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举办数字中国与CI相关学科群发展战略研讨会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4-16

11月1日,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主办数字中国与社群信息学(CI)相关学科群发展战略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院校的60余位师生与会,探讨数字中国的时代背景下相关学科群如何进行学术研究合作。
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院长张斌、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信息科学学院教授Abdul Alkalimat、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赖茂生为会议致辞。
本次会议的主讲****有: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副教授韩圣龙,河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杨秀丹、副教授陈则谦,南开大学商学院博士樊振佳,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孙红蕾,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宇翔,山西财经大学信息学院博士孙晓宁,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杨峰,天津商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于斌斌,西北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周文杰,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副教授王晋,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王素芳,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周晓英、副教授闫慧等。《情报资料工作》石晶、《农业图书情报》编辑部主任孔晔晗等参加会议。

张斌在致辞中简要回顾了社群信息学发展历史。他表示,学院正式确定了“以数据赋能社会,以历史预见未来,培养兼具人文与科学精神的信息管理者”的目标使命,社群信息学坚持社群主义的学术理念以及所聚焦的信息与技术面前人人平等的永恒时代命题,与学院使命和愿景不谋而合。希望与会专家****精诚合作,寻求战略路径,共同推进这一学术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赖茂生表示,此次研讨会将全国从事社群信息学教学科研的专家****汇聚起来,对于相关领域的发展与合作具有战略意义。社群信息学从十一年前发展至今,已成为新的学科增长点,一批年轻****围绕这个领域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多所院校开设了此类课程,培养了一大批学生。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建设需要抓住各个重大战略机遇,锐意改革,积极拓展,推动整个学科可持续发展。
Abdul Alkalimat表示,从农业革命到工业革命,再到信息技术革命,人类面临的挑战需要更多新的学科领域和职业来应对。社群信息学核心理念包括数字素养、集体智慧和信息平等。从事社群信息学的专家****们应组成一个学术社群,共同推进全球社群信息学领域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共同进步。

第一部分学术报告“相关学科群进展”由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信息科学学院副教授Kate Williams主持。关于健康信息学,周晓英重点阐述了国民健康促进中健康信息学与社群信息学如何合作的议题;赵宇翔分享了一项ICT对消除老年人孤独感的影响实证研究成果。杨秀丹报告了对信息社会主流学术思想的理解以及如何在社群信息学中应用。孙红蕾分享了对社会信息学以及 ICT社会文化维度的见解。王晋回顾了云南大学社群信息学研究团队在社群信息学与民族信息学方面的学术史与现状。这部分发言为与会师生呈现了社群信息学相关领域的学术版图。社群信息学与健康信息学、社会信息学、民族信息学、信息社会拥有相似的研究问题域、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具有广泛的学术合作前景。

第二部分学术报告“社群信息学历史与现状”由Abdul Alkalimat主持。周文杰提出了将社群信息学整合到图书情报学科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中的方法和思路。韩圣龙通过对社会信息学的发展历史阐述了社群信息学的发展策略。陈则谦系统梳理了社群信息学的核心知识要点,并提出社群信息学对于建设数字中国的一系列价值。樊振佳系统回顾了中国社群信息学的发展历程,系统介绍了他开展的社群信息学田野研究案例。于斌斌比较了个人信息世界与社群信息学的异同,提出结合发展思路。五位****提出的关于社群信息学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策略等要点为该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路。

第三部分学术报告“数字中国情境下的未来前景”由韩圣龙主持。王素芳分享了其在城镇贫困和边缘群体日常信息行为研究中的系列成果,并提出与社群信息学的关系。杨峰讲述了在四川凉山彝族地区开展的信息贫困田野研究成果。孙晓宁介绍了在社会搜索与数字贫困方面的最新实证研究成果。闫慧从三类社会组织、领域、信息机构、人群四个视角的信息学版图出发,提出社群信息学的知识结构,并从实践、理论、研究与教学四个方面预测2030年前景。四位****的报告勾画出社群信息学为数字中国可能的贡献和实现路径。

?会议开放讨论环节,大家提议强化社群信息学相关学科群的学术共同体,持续开展多样化的学术交流活动,将社群信息学研讨会开办下去。与会者共同决定下届会议将在云南大学举行。
相关话题/信息 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