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植物凋落叶养分含量的时空分布格局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尤其是对森林土壤养分情况有重要的影响,而在群落结构复杂的亚热带森林中基于群落整体水平的凋落叶养分含量特征研究相对匮乏。在位于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中的20 hm2动态监测样地进行,收集凋落叶并测定其碳、氮、磷含量,结合不同生活型物种的凋落高峰,春季和初夏为常绿树种凋落高峰;秋季为落叶树种凋落高峰,以及地形特征对凋落叶养分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在时间尺度上,凋落叶养分含量表现为不同凋落高峰之间的差异,碳含量表现为秋季高峰 < 春季高峰 < 初夏季高峰,氮、磷含量为秋季高峰大于春季和初夏季高峰;在空间尺度上,凋落叶养分含量则表现为沟谷地形和山脊地形之间的差异性,在秋季凋落高峰时碳含量在沟谷地形显著低于山脊地形,氮、磷含量在山脊地形显著低于其他地形。研究结果表明群落物种组成及其生活型差异是造成森林群落水平凋落叶养分含量时空差异的主要原因。
Abstract:Litterfall, which is the basic carrier of nutrients, is a major contributor to material recycling and energy transformation in a forest ecosystem. However, only a few studies focus on the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eaf-litter nutrients in a subtropical forest community with high diversity. Therefore, in this study, we estimated the composition of leaf-litter nutrients, including total carbo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contents, by collecting the leaf-litter during the year from evergreen species in spring and summer litter peak and from deciduous species in autumn litter peak; we utilized a 20 hm2 dynamic plot of subtropical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in Tiantong with tough topography. Ou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in the temporal scale, the C concentration in the leaf-litter was lower in the autumn peak litter of deciduous species than that in the spring and summer peak litter of evergreen species, while the N and P concentrations were higher in autumn peak of deciduous species than that in the spring and summer peak litter of evergreen species. Further, in the spatial scale, the C concentration in the leaf-litter was lower in the valley than that in the ridge, while the N and P concentrations were lowest in the ridge among habitats in the autumn peak litter of deciduous species.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lifeform of communities determine the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the leaf-litter nutrients in a subtropical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PDF全文下载地址:
https://www.ecologica.cn/stxb/article/pdf/stxb202001140115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凋落叶养分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31
相关话题/浙江 结构 空间 物质 土壤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西南缘柽柳沙包的土壤化学计量特征
摘要:柽柳沙包作为沙漠地区一种特殊的生物地貌景观,在维持区域生态环境稳定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西南缘的典型柽柳沙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土壤含水量、pH值、电导率、粒径及土壤有机碳(SOC)、总氮(TN)、总磷(TP)含量的分析,探讨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柽柳沙包中土壤C、N、P的化学计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施用生物炭后土壤有机碳的近红外光谱模型研究与应用
摘要:土壤有机碳是影响土壤肥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生物炭由于具有高度芳香化碳结构和发达孔隙结构等特性,可以作为一种土壤改良剂,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改善土壤物理结构,近些年成为农业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分别采用传统方法和可见光近红外光谱(VIS-NIRS,400-2500nm)技术对施加不同用量生物炭的土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全球降水格局变化下土壤氮循环研究进展
摘要:自然和人为因素导致全球降水格局发生改变,降水变化势必影响土壤氮循环,从而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和多样性,然而不同降水变化类型对土壤氮循环的影响仍然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本文综合分析了全球和我国降水格局变化特征,简要介绍了6种降水格局变化下土壤氮循环的研究方法(长期降水固定观测、野外降水控制实验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模拟增温对云顶山亚高山草甸水热因子及群落结构的影响
摘要:高山草甸作为一种发育在高山林线以上位置的植被类型,高大的海拔促使其对气候变暖响应敏感而迅速,其群落结构在气候变暖影响下发生着显著变化。然而,现在的研究大都集中在诸如极地、青藏高原等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对于中低纬度、低海拔地区分布的亚高山草甸研究就显得不足。因此,为了揭示中纬度、低海拔地区亚高山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浙江天童木本植物水力结构与树高的关联性
摘要:垂直分层是森林群落的基本结构,但有关群落不同垂直层次植物水力结构策略的研究仍然比较缺乏。以浙江天童木荷林内25株高度不同的9种木本植物为对象,通过测量其枝条直径、边材面积、干材密度、导管直径、内腔面积以及枝条水分比导率,旨在检验植物水力结构与树高的关联性。结果显示:除干材密度外,枝条直径、导管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不同林龄杉木+闽楠复层林土壤磷形态及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变化
摘要:磷是限制亚热带地区林木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对土壤磷素的影响,对亚热带地区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意义。在江西官山林场选取了3种不同林龄杉木+闽楠(4a、7a、11a)复层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土壤全磷、有效磷及无机磷组分含量,采用Biolog-ECO法研究了复层林表土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基于GIS的滨海盐渍化农田土壤空间变异及其分区管理
摘要:针对滨海盐渍化农田盐碱瘠薄、土壤属性空间变异大、粗放管理效益低的现实,研究管理分区精准划分方法,采取差异化措施,提升盐渍化土地利用水平。该文以无棣县农田为研究区,采用网格法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定点野外采样、室内化验分析获取土壤属性数据,运用ArcGIS10.2地统计方法分析土壤属性的空间变异特征;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纳塔栎和柳叶栎对铅锌矿区污染土壤的修复潜力分析:田间试验
摘要: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实验室分析方法,研究优新景观树种纳塔栎(Quercusnuttallii)和柳叶栎(Quercusphellos)对湖南郴州Pb、Zn矿区复合污染土壤的适应性和修复潜力。试验设计A、B、E区种植1年生纳塔栎,C、D区种植1年生柳叶栎,1年后测量株高、地径、生物量等生长指标,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黄土高原刺槐叶片-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参数对降雨量的响应特征
摘要:以黄土高原10个典型样点的20年刺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样地中刺槐叶片碳(C)、氮(N)、磷(P)含量,以及0-10cm和10-20cm土层土壤的主要理化指标,探讨了黄土高原刺槐叶片-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参数随水分梯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发现:①随着降水量增加,刺槐叶C、N含量呈增加趋势,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华北低丘山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分布特征
摘要:土地利用变化影响土壤团聚性及有机碳分布,进而改变土壤碳循环过程。对太行山南部50年刺槐人工林(R50)、17年刺槐人工林(R17)、自然恢复林(NR)和农田(CL)等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表层土壤(0-20cm)进行了系统研究,利用湿筛法对土壤团聚体进行分级,并计算土壤结构稳定性参数(平均重量直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