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2013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暑期学校——“质性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招生简章

北京大学 /2013-06-01

2013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暑期学校——“质性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招生简章
[2013-05-13]

欢迎报名参加北京大学2013年研究生暑期学校课程——“质性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

一、课程简介

2013年北京大学暑期学校课程“质性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由北京大学研究生院主办,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承办,今年为第二期。质性研究方法是一种基于自然情境,以研究者作为研究工具的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对研究者的感知反思能力、自我体验的敏感程度具有较高的要求。本课程授课将依托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雄厚的师资力量,以陈向明教授为主,并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开设专题讲座。课程注重对学员进行方法运用能力、理论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扩展学术研究的国际视野。

本次暑期课程举办地点为北京大学校内,举办时间为2013年8月4日—8月14日,8月4日报到,8月5日开始正式上课。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员学会运用质性研究方法进行社会科学研究,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员在学习质性研究设计、资料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的同时,将有大量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的练习机会。通过这种方式,课程结束时学员将能够结合自己的研究问题进行质性研究计划设计和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二)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方式包括讲授、讨论和练习。课外学习方式包括:(1)阅读,每次课前阅读相关文献;(2)收集和分析资料;(3)小组活动,学员根据研究主题组成学习小组,针对共同遇到的问题进行研讨。

课程考核分成三个部分:课堂参与占50%,课程作业占30%,小组活动占20%。

 

(三)教学日程

教学分为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和学术沙龙等。每天上午9:00—12:00进行课堂教学,每天下午2:00—4:00开展小组讨论,晚上将根据情况特邀各个学科领域相关专家做质性研究的专题报告。

教学主题如下:

1.      概论:深入理解质性研究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2.      如何提出有价值的质性研究问题

3.      质性研究设计的基本步骤

4.      如何使用访谈收集资料

5.      如何做焦点团体

6.      如何使用观察收集资料

7.      如何整理资料

8.      分析资料:扎根理论的方法

9.      建构理论模式:连续比较方法

10.  个案研究中的“关系”:整体与部分、宏观与微观

说明:每堂课分为两个时段,会有多位教师参与。第二个时段除了第一时段的主持人以外,还会有另外的教师协助分组讨论和指导,以及最后的大组交流汇报和点评等。

 

二、招生和结业

本课程计划招生人数为35人。

招生范围:全国高校、研究机构、教育机构等单位中有志于从事质性研究并有一定研究基础的高校青年教师、博士生、硕士生、教研员、中小学骨干教师等。

请报名者于即日起至2013年6月9日24:00前,发送申请报名表至gsess2013@163.com。请将邮件名和申请表命名为“姓名+暑期学校申请”。报名表详见附件。

学员录取主要依据报名者提交的研究计划(限1500字以内),同时参考个人简介(限400字以内)。

录取结果将于6月20日通过E-mail的方式告知,并通知下一步事宜,请注意查看。

费用:学员无须支付学费和杂费,但往返差旅费、食宿费需自理。由于学校宿舍紧张,无法安排同学们在校内住宿,请自行提前预订食宿地点。

学员学习完全部课程,按时完成作业并达到考核要求,将获得由北京大学研究生院颁发的课程结业证书。

 

三、特别说明

为保证教学活动的参与度和学生学习的连续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文化和建构学习共同体,本课程有如下要求:

1. 不接受旁听生;

2. 正式学员报到时需提交“学习保证金”400元。课程结束时,达到90%出勤率的学员将全额退还“学习保证金”。达不到90%出勤率的学员将不退还学习保障金。未退还的保证金将全部用于本次暑期学校课程的班级活动和奖励表现突出的学员。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陈妍妤

 通信地址: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邮编:100871

 邮 箱:gsess2013@163.com

 

 

相关话题/招生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