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活动加速了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过程。已有研究表明,氮沉降提高了许多生态系统的氮磷比值,加剧了生态系统的磷限制,但更多淡水生态系统正遭受着富营养化而不是氮沉降的影响。本项研究发现,在氮磷等化学物质的过量输入和复杂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共同作用下,人为活动引起的富营养化导致了淡水生态系统中水体和水生植物的氮磷含量的增加,却降低了它们的氮磷比值。近几十年来,中国水体富营养程度整体在加剧,而大部分欧美地区,由于采取了相对严格的环境保护和治理政策,富营养化程度整体在减轻。这些结果表明,在人为活动影响下,淡水生态系统磷的积累速率高于氮的积累速率,这可能会使该生态系统转向氮限制或其他限制,影响到淡水生态系统的动态、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通过淡水径流输送的方式,潜在地影响到河口和滨海地区的食物网结构或养分循环。本研究强化了养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对控制和治理这些生态系统富营养化具有启示意义。
?
![](http://pkunews.pku.edu.cn/xxfz/attachement/jpg/site2/20160809/989096b27fe11913cf060f.jpg)
![](http://pkunews.pku.edu.cn/xxfz/attachement/jpg/site2/20160809/989096b27fe11913cf0d10.jpg)
严正兵是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的博士生,导师为方精云教授。论文的通讯作者韩文轩博士是北大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的博士毕业生,现为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和欧美的有关科学家也参加了部分工作。本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的支持。
本项研究是方精云研究团队继2011年在Ecology Letters上发表关于植物多元素地理格局及其生态驱动机制的研究,并提出植物养分平衡的“限制元素稳定性假说”之后,又一篇关于养分元素生态计量学研究的重要成果。(插图摘自网站 https://www.google.com.hk/imghp)
编辑:拉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