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利明首先对各单位在2018年度作出的努力和贡献表示感谢。他指出,2018年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一年,总体来说人民大学开局良好、成效明显。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由校长刘伟亲自带队走访了部分学院,各学院在班子建设、本科人才培养、标志性成果产出等方面都做了扎实的工作。“双一流”建设强调以本为本、回归本科,各学院都紧紧抓住了这一核心关键,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王利明强调,对“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要及时总结,互相交流学习。针对存在的问题,要认真总结,严格对标规划,逐一检视工作,扎扎实实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他指出,“双一流”建设即将迎来中期检查,检查结果将是国家确定学校有关专项资金配置的重要依据,影响下一轮评估结果。各单位要把本次年度检查和相关工作当成是中期检查的一次预演,高度重视,提前做好准备,不能掉以轻心、应付了事。要对已有工作和取得的成绩进行认真总结,拿出看家本领,全面客观展示已取得的成果和亮点,做到让人眼前一亮、印象深刻。

贺耀敏指出,“双一流”建设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中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重要工程,在此过程中,各建设高校在高等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所占的地位都将被重新认定。人民大学“双一流”建设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未来任重道远,需要各方合力,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创新性突破。一是要抓重点,重点抓。“双一流”建设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最主要呈现。希望各院系和职能单位负责人厘清重要工作,高度关注,多花心思,认真对待,落实好建设任务。二是坚持规划不动摇。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方案几经周折、数易其稿、多次论证,形成了清晰的“双一流”建设路线图。要按照既定的路线图,严格落实建设任务,特别是在经费上必须要以规划为指南,将规划作为铁的纪律,把经费花得值、花得有“显示度”,推动“双一流”规划落地见效。三是工程必须讲进度。“双一流”建设作为一项重大工程,必须讲进度,阶段性成果需要在时间节点内呈现出来。四是“双一流”建设要有聚焦点、有亮点。“双一流”建设要凭代表性、标志性成果来说话,要在国家重大问题上发声,积极推出代表人民大学标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标准的实实在在的成果。

朱信凯就做好年度检查、年度报告、“双一流”建设年刊、2019年项目启动等相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他强调,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各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希望各单位在编制工作时高度重视,认真准备,既在“干得好”上下真功夫,又在“写得好”上真下功夫。一是突出建设成效。按照国家要求和学校一流大学及各一流学科建设方案,仔细梳理建设任务、资金使用、建设成效、改革举措等情况,做到合规范、出成效、有亮点。二是形成典型案例。典型案例是“双一流”建设最突出、最靓丽的体现,各单位在撰写典型案例时,要内容具体,亮点突出,图文并茂,用数据和事实说话。三是对照绩效目标,认真完成填报。紧密围绕2018年度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申报表,一条一条对标,一项一项考核,结果要经得起推敲,读起来津津有味。四是注意时间范围,确保内容有效。年度报告中所列内容,应主要反映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取得的建设进展,以确保文本内容及数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五是注意内容审核,做好公开准备。按照通知要求,学校要向社会发布年度进展报告的正文精编版,各单位要严把关,认真做好编制工作。

朱信凯指出,为加快资金执行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学校将提前启动2019年“引导专项”相关工作,各单位要做好统筹部署,早安排、早设想,抓紧做好2019年项目规划和预算规划。当前国家开始在绩效上“动真格”,学校也将研究建立起相应的奖惩机制。希望各单位履行好“双一流”建设的主体责任,发挥好规划的先导作用,对各个环节都负起责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