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是北京大学的二级科研教学机构,是计算机应用技术国家重点学科主要建设单位,研究方向包括图形图像处理技术与数字出版应用、数字内容计算与知识服务技术、数字视音频处理与检索技术、数字文档处理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目前有硕士生指导老师23名,博士生指导老师7名。科研基地包括 “电子出版新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文字字体设计与研究中心”、“网络与信息安全中关村开放实验室”等。
计算机所坚持“技术顶天、市场立地”的发展战略,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围绕计算机技术在印刷、新闻出版领域的核心应用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工作,取得了多项重大科研成果,王选教授荣获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两次入选中国十大科技成就,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两次入选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两次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并一直在中文信息处理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多次促进我国相关行业实现了技术变革,产生了重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暨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选拔活动”是由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组织,针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优秀大学生的交流选拔活动。
夏令营旨在促进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在优秀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帮助青年学生了解当前学科发展前沿热点问题以及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的教学与科研情况,同时使夏令营营员中的优秀分子脱颖而出,获得北京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的资格。
特别提示:本次夏令营只招收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报名时请注意选择相应的方向和导师。 填报专业为“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方向见网页:http://www.icst.pku.edu.cn/node/content_243.htm
活动时间:2013年7月15日-18日(18日中午12点前退房离营)
一.活动内容
1.参加学术讲座,了解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状况和前沿研究热点问题;
2.参加计算机程序设计平台(poj)测试
(注:poj日常开放,其练习网址为http://poj.grids.cn和http://acm.pku.edu.cn/JudgeOnline);
3.参观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实验室,组织营员与研究所师生面对面交流;
4.参观王选纪念陈列室;
5.参加2014年北京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的选拔考核。
二.活动申请资格
1. 营员招收对象:全国各高校计算机、物理、数学等相关专业将于2014年7月毕业的在校本科生,及有志于从事计算机科学的其他专业在读本科生;
2. 对外校同学要求学习成绩优秀,本科总评成绩排名在年级前15%(在其他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除外),满足北京大学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标准;
3. 对本校同学,要求满足北京大学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标准;
4. 对所报学科有浓厚的兴趣,致力于科学研究工作;
5. 英语达到国家六级水平或四级优秀水平(TOFEL、GRE、雅思成绩可做参考)。
三.申请材料清单及要求
1. 北京大学2013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申请表1份 ;
2. 个人陈述1份;
3. 专家推荐信3封,即需要3位副教授以上职称专家分别推荐,且密封并在封口骑缝处签字;
4. 本科阶段成绩单原件;
5. 本科阶段成绩排名证明(需由教务部门盖章);
6. 获奖证书复印件;
7. 英语水平证明(成绩单)复印件;
8. 发表文章或研究成果复印件;
9. 请按以上顺序排列材料,提供的申请材料一律不退还;
10.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申请时只须提交如上1、2、6、7、8五项材料,外校同学及本校跨院系申请的同学须提交以上全部申请材料。
四.申请方式
按如下要求提交电子和纸质申请材料。
1. 提交电子申请材料,截止日期:2013年6月12日
提交地址:xlyicst@pku.edu.cn
2. 提交纸质申请材料,截止日期:2013年6月12日
邮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128号北大计算机所大楼
邮政编码:100080
收件人:教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 010-82529922
重要提示:只提交电子申请材料而未提交纸质材料者,报名将不予受理。请尽早寄出申请材料,过期将不接收申请。建议以快递(EMS或顺丰)方式邮寄,不接收包裹。北京本地学生可直接前来提交。
五.材料审核及选拔:
审核和选拔工作由专业招生小组负责。选拔工作将于6月30日结束,选拔结果将在计算机研究所网站公布。
六.拟招收规模:30人
七.资助标准:学院为营员提供一定资助,解决夏令营期间在京的食宿。
1.为非本地营员提供住宿(北京本地学校的学生不提供住宿);
2.为每位校外营员提供餐费补助85元。
八.咨询电话:010-82529370、82529512 戴老师、扬老师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网站(http://www.icst.pku.edu.cn/)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