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uperiorzhao 时间: 2013-1-9 12:05
标题: 2013北大翻硕百科答案
2013北大翻硕百科答案
1.这对翻译术语是由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于1995年在《译者的隐身》中提出来的。
归化:是要把源语本土化,以目标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采取目标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归化翻译要求译者向目的语的读者靠拢,译者必须像 本国作者那样说话,原作者要想和读者直接对话,译作必须变成地道的本国语言。归化翻译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欣赏性。
2. 异化:是“译者尽可能不去打扰作者,让读者向作者靠拢”。在翻译上就是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吸纳外语表达方式,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所 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即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使用异化策略的目的在于考虑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保存和反映异域民族特征和语言风格特色,为 译文读者保留异国情调。
作为两种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绝对的归化和绝对的异化都是不存在的。在广告翻译实践中译者应根据具体的广告语言特点、广告的目的、源语和目的语语言特点、民族文化等恰当运用两种策略,已达到具体的、动态的统一。
3.
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n)是指同一语言中用一些语言符号解释另语言符号,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改变说法”(rewording)。如把古文改成白话文, 把广东话译为普通话,把英语诗歌译为英语散文。语内翻译在同一语言的不同历史阶段进行,或在其不同的变体之间进行,一般具有一致的内容和语言文化基础。对 一个词做语内翻译,可以选用同义词,也可以采用与会表示法,但一般说来,同义词不可能是完全对等的词。翻译时不可避免地会增减原意,通过“改变说法”后, 也只能是最近似的对等。正如皮尔斯所指出的,所有定义和解释都是翻译。
4.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是指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即用一种语言的符号来解释另一种语言的符号,这就是人们通常所指的严格意义的翻译,也是众多翻译研究家关注的焦点。
5.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亦称跨类翻译(transmutation),就是通过非语言的符号系统解释语言符号,或用语言符号解释非语言符号,比如把语言 符号用图画、手势、数学或音乐来表达(李文革,2004:73)。很显然,符际翻译把翻译的领域扩大到人类交流的方方面面,翻译所面对的是一个开放的符号 世界。符号翻译的优势并不在于信息的传达或思想的表达,而在于它的创造性。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把法国诗人维庸的《美丽的老宫女》一诗用罗丹的《丑之 美》塑像来表达,罗丹以富有表现力的雕塑符号,将维庸的诗意整个突现了出来。诗歌和雕塑,表现符号不一,但传达的精神是沟通的。
6.
文化迁移 思想观念、经验技艺和其他文化特质从一个社会传到另一个社会,从一地传到另一地的过程。又称文化扩散,文化传播,是基本的文化过程之一。这个过程对人类文 化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任何一种文化要在起源地之外的地方存在和发展,一方面必须能够适应该地社会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必须与该地的传统文化融合。所以 文化扩散是一种空间的相互作用,带有明显的地理性,一向为地理学家所重视,如对动植物驯化的起源和传播的研究。C.O.索尔于1952年发表的《农业的起 源与传播》引起许多学科的重视。T.哈格斯特朗在1953年发表的《作为一种空间过程的革新传播》中提出“革新波”的概念,把文化扩散过程比做海浪的运 动,并引入数学方法定量研究文化扩散。 由于移民、贸易、军事侵略和抵抗以及国家的分合等原因,文化在一地不断地输入和输出,引起该地文化的转换。埃及在历史上成为文化转换最多的地区之一,这同 它地处欧、亚、非水陆交通要冲有一定的关系。交通上的十字路口往往是文化交流的关键地段。如西南亚是从印度西北部到地中海东部的必由之路,中国的甘肃走廊 则曾是从欧洲、西亚、中亚和印度通往东亚的交通要道,这些地方在历史上是移民、通商和战争最频繁的地区,经历了许多复杂纷繁的文化交流。到了近代,海洋成 了世界移民和商业往来的通道,新大陆接受了欧洲、非洲和亚洲的大量移民,在移民把欧洲文化传播到美洲的同时,吸收了非洲黑人文化和印第安人文化,经过文化 的一体化过程,形成了今日的美国文化和拉丁美洲文化,取代了原有的印第安文化。 文化扩散的方式可分以下几类: ①扩展扩散。在一个核心地区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观念或新创造逐步向外扩散,使得接受这种文化的人和出现的地区越来越多。如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文化在 7世纪以来从其源地阿拉伯半岛扩大到埃及、北非和中东,后来甚至到中亚、印度以及东南亚,扩大了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文化的分布范围。扩展扩散又可进一步分成 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和刺激扩散。传染扩散如同疾病传播那样不分等级
7。普世主义,起初是基督教术语,在其发展过程中,基督徒深信基督教义是人间存在的普遍真理,因而得到最广泛的认同与推广,实际上,在世界三大宗教中,都 存在着一种普世主义:佛教讲究“普渡众生”,“人人皆可成佛”;基督教要让“马太福音传遍世界”;而在伊斯兰教中,强调真主的伟大,真主就是真理的象征。 普世主义的存在必须有两大基础,一是有一个被普遍认同的真理或价值,二是能够得到最广泛和长久的传播。当前发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的西方文明由于其物质,精 神,政治文明的高度现代化,在全球范围内处于强势地位,对以阿拉伯世界为首的伊斯兰文明和以中华文明为主体的东方文明构成了巨大威胁,尤其当今世界由于全 球化的趋势,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其政治、商业利益的扩张越来越强化了运用文化力量来制约和影响世界事务和发展中国家内部事务。他们凭借自己 在国际社会中的强势地位,在全球范围内极力推行以西方文明为基础的政治体制、思想文化、价值理念,即推行一种新的普世主义
地传播给每一个地区社会所有接触者;等级扩散是从最先接受的某一阶层传播到另一社会阶层的人,或者通过中心地系统(见中心地学说)从某一级城市向次一级城 镇传播,或按相反的等级序列传播;刺激扩散是指接受者受新文化启发创造出新的文化。 ②迁移扩散。即通过个人或群体的迁移活动,把新观念或新工艺带到新的地区。这种扩散作用不仅传播距离远,而且同原文化区之间有很大间隔。如基督教通过欧洲 移民而传到美洲。 文化的扩散作用随着与源地的距离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弱,呈现时间一距离衰减现象。新文化向外扩散有时尚未达到随时间一距离衰减规律而中止的程度, 也会受其他作用的影响而停止。例如边界对文化扩散起到屏障作用。边界在阻止文化扩散通过时,起到吸收屏障作用;有选择地让部分文化扩散通过,则起到可渗透 屏障作用。一个地方接受新文化的人数随时间延续有明显的变化。开始人数不多,人数的增加也比较缓慢,中间阶段接受的人数迅速增加,末期接受的人数增加速度 减慢,逐渐达到饱和而不再增加。
8。
整体来说,翻译的过程,就是文化交流的过程,既是文化渗透的过程,也是文化冲突的过程。其结果,导致两个趋向:divergence 和 convergence。1、Divergence -- 趋异现象由于历史原因,由于政治原因,由于宗教原因,等等,各国有各国的坚持,各地有各地的坚持,结果是差距越来越大,最终定格为不同类型。美语、英语如 此;伊斯兰教的尼逊、什叶如此;天主教、基督教如此;佛教的大乘、小乘如此;大陆流行的汉语、台湾流行的汉语如此。这些都是趋异,无法人为消除。上面是大 的方面,小的方面举两例:nationalism,是民族自尊、自爱、自强?还是民族极端主义、民族恐怖主义?aggressive, 是有进取性、挑战性?还是好斗性、侵略性?中西方见解天差地别。2、Convergence -- 趋同现象英文中的汉化如“功夫”(kung fu), 汉语中的“卡拉OK”(karaoke),就是互相渗透的现象。这种渗透既可以扩展文化、语言的范畴、层次,也会摧毁民族的自尊、自豪,摧毁一个语言能系 统自身的再生能力。这种现象如同一对夫妻生活久了,从语言、写字的字体、讲话的遣词用句、思维的方式,饮食的习惯、......直到两人的相貌,都会互相 趋近。结论: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交流,首先是语言的交流;任何的交流都离不开语言的交流;语言交流的第一步就是翻译,然后才有欣赏,才有转向,才有提 升......。所以,翻译起着“文化转向的”的前头部队的作用,桥头堡的作用。
9.
所谓“化境” (Sublimation) ,是指原作在译文中就象“ 投胎转世 ”,躯体换了一个,但 精魄依然故我 。换句话说, 译本对原作应该忠实得读起来不像译本 ,因为作品在原文里决不会读起来象翻译出的东西的:“ 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可以说是‘化' 。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换成另一国文字, 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 ”。因此,他赞同西方所谓“翻译者即反叛者”(“ Trandutttore traditore ”——“ Translator, trator ”)的说法,认为 好的译文应该在艺术上胜过原文 :“译者运用‘归宿语言' 超过作者 运用‘出发语言'的本领,或 译本在文笔上优于原作 ,都有可能性”。需要强调的是,傅雷与钱钟书都是从美学 (aethetics) 角度提出的翻译原则。而当代 许渊冲 先生也从这一角度提出了翻译中国诗词要传达原文的“意美、音美、形美”的主张 (1979) ,并且指出这三美标准并非同等重要:“在三美之中,意美是最重要的,是第一位的;音美是次要的,是第二位的;形美是更次要的,是第三位的。我们要在传达原 文意美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三美齐备。如果三者不可得兼,那么,首先可以不要求形似,也可以不要求音似;但是无论如何,都要尽可能传达原文的意美和音 美。”“三美”原则强调了文学、尤其是诗歌翻译中的重点
10.
道安,是东晋时代杰出的佛教学者,生于东晋怀帝永嘉六年(312),卒于孝武太元十年(385),年七十四(一说年七十二),出生于常山扶柳县(今河北省冀州境)的一个读书人家里。由于世乱,早丧父母,从小就受外兄孔氏的抚养,七岁开始读书,到十
11.鲁迅共翻译十四个国家一百多位作家的作品,包括俄、日、英、法、德、奥地利、荷兰、西班牙、芬兰、捷克等多个国家不同作家的长篇小说、短篇小说、诗 歌、剧本、童话和文艺理论著作,总字数达三百万以上。针对当年那种“牛头不对马嘴”、“削鼻剜眼”的胡译、乱译以及所谓“与其信而不顺,不如顺而不信”的 说法(梁实秋),提出了“ 宁信而不顺 ”这一原则,主张直译,以照顾 输入新表现法和保持原作的风貌 。必须强调的是,鲁迅其实是主张翻译既要通顺,又要忠实的。只是在二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宁信而不顺”。理由是:“译得‘信而不顺'的至多不过看不懂, 想一想也须能懂,译得‘顺而不信'的却令人迷雾,怎么想也不会懂,如果好像已经懂得,那么你正是入了迷途了(鲁迅· 几条“顺”的翻译)。”(佘协斌:略论鲁迅的翻译理论和实践, 1983/4 )。所以,鲁迅所讲的“宁信”,是强调要忠实于原文,“这所谓‘不顺',绝不是说‘跪下'要译作‘跪在膝盖上'。‘天河'要译作‘牛奶路'的意思”(鲁 迅,二心集·关于翻译的通信)。二是指要从外国语言的词汇和语法中吸取对我们有用的成分(徐新民,鲁迅与科普翻译,《翻译通讯》 1983/9 )。“不必否认,这些充满‘洋气'的外来语,中国读者起初看起来确有些不顺眼,念起来不顺口,但见得多用得多了,‘其中的一部分,将从不顺而成为顺,有一 部分,则因为到底不顺而被淘汰,被踢开'(鲁迅:翻译的通信)。……诸如‘我想今晚去拜访您,要是您不觉得有什么不便的话'这类外来句法,今天不是已经说 得顺、听得懂,而且完全‘融入'到汉语中去了吗?”
五岁的时候,对于五经文义已经相当通达,就转而学习佛法。十八岁出家(此据《名僧传抄》之说,《高僧传》等作“年十二出家”)。
12。
王弼(226年-249年),字辅嗣,三国时代曹魏山阳郡(今山东济宁、鱼台、金乡一带)人,经学家,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王弼曾任尚书郎。少年 有文名,曾为《道德经》与《易经》撰写注解。由于《道德经》的原文逸散已久,王弼的《道德经注》曾是本书的唯一留传,直到1973年中国政府在马王堆发现 《道德经》的原文为止。与何晏、夏侯玄等同倡玄学清谈,为人高傲,“颇以所长笑人,故时为士君子所疾”。王弼与钟会、何晏等人为友。正始十年(249年) 秋天,以疠疾亡,年仅24岁,遗下一妻一女。
13.
Ludwing Wittgenstein 台湾翻译为维根斯坦 英国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分析哲学的创始人之一。维特根斯坦是二十世纪最伟大、最有影响的西方哲学家之一。他的一生,可以说就是一个哲学的传奇故事。他 和苏格拉底、斯宾诺莎、萨特的一生一样,本身就构成了哲学的一部分。语言就像是游戏一样就是这意思专业一点是“它强调了语言活动的意义,旨在通过语言的使 用过程研究语育.他的根本主张是不要把语言看作孤立静止的描述符号,而要看作体现生活的动态人类活动.”不过还是读原著吧,
14.
兼爱是墨家学派最有代表性的理论之一。所谓兼爱,其本质是要求人们爱人如己,彼此之间不要存在血缘与等级差别的观念。墨子认为,不相爱是当时社会混乱最大 的原因,只有通过“兼相爱,交相利”才能达到社会安定的状态。这种理论具有反抗贵族等级观念的进步意义,但同时也带有强烈的理想色彩
15-25见此书(已附图)
仅是个人观点,供大家参考。
转载注明出处,勿用作商业用途!
译行天下
2013年01月07日
作者: hyy23 时间: 2013-1-24 16:45
楼主辛苦了
谢谢分享啦
作者: 美丽虚实/ty 时间: 2013-1-24 17:58
我的妈。。原来是这本书,原来我没有借,就在图书馆里面安静的放着。。。
作者: 绝版空间 时间: 2013-1-26 11:12
楼主辛苦了~
作者: gongxixi2012 时间: 2013-1-29 20:56
我的老娘呀,居然是这本,姐都没听说过,楼主你人品好啊,祝你高中!
作者: 1991 时间: 2013-2-5 22:16
很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