大系列课程,除汉语培训课外,其余系列课程均为全英文授课课程。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纽博兹分校副教授Salvatore Engel-Di Mauro今年讲授了Ecosocialism(生态社会主义)这门课。“中国人民大学有我非常敬佩的同事,对我来说,来这里授课也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特别是人大的马克思主义学派。”
中国人民大学学生的语言能力给副教授Salvatore Engel-Di Mauro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非常优秀……希望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多问问题,保持好奇心。”他同时表达了对2022年国际小学期的期待与希望,希望明年能够亲临现场,面对面地为同学们讲授知识,探讨问题,答疑解惑。
“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的顶尖高校,新闻学院更是名列前茅,这是我选择来人大国际小学期授课的原因。”教授冯波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她表示参加国际小学期的同学们聪明、积极、勤奋,也都很有礼貌。
冯波特意提到了她的课程助教——来自新闻学院的2020级博士研究生方圆同学,“我的助教在整个过程中都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在确保课程顺利进行方面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冯教授十分看好线上教学的试水,希望明年的小学期也可以远程授课。
加拿大新不伦瑞克大学教授杜东雷从2017年开始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小学期任教。他表示在人大的经历非常愉快,“我很喜欢这里,尤其是教学氛围,以及学生素质和助教、教职工们的支持。”他更倾向于线下面对面授课,也建议同学们多问问题,从而让课堂更具互动性。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授李禄兴今年开设了汉语课程,“国际小学期汉语课学生来自世界各地,他们有强烈的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的愿望,学习内动力强,学习自觉性比较高,对教学的配合非常默契。”
李禄兴表示看到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作为一名教师有强烈的成就感。对于今后的国际小学期,他表示可以线上、线下两种模式并行,同时欢迎海外学生在疫情结束后,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进行系统的进修和语言训练。
2021年国际小学期共有28个国家和地区的158名外校学生和3757名人民大学学生参加了线上课程的学习。参加今年国际小学期课程学习的同学们认为国际小学期提升了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时间短、密度大的课程提供了深入理解知识的机会。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国际经济法)课程片段
Chinese Religion and Society in the 21st Century(21世纪的中国宗教与社会)课程片段
2021年国际小学期,共有来自28个院系的118名学生担任了国际小学期课程助教。从2012年起,学校开始实施国际小学期课程助教制度。助教主要承担在国际小学期各个阶段与教师的沟通,在教学环节配合教师与学生协助开展各项工作。通过国际小学期,助教锻炼了协调与组织能力,提升了英语水平,拓宽了国际视野。由于有更多和国际小学期教师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助教们能够感受到了不同文化的魅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术能力,与国际小学期教师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Ecosocialism(生态社会主义)课程助教韦玮表示:“Salvatore Engel-Di Mauro教授对待教学的认真态度,对学术研究的追求,以及真诚、热情、友善、耐心、严谨的个人品质,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教授会用5门语言交流,在上课过程中也经常使用中文和我们打招呼,他的学术水平很高却谦虚、努力。本次担任国际小学期助教,与教授一起工作,对我来说,是对自己的学习生活的一次很好的激励。”
“正是大家对知识的渴求、对工作的负责,才使得我们克服了疫情的影响相聚线上。”Social Network Analysis(社会网络分析)课程助教林新宇认为这段助教经历使他收获了奉献感和幸福感,并对该门课程任课教师杜东雷的学术能力和授课能力都表示了高度赞赏。
Understanding Energy in China(中国能源问题研究)课程助教王明珠这样评价国际小学期和她助理教学的课程:“‘大道不孤,天下一家。’国际小学期为中外学生提供了一个知识分享、文化交流的平台。Understanding Energy in China(中国能源问题研究)这门课程很好地体现了人大的开放式办学理念,包容接纳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对于能源问题的理解,也能够很好地展示出名师与学生的思想和智慧。”
“刘振亚教授曾往返于人大和美、英、法等国的多所大学,致力于促进国际间交流互信,增加学术共识。刘老师的授课形式多样、课堂叙事风格幽默又不失严谨、课堂气氛轻松活跃,让我提升了对教学这项工作的认识并深受启发。”Hedge Fund and Its Strategies(对冲基金及其投资策略)课程助教卢尚霖表示了对任课教师的高度赞赏,并希望有更多的同学为办好国际小学期出力。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小学期创办于2009年,是学校提升人才培养国际性的重要战略举措。国际小学期通过“在地国际化”和“双向国际化”,促进全球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将国际小学期作为人才培养重要环节纳入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小学期”撬动“大国际”,全面提升学校办学国际性。
(责任编辑:曾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