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导师简介-董秀芳

北京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3-05-27

董秀芳

个人简介
董秀芳,女,汉族人,生于河北。
1990年9月-1994年7月在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获文学学士学位。
1994年9月-1997年7月,在四川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专业学习,获文学硕士学位。
1997年9月-2001年6月,在职攻读四川大学中文系汉语史专业博士,获文学博士学位。
1997年7月硕士毕业后留在四川大学中文系任教,1999年7月被聘为讲师。2001年4月至2001年9月担任四川大学文学院对外汉语系副系主任。
1999年9月-2001年1月,获得了哈佛燕京学社(Harvard-YenchingInstitute)哈佛燕京访问学人项目(Harvard-YenchingVisitingFellowsProgram)的资助,在哈佛大学语言学系做访问研究。
2001年10月至2003年9月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研究。
2003年3月1日至2004年2月29日任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2003年10月起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2003年10月12日起,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刊物《语言学论丛》编辑部成员。
2007年3月1日至2007年12月17日在韩国梨花女子大学中文系任教。
2009年1月15日至2009年2月14日在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东亚语言研究所任访问教授。

联系方式
电子邮件:xdong@pku.edu.cn

论文
专著与论集
1、《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7月。
书评2篇:
谷峰:《突破传统语文学窠臼的汉语词汇史专著—〈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述评》,《中国语文通讯》(香港)2003年12月第68期。
汪维辉:《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评介,《语言科学》2006年第2期。

2、《汉语的词库与词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入选汝信、赵士林主编《中国学术年鉴》2004年度语言学科优秀著作。

编著
论文
1.词义的相背引伸,《汉语学习》1995年第3期,53页。
2.“推出”何以受青睐,《语文建设》1996年第7期。
3.跨层结构的形成与语言系统的调整,《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83-86页。
4.述补带宾句式中的韵律制约,《语言研究》1998年第1期,55-62页;又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8年第9期,103-110页。
5.重新分析与“所”字功能的发展,《古汉语研究》1998年第3期:50-55页。
6.古汉语中介宾位置上的零形回指及其演变,《当代语言学》1998年第4期,32-41页。
7.从谓词到体词的转化谈汉语词典标注词性的必要性,《辞书研究》1999年第1期,24-32页。
8.古汉语中的后置词“所”——兼论古汉语中表方位的后置词系统,《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108-112页。
9.“狼藉”考辨,《文史知识》1999年第5期,51-53页。
10.动词性并列式复合词的历时发展特点与词化程度的等级,《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57-63页。
11.论“时”字的语法化,《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1期,48-54页。
12.汉语语言学研究手段亟待更新——从语料库语言学的兴起与发展谈理论与事实的结合,《中外文化与文论》第7辑,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
13.ThehistoricalsourcesofChinesecompounds,inProceedingsofthe12thNorthAmericanConferenceonChineseLinguistics(Volume1),2000。
14.古汉语中偏指代词“相”的使用规则,《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又摘登于《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1年第3期,134-141页。
15.古汉语中的“自”和“己”——现代汉语“自己”的特殊性的来源,《古汉语研究》2002年第1期,69-75;又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2年第6期。
16.论句法结构的词汇化,《语言研究》2002年第3期,56-65页。
17.“都”的指向目标及相关问题,《中国语文》2002年第6期,495-507页。
18.信息分布原则、韵律与语序变动、体标记“了”的产生,《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五辑,巴蜀书社,2002。
19.主谓式复合词成词的条件限制,《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2期,303-307页。
20.ThePrincipleandPracticeofConstructingaCoreWordlistofContemporaryChineseforInformationProcessing.(SunMaosong,BenjaminKTsou,WangHongjun,DongXiufang),《第五届东亚术语论坛论文集》,2002。
21.无标记焦点和有标记焦点的确定原则,《汉语学习》2003年第1期:10-16.
22.“不”与所修饰的中心词的粘合现象,《当代语言学》2003年第1期,12-24页;又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3年第8期。
23.“都”与其他成分的语序及相关问题,《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第1期,40-47页。
24.动宾式结构成词的语义条件,钱军主编《语言学:中国与世界同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1月,85-98页。
25.音步模式与句法结构的关系,《语言学论丛》第27辑,商务印书馆,2003年4月,353-368页。
26.“X说”的词汇化,《语言科学》2003年第2期,46-57页。
27.《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分词词表》规范(与孙茂松、王洪君合作),孙茂松、陈群秀主编《语言计算与基于内容的文本处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28.论“X”着的词汇化,《语言学论丛》第28辑,商务印书馆,2003年10月,138-151页。
29.“的”字短语做后置关系小句的用法——兼评法律文献中“的”字短语的使用,《语言文字应用》2003年第4期,120-126页。
30.北京话名词短语前阳平“一”的语法化倾向,吴福祥、洪波(主编):《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一)》,商务印书馆,2003年12月,166-180页。
31.定语位置上的指代词、反身代词和零形式,《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二),商务印书馆,2003年12月,30-43页。
32.现代汉语中的助动词“有没有”,《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2期,1-8页。
33.“是”的进一步语法化:由虚词到词内成分,《当代语言学》2004年第1期,35-44页。
34.从话题结构到复句结构:以“者”和“所”的功能演变为例,Takashima,K.&JiangShaoyu(eds.).MeaningandForm:EssaysinPre-ModernChineseGrammar(《意义与形式——古代汉语语法论文集》).291-304.Muenchen:LincomEuropa,2004.
35.从虚词到词缀的转化谈汉语虚语素的内部分类,《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七辑,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4年12月,78-89页。
36.语义演变的规律性及语义演变中保留义素的选择,《汉语史学报》第五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287-293页。
37.现代汉语口语中的傀儡主语“他”,《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5期,22-27页。
38.古汉语中宾语的表层隐现条件及其解释,《语言学论丛》第31辑,商务印书馆2005年8月,219-241页。
39.移情策略与言语交际中代词的非常规使用,齐沪扬主编《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397-406页。
40.词语隐喻义的释义问题,《辞书研究》2005年第4辑,41-48页。
41.汉语词缀的性质与汉语词法特点,《汉语学习》2005年第6期,13-19页。
42.宾语提前的话题结构的语义限制,《汉语学报》2006年第1期,83-87页。
43.古汉语中动名之间“于/於”的功能再认识,《古汉语研究》2006年第2期,2-8页。
44.汉语定中式复合词的内部构成及限制,《现代中国语研究》(日本,朋友书店)第8期(2006年10月):136-146页。
45.《语序和成分结构的操作理论(Hawkins,JohnA.1994.APerformanceTheoryofOrderandConstituency)》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1-13页),2006年11月。
46.词汇化与语法化的联系与区别:以汉语史中的一些词汇化为例,《21世纪的中国语言学(二)》,商务印书馆,2006年12月。
47.词汇化与话语标记的形成,《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第1期:50-61页。
48.从词汇化的角度看粘合式动补结构的性质,《语言科学》2007年第1期:40-47页,又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7年第6期:49-55页。
49.动词直接作定语的历时考察,《燕赵学术》(2007年秋之卷),四川辞书出版社,62-68页。2007年10月。
50.书面语中的话语标记“只见”,《南开语言学刊》2007年第2期,74-78页。商务印书馆,2007年12月1日。
51.汉语动转名的无标记性与汉语语法化模式的关联,《历史语言学研究(第一辑)》:191-200页,商务印书馆,2008年3月。
52.现代汉语中存在的一种语序变异——以“大学没有毕业”与“没有大学毕业”为例,《汉语学习》2008年第3期:30-36页。2008年6月15日。
53.汉语偏正短语的历时变化,《中国语言学集刊》2008年第2卷第2期,中华书局:73-84页。2008年6月。
54.实际语篇中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的混用现象,《语言科学》2008年第4期:367-376页。2008年7月。
55.反问句环境对于语义变化的影响,《东方语言学》第四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12月。
56.汉语中问原因的疑问词句法位置的历时变化,《历史语言学研究(第二辑)》:,商务印书馆,2009年。
57.现实化:汉语介词语法化后句法特征的渐变,沈家煊、崔希亮、吴福祥主编《语法化与语法研究(四)》,商务印书馆,2009。

译文:
1.英语结构歧义的历史根源——对一些语法特点的考察(DallinD.Oaks,原稿英文),《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二辑)》,巴蜀书社,1999。

会议论文(略)
专业领域
汉语语言学
1词汇与词法:重点是词汇化研究、现代汉语的词法研究。
2句法:包括汉语的句法演变与现代汉语句法研究。
3汉语的语义演变

担任过的课程
在四川大学任教时担任的课程:
针对本科生的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和针对研究生的现代汉语句法研究。

在北京大学担任过的课程:
语言学概论(主干基础课)
历史语言学专题(研究生选修课)
语言学讨论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必修课)
当代语言学流派(与李娟、叶文曦老师合上)
历史句法学(研究生选修课)
汉语语言学基础(对外汉语教育学院与中文系联合招收的师资班研究生必修课)
科研项目
独立承担的科研项目:
1.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汉语词汇化研究,2001年12月立项,完成。
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大型语料库和信息处理用词表的汉语词汇研究,2002年立项,完成。
3.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汉语主要短语类型的结构与功能的历时演变,2002年立项,完成。
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年项目):汉语的词汇化与句法演变,2008年8月立项。

参与的科研项目:
1.董志翘教授承担的“二十世纪中古汉语词汇研究回顾”(2000年国家社科项目)中“西方的中古汉语词汇研究”部分,已完成。
2.孙茂松、王洪君教授等承担的“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分词词表”(国家社科研究“九五”规划重大项目),制定了词表的规范,并审核了9万个条目,已完成。
3.王洪君教授承担的“现代汉语两字组结构研究”(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项目),完成。
4.与孙景涛(香港科技大学)、赵彤(中国人民大学)共同承担的项目:WordFamiliesinOldChinese:AStudyofMorpho-PhonologicalInterface,DialectalVariation,andLexicalChange,agrantfromtheResearchGrantsCounciloftheHongKongSpecialAdministrativeRegion,China(ProjectNo.644507).(古代汉语中的词族:词法音系的界面、方言变异和词汇演变,香港政府香港研究资助局资助,项目编号:644507),2007年11月1日-2009年10月30日。

获奖
2004年获得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后称号。
《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一书2004年获得北京大学第九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4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二等奖,2004年度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5年获第二届“余志明《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学术成果奖”专著二等奖。
《汉语的词库与词法》一书2006年获得北京大学第十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相关话题/导师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