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基于累积阻力的野生动物适宜生境斑块探测——以滇金丝猴为例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31

摘要:识别动物的适宜生境对野生动物保护、区域生态保护以及自然保护区的规划等具有指导意义。以滇金丝猴生存区域为例,选取7个影响滇金丝猴生境适宜性的主要因子:植被类型、海拔、坡度、坡向、距水系距离、距居民点距离、距道路距离,基于GIS技术,构建阻力面,确定累积阻力阈值,计算可达面积并据此划分斑块,结合现有猴群的栖息地分布、保护区设立对划分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区域内滇金丝猴的适宜生境面积整体占比较低,猴群移动受到人类活动干扰或水系阻隔的影响,其生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且生境适宜度表现出中部最高,北部次之,南部最差的规律。划分生境适宜性等级的方法,考虑到了明显地物对动物移动的较强阻隔作用,顾及到了空间连续性和斑块完整性,实验结果可反映出不同区域的生境适宜性差异。



Abstract:Identification of suitable habitat for animals is of significance for wildlife conservation, regionally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the planning of nature reserves. This paper, taking the habitat of Yunnan snub-nosed monkey as an example, selects seven factors affecting the habitat suitability including vegetation types, elevation, slope gradient, slope aspect, distance to water, distance to rural settlements, and distance to roads. Based on GIS technology,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resistance surface. By determining the cumulative resistance threshold, the reachable area is calculated and the patches are divided accordingly. Combining the existing habitat and reserves of monkeys,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proportion of the suitable habitat in the research area was relatively low. The movement of the monkeys is blocked by human activities or water system, and their habitat is damaged to varying degrees. In addition, the habitat suitability reaches the highest in the middle, followed by that in the north, and the lowest in the south. The method in this paper takes into account the strong blocking effect of obvious surface features on animal movement for the suitable habitat patches, considering the spatial continuity and patch integrity as well. The results can reflect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habitat suitability in the study area.





PDF全文下载地址:

https://www.ecologica.cn/stxb/article/pdf/stxb202001010006

相关话题/动物 计算 人类 实验 道路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道路网络生态效应分析——以福州市为例
    摘要:以2000年和2016年两期Landsat影像为基础数据源,借助遥感生态指数(RSEI)对福州市生态环境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从道路缓冲区、城乡梯度带、剖面线三种不同取样方法定量探讨RSEI对路网的响应机制;再以500m500m、1000m1000m、1500m1500m、2000m2000m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
  • 闽南渔场游泳动物优势种种群聚集特性
    摘要:基于2016年4月和10月闽南渔场渔业资源的专项调查数据,运用相对性重要指数、平均拥挤度指数、聚块指数、Cassie指标、Mrisita指数等方法分析闽南渔场游泳动物优势种组成及其种群聚集特性,比较不同的季节、类群和种类及其相互间的聚集状态,探究种群聚集驱动因子,旨在发现闽南渔场游泳动物优势种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
  • 漳江口红树植物群落周转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摘要:在城市化的背景下,探明不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对植物群落变化的响应,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和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具有重要意义。以福建漳江口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揭示红树植物群落周转对不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蟹类和软体动物)的影响,并分析其与环境参数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在1.6km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
  • 基于野外调查和同质种植园实验的芦苇植物功能性状变异研究
    摘要:研究表型可塑性和遗传变异在植物表型分化中的相对作用,有助于预测全球环境变化下的植物群落组成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是全球性广布的草本植物,种内变异丰富,在我国西北和东部均存在多个分化稳定的生态型,但中国芦苇在更大尺度上的表型研究还非常匮乏。将位于黄河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
  • 苏州工业园区湖泊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影响因子
    摘要:苏州工业园区地处长江流域下游,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园区水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稳定面临严峻考验。浮游动物作为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其群落结构的形成机制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了解苏州工业园区五个主要湖泊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及影响因子,于201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
  • 黄土丘陵区SCS-CN模型径流曲线数的计算与校正
    摘要:由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开发的SCS-CN模型在其他国家地区使用过程中的适用性仍存在争议,直接采用其给定的初损率λ来计算CN值易出现问题,尤其对于中国黄土高原这样具有复杂自然环境的干旱半干旱生态系统来说,有必要针对CN模型参数做进一步校正。基于地处黄土丘陵区的定西共计47个径流小区连续五年生长期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
  • 付疃河流域中下游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水质生物学评价
    摘要:2018年12月-2019年10月对山东省日照市付疃河流域中下游大型底栖动物及相应水环境因子进行分季节的监测,并对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多样性特征及与水质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共采集底栖动物42种(环节动物14种、节肢动物20种、软体动物8种),广泛分布物种为霍甫水丝蚓(Limnod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
  • 亚热带森林凋落叶分解过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变化特征
    摘要: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可能随凋落物分解进程和基质质量的变化不断改变。为了解亚热带森林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变化特征,以四川盆地亚热带森林麻栎(Quercusacutissima)和柳杉(Cryptomeriafortunei)凋落叶为对象,于2011-2015年采用分解袋法研究了2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
  • 有机肥和植被去除管理对人工林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摘要:施用有机肥和林下抚育(植被去除)是人工林重要的管理措施;土壤节肢动物物种丰富,是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对环境变化敏感,可以作为森林管理的指示生物。人工林植被去除和施肥管理影响土壤性质、资源输入量及微生物多样性,从而影响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但是相关研究还十分缺乏。以沿海地区杨树人工林为对象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
  • 3种无脊椎动物对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和熊本牡蛎C. sikamea的捕食研究
    摘要:捕食是影响牡蛎种群建立和牡蛎礁发育的重要生物因子之一。通过室内受控实验测定了日本蟳(Charybdisjaponica)、脉红螺(Rapanavenosa)和黄口荔枝螺(Thaisluteostoma)对4组规格(W1:壳高10-20mm;W2:壳高20-30mm;W3:壳高30-40mm;W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