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张渭毅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4-11

张渭毅副教授

个人简介:张渭毅,男,1966年10月1日生,陕西省渭南市人。
1984年9月至1988年7月,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读本科生,获文学士学位。
1988年9月至1991年7月,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史专业读硕士研究生,获文学硕士学位。
1991年7月至1994年9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近代汉语室工作,任助理研究员
1994年9月至1997年7月,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史专业读博士研究生,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留北京大学中文系任讲师。
2000年8月起,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专业方向为汉语音韵学、汉语语音史和中国语言学史。
1999年3月至2000年2月,赴韩国国立顺天大学校中国语学科讲学,任客员教授,讲授多门汉语专业课程与中国语言文化课程。
2001年6月至12月,在香港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做访问学者。
2004年2月9日至6月12日,在台湾实践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任专任客座副教授,讲授中国戏曲课程。
2012年10月至2014年9月,赴日本神户大学文学部讲学,讲授多门汉语专业课程与中国语言文化课程。
联系方式: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中文系
邮政编码:100871
学术著作:(一)专著:《中古音论》,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出版,435页。
(二)独立编著、整理主编:《唐作藩的汉语言学世界》,选编唐作藩教授各个时期论文47篇,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377页。
唐作藩年谱、唐作藩教学学术活动和学术论著索引,《唐作藩的汉语言学世界》,第346——377页,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年4月。
编录和主编2009年以前中国音韵学学术论著目录多种(包括上古音、中古音、近代音、音韵学理论和应用以及方言和汉藏语跟汉语音韵学之比较等五大部分),比如《1900年——2006年上半年国内中古汉语语音论著目录》(订补稿),《汉语史学报》第十二辑,共73页,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年10月。鲁国尧先生为之作序、作跋,其序《目录,治学的金钥匙》指出:“这是全然利他的书。凡是从事汉语中古音研究的学人,都会利用它、感谢它。”
主编音韵学学术论文集:《汉声——汉语音韵学的继承与创新》,上、下册,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年12月出版,630页。
校点整理:《国故论衡》,章太炎著,商务印书馆2010年12月。
章太炎先生学术年表,《国故论衡》卷末,第243——272页,商务印书馆2010年12月。
魏建功先生学术年谱,《魏建功文选》,第268——28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

(三)与他人合作编著《语言学名词》,语言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编纂,编写音韵学词条,商务印书馆2011年。
《魏建功文选》,第二编者,与严绍璗先生合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
《中国语文》(大学文科版教师用书),温儒敏总编,何九盈、吴晓东主编,本人负责编第一部分“古代文”部分,第1——70页,重庆出版社2007年10月。
《中国语言文字学大辞典》,唐作藩主编,本人任编委,撰稿10万余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年5月。
《中国语言学史》(王力著)导读,收入《中文专业本科生百部阅读书目导读》,教育部高等学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
《中国现代语言学家传略》“唐作藩”条,第1207——1215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
《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语言学),林焘主编,本人撰写部分中国现代语言学家(如罗常培、魏建功、陆志韦、周祖谟等)和音韵学名著(如《唐五代西北方音》、《十韵汇编》、《古音说略》、《唐五代韵书集存》等)条目,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

(四)2001年以来正式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拾遗索隐太平史,一字千金勘定难——谈梁岵庐先生<天朝遗事杂咏百首>的格律特点》,《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07期,36-40页
《唐作藩教授对中国语言科学研究和发展的贡献——为唐作藩先生九十华诞而作》,《语言科学》2017年04,438-446页
《语言自迩集·异读字音表》的探究与校理——威妥玛《语言自迩集》异读字研究之一,《文献语言学》第三辑,第179——280页,华学诚主编,中华书局2016年10月。
论唐作藩教授的汉语言学成就,《唐作藩的汉语言学世界》前言部分,第1——17页,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年4月。
唐作藩教授的汉语言学成就述评,《邯郸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
汉语语音史分期的综合研究,(日本)中国语学研究《开篇》第34辑,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刊行百周年纪念号,第29——73页,日本株式会社好文出版2015年12月。
慧琳上下字异调同韵类的反切及其研究价值,《佛经音义研究——第三届佛经音义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14——24页,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年12月。
论《集韵》作者在成书过程中的作用和分工问题(上)——论贾昌朝的作用及其《群经音辨》的影响,《汉语史研究集刊》第20辑,第9——81页,四川大学汉语史研究所编,巴蜀书社2015年12月。
今音读ji,qi,xi和zi,ci,si音节的古反切的折合问题,《汉字文化》2015年第1期,第17——22页。
论周法高先生对中国语言学研究与发展的贡献,与唐作藩合作,《邯郸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第1——8页。又(台湾)《东海中文学报》第28期,第1——19页,台湾东海大学中文系2014年12月编印。
现代汉语普通话zhuang,chuang,shuang的来源、形成过程及其相关问题,《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11期,第36——39页。
近二十多年来韩国学者在中国发表的汉语音韵学论著述评,(韩国)《中国人文科学》第五十六辑,第135——157页,韩国中国人文学会2014年4月。
《集韵》五论,《中国言语文化学研究》第3号,第51——100页,日本大东文化大学院外国语学研究科中国言语文化学专攻2014年3月。
怎样把古反切折合成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语言文字学》2013年第1期,第86——103页,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增订本选入《北大清华名师演讲录(4)》,第48——8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12月。
北京大学中文系韩国留学生和访问学者音韵学研究成果述评,《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10期,第45——49页。
论《集韵》转移小韵非因“错简”而成,中国语学研究《开篇》第32辑,第70——86页,(日本)株式会社好文出版2013年10月1日发行。
渊博的学识,伟大的人格————深切怀念陈伯元师,台湾《国文天地》第28卷第4期,2012年9月号,第42——46页。
中古音分期新论,《汉语史学报》第十二辑,第168——197页,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年出版。
论知组、庄组、章组声母在近代汉语早中期的演变类型,《辅仁国文学报》第三十三期,第21——62页,台湾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系2011年10月编印。增订本选入北京大学中文系编《北大中文2012》,第606——638页,北京大学中文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章太炎和他的《国故论衡》,邯郸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第58——63页。编入商务印书馆2012年再版《国故论衡》的《编后记》。
论中古音分期问题——为何九盈教授八十华诞而作,《汉声——汉语音韵学的继承与创新》(张渭毅主编),上册,第159——210页,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年12月出版。
再论《集韵》与《礼部韵略》之关系,《语言文字学》2011年第4期,第39——54页,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
论《广韵》异读字在上古音研究中的地位,《先秦两汉学术》第十二期,1——18页,台湾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系2009年编印出版。增订本收入《汉声——汉语音韵学的继承与创新》(张渭毅主编),上册,第29——54页,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年12月出版。
论反切起源问题,《语言文字学》2008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修订本选入《北大中文学刊》(2009),北京大学中文系编,第552——568页,北京大学中文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
《集韵》转移小韵新探,《汉语新探——庆祝祝敏彻教授从事学术活动五十周年学术论文集》,第300——350页,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崇文书局2007年2月。
论采用“散点多线式”框架构建和描写汉语语音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上),《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三辑,第263——301页,王宁主编,商务印书馆2006年12月。
论《集韵》异读字与《类篇》重音字的差异,《语言学论丛》第32辑,第193——223页,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编,商务印书馆2006年。
1950年以来大陆地区中古音研究概述,《中古汉语研究》第二辑,第31——60页,商务印书馆2005年。
再论《集韵》的洪细,《汉语史学报》第5辑,第230——254页,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
从威妥玛的《语言自迩集》看19世纪中期的北京语音,《辅仁国文学报》第二十期,第111——125页,台湾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系2004年7月。
1950——2004年国内中古音研究综述,《音韵论集》,第358——408页,中华书局2006年。
1950——2004年中国大陆地区中古音研究综述,(日本)中国语学研究《开篇》第24卷,第37——84页,日本株式会社好文出版2005年3月。
1950——2003年大陆地区中古音研究综述,《中国文学与通识教育两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60——113页,台北实践大学通识教育中心2004年7月。
魏晋至元代重纽的南北区别和标准音的转变,《语言学论丛》第27辑,第99——171页,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2003年4月。
中古音分期综述,《汉语史学报》第2辑,第27——37页,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2003年第5期全文转载。
《集韵》的反切上字所透露的语音信息(上)(中)(下),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卷第1期第21——36页,第3期第25——28页和第5期第13——23页连载。增订本收入张渭毅《中古音论》,第121——177页,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集韵》重纽的特点,《中国语文》2001年第3期,第236——244页。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2001年第10期全文转载。
论《群经音辨》对《集韵》的影响,《语言学论丛》第二十三辑,197——257页,北大中文系编,商务印书馆2001年3月。

专业领域:汉语音韵学、汉语语音史和中国语言学史。
担任的课程(一)本科生课程:
汉语音韵学
古代汉语
《广韵》研究
《切韵》导读
汉语史(上)
古代诗文选读

(二)研究生课程:
中国语言学史
中古汉语研究概况(中古音研究)

主要科研项目2015年8月,负责主持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批准号:15WYB041)《基于“散点多线”汉语语音史观的汉语音韵史研究》。
2013年5月,负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宋朝两代“篇韵”及其相关辞书的综合比较研究》(批准号:13BYY109)。
2009年9月——2014年9月,负责主持教育部一般项目《辽宋金异读字综合研究》(批准号:09YJA740007),已经结项。
2005年5月——2008年9月,负责主持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重点科研项目《互注〈集韵〉校本》,已经完成。
2000年5月——2003年2月,负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批准号:00CYY006)《<集韵>的综合研究》,已经结项。

主要奖项:2015年6月,获北京大学2015年度人文杰出青年学者奖。
2013年12月,论文《中古音分期新论》(2012)获得北京大学第十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010年9月,获得北京大学2009——2010年度教学优秀奖。
2006年9月,论文《论<集韵>异读字与<类篇>重音字的差异》(2006)获得北京大学第十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004年6月,论文《魏晋至元代重纽的南北区别和标准音的转变》(2003)获得2004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金一等奖。

相关话题/北京大学 语言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杨荣祥
    杨荣祥教授个人简介:杨荣祥,男,1959年10月出生,笔名邹小杨、郑义,汉族,湖南长沙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联系方式: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中文系邮政编码:100871专著与论集:《方苞姚鼐文选译》(修订版),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2011年5月20日。《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专著,(蒋绍愚、曹广顺主编,本人执笔第四章、第五章共计约9万字),商务印书馆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
  •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赵彤
    赵彤长聘副教授、研究员人物简介:赵彤,男,山西忻州人,1973年4月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1992年至2003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获得博士学位。2003年7月至2017年10月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任教,2017年11月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个人简历:1992年9月至1997年7月,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古典文献学和汉语言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97年9月至2000年7月,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汉语言文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
  •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胡敕瑞
    胡敕瑞教授个人简介:胡敕瑞,男,江西泰和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999年8月于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99年8月在挪威奥斯陆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0年8月开始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期间曾在美国、新加坡、韩国、香港等地访学与讲学。主要从事古汉语教学以及汉语历史句法、词汇研究。联系方式: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中文系邮政编码:100871专著:《汉译佛典语法研究论集》(蒋绍愚、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
  •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陈宝贤
    陈宝贤副教授个人简介:陈宝贤,女,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讲师。联系方式: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中文系邮政编码:100871参与编写或编著:《中华反义词词典》(与李小凡、熊燕、范慧琴合编),中华书局,2005。论文:《福建漳平菁城方言的连读变调》方言2017年第1期51—70页,;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17年第6期全文转载:83-99。《福建漳平溪南方言疑问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
  •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范晓蕾
    范晓蕾助理教授个人简介:范晓蕾,女,哲学博士(汉语语言学专业),研究旨趣为现代汉语虚词和方言比较语法,自2015年起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研究员。联系方式: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中文系邮政编码:100871学术专著:1.范晓蕾,《汉语情态词的语义地图研究》。商务印书馆,北京。期刊论文:1.范晓蕾,浅析单双“了”句的语义对立——兼谈“了2”时体功能的划分。《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
  •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邵永海
    邵永海教授个人简介:邵永海,山东人。1981年考入北大中文系汉语专业。现主要从事汉语史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人物专访:【中文·男生节】“桂花载酒·少年之游”——邵永海老师专访联系方式: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中文系邮政编码:100871参与编写或编著:《古代汉语经典精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10月。《汉语史论文集》,武汉出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
  •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詹卫东
    詹卫东教授个人简介詹卫东,男,籍贯浙江衢州,北大中文系教授。1972年生于湖北省广水。1989年9月至1993年7月在浙江大学中文系读本科。1993年9月至1999年7月在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专业读硕士、博士研究生。1999年7月获文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主要研究领域为现代汉语形式语法、中文信息处理、汉语语言知识工程等。联系方式: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中文系邮政编码:100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
  •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郭锐
    郭锐教授个人简介:郭锐,山西省汾西县人,1962年12月生于四川省绵阳市。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现任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副主任。1979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1983年7月获文学学士;1987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1992年1月获文学硕士学位;1995年9月考取北京大学在职博士生,1999年7月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1983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
  •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周韧
    周韧长聘副教授、研究员人物简介周韧,男,1977年10月生,江西安福人。200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员、长聘副教授,主要从事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个人简历1995年9月-1999年7月,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2000年9月-2003年7月,南昌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03年9月-2006年7月,北京大学中文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
  •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万艺玲
    万艺玲副教授个人简介万艺玲,女,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1992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本科毕业;1995年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2001年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博士研究生毕业。1995至2010年在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任教,2010年至今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主要研究领域为现代汉语词汇、对外汉语教学等。联系方式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中文系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