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张维迎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4-12
张维迎
电话:
电子邮箱:wyzhang@nsd.pku.edu.cn
教授简介详细简介
现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北大博雅特聘教授,北大市场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企业家论坛首席经济学家。张维迎教授师在牛津大学师从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James Mirrlees和产业组织经济学家Donald Hay,主攻产业组织和企业理论以及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并获得博士学位。
回国后张维迎教授还参与了北大国发院前身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创立,是六位联合创始人之一。张维迎教授是国内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证双轨制价格改革思路的学者,2008年选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评选的“改革30年,经济30人”;获得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2011年,因对双轨制价格改革的开创新研究荣获第四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2013年,获得网易财经“年度最有影响力经济学家奖”。
北大博雅特聘教授、北大国发院教授、北大市场与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产业组织 ,企业管治,信息经济,中国经济转型
收起
学术论文
主要论文
第一部分:(中文学术期刊论文)
张维迎, 1985年,《论价格功能》,《中国社会科学》1985年第3期。获得“1995全国中青年经济改革优秀论文奖”。
张维迎,1985年,《经济体制改革与价格》,《经济研究参考资料》1985年第6期。选入《中国:发展与改革1984-85》(中央党校出版社),初稿获“1984全国中青年经济改革优秀论文奖”。
宋国青,张维迎,1985年,《经济增长,结构变化与价格》,《中青年经济论坛》1985年第1期,获得“1995全国中青年经济改革优秀论文奖”,《中国:发展与改革1984-85》优秀论文三等奖。
张维迎,李剑阁,1985年,《关于人民币贬值与开放外汇调剂市场的建议与设想》,《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报告》1985年第6期,获《中国:发展与改革1984-85》优秀论文三等奖。
张维迎,1985年,《关于七五期间外贸外汇政策的研究报告》(项目组织者与主要作者),《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报告》1985年第11期。选入《中国:发展与改革1984-85》。
张维迎,1985年, 《外汇贬值,出口退税和财政补贴的测算》(项目组织者与主要作者),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报告)1985年第12期。
张维迎,1986年,《新时期收入分配政策研究》,《管理世界》1986年第1期。选入《中国:发展与改革1984-85》。
宋国青,张维迎,1986年,《宏观平衡与宏观控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经济研究》1986年第6期。
宋国青,张维迎,1986年,《工业高速增长的基础》,《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报告》1986年第7期。
张维迎, 1986年,《货币,价格与生产》,《中青年经济论坛》1986年第4期。
张维迎,1986年,《企业家与所有制》,经济发展与改革》1986年第30期。
张维迎,1987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化与财政赤字》,《经济发展与改革》1987年第3期。
宋国青,张维迎,程晓农,1987年,《宏观经济政策讨论中的理论分歧》,《经济研究》1987年第4期。
宋国青,张维迎,1987年,《改革中的宏观经济问题》,《经济研究》1987年第7-8期。
张维迎,1987年,《股份制与企业家职能的分解》,《经济研究》1987年第1期。
张维迎,程晓农,1988年,《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行为:日本的经验》,收入《日本模式的思考》(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编),四川人民出版社。
程晓农,张维迎,1988年,《日本的金融体制与金融政策》,收入《日本模式的思考》(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编),四川人民出版社。
张维迎,1993年,《台湾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收入《台湾经验与大陆经济改革》(易纲编),中国经济出版社。
张维迎,1994年,《西方企业理论的演化与新发展》,《经济研究》1994年第11期。
张维迎,1995年,《从现代企业理论看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改革》,1995年第1期。
张维迎,1995年,《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理性思考》,《中华工商时报》1995年1月23日;《新华文摘》1995年第3期。
张维迎,1995年,《公有制经济中的委托人-代理人关系:理论分析与政策含义》,《经济研究》1995年第4期;选入《中国经济学1995》,上海人民出版社。
张维迎,1995年,《决策权,剩余索取权与绩效: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运作的一个理论模型》,《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5年秋季号;选入《中国经济学1995》。
张维迎,1995年,《公司融资理论:一个综述》,《改革》1995年第4期。
张维迎,1996年,《中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存在的问题》,《金融研究》1996年第10期。
张维迎,1996年,《国有企业改革何处》,《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6年第1期。
张维迎,1996年,《所有制、治理结构与委托-代理关系》,《经济研究》1996年第9期;选入《中国经济学1996》,上海人民出版社。
张维迎,1996年,《从资本结构看企业重组》,《国际经济评论》第7-8期。
张维迎,1997年,《从公司治理结构看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就、问题与出路》,《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2期。
张维迎,1998年,《全球微观经济机制的调整与中国的选择》,《国际经济评论》1998年第1-2期。
张维迎,盛洪,1998年,《从电信业看中国的反垄断问题》,《改革》1998年第2期。
张维迎,1998年,《控制权损失的不可补偿性与国有企业兼并中的产权障碍》,《经济研究》第7期。选入《中国经济1998》,上海人民出版社。
张维迎,栗树和,1998年,《地区之间的竞争与中国国有企业的民营化》,《经济研究》第12期。选入《中国经济学1998》,上海人民出版社。
张维迎,彭志坚,1999,《股票价格为什么被高估?》,《中国社会科学季刊》。
张维迎,马捷,1999,《恶性竞争的产权基础》,《经济研究》1999年第7期。选入《中国经济学1999》,上海人民出版社。
张维迎,2000,《产权安排与企业内部的权力斗争》,《经济研究》2000年第6期。
张维迎,《法律制度的信誉基础》,《经济研究》2002年1月;
张维迎,柯荣住,《信任及其解释: 来自中国的跨省调查分析》,《经济研究》2002年10月。
张维迎,柯荣住,《诉讼过程中的逆向选择及其解释---以契约纠纷的基层法院判决书为例的经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3月;
张维迎,邓峰,《信息、信任与连带责任:对中国古代连坐、保甲制度的法和经济学解释》,《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张维迎,周黎安,顾全林,《经济转型中的企业退出机制》,《经济研究》2003年10月。
张维迎,《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如何建立信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张维迎,《法律与社会规范》,《比较》杂志2004年3月(第11期)。
张维迎,《中国企业成长新动力:产业整合》,《哈佛商业评论》2004年第4期。
张维迎,《中国企业面临的新挑战》,《哈佛商业评论》2004年第8期。
张维迎、周黎安、顾全林,《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及其影响因素:分位回归模型的一个应用》,《管理世界》2005年第10期;
汪淼军, 张维迎.,《多任务下的协调与授权》, 《经济学(季刊)》第5卷第2期(2006年1月)。
周黎安、张维迎、顾全林、姜烨,《中关村科技园区制造业生产率的动态变化及其分解:1995-2003》,《经济学报》2006年第2卷第1期。
汪淼军、张维迎、周黎安,《信息技术、组织变革与生产绩效》,《经济研究》2006年第1期。
程原,张志学,张维迎,郑家勤,《中国企业家缺少什么领导风格》,《哈佛商业评论》2006年4月。
周黎安、张维迎、顾全林、沈懿,《信誉的价值:以网上拍卖为例》,《经济研究》2006年第12期。
第二部分:(英文论文)
Refereed Journal Articles:
Zhang Weiying, 1990, "Theoretical questions concerning macroeconomic balance and macroeconomic control" (with Song Guoqing), Chinese Economic Studies, Vol.23, No.3, 1990, USA.
Zhang Weiying, 1989, “On the Line of Thoughts in Price Reform Guided chiefly by the Notion of Letting Go’”, Chinese Economic Studies, Spring 1989, 22(3), pp.50-66, USA.
Zhang, Weiying, 1997, “Decision Rights, Residual Claim and Performance: A theory of How China’s State Enterprise Reform Worksote , China Economic Review. Vol.8 (no.1): 67-82, JAL Press.
Zhang, Weiying, 1998, “A principal-agent Theory of the Public Economy and Its Application to China”, Economics of Planning, Vol.31: 231-251.
Zhang, Weiying, 1998, “Cross-regional competition and Privatization in China”, MOST-MOCT: Economic Policy in transitional Economics.
Zhang, Weiying, 2000, “The Road to Capitalism: Competition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China” (with Shaomin Li and Shuhe Li),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Vol. 28 (No.2): 269-292.
Zhang, Weiying, 2000, “Why Entrepreneurs Are Liquidity-Constrained? ”, 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Vol. 1 (No.1): 165-88.
Zhang, Weiying, 2001,“Optimal Assignment of Principalship in Teams” (with Shuhe Li),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Vol. 44: 105-127.
Zhang, Weiying, 2006, “China’s SOE Reform: A Corporate Governance Perspective”, Corporate Ownership and Control, Volume 3, Issue 2, pp.132-150, (Summer 2006).
Book and other journal articles:
Zhang Weiying, 1985,"On the Role of Prices", Social Science in China, No.4
Zhang Weiying, 1989,"A Note on Takeover and the Free-rider Problem", Newsletter of Chinese Economic Association in U.K., No.1
Zhang, Weiying, and Gang Yi, 1997, “China’s Gradual Reform: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C. A. Tisdell and J. C. Chai (eds.), China’s Economic Growth and Transition, New York: Nova Science Publishers, Inc.
Zhang, Weiying, 1997, “The 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Whither to Go”, G J Wen and D Xu (eds.), The Reformability of China’s State Sector, World Scientific Press.
Zhang, Weiying, 1999, “Development in Chinese corporate finance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ownership reform”, Gordon de Brouwer and Wisarn Pupphavesa (eds.), Asia Pacific Financial Deregulation, Routlegde: London and New York, forthcoming. (The paper was first presented at 24th Pacific Trade and Development Conference (PAFTAD), Chian Mai, Thailand, 22-24, May, 1998.
Zhang, Weiying and Rongzhu Ke, “Trust in China: A Cross-Regional Analysis”, William Davidson Institute Working Paper No. 586, June 2003, University of Michigan Business School.
Ke, Rongzhu and Weiying Zhang, 2004, “Contract disputes and court verdicts involving Chinese private enterprises”, in Ross Garnaut and Ligang Song (ed.): China’s Thir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Curzon.
Gu, Quanlin, Hongbin Li, Weiying Zhang and Li’an Zhou, 2006, “Firm dynamics in economic transition: evidence from a Chinese science park”, in Haiyang Li (ed.): Growth of New Technology Ventures in China’s Emerging Market, Edward Elgar.
Working Papers:
Zhang, Weiying and Li-an Zhou, 2000, “Incentive Pay and Power Struggle inside the Firm”, Guanghua School of Management, Peking University.
Ma, Jie and Weiying Zhang, 2003, “Ownership Distortion, Lower-Level Technology, and Excessive Competition”, Guanghua School of Management, Peking University.
Li, Hongbin, Weiying Zhang and and Li-An Zhou, 2005, "Ownership, Efficiency, and Firm Survival in Economic Transition: Evidence from a Chinese Science Park" , September, 2005, revised and resubmitted (third round revisio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Li, Haiyang, Weiying Zhang and Li-an Zhou, 2005, "Institutional Embeddedness and Strategic Choice: Survival of Technology Ventures in China's Transition Economy: 1995-2002".
Shen, Celine, Weiying Zhang and Kevin Zhu, 2005, “A Resource-Based View on Impact of E-Business on Firm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China”, Working Paper of Peking Univ.
收起
教授观点
详细
">详细>
张维迎:从创新的不确定性看产业政策面临的挑战2019-02-27
张维迎:哈罗德·德姆塞茨对竞争理论和企业理论的贡献2019-01-11
张维迎:知不知,小平也2018-11-27
张维迎:詹姆斯·莫里斯的学术遗产既是思想性的,又是方法论的2018-08-31
张维迎:我所经历的三次工业革命2018-01-08
张维迎:重新审视反垄断政策的经济学基础2017-12-03
张维迎:知识的本质与企业家精神2017-10-18
张维迎:为什么中国城市没有特色2017-08-07
相关话题/北京大学 师资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赵波
赵波电话:电子邮箱:zhaobo@nsd.pku.edu.cn教授简介详细简介赵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2012年毕业于挪威奥斯陆大学,2009-2011为美联储明尼苏达分行研究部和明尼苏达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定量宏观经济学和房地产经济学,主要研究发表在ReviewofEconomicDynamics,EconomicThoery,EconomicLetters等国 ...北京大学考研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2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张俊妮
张俊妮教授简介详细简介现任:北大国发院统计学副教授研究领域:贝叶斯人口统计学、因果推断、数据与文本挖掘教授课程:收起学术论文收起教授观点详细">详细> ...北京大学考研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2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郑恩营
郑恩营enyingzheng@nsd.pku.edu.cn个人主页:www.enyingzheng.com教授简介详细简介郑恩营任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管理学助理教授。她于2013年在麻省理工商学院取得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是组织理论(socialnetworks,institutions,organizationalimprinting)。现任:北大国发院管理学助理教授研究领域:组织理论教授 ...北京大学考研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2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赵耀辉
赵耀辉邮箱:yhzhao@nsd.pku.edu.cn电话:**教授简介详细简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教育部****特聘教授。1995年于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教于任教于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1996年至今任教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长期专注劳动经济学和老年经济学的研究与教学。赵耀辉教授曾于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 ...北京大学考研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2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周其仁
周其仁邮箱:qrzhou@nsd.pku.edu.cn教授简介详细简介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之后相继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务院农村发展中心工作,从事改革与发展问题的经济研究。从1989年到英国牛津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访问。1991年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习,后获经济学博士学位。自1996年1月起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现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任教。研究领域侧 ...北京大学考研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2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曲彤丽
性别:女职称:副教授学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学士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美国哈佛大学联合培养)德国洪堡基金博士后学术论著:《郑州地区晚更新世中期人类的生计方式——老奶奶庙遗址动物遗存研究》,人类学学报,2017年《中国早期陶器的起源及相关问题》,考古,2017(6):82-92. ...北京大学考研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幼平
性别:男职称:教授学历:历史学学士(北京大学,1983)、历史学硕士(北京大学,1986)、历史学博士(北京大学,1994)任职简历: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助教(1986-88)、讲师(1988-93)、副教授(1993-99)、教授(1999-现在)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1991-92)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访问学者(1996-97)研究方向:旧石器时代考古更新世环境与人类演化学术活动:曾主持承担国家社科基 ...北京大学考研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何嘉宁
性别:男职称:副教授学历:1989-1994,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医学学士1994-1997,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历史学硕士1997-2000,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历史学博士学术论著: 何嘉宁,中国北方古代人群龋病及与经济类型的关系《人类学学报》,2004,Vol.23增刊,61-70。 金牛山化石牙齿初步研究人类学学报,Vol.192000(3),216-225。 何嘉宁,内蒙古凉城县饮 ...北京大学考研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张弛
性别:男职称:教授职务: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学历:博士研究方向:中国新石器考古、田野考古学学术活动:考古经历:石家河、八里岗、仙人洞遗址发掘开设课程:燕京学堂课程:中华文明的形成考古文博学院课程:考古学导论(本科生)考古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生)Archaeology:TheoriesandMethods中国考古学(上)(本科生)田野考古实习(本科生)学术论著:《民和阳山》《仙人洞与吊桶环》《长 ...北京大学考研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雷兴山
性别:男职称:教授学历:郑州大学1990年历史学学士,北京大学1993年历史学硕士,北京大学1997年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夏商周考古学术论著: 《试论西周燕文化中的殷遗民文化因素》(合作。《北京文博》1997年4期)。 《驻马店杨庄——中全新世淮河上游的文化遗存与环境信息》(主要执笔者之一。科学出版社,1998年)。《蔡家河、园子坪等遗址的发掘与碾子坡类遗存分析》(《考古学研究〔四〕,科学出版 ...北京大学考研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