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生长的大面积、高质量、均一的单层MoS2薄膜做沟道材料,所制备的FET阵列电学性能优越(电流开关比达106,亚阈值摆幅达70mV/DEC);与此同时,在FET沟道区域修饰金(Au)纳米颗粒,以连接DNA探针,通过Au和HS-离子的化合反应,将适当密度的脱氧核糖核酸(DNA)探针连接至金颗粒,该探针DNA就可以捕获溶液中的待测DNA,引起器件电流下降。在确认FET器件的时间稳定性良好后,进行以21号染色体标志性片段为待测物的DNA静态反应,并测试器件电学性质改变;结果表明,器件可实现0.1fM/L的超高检测精度和240%的最大响应率,综合这两项指标,为迄今公开报道的FET DNA传感器的最佳结果。在DNA干扰物测试中,器件同样表现出高度特异性;实时测试表明,器件能够连续区分出1fM/L~1pM/L的待测DNA,反应时间仅为400 s。此外,运用相同的实验方案测试参考DNA(13号染色体)片段,通过比较所测得21号染色体和13号染色体的浓度,即可判断是否存在21号染色体的过表达,从而推断胎儿21号染色体数目是否异常,最终实现唐氏综合征的无创产前检测。
![C:\Users\WangYan\Desktop\信息学院投稿0215\20190215信息学院电子学系张志勇教授课题组在新型生物传感器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jpg C:\Users\WangYan\Desktop\信息学院投稿0215\20190215信息学院电子学系张志勇教授课题组在新型生物传感器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jpg](http://pkunews.pku.edu.cn/images/2019-02/c55200912a1548f1a938b3b931bffe3f.jpeg)
美国化学会官网“发现化学”频道(右上为MoS2 FET DNA传感器示意图和21号染色体浓度-响应图,右下为热点推介)
基于这项工作的学术论文《针对唐氏综合征筛查的单层二硫化钼场效应晶体DNA传感器》(Ultrasensitive monolayer MoS2field-effect transistor based DNA sensors for screening of Down syndrome)于2019年2月13日在线发表于《纳米快讯》(Nano Letters);电子学系2016级硕士研究生刘静遐、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陈西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2017级博士研究生王琴琴为共同第一作者,张志勇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张广宇研究员为通讯作者。美国化学会官网以《灵敏传感器检测唐氏综合征DNA》(Sensitive sensor detectsDown syndrome DNA)为题,作为最新热点推介。
以上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DNA材料和单层MoS2材料分别由陈西华和张广宇课题组提供。
编辑: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