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学生处副处长杨子强简要介绍了“励学人大”计划的近期活动,并向本次励学沙龙的主讲老师、嘉宾以及积极参与“励学人大”各项活动的同学们表示感谢。
吴玉章奖学金获得者、法学院博士生钱坤以“负箧曳屣,且行且思:大学时代的经历与教训”为主题,围绕学术科研心得、学生活动经验、大学生活体验三项内容向在场的大一新生介绍了大学生活的“正确打开方式”。他寄语大一新生:要努力找到自己“独一无二”的理由、要做一个合格的国民、要在专业分工的时代多少懂一些专业。

2018年毕业季“学习之星”获得者、新闻学院李婧文结合自己副修哲学第二学位的经历向同学们介绍了辅修的注意事项。她说,辅修的同学首先要认真研究对应学院的培养方案,关注微人大里的全校课程表的教务处网站,及时获取信息;同时,也要多和学院的教务秘书沟通,列好选课计划。李婧文介绍了一些优质学习资源的获取途径,她推荐同学们多了解不同种类的数据库,除了学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也要学会使用国外数据库,还可以尝试跨馆借阅,善于利用其他高校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等资源。

社会与人口学院陈舒雨分享了自己的大学生活经历。她说,大学生活的三个重要部分是学习、科研、学生工作和社团活动。其中,优异的学习成绩是大学生的底气,科研是深入观察社会、了解众生百态的良好途径,而学生工作和社团活动则是丰富大学生活、锻炼综合能力的有益部分。

现任北京市学联执行主席和校学生会常务副主席的车宗凯围绕学习与学生工作的平衡问题进行了分享。他建议新生要学会安排时间,养成科学合理的作息规律,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也建议有志于从事学生工作的同学敢于尝试,认真抉择,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学生组织。

冯仕政在点评中肯定了学生处对学生学业辅导的贴心和细致,对同学们表达了良好的祝福。冯仕政认为,大学生活中的学习、科研、实践等等方面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和“怎么做人”的问题。他鼓励同学们用“实事求是,民胞物与”的情怀和“高处着眼、低处着手;干字当头、野蛮生长;争取成功,准备失败”的理想信念践行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的口号,成为无愧于时代和社会的优秀人才。

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学业发展协会于2018年6月组建,是由学生处指导的服务型校级学生组织。协会以“学业提升与发展”为理念,以培养学生专业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的学习规划、卓越的学习能力以及终身的学习习惯为主要目标,提供学业规划、学习方法、综合能力、学术科研等方面的辅导,旨在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学习、全面成长的平台,让学生在名师辅学、达人讲学、朋辈助学的全方位关怀中获得学业进步。“励学”系列讲座沙龙根据同学们在不同学习阶段的需求,围绕学业发展生涯中的密切相关的主题,面向全校同学定期举办大中型讲座,同时面向各班级提供团课订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