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社会科学院戴茂林,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辛逸,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李忠全,陕西师范大学陈答才、王晓荣、黄正林等****与会。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延安大学等高校的中青年****以及《炎黄春秋》《毛泽东思想研究》《延安文学》等期刊的负责人共计50余人参加会议。

区域史研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党史研究发生的重要转向,业已取得丰硕成果。陕甘革命根据地是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领导全民族抗战的“出发点”,也是中共中央指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大本营”,更是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主要“实验区”之一。采择区域史研究视角,运用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加强西北党史问题研究,无疑是新时代党史研究的重大课题。
与会的中青年****围绕西北党史研究的主题汇报了各自的研究成果,交流了研究心得。延安大学政法学院教授贺永泰,《延安文学》杂志社社长魏建国,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袁文伟,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宋希斌,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董佳、李坤睿、周家彬,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吴起民、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赵海全、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魏德平分别以分别以《“后中央苏区”时期苏维埃政权与政策的转变及其历史意义》《赵通儒西北党史资料概述》《抗战时期中共对秘密社会的动员策略》《解放与规训:陕甘宁边区妇女运动中女性身体的塑造》《从经济单位到劳动单位:战时晋陕根据地合作社的官督民办和社会关系》《弱势中央集权下的地方革命:以琼崖与西北革命为例(1927—1934)》《阶级视野下的民主:延安时期中共统一战线的转轨与政权思想的变奏(1935—1941)》《从动员到扎根:毛泽东在陕甘宁根据地的乡村文化治理实践及其当代价值》《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对新富农阶层的认知与诠释》《刘志丹牺牲之“谜”考辨》为题,以中微观层面的实证研究,丰富深化了学界相关研究。
戴茂林、辛逸、李忠全、王晓荣、黄正林等著名专家****从史料发掘、选题视角、内容观点、研究方法等方面,分别对主讲人报告进行了精彩点评,并结合各自研究专长,介绍了西北党史研究的重大学术和现实意义、近年进展、重要成果与重点难点,分享了自己的研究心得。受邀参会的《毛泽东思想研究》编辑部副主编张叶婷、《炎黄春秋》编辑部主任刘曾文介绍了期刊的办刊宗旨和近期组稿重点,表达了对发表西北党史研究成果的期待。

本次会议聚焦西北党史问题,涉及这一区域史研究的各个层面,是近些年国内首次围绕西北党史问题的专门研讨,旨在倡议并推动对区域史视角下的中共党史专题的关注和研究。关于西北党史的概念问题,与会****指出1935年10月至1937年9月可称为“后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时势变化将苏维埃政权由工农共和国改为人民共和国、再改为民主共和国,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成立则标志着这一转变的实现。关于西北党史的史料问题,与会****关注到了西北党史上一位不可或缺但是又长期被忽略的一位重要人物——赵通儒。赵通儒遗留下来的私人史料内容丰富,涵盖回忆录、自传、笔记、书信、日记、申诉材料、外调材料、人物传记等各类题材,为拓展西北地区党史的史源打开了新的一扇窗口。

从西北党史的发展来看,延安时期是中共政策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为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重要基础。与会****从统一战线、社会性别、社会改造、文化建构、中央与地方关系等多元视角进行了梳理和考察,针对过去流行的固化解释,提出了一些新思考。
陈答才主持会议。

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任晓伟致辞并总结,指出西北革命史是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和拓展对该领域的研究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认为研讨会对西北革命相关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对凝练西北党史研究的学术方向、打造高水平学术阵地和学术交流高端平台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强调党史研究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现实关怀,要把西北革命史研究与当前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密切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党史研究以史为鉴、资政育人的功能,不断满足党和国家事业对党史研究的需求。

本次研讨会是中国人民大学创办的中共党史学科青年教师工作坊第37期研讨活动,得到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支持和帮助。该工作坊由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办,是一项面向青年党史学人的学术活动,宗旨是追踪中共党史研究前沿动态热点,关注新领域新课题新成果新方法,搭建青年学人交流对话制度平台,提升党史研究境界水平,为跨学科的中国共产党研究提供一块自由讨论、砥砺思想的学术园地,为高校党史学科建设搭建平台,为青年党史学人架设共同研究的桥梁。截至2018年10月,工作坊共举办37期活动,有30多位专家****担任评论人,有60多位青年学人担任主讲人,发表研究报告150多人次,结集出版工作坊专刊《青年党史****论坛》第1-7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2018),成为广泛联系党史学界老中青三代****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