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付来首先致辞。他介绍了本次展览的历史及中国人民大学水墨教学的发展历程,对在教学上因材施教、扎根传统、鼓励创新的教学理念给予肯定,并鼓励同学们再接再厉,继续取得新的成绩。

崔晓东表示,“另存”理念下的绘画教学是有深度的,在过往历史中,已经培养出非常多优秀的学生,在艺术教育领域形成特色。期待在有生命力的理念滋养下,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日后能够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艺术家。炎黄艺术馆也期待能展示更多、更优秀、更能体现出当代美术特色的艺术作品。

徐庆平在致辞中表示,少年强则国强,青年强则国强。这次展览是黄华三、高毅两位教授二十多年来把优秀教学传统与广阔国际视野相结合,探索出来的优秀教学成果展示。从“另存”系列的六次展览中,看到了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的进步。

李庚表示,这次展览凝聚了36位年轻艺术家和2位优秀教师的心血,他们在艺术上不止息的探索寻找,让我们看到了未来艺术的希望。

李鹏表示,“另存”系列展览,最初是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学成果展,但发展至今,其意义已经超越了一般的校内美术作品展,希望通过这次的艺术展览和学术活动,能加强院校之间的学术交流。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王建,副院长牛宏宝、刘明才参加开幕式。开幕式由艺术学院教授黄华三主持。
“另存”是于2001年艺术学院教学改革背景下提出的概念。概念提出的初衷,是不尝试去修改已臻完美的绘画传统,而在传统水墨语言之外重新开拓并积累新的形式与观念。“另存”水墨创作展是展示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教学成果的品牌展览,至今已延续至第16届。今年,展览首次走出校园,受邀在炎黄艺术馆举办,共展出水墨、影像、装置等各种形式的作品约400件。除了在校学生的作品外,还将毕业后一直活跃于美术界的年轻艺术家作品在展览里进行特别呈现。除了绘画作品之外,展览还将展出一系列关于“另存”展览16年来的文献资料。

开幕式于晚6点30分开始,为到场嘉宾呈现出了一场绘画与音乐跨界合作的视听盛宴。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绘画系与音乐表演系共同呈现的表演以“夜宴·空山赋”为题,由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表演系副教授王玫策划,由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姜万通创作,由中国人民大学音乐系三位教师张放、程亚威、王莹组成的三重奏团队献上精彩演奏。乐曲以中华传统音乐元素为基础,采用中国音乐修辞之法,发展形成整体上的“散点结构”,欲意传达中国艺术精神中的“空、虚、散、淡”与“天人合一”的境界和态度,同时,将古琴演奏法应用到钢琴上,其意境与参展水墨作品在精神高度上产生异曲同工的契合。
本次展览相关研讨会将于6月8日在炎黄艺术馆举办。展览将持续至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