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ruc.edu.cn/wp-content/uploads/2021/06/B1-3.png)
胡百精在致辞中对来自海内外的师生表示欢迎,对他们克服全球疫情带来的挑战和困难参与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国际小学期表示感谢。他表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小学期至今已经成功举办十二届,这离不开老师和同学们的长期支持。胡百精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办学情况,他指出,作为学校全面提升人才培养国际性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国际小学期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体思路,践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使命,着力培养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胜任全球治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卓越人才。
![](http://news.ruc.edu.cn/wp-content/uploads/2021/06/B2-3.png)
吴健表示,2021年国际小学期既是学校工作的大事,也是全校师生盼望已久的国际交流项目。2021年国际小学期将于6月28日至7月23日以线上教学的形式开展。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125名教师开设122门课程,中国人民大学的4200余名学生以及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182名境外学生报名参加。以国际小学期的实践为基础,学校将继续探索具有人大特色的人才培养国际性路径,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国际性人才。
![](http://news.ruc.edu.cn/wp-content/uploads/2021/06/B3-2.png)
胡百精宣读了2021年国际小学期荣誉教师名单。授予11名对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小学期长期支持并做出突出贡献的国际小学期教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小学期荣誉教师”称号。胡百精、吴健为荣誉教师代表颁发证书,远在国外的教师由学院负责人代为领取证书。
![](http://news.ruc.edu.cn/wp-content/uploads/2021/06/B4-2.png)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孙健敏和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金茜先后代表国际小学期荣誉教师发言。孙健敏表示,国际小学期是学生开展跨专业学习的重要途径,是来自不同学校教师相互交流的重要平台,通过开设国际小学期课程,他获得了很多同世界一流大学师生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http://news.ruc.edu.cn/wp-content/uploads/2021/06/B5-1.png)
金茜表示,作为学校国际化建设的重要机制,国际小学期的发展离不开师生的支持。同时,国际小学期对学生来说,是有着持久影响的重要学习经历。她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国际小学期平台相互学习和交流。
![](http://news.ruc.edu.cn/wp-content/uploads/2021/06/B6-1.png)
自2009年创办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小学期坚持 “在地国际化”和“双向国际化”的办学理念,通过邀请国际顶尖大学教师和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师资开设全英文课程、招收国际学生与本校学生同堂上课,在学校的学生培养、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国际影响力提升等方面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责任编辑:刘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