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吴晓球副校长为财政金融学院研究生新生讲“开学第一课”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4-17

9月10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研究生开学第一课在逸夫会议中心举行。“开学第一课”由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球主讲,财政金融学院院长庄毓敏致辞,副院长赵锡军总结,学院近400名2019级研究生新生聆听了吴晓球的讲授。

庄毓敏在致辞中首先欢迎新同学来到财政金融学院,她对吴晓球能够亲临第一课表示衷心的感谢。她强调,吴晓球是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中国著名经济、金融学家,他的学术研究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具有非常重要的鲜明特色和非常强烈的****情怀,为中国金融学科建设和资本市场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学术创新精神和家国情怀值得在座同学学习发扬。

在热烈的掌声中,吴晓球开始第一课的讲授。他深情回忆自己在中国人民大学的求学历程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并向在座的新生提出期许,希望他们“仰望星空、遥望远方、脚踏实地”,不负时代的使命,怀揣远大的理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吴晓球从三个维度展开第一课的内容。在第一部分“尊重经济学的常识”中,他结合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实例,细致分析了经济学十大基本常识。他指出,只有不忘初心,尊重经济学常识,才能找到正确的符合实际情况的政策措施,从而推动经济走出低迷,促进国家与社会发展。吴晓球的讲解深入浅出,理论与实际结合,通过世界经济局势、我国基本经济情况和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等案例把深奥的经济学原理讲解的通俗易懂、发人深思,赢得在场同学的阵阵掌声。
第二部分中,他分析把握金融演变规律的重要性。他从身边人买房投资的案例切入,指出社会应创造合理机制,既保护合法财富、又能促进存量资产的有效升值。他表示,把握金融演变规律,对于推进资本市场发展、提高稀释风险、组合风险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科技对金融的重构和颠覆极大地改善了中国金融的业态、扩大了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推动了金融普惠性发展;其次,中国的开放进程呼吁中国进行金融结构性改革,这也需要深刻把握金融发展的规律。
第三部分中,他着重解读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从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进程、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发展中遇到的矛盾等关键点出发,解读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意义和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课程主体内容结束后,吴晓球解答了同学关于互联网金融、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的关系和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疑问。
赵锡军做总结发言,他表示,吴晓球的讲授兼具深度与广度,体现了如何在新环境、新形势下思考问题,希望同学们将个人事业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结合,为自己的研究生学习生涯创造一个良好的起点。

相关话题/金融 中国人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