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导师简介-严家炎

北京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3-05-27

严家炎

1.个人信息
■个人资料:
姓名:严家炎(YanJiayan);性别:男;民族:汉;政治面目:中共党员;
出生日期:1933年11月14日;籍贯/出生地:中国上海。

■现任职务:
专业职务:历任教员、讲师、副教授、教授。曾任北大中文系主任(1984—1989),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届语言文学学科评议员(1985—1997),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1990—2002),北京市文艺界联合会副主席(1988—2003)。2005年1月被聘为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

■教育经历:
1958年10月副博士研究生肄业。

■工作经历:
历任教员、讲师、副教授、教授。曾任北大中文系主任(1984—1989),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届语言文学学科评议员(1985—1997),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1990—2002),北京市文艺界联合会副主席(1988—2003)。2005年1月被聘为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

■专业领域:
中国现当代文学——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中国北京100871,北京大学中文系。

2.教学信息
■开设课程:
《中国现代文学史》(从1959年2月起,讲过多遍,先为留学生一、二、三、四年级开设,八十年代为中国学生开设)、《中国当代文学》(为1958级讲“新中国十年文学”,为1961级讲“当代十五年文学”)、《当代长篇小说专题研究》(先后讲过《创业史》研究,《李自成》研究)、《现代文学研究方法论》(1982年为研究生开设时,课程名称最初为”现代文学研究专题”,前三次讲小说流派的脉络,后五次讲版本、史料、考据与研究方法等内容)、《中国现代小说流派研究》(1983年起,多次开设,课名后来叫做《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鲁迅小说研究》(选修课)、《金庸小说研究》(供研究生与高年级学生选修)、《”五四”文学专题讲座》(教材就成为后来的《考辨与析疑》——”五四”文学十四讲)。

■指导学生:
博士研究生:方锡德、解志熙、孔庆东、李书磊、旷新年、刘为民、李惠彬、范智红、李今、申正浩(韩)、田炳锡(韩)
硕士研究生:吴福辉、凌宇、江锡铨、王友琴、孟悦、高远东、李德、陈卫平
学士论文:徐启华、李矗(1977级),王扬泽(1978级)等
博士后:史书美(美)、郑家建
访问学者:朱寿桐、徐行言、辜也平、张一璠、孟方、刘一友等约十五六人。

■教学项目:
2009: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2002年以“百项精品教材”立项,后纳入第十个五年教材规划,2009年10月交稿。严家炎主编,约130万字,地区包括两岸三地,时间自十九世纪
八十年代末至二十世纪末年共一百一十年的文学史。由严家炎、袁进、关爱和、方锡德、
解志熙、陈思和、孟繁华、王光明、程光炜、黎湘萍十人撰写,上、中、下三册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在2010年4—6月出版。

■教学获奖:
1988:全国普通高校第一届优秀教材奖一等奖(《中国现代文学史》三卷本);
1992:全国普通高校第二届优秀教材奖一等奖(《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
1993:“国家级优秀课程”称号(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育部授予)。

■教学实践:
……

3.科研信息
■科研项目:
2010: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共六卷,每人各写一卷,并出版六册副产品《二十世纪中国小说
理论资料》)。作者依次是:陈平原、严家炎、吴福辉、钱理群、洪子诚、黄子平。全书由北大出版社出版,主编为严家炎、钱理群。目前《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1—5册已出版。小说史第一卷由陈平原撰写,如期完成并出版,学界反应良好。但第二卷起未能如期交稿。严家炎作为主编和执笔者,对此负有直接责任。现拟2010—2011年内完成自己执笔的第二卷,并促请其他各卷作者同时完成全书撰写工作。

■科研获奖:
1987:《求实集》获北京市首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008:《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获改革开放三十年北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百项精品成果奖”之精品奖。

■出版著作:
1980a《知春集》,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b《中国现代文学史》三卷本,与唐弢共同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求实集》,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4《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合著),人民文学出版社;该书增订版2008年改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1985《新感觉派小说选》(编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6年《中国现代各流派小说选》四卷本(编选),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论现代小说与文艺思潮》,论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8a《论中国现代文学及其他》,台湾新学识出版中心;
1988b《彭家煌小说集》(编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9《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二版出精装本。有朴宰雨教授的
韩文译本,部分内容已被译成法文出版;2009年长江文艺出版社出该书增订版;
1995《世纪的足音——二十世纪中国小说论集》,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增订后1996年由
作家出版社在内地出版;
1996《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大纲》(主编),高教出版社;
1997《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1917-1927)》(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金庸小说论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三版。香港明河社2000年3月繁体字版;台湾远流出版公司2001年繁体字版。2007年12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增收作者新写的十万字,出版了增订本。
2000《五四的误读》,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1《中国新文艺大系1937-1949中短篇小说集》上、下卷(编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2002a《论鲁迅的复调小说》,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b《严家炎论小说》,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4《人生的驿站》,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6《考辨与析疑——五四文学十四讲》,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第二版;
2008《穆时英全集》三卷,与李今合编,百余万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书中内容60%为
新发现者,计有两部长篇小说和不少短篇小说、散文和评论;
2009《史余漫笔》,三联书店。
2010年《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三卷本(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刊物论文:
2001年以后发表的长短论文约60多篇,可举出15篇作为代表:
2001a小说艺术的多样开拓与探索-1937-49年中短篇小说集导言,与范智红合写,《文学评论》
第1期;
2001b五四作家的文化背景与知识结构,《现代中国》第1辑,被转载于人民大学《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2年第2期;
2001c复调小说:鲁迅的突出贡献,原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3期,被转载于人民大学《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1年第10期,《新华文摘》2001年第11期;
2002东西方现代化的不同模式与鲁迅思想的超越,《东方文化》第2期;此亦为参加韩国鲁迅学术国际研讨会的论文。
2003a胡风在四五十年代文学转型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2期;
2003b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学研究,《东方论坛》第5期;
2003c《文学革命论》作者“推倒”“古典文学”之考释,《文学评论》第5期;
2004a论王蒙的寓言小说,《现代中国》第4辑;
2004b评价《鲁迅与我七十年》的几个问题,《中国文化》第19-20期;
2004c谈谈鲁迅的《铸剑》,《文学的方式》,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4d思想者的智慧之光,《智慧的痛苦》,香港天地图书公司;
2006a救亡与启蒙的二重奏,香港《明报月刊》第3期;
2006b五四新体白话的起源、特征及其评价,《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1期。后被译成英
文,刊于FrontiersofLiteraryStudies,Volume2,Number4;
2007“五四”“全盘反传统”问题考辨,《文艺研究》第3期,被转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7年第4期。该文后译为英文,作为参加2008年4月欧洲汉学论坛会议的论文。
2008《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丁玲的创作个性,《北大学报》第2期。

■会议论文:
太多,因时间关系,恕不列举。

4.其他信息
■出国出境:
1986年9月—1987年9月应斯坦福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的邀请,作为HenryLuceScholar在美国做一年研究。
1997年3月—7月应洛杉矶加州大学东亚系邀请任客座教授一学期,为中文系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中国现代小说流派课。
1999年2月—7月应法国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中文系邀请为研究生开设中国文化研究专题课,为本科高年级生开设中国现代文学作品课。
2010年4月28日受聘到澳门大学杰人讲坛演讲《我看金庸小说》。
■社会评价:
《谈<创业史>中梁三老汉的形象》1961年在《文学评论》第3期发表的当时曾引起较大反响,新时期以来分别被收入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4年出版的《中国新文艺大系1949—1966评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中国新文学大系1949—1976文学理论集》,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新中国六十年文学大系·文学评论精选》等近十种书籍中。
《关于梁生宝形象》原刊1963年《文学评论》第3期,发表后曾引起过一场争论,新时期以来被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1949—2009文论选》等许多种文论选集。
《论鲁迅小说的历史地位》原刊1981年《文学评论》第5期,被选入《纪念鲁迅诞生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并被收入《1982年中国文学研究年鉴》。
《现代文学评价标准问题》原刊于1981年《语言文学自修大学讲座》第13期,《走出百慕大三角区——谈20世纪文学批评的一点教训》原刊于天津《文学自由谈》1989年第13期;以上两文均被编入李国华主编、由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文学批评名篇选读》一书,作为大学中文系的“文学批评学”课程的必读资料。
《新时期十五年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原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5年第1期,被收入《1994年中国文学年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出版。并由安必诺(AngelPino)、何碧玉(IsabelleRabut)两位教授译为法文,收入巴黎出版的《RevueBibliographiqueDeSinologie》1995年8辑。
《鲁迅与表现主义——兼论<故事新编>的艺术特征》原载《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后被译为英文收入1996年《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
《批评规范小议》原刊于《文汇读书周报》2000年1月29日,被收入杨玉圣、张保生主编的《学术规范读本》,2004年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及其副产品《新感觉派小说选》二书,现已知道的部分评论文章有:
三十年代有过现代主义小说流派——介绍严家炎在《小说界》上的文章文汇报记者上海《文汇报》1985年2月10日
中国的新感觉派——读严家炎《新感觉派小说选》叶积奇香港《星岛日报》1985年10月13日
为新文学史补缀新页——评介严家炎编的《新感觉派小说选》闻思香港《文艺报》1985年10月25日
读《新感觉派小说选》毕山香港《明报》1985年10月31日
喜读《新感觉派小说选》上尹香港《文汇报》1986年1月20日
中国文坛的新感觉派竹内实日本《京都新闻》1986年7月9日
听北大中文系主任严家炎演讲,胜过综览一部中国当代文学史(长篇报道)《中报》记者美国《中报》1987年2月14日
现代小说“群落”的开创性研究——读严家炎著《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温儒敏北京《文艺报》1989年11月11日
严家炎先生(本篇为人物特写,评论到《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张颐武天津《文学自由谈》杂志1990年第3期
关于“京派”小说的探讨——读《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有感萧乾上海《文汇报》1990年5月1日
理清中国现代小说发展脉络——评介《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闻思香港《文汇报》1990年5月20日
一部学术性与开拓性并重的小说史力作——评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黄曼君《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1990年第5期
理论之光照亮了现象研究——评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朱晓进《文学评论》杂志1990年第5期
读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何杰《书讯报》1991年4月29日


相关话题/导师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