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现场
钟杰介绍了同属于临床心理学这一大领域下的不同职业: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临床心理学家、心理咨询师,并列举了它们之间的异同。其中,精神科医生与心理治疗师更偏向于医学,主要职能是治疗有心理疾病的病人。精神科医生主要通过使用药物治疗精神疾病,心理治疗师则是在使用药物的同时要帮助患者作出心理上的调整。作为从医学中分离出来的模块,心理治疗要求在症状学、认知、人格等方面做更多的评估,因此也对心理治疗师的价值观、态度、技能、知识等方面的职业胜任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临床心理学家和心理咨询师则不同,其主要职能不在治疗病人。临床心理学家主要从事临床心理学研究,改进治疗技术;心理咨询师则来源于教育心理学,主要面向不构成心理诊断问题的咨询者,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但不论具体是哪一个职业,他们都是心理健康服务的提供者,守护着人们最脆弱的部分。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适合临床心理方向的职业呢?钟杰指出,作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心理工作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自身不可以有严重的心理障碍,同时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不会感到压力、觉得有趣,有与人相处的能力。从事临床方向的职业需要接受足够的训练,包括足够的课程(30门左右)、督导下的实践(职业训练)、被治疗。做一名临床心理工作者,其实就是在担任着“观察者”的角色。观察对象的心理中既有客观心理学(与观察者基本上无关),也有主观心理学(带入被观察的场)。观察者需要有“分裂”能力,所谓分裂能力就是将生活与工作分开的能力,不让工作接触到的负面情绪影响生活,也不因为生活中的不顺心而将负面情绪带入工作中。
同时,从业者必须接受严格的训练,要谨守伦理守则,做到“无害”,防止医源性损害。他鼓励有从事该方向职业的意向的本科生在大四担任心理中心接待员的工作,在有督导的条件下接待病人,并参与临床中心的案例管理。
有的同学问道:“作为心理学出身的与医学出身的人选择临床心理学,在未来发展上会有什么区别?”钟杰回答说,组间差异小于组内差异,即个体之间的差异比起医学或心理学出身的临床心理工作者的差异更大。受医学训练出身的人医学思维更强,而受心理学出身的人则可能更能产生共情,但今后的长远成就仍旧取决于个体的科学思维。
有的同学问道:“临床心理方向与本院其他三个方向之间有何交互以及理论的相互支持?”钟杰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比如临床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其实有非常多的相关之处,人在毕生发展的各个阶段的不同之处对临床心理方向的工作起到了很大的理论支持作用;实验心理学所培养出的科学思维方式也对临床心理领域的工作有很大益处;神经科学里的理论知识也有助于临床心理学的诊断与治疗。

合影留念
在活动的抽奖环节,三名幸运同学获赠《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与会人员还一同参观了临床心理中心,以深化对相关工作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