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人民大学对外语言文化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 考研论坛/2013-06-13

中国人民大学对外语言文化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介绍
2008-06-18   一、专业的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和培养目标
  我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包括词汇学和文字学两个研究方向。面向中国(包括台、港、澳)和外国优秀本科毕业生招生。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扎实的语言学专业知识基础,良好的理论素养,独立的科研能力和较高的外语水平。成为从事汉语言词汇和文字研究、承担教学工作或其他实际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本学科以汉语言文字和中文信息处理中的语言文字问题为对象,进行语音、词汇、语法、语义、语言理论等方面的研究。
  二、师资力量
  本学科师资力量较强。老一辈的知名学者有吴玉章、胡明扬、王国璋、林杏光、陶沙等知名教授。目前,本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有教授张卫国和李泉。
  张卫国教授,文学硕士,“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语法、词汇、语义学研究,以及数理语言学、计算语言学、面向信息处理的汉语研究等。
  李泉教授,文学博士,“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生导师。获得过国家汉办授予的“全国优秀对外汉语教师”称号,现任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常务理事、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句法语义研究等。
  
  三、近年来主要科研成果
  “汉语言文字学学”专业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之下,出版了一批有影响的学术专著和学术论文。
  专著主要有《汉语研究基本数理统计方法》(张卫国)、《汉语语法考察与分析》(李泉)、《现代汉字学要略》(李禄兴)、《安仁方言》(陈满华)、《现代汉语连动式的语法化视角》(高增霞)等。
  论文主要有《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分词词表》(张卫国)、《三种意义、三类定语和三个槽位》(张卫国)、《试论现代汉语完句范畴》(李泉)、《汉语重叠的连续统现象》(李泉)、《汉字部件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李禄兴)、《战国时期燕国货币上的“”字》(冀小军)、《评<中国语言学大词典>》(陈满华)、《从非句化角度看汉语的小句整合》(高增霞)、《连动结构的隐喻层面》(高增霞)、《从语法化角度看动词直接作状语》(高增霞)、《主要动词和体标记》(张璐)、《音韵学中统计法的比较》(郑林啸)、《言语交际中的预设否定》(张璐)等。
  四、对外学术交流
  作为对外交流的窗口单位,我院与国外多所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而实质性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如美国哈佛大学、亚利桑那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杜伦大学;日本神户大学;意大利米兰大学;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香港大学、台湾师范大学等,共计40多所大学。迄今,学院已有30多名教师、40多人次顺利完成在国外20多所院校的教学任务。我院教师曾多次应邀到国外和台、港、澳地区讲学,进行合作研究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五、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
  本专业硕士阶段的主要课程有:文字学、现代汉字学、音韵学研究、历史语言学、古音学、古文字学等。
  六、毕业生就业去向
  我院毕业生就业去向是高校、研究机构、国家机关等部门。 2014考研政治英语全程辅导 想不过都难![试听]



相关话题/中国人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