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13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北京交通大学 /2013-09-23

 

电子科学与技术
(学科代码:0809 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一、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
“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主要研究电子运动规律、电磁场与波、电磁材料与器件、光电材料与器件、信号处理与电子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等科学和技术问题。该学科依托多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具有国家级教学基地和实验中心、国家认可认证“电磁兼容实验室”以及“全光网络与现代通信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担了国家“973”课题、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及其他国家和省部级课题。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拥有一支由国家教学名师、****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组成的师资队伍。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针对电子科技发展趋势和应用需求,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形成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信号处理与电子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3个研究方向。
1.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本研究方向主要针对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的发展趋势,以电子、通信等相关应用为背景,开展电磁场与电磁波产生、传输、辐射、散射、探测、接收相关的理论与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电磁波应用新理论与新技术、天线理论与技术、微波理论与技术、无线通信射频链路技术、电磁辐射与散射、光纤通信及光纤传感、电磁兼容等领域的前沿课题。
2.信号处理与电子系统
数字信号处理理论与技术主要研究近代数字信号处理的理论及技术,如自适应信号处理、信号分析与识别、信息融合等相关理论和技术;数字图像处理理论和技术主要研究数字图像和视频图像处理的理论和技术,包括生物医学图像分析与辅助诊断、复杂背景图像中的目标检测与识别、交通系统中的图像及视频分析与识别,以及相关领域的图像分析处理的理论与技术。现代电路理论主要研究现代电路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在相关领域的应用。
3.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以新型微纳器件及系统集成为主要研究目标,以CMOS图像处理电路和大功率器件为基础,重点研究MEMS/NEMS技术支撑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和射频通信系统的设计理论与方法;以现代超大规模数字集成电路设计为主要研究目标,重点研究数字集成电路、SoC设计理论与方法及其测试与分析技术。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硕士学位获得者应了解所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能运用一门外国语进行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在本学科领域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1、培养方式
硕士生的培养方式为导师负责制。
2、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2.5年,在此基础上实行2至3年的弹性学习年限,分为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两个阶段。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本学科硕士生课程设置包括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和论文环节。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要求在申请答辩之前修满所要求的学分。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最低应修满32学分,其中公共课5学分、基础课4学分、专业课和选修课20学分、论文环节3学分。课程学习一般应在1学年内完成。
课程设置见附表。
五、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
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撰写是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核心内容,是综合衡量硕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科学研究和论文撰写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所用时间不少于1年。科研工作和论文内容应充分体现硕士研究生独立思考、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一定的创新能力。
1.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要求应有较高科技含量,能反映本学科理论与技术最新发展动向,并尽可能结合应用需求,能够做出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2.论文开题
硕士研究生应通过广泛阅读相关资料,对选题内容进行深入了解后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至少包含三大部分内容:选题背景和意义;前人已做过的工作和已取得的成果,本人学位论文拟开展的研究工作及预期研究成果;研究进度安排。
开题报告考核通常在第三学期初进行,由3位本学科高级技术职称人员组成专家组对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估,给出考核意见,提出优化建议。
3.论文答辩
符合学校有关规定,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各个环节且成绩合格者,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鼓励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应由2位(及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校内外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由经学院学位委员会认定的3名(及以上)具有同行业高级技术职称专家组成。
 
附:课程设置表(电子科学与技术)
课程性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时间
考核方式
备注
公共课
21012001
综合英语
32
1.0
 
考试
5.0
21012002
学术英语
32
1.0
 
考试
2100930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0
考试
21009307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0
考试
基础课
21008300
随机过程I
32
2.0
 
考试
4.0
21008302
数值分析I
32
2.0
 
考试
21008303
矩阵分析I
32
2.0
 
考试
21008306
统计方法与计算
32
2.0
 
考试
25008303
数理方程
32
2.0
 
考试
21008305
最优化方法I
32
2.0
 
考试
专业课
22001311
电磁场理论
32
2.0
 
考试
20.0
12001317
现代天线理论与技术
32
2.0
 
考试
22001317
光波导理论
32
2.0
 
考试
22001309
电波传播原理与应用
32
2.0
 
考试
22001388
电磁兼容测量技术
32
2.0
 
考试
22001398
电磁场数值计算
32
2.0
 
考试
22001360
光通信网络理论与技术
32
2.0
 
考试
22001375
现代光通信系统
32
2.0
 
考试
22001392
新型光电子与光纤器件
32
2.0
 
考试
22001399
智能光纤传感
32
2.0
 
考试
22001326
近代数字信号处理
32
2.0
 
考试
22001315
非线性电路理论
32
2.0
 
考试
22001332
数字图像处理
32
2.0
 
考试
22001387
模式识别
32
2.0
 
考试
22001374
现代电子技术
32
2.0
 
考试
22001402
物联网技术
32
2.0
 
考试
22001390
小波分析及应用
32
2.0
 
考试
22001357
高等模拟集成电路设计
32
2.0
 
考试
22001358
高等射频集成电路设计
32
2.0
 
考试
22001359
高等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32
2.0
 
考试
22001367
数字逻辑综合与测试
32
2.0
 
考试
22001373
现代半导体器件与工艺
32
2.0
 
考试
24001307
VLSI物理设计
32
2.0
 
考试
选修课
 
跨学科课程
 
 
 
 
 
论文环节
23001301
前沿讲座
8次
2.0
 
 
 
3.0
23001315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1.0
 
 
 
备注: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开课以当年开课目录为准。
通信与信息系统
(学科代码:081001 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一、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
“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是我校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的二级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是国家首批重点学科和首批国家博士学位授予点。
“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拥有一支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中组部“****”杰出人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教学名师、****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人选以及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组成的师资队伍。
拥有“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下一代互联网互联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全光网与现代通信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电磁兼容”国家级认证实验室等高水平科研平台;承担了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课题;荣获过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和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等奖励。
“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围绕国家信息产业和行业重大需求,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形成了基于光路交换的信息安全的全光网、新型特种光纤光电器件及其应用、光纤传感、信息网络理论及关键技术、无线通信与专用移动通信、宽带移动通信及关键技术、网络攻防与网络安全等研究方向。
各研究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概括如下:
1.基于光路交换的信息安全的全光网
本研究方向面向国际前沿和国家发展需求,开展基于光路交换的信息安全的全光网的研究。硕士生培养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全光网络体系结构及关键技术研究,全光逻辑器件及信号处理技术研究,光通信器件及关键技术研究。
2.新型特种光纤光电器件及其应用
本研究方向面向全光网络发展需求,从材料和器件基础及应用层面开展研究工作。硕士生培养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新型特种光纤及其应用与关键器件研究。
3.光纤传感
本研究方向面向物联网需求开展光纤传感网络及功能器件的研究工作。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光纤传感技术在轨道交通控制的应用研究、高精度光纤陀螺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研究、重点目标光纤预警系统研究、重大公共基础设施的安全及其健康监测研究、新型光纤传感技术在国家电网信息化中的研究与实用化。
4.信息网络理论及关键技术
本研究方向面向信息网络的发展需求,开展信息网络理论及关键技术的研究工作。硕士生培养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信息网络体系理论研究,路由原理与技术研究,移动互联网络理论与技术研究,传感器网络理论与技术研究,信息论与通信理论研究,网络应用与网络行为、网络服务质量、网络测量与建模、物联网技术与应用、计算机网与信息系统、云计算及其应用研究。
5.无线通信与专用移动通信
本研究方向主要面向铁路通信应用,开展适应高速轨道交通的无线通信及宽带移动通信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硕士生培养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陆地高速移动无线信道建模研究,无线资源管理研究,宽带无线通信接入网物理层关键技术研究,频谱融合与共享技术研究,LTE-R通信系统及性能研究和专用宽带移动通信技术研究。
6.宽带移动通信及关键技术
本研究方向主要面向公共移动通信应用开展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硕士生培养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宽带无线通信理论与技术研究,通信信号处理理论与技术研究,软件无线电与认知无线电理论与技术研究,多媒体信息处理理论与技术研究,无线传感网络理论及技术研究,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架构与关键技术研究,超高速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研究,基于认知的动态频谱资源共享技术研究。
7.网络攻防与网络安全
本研究方向面向信息安全开展信息网络安全的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硕士生培养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无线和有线通信网络安全、物联网安全、网络安全协议、可信计算和可信网络、网络安全应用技术、网络安全测试与认证、互联网络舆论分析、社会(社交)网络服务于分析研究。
8.无线通信中的电磁波新技术新理论与新技术
本研究方向面向无线通信链路可靠性与安全性需求,开展电磁波新理论与新技术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研究。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电磁场与电磁波新技术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硕士生培养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无线通信天线新技术、受限空间高效电波覆盖技术、无线通信射频链路技术、无线通信系统的抗射频干扰技术研究。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硕士学位获得者应了解所研究方向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能运用一门外国语进行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在本学科领域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1.培养方式
硕士生的培养方式为导师负责制。
2.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学术学位的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2.5年,在此基础上实行2至3年的弹性学习年限,分为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两个阶段。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本学科硕士生课程设置包括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和论文环节。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要求在申请答辩之前修满所要求的学分。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最低应修满32学分,其中公共课5学分、基础课4学分、专业课和选修课20学分、论文环节3学分。课程学习一般应在1学年内完成。
课程设置见附表。
五、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要求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核心内容是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撰写。科学研究能力和学位论文水平是综合衡量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学位论文工作从第二学期的后半学期开始。论文内容应有基本理论和较高的科技含量,学生应独立完成导师指定的论文研究内容,并通过论文工作,显著提高科研水平及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要求应有较高科技含量,要能反映本学科理论与技术最新发展动向,并力争结合现场或市场的应用需求,做出有创新性的论文成果。
2.论文开题
硕士研究生应通过广泛阅读相关资料,对选题内容进行深入了解后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至少包含三大部分内容:选题背景和意义;前人已做过的工作和已取得的成果,本人学位论文拟开展的研究工作及预期研究成果;研究进度安排。
开题报告考核通常在第三学期初进行,由3位本学科高级技术职称人员组成专家组对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估,给出考核意见,提出优化建议。
3.论文答辩
符合学校有关规定,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各个环节且成绩合格者,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鼓励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应由2位(及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校内外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由经学院学位委员会认定的3名(及以上)具有同行业高级技术职称专家组成。
 
 
 


附:课程设置表(通信与信息系统)
课程性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时间
考核方式
备注
公共课
21012001
综合英语
32
1.0
 
考试
 
5.0
 
21012002
学术英语
32
1.0
 
考试
2100930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0
考试
21009307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0
考试
基础课
21008300
随机过程I
32
2.0
 
考试
4.0
21008302
数值分析I
32
2.0
 
考试
21008303
矩阵分析I
32
2.0
 
考试
21008306
统计方法与计算
32
2.0
 
考试
25008303
数理方程
32
2.0
 
考试
21008305
最优化方法I
32
2.0
 
考试
 
专业课
12001317
现代天线理论与技术
32
2.0
 
考试
20.0
22001309
电波传播原理与应用
32
2.0
 
22001398
电磁场数值计算
32
2.0
 
22001311
电磁场理论
32
2.0
 
22001317
光波导理论
32
2.0
 
22001325
计算机网络体系与协议
32
2.0
 
22001333
通信网理论基础
32
2.0
 
22001334
统计信号处理
32
2.0
 
22001356
高等路由原理与技术
32
2.0
 
22001360
光通信网络理论与技术
32
2.0
 
22001368
数字通信理论
32
2.0
 
22001369
通信网安全理论与技术
32
2.0
 
22001370
通信信号处理
32
2.0
 
22001372
无线通信新技术
32
2.0
 
22001375
现代光通信系统
32
2.0
 
22001388
电磁兼容测量技术
32
2.0
 
22001392
新型光电子与光纤器件
32
2.0
 
22001399
智能光纤传感
32
2.0
 
22001396
信息系统安全分析与检测
32
2.0
 
22001400
可信计算
32
2.0
 
选修课
 
跨学科课程
 
 
 
 
 
论文环节
23001301
前沿讲座
8次
2.0
 
 
 
3.0
23001315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1.0
 
 
 
 
备注: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开课以当年开课目录为准。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学科代码:082302 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一、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
本学科属一级学科交通运输工程下的二级学科,1987年和2001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是国内该学科第一个博士学位授权点,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本学科主要依托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建设,拥有“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运输自动化与通信”铁道部重点实验室、“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电磁兼容”国家认证认可实验室等高水平科研平台和一批运输自动化、控制及通信领域的知名专家教授作为研究生指导教师,为研究生提供了很好的实验条件和研究环境。
本学科研究领域主要以轨道交通自动化控制为核心,在确保载运工具(以陆路交通为主)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实现高速、重载、高密度的运行,是控制、通信、计算机、微电子、信息等技术的在交通领域中的交叉集成应用。出于扩大学生专业面和控制专业的通用性的考虑,培养方案中除保留铁路特色外,扩充了控制科学与工程的培养内容。本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主要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
1.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控制
以交通工程理论及自动化控制理论为基础,结合通信、计算机、控制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及新技术,重点研究高速铁路列车运行系统的控制技术、系统设计及实现技术,保证高速铁路交通安全、节能及高效。
研究内容:高速铁路的控制理论、方法及技术;高速列车自动化调度指挥系统设计及实现技术;高速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ATC)设计及实现技术等;
2.基于通信列车运行控制
以轨道交通工程理论及自动化控制理论为基础,结合通信、计算机、控制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及新技术,重点研究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运行系统的控制技术、系统设计及实现技术。
研究内容: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理论、方法及技术;基于通信技术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设计及实现技术等。
3.轨道交通安全理论与方法
以系统可靠性理论及安全分析理论为基础,结合最新的可靠性及安全分析方法、技术及工具,研究运行控制系统的建模、验证、分析及设计,提高轨道交通系统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研究内容: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的安全分析理论及方法;冗余、容错纠错技术;基于形式化语言的系统建模及验证技术;系统可靠性及安全性分析技术;安全苛求系统的设计、仿真、测试、验证及评估技术;
4.轨道交通节能优化控制
以最优控制理论为基础,结合轨道交通节能需求及系统特点,研究现代轨道交通复杂对象及多目标的节能优化控制方法及技术,实现轨道交通系统的高效运行;
研究内容:分层递阶智能控制系统理论及方法;学习控制和自学习控制理论及方法;模糊逻辑及神经网络理论及方法;列车智能控制技术;基于知识的专家控制技术等。
5.交通信息智能感知与处理
结合最新的信息感知特征提取技术、故障模式识别与分类决策技术以及容错控制技术,研究适用于交通控制系统设备特点和发展需要的信息状态智能感知及处理技术,实现系统信息的智能感知、识别、传输、处理、决策和控制等一体化过程,提高感知及处理水平,增加系统安全性。
研究内容:列车控制数据采集与特征表达技术;信息智能感知技术;信息传输技术;数据融合处理技术;状态预测控制技术;基于物联网的网络集成故障诊断系统。
6.交通智能控制技术
以系统工程,交通工程理论为基础,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安全技术,研究大范围全方位发挥作用的信息化、智能化、安全、高速、准确的先进交通系统,提高运输效率,增加安全,减少污染。
研究内容:智能车辆定位导航技术;安全驾驶辅助系统;交通控制管理的优化;旅客信息向导系统等。
7.系统建模仿真测试技术
以系统建模仿真理论为基础,结合最新的基于计算机、通信的建模仿真测试技术,研究建模、仿真、测试方法技术及应用一体化集成的仿真测试技术及系统。 
研究内容: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测试方法;轨道交通列车运行系统的计算机仿真测试技术;智能交通系统仿真方法及技术;列车运行自动化调度指挥和管理系统。
8、轨道交通系统电磁兼容技术
以电磁兼容的基本理论及有关各种标准的基本理论分析为基础,研究轨道交通系统的电磁兼容、电子电气系统抗电磁干扰性能、电波传播、电磁环境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研究内容:轨道交通系统抗干扰性能;轨道交通系统电磁环境影响等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硕士学位获得者应了解所研究方向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能运用一门外国语进行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在本学科领域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1.培养方式
硕士生的培养方式为导师负责制。
2.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学术学位的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2.5年,在此基础上实行2至3年的弹性学习年限,分为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两个阶段。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本学科硕士生课程设置包括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和论文环节。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要求在申请答辩之前修满所要求的学分。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最低应修满32学分,其中公共课5学分、基础课4学分、专业课和选修课20学分、论文环节3学分。课程学习一般应在1学年内完成。
课程设置见附表。
五、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要求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核心内容是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撰写。科学研究能力和学位论文水平是综合衡量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学位论文工作从第二学期的后半学期开始。论文内容应有基本理论和较高的科技含量,学生应独立完成导师指定的论文研究内容,并通过论文工作,显著提高科研水平及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要求应有较高科技含量,要能反映本学科理论与技术最新发展动向,并力争结合现场或市场的应用需求,做出有创新性的论文成果。
2.论文开题
硕士研究生应通过广泛阅读相关资料,对选题内容进行深入了解后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包含三大部分内容:选题背景和意义;前人已做过的工作和已取得的成果,本人学位论文拟开展的研究工作及预期研究成果;研究进度安排。
开题报告考核通常在第三学期初进行,由3位本学科高级技术职称人员组成专家组对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估,给出考核意见,提出优化建议。
3.论文答辩
符合学校有关规定,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各个环节且成绩合格者,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鼓励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应由2位(及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校内外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由经学院学位委员会认定的3名(及以上)具有同行业高级技术职称专家组成。
 


 

附:课程设置表(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课程性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时间
考核
方式
备注
公共课
21012001
综合英语
32
1.0
 
考试
5.0
21012002
学术英语
32
1.0
 
考试
2100930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0
考试
21009307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0
考试
基础课
21008300
随机过程I
32
2.0
 
 
 考试
 
4.0
21008302
数值分析I
32
2.0
21008303
矩阵分析I
32
2.0
21008306
统计方法与计算
32
2.0
21008305
最优化方法I
32
2.0
 
 
专业课
22001339
线性系统理论I
32
2.0
 
 
 
 
 
 
 
 
 
 
考试
20.0
 
22001361
计算智能理论及应用
32
2.0
 
22001355
安全系统分析理论及方法
32
2.0
 
22001326
近代数字信号处理
32
2.0
 
22001349
最优化理论、方法及应用
32
2.0
 
22001394
系统安全保障技术
32
2.0
 
24001363
基于模型驱动(MDA)的安全系统设计
32
2.0
 
22001321
32
2.0
 
22001346
智能交通系统
32
2.0
 
24001329
嵌入式系统
32
2.0
 
22001363
交通系统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
32
2.0
 
22001362
交通系统建模、仿真与测试技术
32
2.0
 
22001388
电磁兼容测量技术
32
2.0
 
22001314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及应用
32
2.0
 
22001376
传感器网络
32
2.0
 
22001393
轨道交通优化控制技术
32
2.0
 
选修课
 
跨学科课程
 
 
 
 
 
论文环节
23001301
前沿讲座
8次
2.0
 
 
 
3.0
23001315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1.0
 
 
 

 
备注: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开课以当年开课目录为准。
 
 
 
 
控制科学与工程
(学科代码:0811   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一、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
控制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控制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是基础理论与工程技术之间的桥梁学科。本学科承担并完成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合作项目、973项目、86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省部级项目等几百项科研项目,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高水平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出版了一批学术专著,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了几百篇学术论文,获得了多项发明专利。数据驱动控制理论、智能交通系统、大数据技术等研究方向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较大影响。
各研究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
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控制理论与应用,主要包括:数据驱动控制理论、学习与适应控制理论、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理论等,以及它们在实际工程系统中的应用。
智能交通系统,主要包括:面向道路交通、快速路交通、轨道交通和磁浮交通的智能交通系统理论、方法与应用技术。
2.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主要包括:复杂工程系统的大数据信息采集、处理与特征提取,神经网络控制、模糊控制、专家系统等智能控制理论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3.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主要包括:先进的检测理论、方法与装置,以及它们的集成化、智能化和可靠性技术。
4. 系统工程
主要包括:自动化系统工程、管理系统工程、智能交通系统工程等。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获得者应了解所研究方向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能运用一门外国语进行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在本学科领域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1.培养方式
硕士生的培养方式为导师负责制。
2.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学术学位的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2.5年,在此基础上实行2至3年的弹性学习年限,分为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两个阶段。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本学科硕士生课程设置包括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和论文环节。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要求在申请答辩之前修满所要求的学分。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最低应修满32学分,其中公共课5学分、基础课4学分、专业课和选修课20学分、论文环节3学分。课程学习一般应在1学年内完成。
课程设置见附表。
五、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要求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核心内容是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撰写。科学研究能力和学位论文水平是综合衡量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学位论文工作从第二学期的后半学期开始。论文内容应有基本理论和较高的科技含量,学生应独立完成导师指定的论文研究内容,并通过论文工作,显著提高科研水平及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要求应有较高科技含量,要能反映本学科理论与技术最新发展动向,并力争结合现场或市场的应用需求,做出有创新性的论文成果。
2.论文开题
硕士研究生应通过广泛阅读相关资料,对选题内容进行深入了解后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至少包含三大部分内容:选题背景和意义;前人已做过的工作和已取得的成果,本人学位论文拟开展的研究工作及预期研究成果;研究进度安排。
开题报告考核通常在第三学期初进行,由3位本学科高级技术职称人员组成专家组对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估,给出考核意见,提出优化建议。
3.论文答辩
符合学校有关规定,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各个环节且成绩合格者,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鼓励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应由2位(及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校内外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由经学院学位委员会认定的3名(及以上)具有同行业高级技术职称专家组成。
 
 
 
 
 
 
 
附:课程设置表(控制科学与工程)
课程性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时间
考核方式
备注
公共课
21012001
综合英语
32
1.0
 
考试
5.0
21012002
学术英语
32
1.0
 
考试
2100930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0
考试
21009307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0
考试
基础课
21008300
随机过程I
32
2.0
 
考试
≥4.0
21008302
数值分析I
32
2.0
 
考试
21008303
矩阵分析I
32
2.0
 
考试
21008305
最优化方法I
32
2.0
 
考试
21008306
统计方法与计算
32
2.0
 
考试
25008303
数理方程
32
2.0
 
考试
专业课
22001308
道路交通控制工程
32
2.0
 
考查
≥20.0
22001339
线性系统理论I
32
2.0
 
考试
22001350
最优控制理论及应用
32
2.0
 
考试
22001349
最优化理论、方法及应用
32
2.0
 
考试
22001377
智能控制理论
32
2.0
 
考试
22001344
预测控制理论及应用
32
2.0
 
考查
22001324
集散控制系统与现场总线
32
2.0
 
考查
24001359
现代检测技术
32
2.0
 
考试
22001403
控制系统设计
32
2.0
 
考查
22001391
电力电子技术
32
2.0
 
考查
选修课
 
跨学科课程
 
 
 
 
 
论文环节
23001301
前沿讲座
8次
2.0
 
 
 
3.0
23001315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1.0
 
 
 
 
备注: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开课以当年开课目录为准。
 
 
 
 
 
 
 
 
 
 
 
信息安全
(学科代码:0810Z1 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一、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
信息网络与安全是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本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二级学科。本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网络安全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网络安全体系与管理技术、网络信息安全应用技术以及安全协议分析与技术等内容。本学科有良好的实验环境,并拥有国内先进的关于网络与信息安全方面的性能测试仪器,可以为开设本专业方向的实验提供出一些先进的技术和手段。
主要研究方向及其研究内容:
1.通信网络安全技术
研究内容包括无线和有线通信网络安全、通信协议安全、通信保密技术、密钥管理、电子商务安全和通信安全技术及其在实际环境中的应用。
2.网络安全协议
研究内容包括网络分层协议的安全体系、网络加密协议、认证协议、签名体制、协议安全性证明理论、可信计算和可信网络、网络安全技术及其产品和下一代网络安全等。
3.网络安全应用技术
研究内容包括网络入侵检测和认证、访问控制以及网络内容安全等。
4.网络安全测试与认证
研究网络安全产品的性能测试、安全性度量测度和评估指标、安全等级认证、安全标准和风险估算等。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硕士学位获得者应了解所研究方向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能运用一门外国语进行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在本学科领域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1.培养方式
硕士生的培养方式为导师负责制。
2.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学术学位的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2.5年,在此基础上实行2至3年的弹性学习年限,分为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两个阶段。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本学科硕士生课程设置包括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和论文环节。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要求在申请答辩之前修满所要求的学分。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最低应修满32学分,其中公共课5学分、基础课4学分、专业课12学分、选修课8学分、论文环节3学分。课程学习一般应在1学年内完成。
具体课程设置见附表。
五、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核心内容是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撰写。科学研究能力和学位论文水平是综合衡量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学位论文工作从第二学期的后半学期开始。论文内容应有基本的理论和较高的科技含量,学生应独立完成导师指定的论文研究内容,并通过论文工作,显著提高科研水平及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要求应有较高科技含量,要能反映本学科理论与技术最新发展动向,并力争结合现场或市场的应用需求,做出有创新性的论文成果。
2.论文开题
硕士研究生应通过广泛阅读相关资料,对选题内容进行深入了解后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至少包含三大部分内容:选题背景和意义;前人已做过的工作和已取得的成果,本人学位论文拟开展的研究工作及预期研究成果;研究进度安排。
开题报告考核通常在第三学期初进行,由3位本学科高级技术职称人员组成专家组对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估,给出考核意见,提出优化建议。
3.论文答辩
符合学校有关规定,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各个环节且成绩合格者,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鼓励硕士研究生在就读期间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应由2位(及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校内外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由经学院学位委员会认定的3名(及以上)具有同行业高级技术职称专家组成。
 
 


 

附课程设置表:(信息安全)
课程性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时间
考核方式
备注
公共课
21012001
综合英语
32
1.0
 
考试
 
5.0
 
21012002
学术英语
32
1.0
 
考试
2100930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0
考试
21009307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0
考试
 
基础课
21008300
随机过程I
32
2.0
 
考试
4.0
21008302
数值分析I
32
2.0
 
考试
21008303
矩阵分析I
32
2.0
 
考试
21008305
最优化方法I
32
2.0
 
考试
21008306
统计方法与计算
32
2.0
 
考试
专业课
22001369
通信网安全理论与技术
32
2.0
 
考试
4.0
(必修)
22001381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32
2.0
 
考试
22001395
密码学
32
2.0
 
考试
8.0
 
22001396
信息系统安全分析与检测
32
2.0
 
考试
22001404
网络内容安全技术
32
2.0
 
考试
22001400
可信计算
32
2.0
 
考试
22001401
网络认证技术
32
2.0
 
考试
选修课
 
本学院相关专业课程
 
 
 
 
 
8.0
论文环节
23001301
前沿讲座
8次
2.0
 
 
考查
3.0
23001315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1.0
 
 
考查
 
备注: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开课时间以当年开课目录为准。
 
 
 
 
 
 
 
 
 
 
 
 
 
 
 
电子与通信工程
专业代码:085208   授予工程硕士学位
一、专业领域及研究方向
本专业领域以通信技术为核心,以电子信息和通信应用为背景,研究光通信、无线通信、网络通信、网络安全等技术,以培养我国通信产业急需的高级工程人才为目标。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为:
1.全光网技术及新型光纤和光器件技术
结合网络技术高速率、大容量、高安全性等需求,开展基于光路交换的信息安全的超大容量超高速全光网技术,以及面向全光网的光纤及光器件技术研究。主要包括全光网络关键技术,全光逻辑器件技术及信号处理技术,新型特种光纤技术,光通信器件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等。
2.光纤传感技术及其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结合物联网发展及其在交通控制、公共安全、重大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应用需求,开展光纤传感网络及功能器件的研究及在物联网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光纤传感技术在轨道交通控制的应用、高精度光纤陀螺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重点目标光纤预警系统、重大公共基础设施的安全及其健康监测、新型光纤传感技术在国家电网信息化中的研究与实用化等。
3.信息网络关键技术
结合信息网络智慧化、移动化、社会化、虚拟化、泛在化等多方面的发展需求,基于信息网络理论,开展信息网络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主要包括网络体系结构、路由与交换、移动互联网络、传感器网络、物联网、计算机网与信息系统、网络应用与网络行为、网络服务质量、网络测量与建模、云计算、协作信息网络、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处理与知识发现等技术。
4.无线通信与专用移动通信
结合铁路和轨道交通应用需求,开展适应高速轨道交通的无线通信及宽带移动通信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主要包括陆地高速移动无线通信、宽带无线接入、频谱资源管理、LTE-R专用移动通信系统等技术。
5.宽带移动通信及关键技术
结合公共移动通信应用需求,开展宽带无线移动通信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主要包括宽带无线通信、通信信号处理、软件无线电与认知无线电、多媒体信息处理、无线传感网络、超高速移动宽带无线接入、基于认知的动态频谱资源共享等技术。
6.网络攻防与网络安全技术
结合信息网络安全性的应用需求,开展信息网络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主要包括网络安全协议、网络安全测试与认证、可信计算和可信网络、物联网安全、互联网络舆论分析、社会(社交)网络服务与分析等技术。
7.无线通信中的电磁波新技术
结合无线通信应用的发展,开展电磁场与电磁波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主要包括天线新技术、受限空间高效电波覆盖技术、射频链路技术、抗射频干扰等技术。
二、培养目标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身心健康。
2.培养适合我国通信产业需求的应用型、技术型、复合型的专业技术人才,使其能够掌握通信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能够承担通信专业研发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3.培养理论基础扎实、能够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使其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跟踪和了解通信领域的最新发展动向及热点,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科技创新,在通信领域做出成绩。
4.培养具有良好工程素质和道德修养并重的人才,使其具有良好的德、智、体、美综合素质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做到自立自强、诚实守信,保持积极的进取精神和乐观的精神状态,不断地为我国通信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1.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在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一学期,研究生导师在与研究生本人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制定出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培养计划应对研究生的课程学习、论文选题、论文撰写及工程实践训练等环节的要求和进度做出安排。导师应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研究生的学习、工程实践及论文进展情况,解决研究生在学习和科研中所遇到的问题。
2.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采取课程学习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学习总年限一般为2年。每门课程原则上不超过2学分,每学分对应16学时。课程教学一学期分为上半学期与下半学期。课程学习一般应在0.5学年内完成。
研究生一般应在现场或实习单位进行实习,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时间一般不少于6个月。研究生导师和企业导师应联合对研究生工程实践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共同指导研究生完成工程实践训练,确保工程实践的质量。
对于非本类专业入学的专业硕士研究生,需要补学导师指定的本专业本科生主干课程。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应修满32学分:
(1)           公共课程(7学分)
(2)           基础课程(2学分)
(3)           专业课程(10学分)
(4)           选修课(2学分)
(5)           开题报告(1学分)
(6)           前沿讲座(1学分)
(7)           实践环节(9学分)
具体课程设置见附表。
五、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
1.论文开题
学位论文的题目应与学校或企业的应用型课题相结合,具有明确的专业领域背景和应用价值。开题报告作为论文工作的起点,内容包括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相关工作综述、本人研究计划及进度安排。考核小组对开题报告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行考核并给出评价。开题报告考核合格方可继续开展论文的研究工作。论文开题一般应在第三学期完成。
2.论文撰写
学位论文须独立完成,应体现本专业的理论基础及专业知识及充足的工作量。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能反映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3.论文答辩
在完成培养计划中规定的所有环节,并取得相应学分后方可申请答辩。学位论文应由2位(及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校内外专家评阅,通过后方可答辩。答辩委员会由经学院学位委员会认定的3名(及以上)具有同行业高级技术职称专家组成。
 
 
 
 


 

附:课程设置表(电子与通信工程)
课程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时间
考核方式
备注
公共课
2100930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0
考试
7.0
21009307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0
考试
22001351
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外语
32
2.0
 
考试
25999301
信息检索
16
1.0
 √
 
考试
25009310
知识产权
16
1.0
 √
 
考试
基础课
21008300
随机过程I
32
2.0
 
考试
2.0
21008302
数值分析I
32
2.0
 
考试
专业课
22001333
通信网理论基础
32
2.0
 
考试
 
10.0
22001325
计算机网络体系与协议
32
2.0
 
考试
 
22001368
数字通信理论
32
2.0
 
考试
 
22001311
电磁场理论
32
2.0
 
考试
 
22001317
光波导理论
32
2.0
 
考试
22001318
光电子器件理论与技术
32
2.0
 
考试
22001309
电波传播原理与应用
32
2.0
 
考试
24001370
光接入网技术
32
2.0
 
考试
 
22001388
电磁兼容测量技术
 
32
2.0
 
考试
 
22001372
无线通信新技术
32
2.0
 
考试
 
24001371
移动自组织网络
32
2.0
 
考试
 
22001356
高等路由原理与技术
32
2.0
 
考试
 
22001397
大数据存储与处理
32
2.0
 
考试
 
22001389
近世代数与编码技术
32
2.0
 
考试
 
选修课
 
跨学科课程
 
 
 
 
 
≥2.0
实践环节
23001313
工程实践训练
 
9.0
 
 
附注
9.0
论文环节
23001003
前沿讲座
4次
1.0
 
 
 
2.0
23001315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1.0
 
 
 
 
附注:1. 工程实践训练须在答辩前完成,完成工程实践训练考核报告。
2. 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开课以当年开课时间为准。
 
 
 
 
 
 
 
 
控制工程
专业代码:085210 授予工程硕士学位)
一、专业领域及研究方向
本学科研究领域主要以轨道交通自动化控制及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为核心,实现载运工具(以陆路交通为主)优化控制,确保载运工具运行安全,是控制、通信、计算机、微电子、信息等技术的交叉集成应用。
1、控制理论及其应用
以控制理论为基础,结合工程实践中的应用特点,重点研究数据驱动控制方法及技术、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等技术。
研究内容:数据驱动控制理论、学习与适应控制理论、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理论、智能交通理论等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2、智能控制理论与智能工程
以智能控制理论为基础,结合工程实践中的应用特点,重点研究神经元网络控制技术、模糊控制技术、多智能体技术、网络控制技术、协调控制,自适应容错控制技术、信息融合、专家系统等。
研究内容:分层递阶智能控制系统理论、基于知识的专家控制、学习控制和自学习控制、神经网络控制(从微观角度)、模糊逻辑控制(从宏观角度)以及混沌控制理论等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3. 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
以交通工程理论及自动化控制理论为基础,结合通信、计算机、控制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及新技术,重点研究轨道交通列车运行系统的控制技术、系统设计及实现技术,保证轨道交通安全、节能及高效。
研究内容:轨道交通的控制方法及技术;轨道交通自动化调度指挥系统设计及实现技术;轨道交通运行自动控制系统(ATC)设计及实现技术等。
4.轨道交通节能优化控制
以最优控制理论为基础,结合轨道交通节能需求及系统特点,研究现代轨道交通复杂对象及多目标的节能优化控制方法及技术,实现轨道交通系统的高效运行;
研究内容:列车节能优化技术;基于知识的专家控制技术等。
5.交通信息智能感知与处理
结合最新的信息感知特征提取技术、故障模式识别及分类决策技术,研究适用于交通控制系统设备特点和发展需要的信息状态智能感知及处理技术,实现系统信息的智能感知、识别、传输、处理、决策和控制等一体化过程,提高感知及处理水平,增加系统安全性。
研究内容:列车控制数据采集与特征表达技术;信息智能感知技术;信息传输技术;数据融合处理技术;状态预测控制技术;基于物联网的网络集成故障诊断系统。
6.交通智能控制技术
以系统工程,交通工程理论为基础,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安全技术,研究大范围全方位发挥作用的信息化、智能化、安全、高速、准确的先进交通系统,提高运输效率,增加安全,减少污染。
研究内容:智能车辆定位导航技术;安全驾驶辅助系统;交通控制管理的优化;旅客信息向导系统等。
7.交通系统建模、仿真、测试与控制技术
以系统建模仿真理论为基础,结合最新的基于计算机、通信的建模仿真测试技术,研究建模、仿真、测试技术及应用一体化集成的仿真测试技术及系统。 
研究内容:轨道交通列车运行系统的计算机仿真测试技术;智能交通系统仿真方法及技术;列车运行自动化调度指挥和管理系统;道路交通控制系统;快速路交通控制系统;。
8、轨道交通系统电磁兼容技术
以电磁兼容的基本理论及有关各种标准的基本理论分析为基础,研究轨道交通系统的电磁兼容、电子电气系统抗电磁干扰性能、电波传播、电磁环境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研究内容:轨道交通系统抗干扰性能;轨道交通系统电磁环境影响等
二、培养目标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身心健康;
2.培养适合自动控制产业需求的应用型、技术型、复合型的专业技术人才,掌握自动化领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能够承担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轨道交通自动化专业研发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3.培养理论基础扎实、能够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使其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跟踪和了解自动化领域的最新发展动向及热点,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科技创新,在自动化领域做出成绩。
4.培养具有良好工程素质和道德修养并重的人才,使其具有良好的德、智、体、美综合素质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做到自立自强、诚实守信,保持积极的进取精神和乐观的精神状态,不断地为我国自动化产业需求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1.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在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一学期,研究生导师在与研究生本人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制定出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培养计划应对研究生的课程学习、论文选题、论文撰写及工程实践训练等环节的要求和进度做出安排。导师应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研究生的学习、工程实践及论文进展情况,解决研究生在学习和科研中所遇到的问题。
2.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采取课程学习与专业实习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学习总年限一般为2年。每门课程原则上不超过2学分,每学分对应16学时。课程教学一学期分为上半学期与下半学期。课程学习一般应在0.5学年时间内完成。
研究生一般应在现场或实习单位进行实习,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时间一般不少于6个月。研究生导师和企业导师应联合对研究生工程实践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共同指导研究生完成工程实践训练,确保工程实践的质量。
对于非本类专业入学的专业硕士研究生,需要补学导师指定的本专业本科生主干课程。
四、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应修满32学分:
(1)           公共课程(7学分)
(2)           基础课程(2学分)
(3)           专业课程(10学分)
(4)           选修课(2学分)
(5)           开题报告(1学分)
(6)           前沿讲座(1学分)
(7)           实践环节(9学分)
具体课程设置见附表。
五、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
1.论文开题
学位论文的题目应与校内或企业的应用型课题相结合,具有明确的专业领域背景和应用价值。开题报告作为论文工作的起点,内容包括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相关工作综述、本人研究计划及进度安排。考核小组对开题报告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行考核并给出评价。开题报告考核合格方可继续开展论文的研究工作。论文开题一般应在第三学期完成。
2.论文撰写
学位论文须独立完成,应体现本专业的理论基础及专业知识,工作量充足。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能反映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3.论文答辩
在完成培养计划中规定的所有环节,并取得相应学分后方可申请答辩。学位论文应由2位(及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校内外专家评阅,通过后方可答辩。答辩委员会由经学院学位委员会认定的3名(及以上)具有同行业高级技术职称专家组成。


 

附:课程设置表(控制工程)  
课程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时间
考核方式
备注
公共课
2100930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0
考试
7.0
21009307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0
考试
22001352
控制工程专业外语
32
2.0
 
考试
25999301
信息检索
16
1.0
 √
 
考试
25009310
知识产权
16
1.0
 √
 
考试
基础课
21008303
矩阵分析Ⅰ
32
2.0
 
考试
2.0
21008302
数值分析Ⅰ
32
2.0
 
考试
专业课
22001339
线性系统理论I
32
2.0
 
考试
 
10.0
22001361
计算智能理论及应用
32
2.0
 
考试
22001355
安全系统分析理论及方法
32
2.0
 
考试
22001326
近代数字信号处理
32
2.0
 
考试
22001349
最优化理论、方法及应用
32
2.0
 
考试
24001359
现代检测技术
32
2.0
 
考试
24001367
嵌入式系统实验
32
2.0
 
考试
22001324
集散控制系统与现场总线
32
2.0
 
考试
24001363
基于模型驱动(MDA)的安全系统设计
32
2.0
 
考试
22001362
交通系统建模、仿真与测试技术
32
2.0
 
考试
22001321
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32
2.0
 
考试
22001346
智能交通系统
32
2.0
 
考试
选修课
 
跨学科课程
 
 
 
 
 
2.0
实践环节
23001313
工程实践训练
 
9.0
 
 
附注
9.0
论文环节
23001003
前沿讲座
4次
1.0
 
 
 
2.0
23001315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1.0
 
 
 
 
附注:1. 工程实践训练须在答辩前完成,完成工程实践训练考核报告。
2. 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开课以当年开课时间为准。
 
 
 
 
 
 
集成电路工程
专业代码:085209   授予工程硕士学位
一、专业领域及研究方向
本专业以集成电路设计为核心,以计算机网络、现代通信系统及自动控制系统等的应用为背景,研究现代SOC系统集成、模拟和数字及RF CMOS 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学,培养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急需的高级工程人才。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为:
1、模拟集成电路设计
该方向以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为主,研究模拟集成电路基本理论与设计方法,并针对模拟集成电路的设计特点及应用背景,重点研究高性能CMOS模拟运放、高速比较器、带隙基准源、PLL等关键电路模块的理论与设计方法。
2、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该方向以现代SOC系统集成芯片设计方法学为主要研究内容,涉及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数字软硬IP核设计、嵌入式系统集研发等内容;同时,针对集成电路工艺及技术的迅速发展,系统集成芯片验证与测试、信号完整性以及功耗管理也是该方向的重要研究内容。
3、数模混合及RF CMOS集成电路设计
该方向主要以高速低功耗数模转换芯片(ADC和DAC)和RF CMOS芯片的理论与设计方法为研究内容,研究数模转换电路及RF CMOS电路基本电路结构与原理、关键电路模块设计与系统仿真等内容,
4、MEMS及集成电路工艺及器件
   该方向主要针对现代集成电路工艺的发展,研究基于MEMS的高性能传感器和微机电系统,以及新型半导体器件及工艺。
二、培养目标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身心健康;
2.培养适合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需求的应用型、技术型、复合型的专业技术人才,掌握集成电路领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能够承担集成电路专业研发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3.培养理论基础扎实、能够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使其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跟踪和了解集成电路领域的最新发展动向及热点,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科技创新,在集成电路领域做出成绩。
4.培养具有良好工程素质和道德修养并重的人才,使其具有良好的德、智、体、美综合素质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做到自立自强、诚实守信,保持积极的进取精神和乐观的精神状态,不断地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1.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在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一学期,研究生导师在与研究生本人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制定出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培养计划应对研究生的课程学习、论文选题、论文撰写及工程实践训练等环节的要求和进度做出安排。导师应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研究生的学习、工程实践及论文进展情况,解决研究生在学习和科研中所遇到的问题。
2.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采取课程学习与专业世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学习总年限一般为2年。每门课程原则上不超过2学分,每学分对应16学时。课程教学一学期分为上半学期与下半学期。课程学习一般应在0.5学年时间内完成。
研究生一般应在现场或实习单位进行实习,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时间一般不少于6个月。研究生导师和企业导师应联合对研究生工程实践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共同指导研究生完成工程实践训练,确保工程实践的质量。
对于非本类专业入学的专业硕士研究生,需要补学导师指定的本专业本科生主干课程。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应修满32学分:
(1)           公共课程(7学分)
(2)           基础课程(2学分)
(3)           专业课程(10学分)
(4)           选修课(2学分)
(5)           开题报告(1学分)
(6)           前沿讲座(1学分)
(7)           实践环节(9学分)
具体课程设置见附表。
五、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
1.论文开题
学位论文的题目应与校内或企业的应用型课题相结合,具有明确的专业领域背景和应用价值。开题报告作为论文工作的起点,内容包括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相关工作综述、本人研究计划及进度安排。考核小组对开题报告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行考核并给出评价。开题报告考核合格方可继续开展论文的研究工作。论文开题一般应在第三学期完成。
2.论文撰写
学位论文须独立完成,应体现本专业的理论基础及专业知识,工作量充足。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能反映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3.论文答辩
在完成培养计划中规定的所有环节,并取得相应学分后方可申请答辩。学位论文应由2位(及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校内外专家评阅,通过后方可答辩。答辩委员会由经学院学位委员会认定的3名(及以上)具有同行业高级技术职称专家组成。
 
附:课程设置表 (集成电路工程)
课程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时间
考核方式
备注
公共课
2100930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0
考试
7.0
21009307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0
考试
22001379
集成电路工程专业外语
32
2.0
 
考试
25999301
信息检索
16
1.0
 √
 
考试
25009310
知识产权
16
1.0
 √
 
考试
21008303
矩阵分析
32
2.0
 
考试
≥2.0
21008302
数值分析
32
2.0
 
考试
专业课
 
22001357
高等模拟集成电路设计
32
2.0
 
考试
 
≥10.0
22001359
高等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32
2.0
 
考试
22001373
现代半导体器件与工艺
32
2.0
 
考试
22001367
数字逻辑综合与测试
32
2.0
 
考试
24001307
VLSI物理设计
32
2.0
 
考试
选修课
 
跨学科课程
 
 
 
 
 
≥2.0
实践环节
23001313
工程实践训练
 
9.0
 
 
附注
9.0
论文环节
23001003
前沿讲座
4次
1.0
 
 
 
2.0
23001315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1.0
 
 
 
 
附注:1. 工程实践训练须在答辩前完成,完成工程实践训练考核报告。
2. 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开课以当年开课目录为准。
 
 
相关话题/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