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座落在北京市西直门外,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她的前身是清政府邮传部创办的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及北京邮电学校。1921年与上海、唐山两所工业专门学校合并,定名交通大学,下设京、沪、唐三校,我校称交通大学北京学校。新中国成立后,经政务院定名为北方交通大学,毛泽东主席任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院士为校长,并于1951年亲笔为学校题写了校名。1981年国家批准我校为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相继批准可自行审定副教授、教授及博士生导师任职资格。1994年7月我校率先通过国家教委组织的“211工程”预审,成为首批进入“211工程”建设的高校之一。2000年4月原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学校划归教育部管理。
百年来,数代交大人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管为主体,以信息与通信类和管理与经济类学科群为特色,工、管、经、理、文相结合的多科性重点大学,并成为培养铁路现代化建设高水平、高层次人才和解决铁路现代化建设与改革重大技术与政策问题的重要基地。近年来,学校各方面的发展又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校园面貌日新月异、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稳步提高、学术交流日益活跃、办学实力不断增强。
北京交通大学占地64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现设有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交通运输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研究生院、三个职业技术学院和两个在职管理、技术人员培训中心。拥有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产业经济学等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1个部级重点学科;硕士点71个,博士点28个,并建有信息与通信工程、交通运输工程、产业经济学、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电气工程、力学的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有5个学科获准设立“****特聘教授”岗位。学校现有32个研究所和研究中心及42个实验室,其中包括交通运输系统仿真实验室和运输自动化实验室等一批全国一流的实验室;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固定资产10多亿元。现代化的图书馆藏书110多万册,中外文期刊3000余种,还有大量缩微、声像、光盘等各种非文字图书资料,采用计算机管理和文献检索,并建立了电子阅览室和音像室。学校现已建成居国内先进水平并与国际计算机网(INTERNET)相联的校园计算机网络,实现了与国际网络的资源共享。
北京交通大学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2600余人,其中从事教学与科研的人员1200余人、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8人、教授220人、副教授670人。迄今造就了一大批知名学者、工程技术专家和高级管理干部。全日制在校学生近19000人,其中硕、博研究生5000余人,外国留学生100多人,函授、夜大、脱产班学生8000余人。教书育人,科教兴国。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一流人才”的主旋律下,学校探索出一套适合校情的办学模式和方法,保证了教学质量持续稳定的提高,1997年被教育部评为“本科和成人教育教学工作优秀学校”。先进的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教学环境、雄厚的办学实力使学校的声誉日益提高,吸引了无数莘莘学子,大批优秀高中毕业生及有志青年争先报考,学校的生源质量在逐年提高。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近年来在全国或北京地区高校各类考核、竞赛中,我校学生也取得了优异成绩,为母校增光添彩。
近十几年来,学校的科学研究领域日益开阔,在科研产业化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承担了包括国家高技术计划“863”项目、国家计委、科委科技攻关项目及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各种科研课题,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居全国前50名之内;近3年来,《SCI》、《EI》、《ISTP》三大检索论文数增加58.6%;2001年我校科技园被评为北京市大学科技园。
北京交通大学是国家批准的首批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等院校。迄今,共培养来自亚、非、欧、美的40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和访问学者2600余名,并先后与美、英、德、法、比、澳、日、俄、加、韩、乌克兰、新加坡等国的40多所大学及西门子、ABB等国际著名高科技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近年来,聘请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专家教授来校讲学和任教,近30位知名学者担任名誉教授和顾问教授,共派出500多名教师或留学生出国进修,主办或承办了多次大型国际学术会议。
1996年,北京交通大学迎来了百年华诞。悠悠母校意、殷殷学子情,盛世盛典牵动了万千学子的心,海内外近万名校友、嘉宾云集校园,共叙友情。国家主席、交通大学杰出校友江泽民亲笔题词:“继往开来,勇攀高峰,把交通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并为新落成的办公教学主楼题名“思源楼”。
世纪之初,北京交通大学正以团结、勤奋、求实、创新和谦虚谨慎、开拓进取的精神,向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社会主义大学的目标迈进。二十一世纪的北京交通大学前景必将更加灿烂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