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心理学会文化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2019年学术年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4-17

11月2日至3日,中国心理学会文化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2019年学术年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心理学会文化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主办。来自海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两百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会议主题为“多元视角下的文化变迁:冲突与融合”,彰显了中国文化心理学工作者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背景下,着力提升文化自信、管理文化冲突、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态度与决心。

(学术年会开幕式)
11月2日上午,学术年会开幕式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报告厅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朱信凯,中国心理学会原任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傅小兰,中国心理学会前任理事长、北京大学教授周晓林,中国心理学会候任理事长、深圳大学教授李红,美国心理科学联合会(APS)候任主席、密歇根大学教授Shinobu Kitayam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副部长刘力,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韩世辉,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翟学伟,国际跨文化心理学协会前主席、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杰出教授Patricia Greenfield,日本东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Susumu Yamaguchi,台湾大学心理学系教授黄光国,亚洲社会心理学会前主席、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讲座教授伍锡洪,加拿大女王大学教授纪丽君等出席开幕式。专委会副主任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景怀斌、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汪凤炎、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教授尹可丽和各位专委会委员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大会主席、专委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主任胡平主持。开幕式上,周晓林宣读了《中国心理学会文化心理学专委会设立函》。傅小兰、周晓林、李红为专委会主任、副主任颁发证书。

(胡平主持开幕式并致辞)

(周晓林宣读《中国心理学会文化心理学专委会设立函》)
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韩布新发来贺信,对专委会的成立和学术年会的召开表示祝贺。贺信指出,文化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的设立有利于凝聚中国心理学界的文化心理学同行成为学术共同体,立足全球视野背景下的文化自信,广泛联络和组织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共同推进中国文化心理学的发展。韩布新充分肯定了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在文化心理学的学术交流和学科建设方面所作的贡献,并对未来工作提出了新的期望。

(胡平宣读韩布新理事长贺信)
朱信凯向专委会成立表示祝贺,并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朱信凯结合文化自信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指出,专委会的成立正值中国文化走向复兴,与世界上其他文化开放交流、平等互助,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伟大事业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具有重要的意义。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有利于为不同文化的交流互动提供心理规律的科学依据;文化心理学学术共同体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国内外文化心理学研究者之间的交流,推动文化心理学的学科建设。朱信凯肯定了心理学系在结合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综合优势及文化研究传统的基础上,将文化与民族心理学作为心理学学科建设重点和特色发展方向的努力和成果,并代表学校表示将在硬件资源和跨学科支撑方面大力支持文化心理学事业的发展。

(朱信凯在开幕式上致辞)
Shinobu Kitayama在致辞中指出,专委会的成立意义深远,有利于促进中国文化心理学的学科建设,提升中国文化视角在文化心理学中的显示度。刘力代表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和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对专委会的成立及学术年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刘力指出,在践行“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关键时期,发展和繁荣文化心理学的价值和意义更加凸显,文化专委会的成立正逢其时,意义深远。

(Shinobu Kitayama在开幕式上致辞)

(刘力在开幕式上致辞)
文化心理学界巨擘Richard Nisbett教授、Steven Heine教授和Richard Shweder教授也纷纷发来贺信或祝贺视频。几位国际知名****一致认为,这是一次激动人心的国际学术交流,并表示,基于中国文化背景的心理学研究必将有助于人类心理学知识体系的建构。

(彭凯平宣读Richard Nisbett教授贺信)

(伍锡洪宣读Steven Heine教授贺信)

(Richard Shweder教授发来祝贺视频)
学术年会安排了九场主旨报告。九位主旨报告嘉宾结合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文化心理学对于理解个体的认知与行为、助力社会发展、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作用。
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Shinobu Kitayama从文化如何塑造大脑神经通路的研究发现入手,阐释了文化对人类生存适应的影响。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彭凯平回顾了文化与认知的研究历史,并指出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政治、经济、商贸及国际关系等领域的应用价值。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韩世辉结合关于种族分类与种族偏见的最新研究介绍了文化认知神经科学如何通过运用脑成像等手段考察不同群体文化差异的脑机制。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翟学伟系统回顾了关于“亲亲相隐”争论各方的观点,并结合自己建立的关系向度理论,剖析了“亲亲相隐”的文化内涵。

加拿大女王大学心理学系教授纪丽君从文化心理学的经典维度辩证性思维入手,阐释了中国人与西方人对于“苦难”的不同理解。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讲座教授伍锡洪指出,在跨文化交流中,人们往往从自身熟悉的文化框架出发解释对方的言语和行为,这是导致产生误解甚至冲突的重要原因;理解文化差异有利于缓解当前中美贸易战背景下的文化交流不和谐因素。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Patricia Greenfield系统介绍了她创建的社会变迁、文化与人类发展理论模型,并分享了其研究团队关于文化变迁对儿童发展影响的最新研究成果。

日本东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Susumu Yamaguchi和台湾大学心理学系教授黄光国分别从实证研究和理论建构的角度强调了本土心理学研究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学术年会还组织了四组专题论坛和八组分组论坛,围绕“文化变迁的生态因素”“文化与智慧”“文化与社会知觉”“文化与认知”“文化与社会行为”“文化与阶层”“文化与民族心理”“文化与认同”“文化与思维”“文化与发展”“文化与健康”等主题,进行了共计七十余场口头报告。较之以往的学术活动,本次会议的规模更大、参与更广、主题和议题与学术前沿和实践问题的联系更加紧密,国际视角与中国视角的对话也更加深入。
11月2日晚间,专委会在逸夫会议中心第一会议室召开了工作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二十余名专委会委员对专委会未来四年的工作重点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讨论。委员们一致认为,文化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可以从凝练研究方向、建立智库平台、推进教材和期刊建设、加强理论与研究方法培训等几个方面入手履行好专委会的使命,推进中国文化心理学的发展、助力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

(专委会工作会议)

(参加工作会议的委员代表合影)
学术年会于11月3日中午闭幕。尹可丽主持闭幕式。专委会委员兼秘书韦庆旺作大会组织情况报告。汪凤炎在闭幕式上发言,对专委会的未来发展和文化心理学研究的前景做了展望。Patricia Greenfield作为海外嘉宾代表,表达了对大会组织方的感谢和对中国在文化心理学领域研究贡献的赞赏。胡平作大会总结报告,表示将会同全国乃至世界文化心理学研究者,共建文化心理学术共同体和国际化的开放对话平台,勇当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担当者和新时代文化自信的代言人。

(尹可丽主持闭幕式)

(汪凤炎在闭幕式上发言)

(韦庆旺汇报大会组织情况)

(Patricia Greenfield在闭幕式上发言)

(胡平作大会总结报告)
本次学术年会的召开,为海内外文化心理学领域的专家****提供了开展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的平台与机会。与会的国内外嘉宾,从文化心理学的经典议题到理论前沿,从文化心理的脑机制到社会应用,从全球视角到本土自信,从文化差异到文化变迁,展现了文化心理学的多元视角,就当前世界不同文化之间在冲突与融合方面所面临的新问题进行了充分探讨。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不同文化心理差异的本质是尊重文化多样性,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变迁,应以文化交流超越文化隔阂,文化互鉴超越文化冲突、文化共存超越文化优越,最终构建包容差异、和谐共存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也正是对“多元视角下的文化变迁:冲突与融合”这一大会主题的最好解答。

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社、中国教育报、中国社会科学报、光明日报、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报道。
相关话题/文化 心理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中国人民大学等8所高校学生记者赴韩国开展文化交流
    8月19-2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联合韩国国际文化交流振兴院(KOFICE)主办,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地质大学等在京高校校报记者一行10人赴韩国开展文化交流,深入了解韩国经济社会文化。19日,中国高校校报记者团一行抵达首尔,与韩国国际文化交流振兴院院长金龙洛等座谈。金龙洛表示,中国高校校报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7
  • 中国人民大学“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话与融合国际研讨会”召开
    7月20-21日,中国人民大学“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话与融合国际研讨会”在国学馆召开,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朱信凯出席研讨会开幕式并致辞。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系、剑桥大学人类学系蒙古与内亚研究所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交流处、中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7
  • 中国心理学会民族心理学专业委员会2019年学术年会在京召开
    6月29-30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九十八周年华诞之际,由中国心理学会民族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共同主办,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民族心理数据中心承办,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民族心理与教育重点研究基地、国家民委民族语言文化心理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与认知科学交叉平台协办的中国心理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7
  • 中国人民大学召开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专家论证会
    6月3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专家论证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常务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王利明出席会议。专家组成员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家、北京大学教授周晓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傅小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7
  • 中国文化大学校长徐兴庆率团访问中国人民大学
    6月5日上午,中国文化大学校长徐兴庆率代表团一行访问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副校长杜鹏会见代表团一行。刘伟对徐兴庆率团来访表示欢迎。他简要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历史和发展情况,并表示,长期以来,中国人民大学与中国文化大学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两校合作基础深厚,师生往来频繁。希望两校在既有合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7
  • 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第三届“科技文化周”开幕式暨科技文化体验日
    5月21日,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第三届“科技文化周”开幕式暨科技文化体验日。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利明,党委副书记郑水泉,科学技术协会主席、理学院院长解思深,北京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孟凡兴,北京市科协调研员兼北京科技咨询中心副主任王晖出席,校长助理、理工学科建设处处长杜小勇主持开幕仪式,数百名师生参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7
  • 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十五届“五四”文化艺术节文史知识竞赛暨第四届“读史达人”大赛决赛举办
    4月10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十五届“五四”文化艺术节文史知识竞赛暨第四届“读史达人”大赛决赛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朱信凯、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党建思政研究处处长朱喜坤出席活动。大赛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刘后滨、国学院教授孟宪实、历史学院教授杨雨青、国学院副教授张耐冬和马克思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7
  • “2018中国文化产业系列指数”在中国人民大学发布
    1月12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和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承办的“2018中国文化产业系列指数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本次发布会的主题为“文旅?共生促进城市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朱信凯出席并致辞,发布会由人大世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倪宁主持。朱信凯在致辞中表示,在文旅融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7
  • “世界文化语境中的艾特玛托夫”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新书发布会在人民大学举办
    12月14-15日,纪念艾特玛托夫诞辰90周年:“世界文化语境中的艾特玛托夫”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新书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标志着特玛托夫主题文化周系列活动结束。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和吉尔吉斯共和国驻华大使馆共同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和亚洲研究中心承办,中国出版集团华文出版社协办。会前,中国人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7
  • 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第十七届国际文化节
    10月13日,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第十七届国际文化节。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党委常务副书记张建明出席活动并与现场师生交流。今年共有37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外学生参加在明德广场上举办的风情展。各国留学生精心准备,充分展示丰富多元的风情文化,为人大“小世博”更增添一抹绚烂。靳诺来到风情展各个展位,与同学们亲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