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22
该硕士招生专业方向为职业型专业硕士,全日制单列收费项目,学制2年。自2009年开始招生,至今已招收3届。每年计划招生30人,其中10人用于推荐免试研究生招生,未使用的名额返还到当年的全国统一招生名额中。
一、培养目标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主要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具体要求为: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2.热爱国际汉语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和开拓意识。
3.具备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技能,并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科技手段进行教学。
4.具有较高的中华文化素养和传播能力。
5.能流利地使用一种外语进行教学和交流,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
6.具有语言文化国际推广项目的管理、组织与协调能力。
二、学习年限和学习方式
基本学习年限为2年,其中课程学习1年,实习及毕业论文1年,采用课程学习与汉语国际教育实践相结合、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相结合、校内导师指导与校内外导师联合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组织教学。
三、学分要求
总学分不少于38学分,包括课程学习不少于34学分,教学实习4学分(10级方案为6学分,本方案调整为4学分)。
四、 课程设置
(一)必修课(公共必修课6学分,专业必修课18学分,共24学分)
政治(2学分)
第一外语(4学分)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4学分)
汉语语言要素教学(上)(3学分)
汉语语言要素教学(下)(3学分)
课堂教学研究(2学分)
第二语言习得导论(2学分)
文化与跨文化交际(2学分)
(二)选修课(14学分),每学期具体排课门类和数量视具体学期情况而定
1.语言学类课程:
汉语语言学导论(2学分)(本科非汉语言文字学或对外汉语教学者必选,本科为汉语言文字学或对外汉语教学者不选)
应用语言学(2学分)
2.语言教学类课程:
汉语技能教学分析(2学分)
汉语教学案例分析(2学分)
特殊目的语言教学(2学分)
汉语教材分析与编写(2学分)
现代化技术与语言教学(2学分)
第二语言评估与测试(2学分)
语言教学论著选读(2学分,导师负责)
3.文化类课程:
国别与地域文化(2学分)
中华文化技能(2学分)
中华文化与传播(2学分)
4.教育、心理学类课程:
外语教育心理学(2学分)
教师发展概论(2学分)
汉语国际教育专题(2学分)
国外中小学教育专题(2学分)
5.其他类课程:
专业英语(2学分)
外院系课程(学生根据学习需要,经导师同意,可选其他院系的课程,原则上最多不超过2门)。
五、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专业实践
教学实践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以志愿者身份赴海外顶岗实习,在孔子学院、外国中小学等机构从事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工作,志愿者由国家汉办或本院选拔派出;二是在本校或国内各类学校及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实习。
学生从第一学期即开始参加教学实践,教学实践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包括参加实践课程、课堂教学观摩、独立承担教学任务等。教学实践累计达到60学时教学工作量,计4学分。
教学实习(包括海外实习)由导师负责。教学实习结束两周后须提交实习报告,内容包括:教学计划、完整一课的教案、试题一份、对教学的反思和导师评语(或实习单位出具的考评意见)。其中对教学的反思应写成3000-4000 字的小论文,这是实习报告的主体部分。这几部分材料装订成册后交到研究生教研室,方可得到实习的学分。
六、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应紧密结合汉语国际教育实践进行选题,题目要有应用价值。论文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论文、调研报告、教学实验报告、典型案例分析、教学设计等。学位论文的格式、行文规范、学术水准等,应按照《北京大学研究生手册》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在规定时间内,按照选题、开题、撰写、申请论文答辩、获准参加论文答辩等完整环节和过程、独立完成自己的学位论文。
七、 毕业与学位授予
研究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培养方案要求的学分,全面审查合格,符合毕业证书颁发条件者,颁发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证书。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培养方案要求的学分,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全面审查合格,通过硕士论文答辩,经院系审查,报校学位分委会审核批准后,授予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导师队伍】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MTCSOL)研究生一般在入学后第一学期中(每年10月份)分导师,导师分配采取学生填报志愿、师生双向选择方式进行;指导教师由我院教授、副教授和讲师职称的教师担任,相关教师情况详见“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网站•学院简介•师资队伍”(hanyu.pku.edu.cn/ChPeople.asp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