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思金研究员课题组与山东大学闫兵教授及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Tomas Ganz教授等合作,最近在金属代谢异常与毒性的研究中取得多项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Haematologica(Liu and Liu, et al. 2019,doi:10.3324/haematol.2018.209874),Advanced Science (Song, et al. 2018;5:1800866),American Journal of Hematology(Guo, et al. 2019;94:184-8)和Journal of Trace Elements in Medicine and Biology(Li, et al. 2019;52:232-8)。
铁是生命活动必需的微量元素。环境和遗传因素单独或相互作用可以导致铁代谢紊乱,引发贫血和铁负荷等多种疾病。血色素沉着病和地中海贫血是典型的铁负荷疾病。目前针对这些铁负荷疾病主要采用去铁、输血和脾切除等治疗手段,但这些治疗手段有诸多局限性,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迫切需要寻找新的药物。铁调素(Hepcidin)作为机体内调节铁代谢的最主要激素,其主要的生物学功能是通过与其受体(Ferroportin)结合来实现,升高Hepcidin表达水平被认为是有效改善铁负荷的潜在治疗靶点。本课题组通过国内外合作寻找Hepcidin的激活剂,通过筛选210个噻唑烷酮类化合物的文库,发现了3个有效刺激Hepcidin表达的激活剂。通过Hepcidin缺失小鼠模型,明确了3个化合物的作用靶点为肝脏的Hepcidin表达。以血色素沉着病(Hfe-/-)小鼠为模型,证实了这些化合物能够显著降低小鼠肝脏的铁负荷。同时,以地中海贫血(Hbbth3/+)小鼠为模型,证实这些化合物既能够降低组织的铁负荷,也能够改善了小鼠的贫血。机制研究证实,这些化合物主要通过抑制TMPRSS6和P-ERK来刺激Hepcidin表达(图1)。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Haematologica。
图1.噻唑烷酮类化合物增加Hepcidin表达来阻止铁负荷与改善贫血
目前对于铁负荷状态下肝脏不同区域铁沉积的特征和程度知之甚少。该课题组发现,肝脏中铁呈现不均匀分布,在肝门静脉和肝动脉入口附近区域具有较高的铁含量;而在靠近肝脏远端的边缘区域铁含量显著降低(图2)。铁积累较多的区域对体内铁水平的变化更加敏感。机制研究发现,肝脏各个区域铁分布的差异主要由Hepcidin-Ferroportin轴所决定。研究成果发表于Advanced Science。
图2.肝脏中铁的累积分布呈现显著的区域差异
另外,该课题组发现了正常与异常妊娠条件下Hepcidin的变化规律。也证实了一种新的铁螯合剂—去铁胺-咖啡因二聚体(DFCAF)具有更高的去铁效果。与单独的去铁胺(DFO)相比,DFCAF的细胞渗透性更强,更高效的螯合胞内铁,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运动/侵袭。更重要的是,DFCAF能够显著清除肿瘤干细胞(CSC),减少CD44+/high/CD24-/low和ALDH+/high的细胞亚群。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揭示正常与疾病状态下的铁代谢机制提供了新的认识。研究成果分别发表于American Journal of Hematology和Journal of Trace Elements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以上研究工作得到了中科院先导专项B和国家基金委项目的支持。
论文链接1:http://www.haematologica.org/content/early/2019/02/15/haematol.2018.209874
论文链接2: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vs.201800866
论文链接3: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jh.25341
论文链接4: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30732888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9年2月22日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刘思金研究组在金属代谢异常与毒性的研究中取得进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22
相关话题/论文 疾病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发表综述论文讨论纳米材料的环境健康风险与纳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纳米材料的大量应用, 纳米材料将不可避免地进入到环境中,从而通过多种暴露途径对人类健康产生很大风险(如图1所示)。因此,研究纳米材料的环境健康安全性(EHS)对于促进纳米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近日,刘思金、吕永龙研究员与南开大学陈威教授等合作,针对纳米产业可持续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2宋伟等在Computers,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发表基于多智能体的土地利用优化模型构建论文
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是促进土地资源集约利用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土地利用优化模型较少考虑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优化产生的影响,有时导致优化结果不够理想。论文耦合具有土地利用规划知识的MAS(Multi-agent system,MAS)与混合蛙跳算法(Shuffled Frog Leaping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2方红亮研究组发表关于全球叶面积指数遥感产品在东北农田区域质量评价的论文
植被叶面积是植被冠层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全球植被叶面积的大小与全球气候变化息息相关。过去40年,全球植被叶面积一直呈现快速增加趋势(0.04/10a)。在目前气候变化情景下,到本世纪末,全球植被叶面积还将呈现中速增加趋势(0.02-0.03/10a)。 植被叶面积通常用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2陈东研究组在PNAS发表关于蜿蜒河流所隐藏的水流流向印记的论文
在冲积平原上我们经常遇到蜿蜒曲折的河流,它们不仅带给人们审美的情趣,也具有重要的工程和生态价值。从平面形态来看,河弯往往会出现双向折返,并显示出偏向上游或下游的扭曲特性。 随着河道曲率的发展,这种扭曲是如何产生,又是如何演变的?迄今为止学术界还未有定论。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美国伊利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2方红亮研究员与合作者在Reviews of Geophysics发表关于全球叶面积指数研究进展和展望的综述论文
近日,地球科学领域深具影响力的综述性期刊Reviews of Geophysics(IF=16.73)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方红亮研究员与其他三名国际****共同撰写的题为“An overview of global leaf area index (LAI): Methods, pr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2葛咏和王劲峰研究员等在Earth-Science Reviews发表地球科学数据尺度转换方法的SCI论文
尺度是地学的基本概念。尺度转换则是将已知信息推演到未知目标尺度上。地理现象在不同的观测尺度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因此某一尺度的观测信息不能直接运用到其他尺度上。尺度转换方法已被广泛用在地球科学领域。 研究中综述了现有尺度转换方法,涉及尺度上推(upscaling)、尺度下推(downscaling)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2匡文慧在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发表全球人居环境不透水层和绿地制图SCI论文
城市地区生态结构变化信息是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和可持续发展评估的重要指标。全球人类赖以生存的城市地表状况如何是目前各界关注的重要内容。匡文慧副研究员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系统刻画了全球城市建成区范围以及内部不透水层和绿化空间组分状况。该成果2019年5月在线发表于《Science China Earth S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2匡文慧研究组发表在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论文荣获2018年热点论文奖励
1月6日,《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期刊评选出2018年度“最佳论文”和“热点论文”,匡文慧等2016年发表在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的“Remote sensing-based artificial surface cover classification in Asi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2宋伟等在Ecological Indicators发表论文揭示黑河流域绿洲城市扩张特征及其驱动力
城市扩张消耗耕地和生态用地,对粮食和生态安全造成负面影响,在干旱半干旱区尤为严重。厘清绿洲城市扩张特征及其驱动力,是应对和减轻负面影响的基础。为此,论文集成NDBI、NDVI、SAVI、MNDWI、亮度、绿度、湿度等11维Landsat影像特征,利用J-M距离和支持向量机,开展了黑河流域甘州区城市土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2何念鹏、于贵瑞等在《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发表论文——构架传统植物功能性状与宏观生态研究的新桥梁
植物性状(Plant trait)或植物功能性状(Plant functional trait)是指易于观测或者度量的植物学特征,可一定程度上反应物种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适应不同环境条件的能力、适合度或生产力。近年来,植物性状的时间和空间变异、性状与功能间的关系、性状与资源环境变化及适应机制等成为生态学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