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苏州校区管委会主任刘伟,全国政协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常务副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丝路学院国际顾问委员会副主席李小琳,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丝路学院院长王利明,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亚平,苏州市政府秘书长周伟,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丁立新,全国政协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副理事长蒋志刚,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教育领事夏睿思(Fabien CHAREIX),中法学院法方合作大学代表魏让方(Jean-Fran?ois VERGNAUD),海航集团副总裁高建等出席开学典礼。开学典礼由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苏州校区管委会副主任兼国际学院、中法学院院长黎玖高主持。
刘伟代表学校对新同学的到来表示欢迎,对含辛茹苦培养同学们的新生家长表示敬意,对长期关心和支持人民大学在苏办学的地方各级政府、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兄弟高校、相关企业表示感谢,向苏州校区全体教职员工致以问候。

刘伟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光荣历史和时代责任,回顾了苏州校区的建设历程和办学成绩。他指出,苏州校区自创办以来,始终以“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走向世界的窗口”为愿景,致力于培养国际化高水平人才。中法学院、国际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服务地方发展、促进中外交流作出了特有的贡献。今年,丝路学院落户苏州校区,是人民大学同苏州市深化校地合作的又一次成功探索,学校将通过丝路学院建设积极参与到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中来,继续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使中国理念得到更广泛的国际认同,努力为促进“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沟通和发展贡献力量。
刘伟向全体新生提出三点殷切希望。一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要弘扬美好道德,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方能才得其用、用得其所。二是海纳百川、包容开放,要充分利用多元化的学习氛围,努力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在未来的国家建设发展和国际社会治理中大有作为;三是学无止境、知行合一,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思考的能力,练就科学的思维方式,真正做到学有所成。最后,他祝愿同学们在美丽的江南人大开启新的人生征程,度过美好的大学时光。
王利明介绍了国际学院、中法学院、丝路学院的办学现状和2018级新生情况。新学年,苏州校区共计招收新生508人,其中包括中法学院本科生280人,国际学院硕士研究生132人,丝路学院硕士研究生78人,此外,还有来自法国的留学交换生18人。他特别介绍了今年5月新成立的丝路学院,这是中国人民大学、苏州市人民政府、海航集团“校、地、企”三方合作共建,共同贯彻落实教育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的重要基地,主要招收中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学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培养热爱中国文化,深刻理解中国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及发展经验的国际化复合型高端人才和未来精英领袖。王利明对苏州校区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不断取得的新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各位新同学成为光荣的“人大人”表示祝贺。

李亚平代表苏州市人民政府向远道而来的各位同学表示欢迎,并介绍了苏州的历史文化积淀、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教育事业等情况。李亚平表示,自2003年苏州市人民政府与中国人民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来,人民大学扎根苏州、融入苏州、服务苏州,为苏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苏州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苏州将一如既往支持人民大学苏州校区的建设发展,全力为同学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李小琳表示,丝路学院的成立是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民心相通”的务实之举,是人民大学积极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落实教育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重大举措。她希望同学们在学校能够明确目标方向,架起东西方合作的新桥梁;深入领会中国特色,感受深厚的文化底蕴;珍爱流云时光,放飞青春梦想。

夏睿思对丝路学院的成立表示祝贺。他说,随着人民大学在苏州办学的不断深入,中法学院在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丝路学院延续中法学院开放包容的胸襟,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留学生,这必将掀起人民大学国际化办学的新篇章。他希望各位同学抓住时代机遇,珍惜学习机会,努力成为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的高端精英人才,为各国间的友好合作架起新的桥梁。

魏让方代表三所法国合作高校致辞。他说,中法学院自2012年正式成立以来,已走过六个年头,是中国人民大学与法国索邦大学、KEDGE商学院和保罗-瓦莱里大学精诚合作的结晶,代表着中法两国最重要的高等教育合作成果。他表示,中法学院的每位同学都是“了不起的孩子”,希望同学们能胸怀抱负,不断追求知识和真理,在学习中创造价值、创造未来,使中法学院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中法学院2018级金融学专业本科生甄瑷分享了自己成为一名“人大人”的自豪之情和对未来大学生活的美好憧憬。她表示,愿与同学们一道从新的起点出发,怀揣青年的壮志与勇气,坚守专心所学、勇于钻研的恒心与毅力,秉承回报社会的家国情怀,奔向各自精彩灿烂的人生。

丝路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李伟(Gabriel Himie Neufville. Jr)介绍了“一带一路”倡议给自己的家乡利比里亚带来的全新变化,对中国人民大学给予的宝贵学习机会表示感谢。他将与同学们珍惜机遇,积厚成器,学以致用,将在中国所学的知识带回自己的国家,为促进各国之间的友好交流与合作贡献力量。

本科从人大经济学院毕业,以优异成绩考入国际学院的2018级金融(风险管理方向)专业硕士研究生张晓怡在发言中表达了自己对人大江南的美好印象。她憧憬在未来两年的学习中,以积极的心态、努力的学习和踏实的实践,将自己塑造成为合格的“国民表率、社会栋梁”。

新生家长代表、人大校友刘珉博士在致辞中回顾了自己在母校的求学经历,表达了对母校悉心栽培的感恩之情。他表示作为一名人大毕业生,愿意将母校给予他的深切关爱和时代责任,传承给自己的孩子。他鼓励同学们抓住机会、珍惜时光,充分利用苏州校区国际化的校园环境、浓厚的学术氛围,发挥各自潜能,做一个勤奋好学、积极向上、乐于奉献的人。

教师代表田鑫就“如何度过大学生活”与同学们分享了四点建议。一要明确志向,找准自己的奋斗目标,尽快转变学习方式;二要努力奋斗,在凡事上都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三要开拓视野,多做国际交流,多读经典,多听讲座,多交朋友;四要保持健康,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健康体魄。他希望同学们在学校度过充实、精彩、有意义的生活。

丝路学院执行院长、学校发展规划处处长朱信凯作为苏州校区管理团队代表在致辞中表示,苏州校区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化办学的窗口与跨文化复合人才的培养基地,拥有精干高效的管理团队、一流的教学与科研团队。全体师生员工将始终秉承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合作共赢的态度,进一步积累国际化教学经验、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共同为推动苏州改革创新发展、促进中外教育文化交流、全面深入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作出努力。

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蒋卫明,苏州独墅湖科教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姚建新,长江国际商会执行会长刘萌,全国政协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穆京怀、理事王景弘,海航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孟方,上海舍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周洛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党委书记孙华玲,数学学院院长郑志勇,学校办公室副主任乔鹏,国际交流处副处长李贞实,招生就业处副处长郭琴,财务处副处长张江涛,校友会副秘书长陈虹百,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刘瑞,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张耀军,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方长平,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李培利,文学院对外汉语教学中心主任李禄兴等院系部处负责人,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丝路学院副院长王文,国际学院副院长张晨,丝路学院、国际学院副院长吕捷,苏州校区兼职教授、中国国门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封俊虎,苏州校区兼职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倪振人,苏州校区教授冯寿农、王鹤菲、孟庆轩,上海校友会秘书长殷辉,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内兄弟院校代表,苏州校区2018级全体新生、教职工和部分新生家长参加典礼。
典礼开始前,刘伟、王利明在开太楼报告厅与李小琳、李亚平等座谈,就推进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建设发展和加强校地合作等事宜进行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