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工学院占肖卫课题组二维共轭稠环电子受体研究取得新进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4-10

北京大学工学院占肖卫课题组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二维共轭(又称侧链共轭)稠环电子受体材料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材料学及化学领域顶级期刊《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及《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
占肖卫课题组将二维共轭的分子设计理念引入到新型稠环电子受体的设计中,合成了首个二维共轭的稠环电子受体材料。引入二维共轭侧链,可以拓展分子内共轭,从而增强和拓宽吸收,有利于增加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光电流;同时还可以增强分子间相互作用,从而提高载流子迁移率,有利于增加器件的光电流和填充因子。他们设计合成了一个二维共轭的七并稠环电子受体材料ITIC2,基于ITIC2的单结两组分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达11%,高于结构相似的一维共轭的稠环电子受体材料(8.5%),说明二维共轭是一个有效的提高稠环电子受体性能的分子设计策略。工作发表在Adv. Mater.(2017, 29, 1702125)上,被引用89次(google scholar),入选ESI热点论文和ESI高被引论文。
为了进一步拓宽分子的吸收光谱,他们又将七并稠环骨架拓展为九并稠环,并合成了一对同分异构的二维共轭稠环电子受体FNIC1和FNIC2。同分异构效应显著影响材料的光学、电学、形貌和光伏性质。用这两个同分异构的稠环电子受体材料制备的单结两组分太阳能电池器件,无需任何后处理能量转换效率分别为10.3%和13.0%。制备的半透明太阳能电池器件,能量转换效率分别为7.58%-9.14%(可见光平均透过率20.2%-14.7%)和9.51%-11.6%(可见光平均透过率20.3%-13.6%)。13.0%和11.6%分别是目前文献报道的无后处理两组分有机太阳能电池和半透明有机太阳能电池能量转换效率的最高值。工作发表在J. Am. Chem. Soc.(2018, 140, 9140-9147)。
占肖卫课题组博士研究生王嘉宇同学是这两篇论文的第一作者。该系列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的资助。










图(1)二维共轭稠环电子受体ITIC2的结构式;(2)二维共轭稠环电子受体FNIC1和FNIC2的结构式;(3)制备的半透明太阳能电池器件。
文章链接: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1702125/full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8b04027
编辑:凌薇
责编:麦洛








相关话题/电子 材料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深研院新材料学院发现新型锂电池高电压水系电解液并揭示其微观机理
    锂离子电池作为清洁能源,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电子产品、人工智能、电动汽车、无人机等前沿科技领域。随着商用锂电池的快速发展,其安全性能也越来越成为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传统锂离子电池均采用有机电解液,但有机电解液成本高、有毒、易燃易爆等无法克服的缺点,直接影响了商用锂离子电池的成本和安全性能。如果用水做电解液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
  • 化学学院裴坚-王婕妤课题组在聚合物热电材料的研究取得进展
    热电器件是利用半导体的热电效应实现热能和电能之间直接转换的半导体器件,其在极端条件下的热能发电、微区域局部温度调控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有机聚合物热电材料因其低热导率、可溶液加工以及轻薄柔性等特点在下一代热电器件中拥有巨大的应用价值。然而,聚合物热电器件中不可或缺的另一半——n型聚合物热电材料的研究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
  • 工学院于海峰课题组液晶与高分子复合材料多层级微结构的构筑和光调控研究取得进展
    液晶与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多层级微相结构在纳米模板、纳米印刷和信息防伪等领域有着潜在应用前景,近年来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由于液晶基元具有“刺激响应”特性,因此将液晶作为功能基团引入到嵌段共聚物中,可以使大面积规整纳米结构的制备与调控成为可能。但是,目前液晶与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多层级微纳结构的研究仍然面临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
  • 化学学院彭海琳课题组成功解析超高迁移率层状Bi2O2Se半导体的电子结构
    随着摩尔定律逐渐走到尽头,寻找新型高性能半导体沟道材料日趋紧迫。在众多候选沟道材料中,高迁移率二维半导体因其超薄平面结构可有效抑制短沟道效应,被认为是构筑后硅时代纳电子器件和数字集成电路的理想沟道材料。然而,现有被广泛研究的二维材料在具有其固有优势的同时也有着难以克服的缺点。比如石墨烯没有带隙、过渡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
  • 深研院新材料学院在原位探测锂电池层状材料制备过程结构演化的研究取得进展
    锂离子电池(LIB)在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富Ni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由于能量密度高、成本低等特点,已成为最有应用前景的下一代LIB正极材料之一。然而,随着层状材料中Ni含量的增加,产生了许多相关的问题,如实际容量和理论容量相差大、热稳定性低、循环稳定性差等。在高Ni层状材料中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
  • 彭海琳课题组在二维Bi2O2Se超快高敏红外芯片材料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红外光探测已经成为人们观测自然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基于红外探测的应用业已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安全监控、动作检测、红外夜视等。在波长范围为0.7微米~1毫米红外光中,1~1.8微米波段的短波红外光因其独特应用而格外引人关注。在历史上,光电探测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新型光电材料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
  • Science Advances报道王楠林组关于电荷密度波材料室温下超宽光谱光电响应研究进展
    近日,北京大学量子材料科学中心王楠林研究组的吴东博士及合作者在二维电荷密度波(CDW)材料1T-TaS2中发现室温下超宽光谱的光电响应现象。他们研究了室温下处在近公度CDW状态的1T-TaS2材料系统,发现当外加偏压(电场)接近CDW滑移的阈值附近时,材料对从可见光到太赫兹宽广能量区间的光辐照变得非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
  • 李源课题组与合作者在三维反铁磁材料中观测到拓扑自旋波
    自从十多年前拓扑绝缘体的发现以来,能带拓扑在凝聚态物理的研究中一直受到高度的关注。这一概念发展到今天,已经涵盖了各种电子和非电子的体系,后者包括了人工材料中的电磁波和机械波。这些具有拓扑性质的经典波动,加深了人们对能带拓扑的理解,并产生了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它们在实际晶体材料中的对应物,即具有拓扑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
  • 物理学院吕劲团队发现新型二维材料 或续写摩尔定律对晶体管的预言
    近年来,半导体行业总是笼罩在摩尔定律难以为继的阴霾之下。但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研究员吕劲团队与杨金波、方哲宇团队最新研究表明,新型二维材料或将续写摩尔定律对晶体管的预言。他们在预测出“具有蜂窝状原子排布的碳原子掺杂氮化硼(BNC)杂化材料是一种全新二维材料”后,通过实验证实了这类材料存在能谷极化现象,并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
  • 电子学系张志勇-彭练矛课题组在《科学》发表狄拉克源晶体管研究成果
    集成电路的发展趋势已由追求性能和集成度提升为主转变成以降低功耗为主,而降低功耗的最有效方法即降低工作电压。目前,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集成电路(14/10nm技术节点)的工作电压降低至0.7V,而MOS晶体管中亚阈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