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陈伟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4-18




陈伟,男,江苏靖江人。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政治学学士、硕士、博士。德国埃朗根—纽伦堡大学(Friedrich-Alexander-Universit?t Erlangen-Nürnberg)访问。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系副教授。
开设课程
西方政治思想史(本科生)
政治学概论(本科生)
西方宪政研究(本科生)
政治学经典名著选读(本科生)
政治哲学原著选读(本科生)
政治学经典名著选读(研究生)
当代西方政治哲学重要流派研究(研究生)
研究方向
政治理论(Political Theory),特别是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卡尔·施米特(Carl Schmitt)的政治思想;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国社会政治专题研究
出版著作

《政治学的故事》,第一作者,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
《图说政治学》(《政治学的故事》再版),第一作者,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年。
《阿伦特与政治的复归》,专著,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
《施米特与政治的逻辑》,专著,北京:三联书店,2015年。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
《民主与现代社会》,执行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发表文章

1、《两种理论特质——毛泽东、邓小平政治理论特质比较分析》,《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2、《理念世界中哲学与政治的结合——柏拉图哲学王思想初探》,《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3、《人类知识确切性的怀疑——从知识论的角度理解休谟的因果观》,《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4、《道德与国家:市场经济的两个前提——对亚当·斯密思想的新解读》,《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5、《在文化多元中谋求政治一致——罗尔斯公共理性观析论》,载于高航编:《跨世纪的公共管理》,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年9月。
6、《东西方近代化比较视野中的王安石变法——以国家问题为中心的新考察》,《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第8期。
7、《政治哲学视野观照中的小康社会——试论中国小康社会的政治前提和道德预设》,《人文杂志》,2003年,第2期。
8、《精英主义的逻辑》,《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3年6月20日。
9、《城市与西方现代资本主义的兴起——马克斯·韦伯的城市观论析》,《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10、《阿伦特的极权主义研究》,《学海》,2004年,第2期。
11、《共和主义的自由观念——试论昆廷·斯金纳的共和主义思想史研究》,《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7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政治学》(2004年10月),全文转载。
12、《西方古典共和主义政治哲学的基本理念》,《复旦学报》,2004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政治学》(2004年12月),全文转载。
13、《从戏曲〈珍珠塔〉故事看传统中国社会政治的特点》,《民主与科学》,2005年第1期。
14、《汉娜·阿伦特的“政治”概念剖析》,《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9期。
15、《黑暗时代的希望之光——阿伦特及其〈黑暗时代的人们〉》,《中华读书报·书评周刊》,2006年9月13日,第10版。
16、《阿伦特的精神共和国》,《财经》,2006年,第24期。
17、《政治思想家阿伦特的当下意义》,《中国图书商报·阅读周刊》,2006年12月26日版5。
18、《“手指伸进历史车轮”的知识分子》,《解放日报》,2007年1月26日,第15版。
19、《萨托利及其政党理论》,《中国图书商报·阅读周刊》,2007年4月3日,第6版。
20、《西方知识分子史的写法》,《文汇读书周报》,2007年4月6日,第9版。
21、《革命经验的重温》,《书城》,2007年7月号,第十四期。
22、《试论施米特政治理论的基本逻辑》,《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7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政治学》(2007年10月),全文转载。
23、《现代文明的浪漫式反动——试论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政治思想》,《江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政治学》(2008年1月),全文转载。
24、《沃勒斯坦与美国衰落的神话》,《中国图书商报·阅读周刊》,2007年10月9日,7版。
25、《美国精神的封闭抑或艾伦·布卢姆的封闭》,《中国图书商报·阅读周刊》,2007年11月27日,第7版。
26、《政治代表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27、《阿伦特的权威理论》,载于郑永流主编:《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2007年,第2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28、《论中国共产党与人民代表大会的规范关系》,《学海》,2008年,第3期。
29、《帝国的逻辑》,《中国图书商报·阅读周刊》,2008年5月27日,第6版。
30、《美国雅各宾主义幽灵》,《中国图书商报·阅读周刊》,2008年6月17日,第5版。
31、《政治及其存在之理——试论汉娜·阿伦特的政治观》,李强主编:《政治的概念》,新政治科学论丛,第1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
32、《阿伦特的政治理想》,载于高全喜主编:《从古典思想到现代政制:关于哲学、政治与法律的讲演》,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4月。
33、《平常人的恶:汉娜·阿伦特笔下的艾希曼审判》,《新闻晨报》,2008年11月23日版10。
34、《阿伦特与犹太人问题》,载于许纪霖主编:《世俗时代与超越精神》,知识分子论丛,第8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35、《全球治理视域中的国家构建》,载于许章润主编:《民族主义与国家构建》,历史法学,第一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
36、《阿伦特为什么重要?》,《中国图书商报·阅读周刊》,2009年1月13日,第7版。
37、《试论阿伦特的判断理论》,《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38、《施米特的议会制论议》,《学海》,2009年第3期。
39、《阿伦特的现代性批判》,《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40、《施米特的代表理论》,《复旦学报》,2009年,第4期。
41、《罗蒂与施特劳斯的隐匿对话》,载于丛日云、庞金友主编:《中西政治思想与政治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42、《慎议民主的逻辑》,《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9年。
43、《罗蒂与施特劳斯:政治与哲学之争》,《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9月1日,总第19期,第4版。
44、《现代国家构建视野中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
45、《汉娜·阿伦特与自由主义之反思》,《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46、《施米特的大空间理论》,《政治思想史》,2010年,第1期。
47、《罗尔斯思想实验之语境》,《中国图书评论》,2011年,第1期。
48、《施米特与宪法的新概念》,载于李强主编:《宪政与秩序》,新政治科学论丛,第2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
49、《关于奥克肖特、庄子及政治哲学研究的谈话》(与张楚勇合作),载于许纪霖主编:《何种文明?中国崛起的再思考》,《知识分子论丛》第10期,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
50、《施米特的霍布斯批判》,《学海》,2012年,第1期。
51、《政治理论的两种传统与汉语学界》(合),载于王焱主编:《社会理论的两种传统》,《公共论丛》第8期,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
52、《论中国共产党与人民代表大会的规范关系》,载于杨光斌、寇健文主编:《中国政治变革中的观念与利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53、《抓官员作风,在中国当前是易行的善政》,《侨报》,2013年2月23日 A 3版。
54、《李克强访德:一次实利外交之旅》,《侨报》,2013年5月28日。
55、《官邸忌庭院深深,加剧官民隔阂》,《侨报》,2013年12月12日。
56、《政治衰败及其克服》,《中国图书商报》,2013年1月8日
57、《共和的危机》中译本序言,(美)汉娜·阿伦特:《共和的危机》,郑辟瑞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
58、《试论西方古典共和主义政治哲学的基本理念》,载于刘海涛编:《我们共和——中国的共和省思与制度探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
59、《危险的人民社会想象——与王绍光教授商榷》,《天府新论》,2014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政治学》(2014年7月),全文转载。
60、《共和主义、爱国主义与现代性》,《学海》,2014年,第3期。
61、《奥克肖特的霍布斯研究》,载于李强主编、陈伟执行主编:《民主与现代社会》,新政治科学论丛,第三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62、《阿伦特:我们可靠的朋友》,载于李强主编、陈伟执行主编:《民主与现代社会》,新政治科学论丛,第三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63、《于尔根·格布哈特教授访谈》,(与段德敏合作),载于李强主编、陈伟执行主编:《民主与现代社会》,新政治科学论丛,第三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64、《市民社会的理念——再论王绍光的“人民社会”构想》,《开放时代》,2014年,第6期。
65、《阿伦特的“盛世危言”》,《读书》,2014年第11期。
66、《施米特与魏玛德国宪政危机》,载于张翔主编:《宪政与行政法治评论》,第七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
67、《平庸之恶:对显而易见的恶行却熟视无睹——阿伦特和斯坦尼斯对纳粹之恶的反思》,(合),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2月3日。
68、《并不可靠的“合法性”——试论卡尔·施米特合法性理论的限度》,《天府新论》,2015年,第2期。
69、《阿伦特与西方政治哲学传统批判》,《党政研究》,2015年,第1期。
70、《阿伦特:失落世界的守望者》,《新京报》,2015年1月31日,B04、B05版。
71、《海德格尔危机的象征意义》,《新京报》,2015年4月11日,B14版。
72、《卡尔·施米特:德意志国家的理论家》中译本前言,(美)约瑟夫·本德斯基:《施米特:德意志国家的理论家》,陈伟、赵晨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
73、《千禧年视野中的太平天国运动》,《云南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
74、《奥斯维辛之后,写诗如何不是野蛮的?》,(合)《文学报》(上海),2015年9月24日,18、19、22版。
75、《阿伦特的财产理论》,《国外理论动态研究》,2015年,第11期。
76、《托克维尔的自由概念》,《学术月刊》,2016年,第4期。
77、《黑恶势力与地方治理——太平天国时期江浙地区枪船现象的政治学考察》,《党政研究》,2016年,第3期。
78、《弥尔顿与近代英国共和主义》,《云南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
79、《阿伦特的行动理论》,《世界哲学》,2016年,第 5 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伦理学》全文转载。
80、《阿伦特的意识形态理论》,载于陶东风、周宪主编:《文化研究》,2016年,第26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
81、《卡尔·施米特的宪政理论》,载于周濂主编:《西方政治哲学史》(第三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
82、《汉娜·阿伦特与政治经验的诠释》,载于周濂主编:《西方政治哲学史》(第三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
83、《卡尔·施米特的政治思想》,载于李强主编:《政制论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

翻译作品

著作
(美)奥里森·马登:《成功无捷径》(励志读物),第一译者,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年。
(德)赫尔穆特·沃尔曼:《德国地方政府》,第一译者,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美)约瑟夫·本德斯基:《施米特:德意志国家的理论家》,第一译者,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年。
(美)扬—布鲁尔:《爱这个世界:汉娜·阿伦特传》,第一译者,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
论文
(美)汉娜·皮特金:《Freedom 与Liberty是孪生子吗》,合译,载于应奇、刘训练编:《第三种自由》,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
(美)皮尤·布莱斯林:《阿兰·布鲁德纳:〈宪政诸善〉》(书评),载于吴敬琏、江平主编:《洪范评论》,2005年,第2卷,第3辑。
(美)裴文睿:《卡瑞·西格尔:〈法治的亚洲话语:亚洲12国、法国和美国法治的理论与实践〉》(书评),载于吴敬琏、江平主编:《洪范评论》,2006年,第3卷,第1辑。
(加)查尔斯·布莱特堡:《像彼得·潘一样的汉娜·阿伦特》,李强主编、陈伟执行主编:《民主与现代社会》,新政治科学论丛,第3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联系方式

电子信箱:wisechen@263.net
通讯地址: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系(100872)
办公地点:中国人民大学明德国际楼0901室。
陈伟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



相关话题/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林红
    1969年出生,广西桂平人,法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讲师,在职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台湾问题与中国对外关系,公共政策学。主讲课程:公共政策导论,毛泽东思想概论,科研方法论,美国对华舆论与对华政策(全校选修课),台湾问题与台湾涉外关系研究(全校选修课)受高等教育经历:1987-1991年,在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完成本科学业1991-1992年,在人民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8
  •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牛彤
    1967年出生于辽宁省黑山县。1985年--1989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学习,获法学学士学位。1989年--199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学习,获法学硕士学位。1996年至今,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在职攻读博士学位。1992年留校任教,现职称为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中国近现代政治学说与政治制度比较政府制度宪政理论主要讲授课程政治学导论西方国家政治制度比较政府制度研究行政管理学导论要学术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8
  •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英津
    王英津教授简介王英津,男,1969年生。2002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获法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教授、中外政治制度专业博士生导师。2002年9月至2004年9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从事宪法学专业博士后研究。2009年以来,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政治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从事访问研究。目前主要从事比较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8
  •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续添
    男,1963年12月生,吉林榆树人,法学(政治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人事部、教育部等国家七部委联合遴选的“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社会兼职有:中国现代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权基金会中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现代史》月刊学术顾问。主讲课程:本科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8
  •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程农
    出生于安徽芜湖,1990年获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治思想史专业硕士,现为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美国天主教大学政治理论专业博士候选人。开设的课程有: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史概论,西方近代自由概念等。发表有《行动的群众----毛泽东的民主观》,《近代中国的思想历程》(第一至三章)。主要论文有:“重构空间:1919年中国激进思想中的世界概念”,“吉尔兹与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化话语”,“民族国家认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8
  •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马得勇
    简 历个人信息:马得勇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100872)Email: madeyong@ruc.edu.cn办公室:明德国际楼216教育状况1.博士(Ph.D.)(2001.9-2007.8),政治学,韩国:首尔国立大学(SeoulNational University)2.硕士(1998.9-2001.6),政治学,天津:南开大学法政学院政治学系3.学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8
  •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周淑真
    1954年4月出生,河北南宫人。1975年参加工作,1982年8月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2年8月-1988年9月,在成都大学政治学系任教。1991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获法学博士学位。1991年7月-2001年6月, 在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当代中国政治教研室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党史系副主任、总支书记。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外政治制度专业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8
  •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朱晓明
    朱晓明籍贯:山东淄博电子邮件:ecnuzxm@163.com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朱晓明收,邮编100872教育状况2007年3月-2012年7月 法国里昂高等师范大学东亚学院博士生;2007-2012年12月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博士生(中法双博士学位);2004-2006年 华东师范大学巴黎高师集团联合培养硕士,欧洲研究方向;2003-2006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8
  •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陈华文
    陈华文,法学博士(政治学),讲师工作履历2014年—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讲师2012-2014年,清华大学哲学系博士后2011-2012年,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教育背景2002-2006年,中山大学,管理学学士2006-2011年,中山大学硕博连读,法学博士研究领域政治哲学、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国政治讲授课程本科生:西方政治思想史、政治学概论、行政管理学概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8
  •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孙龙
    孙龙博士简历孙龙,男,湖南益阳人。1994-2001年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2001-2004年就读于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2004年7月开始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访问进修德国慕尼黑大学客座研究员(2007年10-11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2008年10月-2009年10月);英国诺丁汉大学玛丽·居里项目研究员(2012年1月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