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京市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刘保国老师介绍

研究生院 免费考研网/2006-09-26

基本信息

姓 名: 刘保国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64年1月20日 民 族: 汉族
毕业院校: 同济大学
职 称: 教授 职 务:
办公电话: 010 51688143
通讯地址: 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隧岩所, 邮编100044
电子邮件: bgliu@tom.com

返回上面
个人简历

2002.9. 至今 在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隧道与岩土工程研究所岩石力学研究室工作,任教授、博士生
导师。从事隧道与地下工程、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等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
1999.9. ~2002.9. 在山东科技大学交通工程系工作,任系主任、教授。负责交通工程专业建设,从事
交通土建工程、岩石力学理论等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
1997.5.~1999.9. 在北方交通大学土建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任副教授。研究方向:随机岩体力
学和岩体高温流变特性实验研究;合作导师:张清教授。
1994.3.~1997.4. 在同济大学读博士研究生,获结构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地下结构计算理
论;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钧教授;
1988.9.~1994.3. 在山东矿业学院矿山压力研究所工作,任实验室副主任、助教、讲师。从事矿山压
力及控制的科研与教学工作;
1985.9.~1988.7. 在山东矿业学院读硕士研究生,获矿业工程硕士学位,研究方向:矿山压力及其控
制;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宋振骐教授;
1981.9.~1985.7. 在山东矿业学院读大学,获采矿工程学士学位。


返回上面
研究领域

岩石力学与工程。具体如下:
1 岩石流变力学理论与实验;
2 岩体本构模型反演识别;
3 裂隙岩体的随机分析方法;
4 岩石力学中数值、物理模拟技术;
5 岩石地下工程监测。

返回上面
科研项目

一 曾经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1)承担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煤矿顶板预报和计算机监测系统”中三维有限元计算及资料分析(通过国家级鉴定);
2)承担煤炭高校发展基金项目“深井地压的研究”的有限元计算及计算结果分析(通过原煤炭部验收);
3)承担煤炭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水采矿压控制机理的研究”(通过原煤炭部验收);
4)主持完成横向项目“徐州矿区区段煤柱合理尺寸选择的理论方法及计算机程序”的研究工作;
5)参与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矿山巷道优化设计与维护的决策工具研制”的研究工作(通过验收);
6)参加高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岩石工程结构与环境地质介体的耦合理论和分析方法”的研究工作;
7)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岩土体粘弹、粘塑性本构模型辨识及其工程应用”的研究工作,通过验收;
8)主持铁道部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秦岭隧道热害预测预报及防治技术的研究”中第三子题的研究工作,通过铁道部科教司验收。
9)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随机岩体力学”的研究工作,通过验收;(项目批准号:59579016)
10)主持交通部重点科研项目“公路隧道围岩稳定及衬砌结构设计技术研究”中第三子课题“砒霜坳隧道监控量测及资料分析”,经费卡编号:223—1(H14—31),通过交通部鉴定。

二 目前在研的科研项目

1)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岩体非定常流变模型辨识及三峡船闸工程时效变形预测”,项目批准号:50279018。经费卡编号:TJA04001
2) 主持北京交大校基金课题“岩体流变本构模型辨识及工程应用”,经费卡编号:TJJ02007。
3) 主持某部队项目“地下洞库群开挖方案优化数值模拟”,经费卡编号:TJL03024。
4) 主持横向项目“安徽省铜黄高速公路汤屯段隧道施工监测研究”,经费卡编号:TJL04024
5) 主持纵向课题“2323工程某洞室软弱围岩地段现场监控量测研究”,经费卡编号:TJI05026。
6) 主持横向课题“复杂地质条件下宽体公路隧道关键设计技术研究”

返回上面
论文及著作

[1]刘保国“反弹的机理、影响因素及其应用”山东矿业学院学报1989№4 (1989.12.)
[2]刘保国 “工作面顶板初次断裂的有限元模拟” 山东矿业学院学报 1991 №2 (1991.6.)
[3]刘保国 “煤矿采场顶板破断规律的三维有限元模拟” 水电与矿业工程中的岩石力学问题 科学出版社 1991.11.
[4]刘先贵 刘保国 “巷道断面收缩率影响因素研究” 岩石力学矿山压力和岩层控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1991.11.
[5]蒋金泉 刘保国 “采场三维状态顶板初次断裂和支承压力显现” 首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991.11.
[6]刘保国 “顶板来压后工作面端头顶板结构形式、稳定性及支护措施” 山东矿业学院学报 1991 №4 (1991.12.)
[7]刘保国 “顶板初次垮落步距及影响因素分析” 山西矿业学院学报 1991 №4 (1991.12.)
[8]刘先贵 范炜琳 刘保国 “巷道断面收缩率的试验模拟研究” 山西矿业学院学报 1992 №2 (1992.6.)
[9]刘先贵 宋振骐 刘保国 “水采矿压控制机理的有限元研究” 山东矿业学院学报 1992 №3 (1992.9.)
[10]刘保国 “坚硬顶板破断及其发展规律的相似材料模拟研究” 第3届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体数值物理模拟研讨会论文集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3.2.
[11]Liu Baoguo & Liu Xiangui Finite Element Method Simulating Deformation Laws of Mining Roadways during the Excavation in Deep Mining Proceedings of Int. Symposium on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methods in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China. Xian 1993.5.
[12]刘保国 刘先贵 “深部开采时支承压力变化规律的有限元模拟” 第2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北京 1993.7.
[13]刘先贵 刘保国 “深部开采区地应力变化规律的探讨” 第3届全国地应力会议专辑 地震出版社 1994.10.
[14]刘保国 “岩体分类在隧道工程设计中的辅助作用” 隧道与地下工程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5.11.
[15]刘保国 “矿井井筒围岩流变对井筒稳定性的影响” 岩土力学1995 №4 (1995.12.)
[16]刘保国 “岩体等效变形参数及侧压力系数的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估计”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6年 №3 (1996.9.)
[17]孙 钧 刘保国 “岩石力学中若干问题的新进展” 科学 1997 №3 (1997.5.)
[18]刘保国 “岩体流变本构模型的识别及工程应用”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1998 №4 (1998.8.)
[19]刘保国 “岩体粘弹性、粘塑性本构模型辨识及工程应用”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8年№4 (1998.8.)
[20]刘保国 “岩体粘塑性力学参数反演识别的有限元方法”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8年 增刊 (EI检索)(1998.11.)
[21]刘保国 “岩体粘弹性本构模型辨识的一种方法” 工程力学 1999 №1 (EI检索)(1999.2.)
[22]刘保国 “岩体粘塑性流动系数 的反演识别” 岩土工程学报1999№2 (EI检索)(1999.3.)
[23]刘保国 “秦岭隧道在高地温条件下围岩变形的粘弹性分析”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9 №3 (EI检索)(1999.6.)
[24]刘保国 “秦岭隧道围岩在一定温度下的蠕变试验研究” 铁道学报 1999 №4 (1999.8.)
[25]闫国锐 刘保国 “砒霜坳隧道围岩内部位移的现场试验研究” 第4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广州 1999.11.
[26]方明山 赛铁兵 刘保国 “砒霜坳隧道现场监控量测” 西部探矿工程 2001 №3 (2001.5.)
[27]刘保国 “秦岭Ⅱ线隧道围岩在不同温度下蠕变变形的有限元分析”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 2001 №4 (2001.12.)
[28]Liu Baoguo & Lai Yongbiao Test and Numerical Analysis of Creep Deformation of Surrounding Rock of QinLing II Tunnel.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tunnel and road Technology Beijing 2002.11.
[29]刘保国 杜学东 “圆形洞室围岩与结构相互作用的粘弹性解析”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年№2 (2004.2.)
[30]刘保国 “岩体粘塑性模型参数的反分析” 工程力学 2004№3 (2004.6.)
[31]B.G. Liu & Q.Zhang a New Method of Stochastic Calculation of Mechanical Response of Jointed Rock Mas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 2004№3

返回上面
指导研究生情况

每年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2~3人,博士研究生2~3人。
招收研究生的专业方向:岩土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隧道部分)或地下工程。

已毕业研究生:2人
在读硕士研究生:8人;博士研究生:2人

返回上面
获得荣誉

......

返回上面
团体兼职

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会员;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会员;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第四届委员。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