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京交通大学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房倩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5-08

基本信息 办公电话: 电子邮件: qfang@bjtu.edu.cn
通讯地址: 邮编:

教育背景
2005/09-2010/07,北京交通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博士
2001/09-2005/07,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工程, 学士

工作经历 2017/12-至今,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
2012/12-2017/12,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
2011/11-2012/12,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讲师
2010/11-2011/11,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环境学院,博士后

研究方向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隧道与地下工程
招生专业 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
土木工程博士
土木工程硕士
招生计划 每年计划招收隧道、地下工程方向硕士研究生4名,博士2名。
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灾变机理与安全控制理论,2018/01-2022/12,300万,在研,参加
2. 铁路总公司重点项目,2017G007-B,隧道工程建设技术研究——京张高铁城市密集区复杂地质高风险大直径盾构隧道修建关键技术研究,2017/09-2019/12,205万元,在研,主持
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地铁与地下管廊工程施工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2017/06-2020/12,2200万,在研,参加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新建地铁下穿既有地铁的力学响应及安全控制,2017/01-2020/12,62万元,在研,主持
5. 基本科研业务费重大项目预研专题项目,2016JBZ009,隧道“支护-围岩”结构体系安全性分析,2016/09-2019/12,122万元,在研,主持
6. 北京市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办公室项目,2015ZDB06,北京轨道交通建造关键技术研究(I期),2015/01-2015/12,20万元,已结题,主持
7. 北京市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办公室项目,2014ZDB12,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保护关键技术专项课题研究,2014/10-2015/05,15万元,已结题,主持
8. 交通部科技项目,**Q03030,复杂地质条件下水下大断面盾构隧道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子课题,2013/01-2015/12,45万元,已结题,主持
9. 高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U**,高速铁路隧道极限状态设计理论及其应用,2013/01-2016/12,270万元,已结题,参加
10. 铁路总公司重点项目,2012G006-A,高速铁路桥隧关键技术研究——下穿高速铁路通道工程沉降控制技术研究子课题,2012/06-2014/12,20万元,已结题,主持
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非饱和土力学的湿陷性黄土隧道围岩变形、破坏研究,2012/01-2014/12,27万元,已结题,主持
12. 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2JBM081,黄土隧道围岩破坏模式研究,2012/01-2013/12,8万元,已结题,主持
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海底隧道围岩稳定性及其控制机理研究,2012/01-2016/12,300万元,已结题,参加
14. 教育部创新团队计划,C12C400010,隧道及地下工程安全性控制,2011/01-2013/12,150万元,已结题,参加
15. 基本科研业务费,大断面黄土隧道围岩失稳机理研究,C11RC00030,2011/01-2012/12,0.8万,已结题,主持
16. 国家“973”计划项目,2010CB732100,城市地下工程安全性的基础理论研究,2010/01-2014/08,3313万元,已结题,参加
17. 铁道部科技计划重大项目,2009G005-B,隧道支护与围岩作用体系研究及其应用,2009/01-2011/12,500万元,已结题,参加
18. 国家“863”计划项目,2006AA11Z119,大型跨海隧道钻爆法修建核心技术研究,2006/12-2008/12,394万元,已结题,参加
目前研究主要围绕地下工程(高铁隧道、地铁隧道、地下综合管廊)安全建造,研究经费充足。
教学工作
论文/期刊 SCI收录论文
第一作者论文
1. Fang Q*.,Liu X., Zhang D.L., Lou H.C. Shallow tunnel construction with irregular surfacetopography using cross diaphragm method.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Technology, 2017, 68: 11-21.
2. Fang Q*., Song H.R., Zhang D.L. Complex variable analysis forstress distribution of an underwater tunnel in an elastic half plane.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and Analytical Methods in Geomechanics,2015, 39(16): 1821-1835.
3. Fang Q*., Tai Q.M., Zhang D.L., Wong L.N.Y. Ground surfacesettlements due to construction of closely-spaced twin tunnels with differentgeometric arrangements.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16, 51:144-151.
4. Fang Q*., Zhang D.L., Li Q.Q., Wong L.N.Y. Effects of twintunnels construction beneath existing shield-driven twin tunnels. Tunnelling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15, 45: 128-137.
5. Fang Q., Zhang D.L., Zhou P., Wong L.N.Y. Ground reactioncurves for deep circular tunnels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groundreinforce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2013, 60: 401-412.
6. Fang Q., Zhang D.L., Wong L.N.Y. Environmental riskmanagement for a cross interchange subway station construction in China.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11, 26(6): 750-763.
7. Fang Q., Zhang D.L., Wong L.N.Y. Shallow tunnelling method(STM) for subway station construction in soft ground. Tunnelling and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12, 29: 10-30.
通讯作者论文
8.Li Ao, Fang Q*, Zhang Dingli, Luo Jiwei, HongXuefei. Blast vibration of a large-span high-speed railway tunnel based on microseismicmonitoring. Smart Structures and Systems, 2018, 21(5), 561-569.
9.Chen Tielin, PangTiezheng, Zhao Yong, Zhang Dingli, and FangQian*.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lurry fracturing during shield tunnelling.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18, 74, 153-166.
10. Li Pengfei, Wang Fan, Fang Qian*. Undrained analysis of ground reaction curves for deeptunnels in saturated ground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ground reinforcement.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18, 71: 579-590.
11. Liu Xiang, FangQian*, Zhang Dingli. Mechanical responses of existing tunnel due to newtunnelling below without clearance.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Technology, 2018, 80: 44-52.
12. Liu Xiang, FangQian*, Zhou Qiushuang, Liu Yan. Predicting ground settlement due tosymmetrical tunneling through an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 Symmetry, 2018,10(6): 186.
13. Zhang Chengping, Zhang Xu, Fang Qian*. Behaviors of existing twin subway tunnels due to newsubway station excavation below in close vicinity.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Space Technology, 2018, 81: 121-128.
14. Guo Caixia, Qi Jie, Shi Leilei, Fang Qian*. Reasonable overburdenthickness for underwater shield tunnel.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Technology, 2018, 81: 35-40.
15. Chen T.L., Pang T.Z., Zhao Y., Zhang D.L., Fang Qian*. Numerical simulation ofslurry fracturing during shield tunnelling.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Technology, 2018, 74, 153-166.
16. Zhang N.N., FangQ*., Li Y., Zhang D.L. Mechanical analysis of secondary lining ofhigh-speed railway tunnel. KSCE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2017: 1-6.
17. Hou Y.J., FangQian*., Zhang D.L., Wong L.N.Y. Excavation failure due to pipeline damageduring shallow tunnelling in soft ground.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Technology, 2015, 46: 76-84.
18. Zhang D.L., FangQ*., Li P.F., Wong L.N.Y. Structural responses of secondary lining ofhigh-speed railway tunnel excavated in loess ground. Advances in StructuralEngineering, 2013, 16(8): 1371-1379.
19. Li P.F., FangQ*., Zhang D.L. Analytical solutions of stresses and displacements for deepcircular tunnels with liners in saturated ground. Journal of ZhejiangUniversity SCIENCE A, 2014, 15(6): 395-404.
其它
20. Li Y.J., Zhang D.L., Fang Q., Yu Q.C., Xia L. Aphysical and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failure mechanism of weak rockssurrounding tunnels. 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 2014, 61: 292-307.
21. Wong L.N.Y., Fang Q., Zhang D.L. Mechanicalanalysis of circular tunnels supported by steel sets embedded in primarylinings.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13, 37: 80-88.
22. Zhang C.P., Han K.H., Fang Q., Zhang D.L.Functional catastrophe analysis of collapse mechanisms for deep tunnels basedon the Hoek-Brown failure criterion.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A,2014, 15(9): 723-731.
23. Zhang D.L., Fang Q., Hou Y.J., Li P.F., WongL.N.Y.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against damages as a result of adjacentlarge-span tunneling in shallowly buried soft ground. Journal of Geotechnical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12, 139(6): 903-913.
24. Zhu W.J., Fran?ois R., Fang Q., Zhang D.L.Influence of long-term chloride diffusion in concrete and the resultingcorrosion of reinforcement on the serviceability of RC beams. Cement andConcrete Composites, 2016, 71: 144-152.
25. Chen T.L., Cheng S.Z., Fang Q., Zhou C. Numericalmodeling of shallow magma intrusions with finite element method. Journal ofVolcanology and Geothermal Research, 2017, 333: 53-65.
26. Chen T.L., Fang Q., Wang Z.J., Zhu W.J. Numericalsimulation of compression breakage of spherical particle. Chemical EngineeringScience, 2017, 173: 443-454.
27. Liu Yan, Wei Fuchang, Zhao Chenggang, Fang Qian,Li Jian. Work input for unsaturated soils considering interfacial effects.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and Analytical Methods in Geomechanics,2018, ;42:1078–1094.
中文论文
28. 孙振宇,张顶立,房倩,台启民,于富才.基于超前加固的深埋隧道围岩力学特性研究.工程力学,2018,35(02):92-104.
29. 刘美麟,侯艳娟,张顶立,房倩.深基坑十字交叉换乘既有地铁车站变形特性分析.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7,41(06):122-129.
30. 孙振宇,张顶立,房倩,台启民,于富才.隧道初期支护与围岩相互作用的时空演化特性.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7,36(S2):3943-3956.
31. 杜明庆,张顶立,张素磊,房倩.高速铁路隧道仰拱结构受力现场实测分析.中国铁道科学,2017,38(05):53-61.
32. 文明,张顶立,房倩,齐俊,方黄城,陈文博.隧道围岩变形的非线性自回归时间序列预测方法研究.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7,41(04):1-7.
33. 房倩,王剑晨,刘翔,宋瑞刚.超大直径泥水式盾构施工地层变形规律研究.现代隧道技术,2017,54(03):120-125.
34. 董飞,房倩,张顶立,徐会杰,李宇杰,牛晓凯.北京地铁运营隧道病害状态分析.土木工程学报,2017,50(06):104-113.
35. 于富才,张顶立,房倩,孙振宇,台启民,赵江涛.隧道围岩变形及支护刚度三维分析模型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7,52(04):738-745+763.
36. 杜明庆,张顶立,张素磊,房倩,熊磊晋.铁路隧道仰拱结构振动特性实测分析.振动与冲击,2017,36(08):237-243.
37. 文明,张顶立,房倩.高速铁路隧道围岩参数空间变异性的力学响应分析.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7,36(07):1697-1709.
38. 刘美麟,房倩,张顶立,侯艳娟.深基坑内撑式支护结构综合刚度研究.岩土力学,2017,38(07):2059-2064.
39. 刘翔,房倩.变坡面浅埋偏压隧道松动围岩压力计算方法.中国铁道科学,2017,38(02):64-70.
40. 曹利强,张顶立,房倩,粟威,廖俊华.泥水盾构泥浆在砂土地层中的渗透特性及对地层强度的影响.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6,40(06):7-13+31.
41. 张顶立,台启民,房倩.复杂隧道围岩安全性及其评价方法.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7,36(02):270-296.
42. 房倩,粟威,张顶立,于富才.基于现场监测数据的隧道围岩变形特性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6,35(09):1884-1897.
43. 杜明庆,张顶立,房倩,张素磊,熊磊晋.铁路隧道仰拱及仰拱填充层动力响应分析.中国铁道科学,2016,37(03):38-45.
44. 张顶立,陈立平,房倩,宋瑞刚.小净距隧道中央岩墙稳定性分析及其应用.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6,40(01):1-11.
45. 台启民,张顶立,房倩,李奥,高建朋.开挖面潜在超前破坏范围预测方法.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6,35(05):1009-1018.
46. 台启民,张顶立,房倩,齐俊,李奥,黄俊.软弱破碎围岩隧道超前支护确定方法.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6,35(01):109-118.
47. 于富才,张顶立,房倩,台启民,孙毅.高强钢筋格栅混凝土复合支护特性的试验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015,48(09):104-111.
48. 宋浩然,张顶立,房倩.地面荷载及围岩自重作用下浅埋隧道的围岩应力解.中国铁道科学,2015,36(05):54-60.
49. 李新宇,张顶立,房倩,宋浩然.越江跨海隧道突水模式研究.现代隧道技术,2015,52(04):24-31+40.
50. 董飞,张顶立,房倩,祝文君,陈立平,台启民.考虑管片接头影响的大直径盾构隧道地震响应分析.现代隧道技术,2015,52(04):111-120.
51. 李永宽,张顶立,房倩.海底隧道建设全过程风险评估分析.现代隧道技术,2015,52(03):47-54.
52. 应国刚,张顶立,陈立平,房倩,张成平.荷载结构模型在拱顶空洞存在情况下的修正.土木工程学报,2015,48(S1):181-185.
53. 李永宽,张顶立,房倩,王剑晨.浅埋暗挖隧道下穿地表建筑物安全控制技术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015,48(S1):266-269.
54. 宋浩然,张顶立,房倩.浅埋海底隧道的围岩应力解析解.土木工程学报,2015,48(S1):283-288.
55. 杨三资,张顶立,王剑晨,房倩,冉红玲.北京黏性土地层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施工地层变形规律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015,48(S1):297-301.
56. 文明,张顶立,房倩,张良以.地铁车站施工过程中地表沉降的NARXNN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5,34(S1):3306-3312.
57. 孙毅,张顶立,房倩,于富才,台启民.北京地区坑中坑工程地表沉降预测方法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5,34(S1):3491-3498.
58. 应国刚,张顶立,陈立平,房倩,杨吴礼.围岩支护作用关系中的温度影响因素研究.现代隧道技术,2015,52(01):69-75.
59. 张顶立,李倩倩,房倩,陈立平.隧道施工影响下城市复杂地层的变形机制及预测方法.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33(12):2504-2516.
60. 台启民,张顶立,房倩,孙毅,于富才,孟猛.暗挖重叠地铁隧道地表变形特性分析.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33(12):2472-2480.
61. 陈立平,张顶立,房倩,应国刚,黄俊.一种基于数值应力场的强度各向异性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岩土力学,2014,35(12):3611-3618.
62. 李倩倩,张顶立,房倩,李栋.浅埋暗挖法下穿既有盾构隧道的变形特性分析.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33(S2):3911-3918.
63. 李倩倩,张顶立,房倩.含空洞地层初始破坏的复变函数解析研究.岩土工程学报,2014,36(11):2110-2117.
64. 张顶立,陈峰宾,房倩.隧道初期支护结构受力特性及适用性研究.工程力学,2014,31(07):78-84.
65. 王剑晨,张顶立,张成平,房倩,苏洁,杜楠馨.北京地区浅埋暗挖法下穿施工既有隧道变形特点及预测.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33(05):947-956.
66. 刘艳,韦昌富,房倩,陈盼.非饱和土水-力本构模型及其隐式积分算法.岩土力学,2014,35(02):365-370+406.
67. 张顶立,房倩,陈铁林.大型海底隧道钻爆法修建关键技术.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4,38(01):1-7.
68. 王剑晨,张顶立,张成平,房倩,苏洁,陈立平.浅埋暗挖隧道近距施工引起的上覆地铁结构变形分析.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33(01):90-97.
69. 陈立平,张顶立,房倩,应国刚,王剑晨.基于细观统计的各向异性砂土摩擦特性与破坏机制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33(S1):3291-3298.
70. 李倩倩,张顶立,张成平,房倩.不同埋深下地铁隧道围岩破坏的试验研究.现代隧道技术,2013,50(06):85-93.
71. 陈立平,张顶立,房倩,苏洁.基于细观统计的砂土摩擦特性与破坏机制研究.岩土力学,2013,34(12):3471-3478.
72. 李志佳,张顶立,房倩,李淑.基于强度折减法的土质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隧道建设,2013,33(10):854-859.
73. 刘艳,韦昌富,赵成刚,房倩.一个高饱和度非饱和土的本构模型.岩土力学,2013,34(08):2189-2194.
74. 张顶立,张素磊,房倩,陈峰宾.铁路运营隧道衬砌背后接触状态及其分析.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32(02):217-224.
75. 李倩倩,张顶立,张成平,房倩.不同埋深下暗挖隧道施工的地层响应.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3,37(01):27-33.
76. 房倩,张顶立,王毅远,李鹏飞,陈铁林.高速铁路隧道初支、二衬间接触压力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30(S2):3377-3385.
77. 苏洁,张顶立,高自友,房倩.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影响下桩基沉降量与承载力损失的关系.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1,35(04):18-21+27.
78. 房倩,张顶立,王毅远,李鹏飞,李倩倩.圆形洞室围岩破坏模式模型试验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30(03):564-571.
79. 王抒,张顶立,房倩.隧道软弱围岩相似材料的力学性能试验.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06):680-683.
80. 刘艳,赵成刚,王靖安,房倩.基于土性参数的土水特征曲线的预测方法.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0,36(11):1457-1464.
81. 王抒,张顶立,房倩.响应面分析法在隧道相似材料试验中的应用.现代隧道技术,2010,47(05):44-47+84.
82. 李鹏飞,张顶立,赵勇,周烨,房倩,张翾.大断面黄土隧道二次衬砌受力特性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29(08):1690-1696.
83. 房倩,张顶立,侯永兵,李兵,孙锋.浅埋暗挖地铁车站的安全风险控制技术.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0,34(04):16-21.
84. 赵衍发,张顶立,李鹏飞,房倩,高亮.地铁车站大断面风道施工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及控制.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0,34(04):6-10.
85. 李鹏飞,张顶立,李兵,房倩,孙锋.海底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稳定性的流固耦合分析.中国铁道科学,2010,31(03):35-41.
86. 李兵,张顶立,房倩,李鹏飞.海底隧道建设全过程核心安全风险分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0,36(04):463-468.
87. 李兵,张顶立,房倩,李鹏飞.基于围岩变形控制的海底隧道突水安全风险分析.中国铁道科学,2010,31(02):84-89.
88. 房倩,张顶立,李鹏飞,刘艳.基于施工安全性的海底隧道断面优化研究.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0,36(03):321-327.
89. 孙锋,张顶立,王臣,房倩,李兵.劈裂注浆抬升既有管道效果分析及工程应用.岩土力学,2010,31(03):932-938.
90. 张顶立,李鹏飞,侯艳娟,房倩.城市隧道开挖对地表建筑群的影响分析及其对策.岩土工程学报,2010,32(02):296-302.
91. 郭衍敬,房倩,李兵.浅埋暗挖地铁车站管棚的数值模拟及其加固效果分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0,36(01):40-45.
92. 李鹏飞,张顶立,房倩,侯艳娟,李兵.变位分配原理在隧道穿越建筑物施工中的应用研究.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9,35(10):1344-1349.
93. 李鹏飞,张顶立,房倩,刘艳,李兵.基于连续介质模型的海底隧道支护结构受力特征.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9,33(04):7-12.
94. 李兵,张顶立,房倩,孙锋,王婷.风险系数法在海底隧道平面线位确定中的应用.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9,33(04):13-17+33.
95. 李鹏飞,张顶立,王梦恕,房倩,李兵.海底隧道衬砌结构受力特点及断面形状优化.中国铁道科学,2009,30(03):51-56.
96. 张顶立,李兵,房倩,吴介普.基于风险系数的海底隧道纵断面确定方法.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28(01):9-19.
97. 关继发,房倩,王振飞.北京直径线暗挖段穿越既有建筑物风险控制.岩土工程界,2008(08):50-53.
98. 苏洁,张顶立,牛晓凯,房倩.海底隧道结构健康监测设计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S2):3785-3792.
99. 房倩,张顶立,黄明琦.基于连续介质模型的海底隧道渗流问题分析.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S2):3776-3784.
100. 房倩,张顶立.浅埋暗挖地铁车站下穿既有线结构施工方法研究.中国铁道科学,2007(05):71-77.

专著/译著
专利 (1) 房倩; 陈立平; 张顶立; 应国刚; 苏洁, 一种隧道模型实验三维加载装置, 2015.5.20, 中国, ZL6.4
(2) 房倩; 董飞; 张顶立; 孟猛; 陈立平; 王剑晨; 宋浩然; 台启民; 于富才; 孙毅, 一种隧道模型试验台架, 2015.5.27, 中国, ZL9.4
(3) 房倩; 陈立平; 张顶立; 应国刚; 宋浩然; 董飞; 于富才; 台启民; 孙毅; 孟猛; 王剑晨; 李倩倩, 适用于模拟实验的隧道围岩分层沉降测试的装置和方法, 2015.5.20, 中国, ZL0.7
(4) 房倩; 张顶立; 陈立平; 刘艳; 苏洁; 应国刚, 一种土的被动侧压力系数测试装置 , 2013.3.25, 中国, ZL0.7
(5) 张顶立; 房倩; 李鹏飞; 陈铁林; 张成平; 李兵, 隧道施工模拟平面应变模型试验台装置 , 2009.12.28, 中国, ZL2.2
6) 张顶立; 于富才; 房倩; 台启民; 孟猛; 宋浩然; 陈立平; 董飞, 一种考虑全参数影响的隧道工程初期设计方法, 2015.5.27, 中国, ZL0.3
(7) 张顶立; 台启民; 房倩; 宋浩然; 陈立平; 于富才, 基于变形控制的隧道超前支护管理方法, 2015.6.24, 中国, ZL1.6
(8) 张顶立; 张成平; 房倩; 骆建军; 侯艳娟; 苏洁, 一种城市地下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动态控制方法 , 2009.2.23, 中国, ZL5.1
(9) 张顶立; 刘保国; 张成平; 房倩, 一种五联动岩石单轴流变仪 , 2009.2.23, 中国, ZL3.2
软件著作权
(1) 隧道施工管理数据库系统V1.0 (2015SR055256)
(2) 隧道支护设计辅助软件V1.0 (2015SR055025)
(3) 隧道支护结构设计评价与参数优化软件V1.0 (2015SR055520)



获奖与荣誉 1.房倩(3/15), 高速铁路隧道支护结构体系设计方法及其应用,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7
2.房倩(5/15), 复杂条件下大型海底隧道钻爆法建造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7
3.房倩(10/15), 高速铁路隧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 中国铁道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2016
4.房倩(8/15), 地铁换乘车站新型暗挖建造关键技术研究, 中国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1
5.房倩(7/10), 城市地下工程建设的安全风险控制技术及其应用, 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9
6.房倩(5/16), 大型跨海隧道钻爆法修建核心技术研究, 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
7.2012年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8.2011年 北京交通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9.2009年 宝钢优秀学生奖励
社会兼职 申请人致力于隧道及地下工程领域的研究工作,注重理论探索与工程实践的结合。围绕隧道及地下工程建造的结构安全和环境安全两个方向展开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被国内外同行认可的科研工作。已发表学术论文126篇、引用总计757次、h指数16(Google Scholar 2018年1月20日数据),其中SCI收录20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12篇)、EI收录55篇。参编专著2部(《城市地下工程建设安全风险及其控制》、《大型跨海隧道钻爆法修建技术及其应用》),地方及行业规范2部(《城市交通隧道工程结构检测与鉴定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土建设施状态评估技术标准》),行业指南1部(《绿色公路建设技术指南》)。申请发明专利13项(授权9项),软件著作权9项。获得省部级奖励6项包括: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5/15,2017;8/15,2011),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7/10,2009),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5/16,2011),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特等奖(10/40,2016),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3/15,2017)。博士论文获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共10篇,2012),评为第八批“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三年一评,每次60人,2017),获北京交通大学青年英才计划资助。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作为科研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课题、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高铁联合基金项目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现为国际海底隧道协会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理事,评为《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和《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Engineering》两期刊的优秀审稿人(2017)。



相关话题/北京交通大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北京交通大学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黄明利
    基本信息办公电话:电子邮件:mlhuang@bjtu.edu.cn通讯地址:北京海淀西直门外上园村3号隧道中心401室邮编:100044教育背景1.学习经历2003.9至今北京交通大学工作2000.82003.8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博士后(冯夏庭)1996.32000.3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博士(唐春安)1991.71994.7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硕士(段克信)1987.719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8
  • 北京交通大学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高日
    基本信息办公电话:**电子邮件:rigao@bjtu.edu.cn通讯地址: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邮编:100044教育背景1978年考入北方交通大学铁道工程专业读大学本科;1982年考入北方交通大学桥隧及结构工程专业读研究生,1985年获硕士学位;1993年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副教授;1999年荷兰Delft工业大学高级访问;2000年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教授至今。工作经历研究方向桥梁工程土木工程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8
  • 北京交通大学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波
    基本信息办公电话:电子邮件:libo_77@163.com通讯地址: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邮编:100044教育背景2014年12月2015年12月:访问2003年9月-2007年1月:博士研究生2000年9月-2003年9月:硕士研究生1996年9月-2000年7月:本科生工作经历本人长期从事大跨屋盖结构、超高层建筑及高耸结构等大型复杂结构设计及抗风咨询领域的教学、科研及工程咨询工作,重视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8
  • 北京交通大学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贺少辉
    基本信息办公电话:,**电子邮件:shhhe@bjtu.edu.cn通讯地址: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隧道系邮编:100044教育背景1995年6月在北京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1995年9月至1997年12月在北方交通大学作博士后研究;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任北方交通大学副教授、副所长;2002年12月至今,任北京(方)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系副主任。工作经历研究方向隧道与地下工程建筑与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8
  • 北京交通大学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久义
    基本信息办公电话:电子邮件:lijy@bjtu.edu.cn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园村3号,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邮编:100044教育背景1993年9月进入西北纺织工学院读本科,1997年7月获得环境工程专业工学学士学位;1997年9月进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读硕士,2000年7月获得环境工程专业工学硕学学位;2000年9月进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读博士,2003年7月获得环境工程专业理学博士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8
  • 北京交通大学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保国
    基本信息办公电话:电子邮件:bgliu@bjtu.edu.cn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外上园村3号土建学院邮编:100044教育背景1981.9.~1988.7.山东矿业学院学习,获矿业工程学士、硕士学位;1988.9.~1994.3.山东矿业学院矿山压力研究所工作,任实验室副主任、助教、讲师;1994.3.~1997.4.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博士研究生,获结构工程博士学位;1997.5.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8
  • 北京交通大学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保东
    基本信息办公电话:**电子邮件:bdliu@bjtu.edu.cn通讯地址:邮编:100044教育背景1986年1990年:北方交通大学工民建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0年1993年:北方交通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02年:北方交通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博士学位。1993年留校工作至今2013年612月赴荷兰TUdelft访学工作经历研究方向桥梁工程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建筑与土木工程(专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8
  • 北京交通大学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涛
    基本信息办公电话:电子邮件:taoli@bjtu.edu.cn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园村3号邮编:100044教育背景19911995德国凯撒斯劳滕大学(TUKaiserslautern)建筑/环境/土木工程学院,工学博士学位工作经历1985-1990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96-2002德国凯撒斯劳滕工业大学建筑/环境/土木工程学院,研究助理2003-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隧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8
  • 北京交通大学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旭
    基本信息办公电话:**电子邮件:xuli@bjtu.edu.cn通讯地址:北京海淀上园村3号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邮编:100044教育背景李旭(ceXuLi2012@163.com;xuli@bjtu.edu.cn),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岩土工程系教授,博导,岩土工程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边坡路基隧道工程咨询、机器学习在岩土工程应用、特殊土力学研究、计算岩土力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8
  • 北京交通大学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伟华
    基本信息办公电话:电子邮件:whli@bjtu.edu.cn通讯地址: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岩土工程系邮编:100044教育背景1995.91999.7北京交通大学本科(建筑工程)1999.92004.9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岩土工程)、博士(岩土工程)2015.92016.9美国南加州大学访问工作经历2004年9月2008年12月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讲师2009年1月2018年12月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