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围绕“改革开放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模式和经验”“改革开放与当代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与当代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与中国的文化发展”“改革开放与执政党建设”等五个主题展开深入探讨。会议以汇聚名家、关注学术、研究问题、交流经验为宗旨,邀请国内知名专家****作主题报告。来自中央统战部、中国社科院、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党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等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杜兰大学、日本横滨市立大学的80余名专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教育报、北京日报、央视网、中青网、求是网等媒体人员与会。
开幕式上,靳诺在致辞中首先对与会****的到来表示欢迎。她指出,高度重视党史国史的教育、研究和宣传,善于总结运用改革开放经验智慧,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传统优势和理论优势。作为党史国史的一个重要历史篇章,改革开放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四十年历程,回顾和总结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主要成就和经验启示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给学术界带来了许多新思想、新课题、新成果,因此,中国****在改革开放的研究、阐释和宣传方面责无旁贷。本次会议就是中国人民大学为适应党和国家的改革开放大局要求,在全国高校系统纪念改革开放的一次学术盛会。此次会议对加强改革开放史研究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深刻把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律和重大意义,推动中共党史党建研究发展大有裨益。

吴付来在开幕式上表示,改革开放的意义和影响非常深远,既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和逻辑起点。四十年来,中国人民与时俱进,书写了壮丽史实,充满了中国力量。他表示,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进行回顾和总结意义重大,这将激励我们沿着改革开放道路矢志前行,相信本次会议将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新的经验和思路启示。

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章百家作了题为“改革开放与中国的变迁”的主旨演讲。他简要回顾了改革开放的背景和历程,重点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的转变和主要经验,并就当前中国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建立节约型现代社会和如何实现改革中的制度稳定作了阐释。

大会特邀报告阶段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执行院长杨凤城主持。华东师范大学周边国家研究院院长沈志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罗德明、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武力、原国防大学教授肖冬连、日本横滨市立大学教授矢吹晋、中央统战部研究室原主任张献生、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马奥尼、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答才、美国杜兰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季米特洛夫、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宋学勤,分别就中国改革开放的缘起和历史经验、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改革、改革开放与中国工业化重塑、改革开放史研究的历史分期、当代中国网络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马克思主义给现代中国带来的三大思想变革、邓小平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产权保护与中国法治建设制度化,以及改革开放40年中国社会建设的演进逻辑和历史经验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开幕式后的分论坛报告阶段,与会专家****围绕会议主题,分别对当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执政党建设、海外改革开放史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中共党史研究的学科建设和研究范式等议题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大家交流了思想、凝聚了共识,拓展了改革开放史、当代中国史和中共党史研究的视野。与会****一致认为改革开放为中国找到了一条富民强国的道路,成为中国重返世界舞台中央的引擎。经过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国这艘巨轮已经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航线上扬帆起航,驶向世界舞台的中央。
大会闭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辛逸主持,各分论坛的负责人分享了各自讨论成果。
最后,杨凤城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他表示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波澜壮阔、成就辉煌的改革开放历程值得学术界从多领域多角度加以研究并大书特书。回顾与展望改革开放史研究,是当前学术界的一个重大课题。此次关于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研讨会规格高、范围广、学术性强,新思想新观点迭出,相信此次会议一定会把改革开放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的研究推向新的高度。

据悉,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于2017年成立,是中国人民大学适应党和国家发展大局要求,进一步加强党史党建学科建设采取的创新举措,旨在打造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以中国共产党研究为特色的教学研究中心、学术交流平台和新型高端智库。目前该研究院是国内首家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与党的建设领域,集人才培养、学术研究与政策咨询为一体的实体化的综合性研究机构。此次论坛,也是今年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为纪念改革开放40年举办的系列活动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