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京交通大学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萌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5-08

基本信息 办公电话:** 电子邮件: wangmeng@bjtu.edu.cn
通讯地址:北京交通大学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210房间 邮编:100044

教育背景 王萌,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高性能钢材本构理论研究、高性能新型钢结构节点/耗能元/构件开发及其抗震行为研究、高性能钢结构体系动力分析、韧性钢结构体系研发与受力行为研究、馆藏文物防震技术等。在结构模型试验、非线性数值模拟、恢复力理论模型、计算程序开发、结构累积损伤分析及钢结构优化设计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研究基础。截止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已结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已结题)、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1项(一等资助)(已结题)、教育部基本科研业务费1项、北京交通大学人才基金1项。
基于研究成果,已发表及录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22篇发表于SCI检索期刊,25篇发表于EI检索期刊;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项;参与编制技术规程1项。兼任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会员、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会员。担任Engineering Structures,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Thin-walledstructures, 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Steel and CompositeStructures, Journal of Building Engineering等国际SCI期刊审稿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人。

主要教育背景
2008.09-2013.07 清华大学 土木工程系 工学博士
2004.09-2008.07 清华大学 土木工程系 工学学士


工作经历 主要工作经历
2019.12-现今 北京交通大学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5.12-2019.12 北京交通大学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5.08-2016.08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 (Universityof Illinois at Urbana Champaign (UIUC)),访问、博士后
2013.07-2015.10 北京交通大学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讲师、师资博士后
研究领域
[1] 高性能钢材循环本构模型理论研究(普通钢材、低屈服点钢材、高强度钢材等);
[2] 高性能新型钢结构节点、耗能元/构件开发及其抗震行为研究(装配式钢结构、钢板剪力墙、耗能支撑、钢框架、新型节点等);
[3] 韧性钢结构体系研发与受力行为研究(震后可快速恢复功能装配式结构体系);
[4] 馆藏文物防震技术研究。

招生专业
[1]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博士
[2]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硕士
研究方向 建筑结构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招生专业 土木工程硕士
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
土木工程博士
科研项目 在研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 [1]** “T型肋加劲低屈服点钢板剪力墙结构体系损伤控制与性能话设计方法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8.01-2021.12 (主持)
[2] ** “可更换损伤耗能连接组件的钢框架结构体系受力机理及设计方法研究”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8.01-2020.12 (主持)
[3]** “T型肋加劲低屈服点钢板剪力墙抗震机理及滞回模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2015.01-2017.12. (主持)
[4]C15RC00100 “低屈服点钢板剪力墙统一恢复力模型及性能化设计方法”北京交通大学人才基金,2015.06-2017.06. (主持)
完成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 [5]** “低屈服点钢板剪力墙结构等效恢复力理论模型及设计方法研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2015.01-2016.12. (主持)
[6]2014M550021 “新型面外加劲低屈服点钢板剪力墙滞回行为及模型研究”55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2013.09-2015.08. (主持)
[7]2014JBM074 “罕遇地震下多高层钢框架结构累积损伤退化理论模型及应用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4.01-2015.12. (主持)
[8] **“现代高性能钢结构体系的关键基础理论、体系创新与性能化设计方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2011.01-2014.12. (主要完成人)
[9] **“强震作用下高层钢结构损伤退化滞回性能和计算模型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009.01-2011.12. (主要完成人)
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 [10]“拉索应力不均匀分布理论及其改进型疲劳寿命设计方法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6.01-2019.12. (2/9)
[11]“高层建筑自恢复耗能支撑结构抗震性能与设计理论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6.01-2019.12. (2/8)
[12]“高强度钢材超高层钢结构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6.01-2019.12. (3/9)
主持及参与的科研技术服务项目:

[1] 超大型商业综合体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2] 贵州毕节金海湖新区“一场两馆” 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3] 钢筋混凝土中纯剪预埋件抗剪承载力影响因素试验

[4] 池州大桥分组集聚式索塔锚固构造计算分析

[5] Q345B钢材材性试验测试

[6] 云南省博物馆珍贵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

[7] 馆藏文物防工业振动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教学工作 讲授课程
[1] 本科生专业基础课《土木工程材料》
[2] 本科生专业课《钢结构设计原理》
[3] 研究生英文课程《Steel Structure》
指导竞
[4]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二等奖,指导教师
[5] 第四届北京市大学生建筑结构设计竞赛,二等奖第一名,指导教师
教学基本功比赛
[6] 北京市高校第十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
[7] 北京市高校第十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最佳演示奖
[8] 北京交通大学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9] 北京交通大学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最佳教案奖
[10] 2016年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


论文/期刊
代表性期刊论文:
[1] WANG Meng*, KeXiaogang. Seismic design of widening flange connection with fuses based onenergy dissipation,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170: 106076,2020.
[2] WANG Meng*, BIPeng. Study on seismic behavior and design method of dissipative bolted jointfor steel frame with replaceable low yield point steel connected components.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198: 677-695, 2019. (SCI,An2)

[3] WANG Meng*, YangWeiguo. Equivalent constitutive model of steel plate shear wall structures,Thin-walled Structures, 124: 415-429, 2018. (SCI,An2)

[4] WANG Meng*,Borello D J, Fahnestock L A. Boundary Frame Contribution in Coupled andUncoupled Steel Plate Shear Walls,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StructuralDynamics, 46(14): 2355-2380, 2017. (SCI,An2)

[5] WANG Meng*,Fahnestock L A, QIAN Fengxia, YANG Weiguo. Experimental Cyclic Behavior andConstitutive Modeling of Low Yield Point Steels,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Materials, 131: 696-712, 2017. (SCI, An2)

[6] WANG Meng*, YANG Weiguo. Seismic behaviors of steel plate shearwall structures with construction details and materials, Journal of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107: 194-210, 2015. (SCI, An3).

[7] WANG Meng*, Shi Yongjiu, Xu Jian, Yang Weiguo, Li Yixin.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y of unstiffened steel plate shear wallstructures,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112:373-386, 2015. (SCI, An3).

[8] WANG Meng*, Shi Yongjiu, WANG Yuanqing. Application of steelequivalent constitutive model for predicting seismic behavior of steel frame,Steel and Composite Structures, 19(5): 1055-1075, 2015. (SCI, An3).

[9] WANG Meng*, SHI Yongjiu, WANG Yuanqing, Yang Weiguo. InfluencingFactors Analysis of Degradation and Damage and the Effect on Steel Fram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eel Structures, 15(1): 17-30, 2015. (SCI, An4).

[10] WANG Meng*, SHI Yongjiu, YANG Weiguo, WANG Yuanqing. Influenceof Damage and Degradation Index on Steel Frame under Severe Earthquakes,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18(12): 2035-2046, 2015. (SCI, An4).

[11] WANG Meng*, SHI Yongjiu, WANG Yuanqing, Shi Gang. Numericalstudy on seismic behaviors of steel frame end-plate connections, Journal of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90: 140-152, 2013. (SCI, An3)

[12] WANG Meng*, SHI Yongjiu, Wang Yuanqing, Xiong Jun, Chen Hong.Degradation and damage behaviors of steel frame welded connections, Steel andComposite Structures, 15(4): 357-377, 2013. (SCI, An3)

[13] WANG Meng*, SHI Yongjiu, WANG Yuanqing. Equivalent constitutivemodel of steel with cumulative degradation and damage, Journal of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79: 101-114, 2012. (SCI, An3)

[14] SHI Gang*, WANG Meng, BAI Yu, WANG Fei, SHI Yongjiu, WANGYuanqing. Experimental and modeling study of high-strength structural steelunder cyclic loading, Engineering Structures, 37:1-13, 2012. (SCI, An2)

[15] Ding Dayi, WANG Meng*, Wang Yuanqing, Pan Bin, Shi Yongjiu. Experimental andanalytical investigations on a large floor truss pinned connection. Advance inStructural Engineering, 20(7):1007-1023, 2017.

[16] YANG Weiguo, WANG Meng*, SHI Jianquan, GE Jiaqi,ZHANG Nan, MA Botao. Performance study on the whole vibration process of amuseum induced by metro.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 55(2): 413-434,2016.

[17] SHI Yongjiu, WANG Meng*, WANG Yuanqing. Analysis of seismicbehavior of welded steel connections and frames with differently constructedconnections, 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15(7): 1053-1068, 2012.

[18] SHI Yongjiu, WANG Meng*, WANG Yuanqing. Experimental andconstitutive model study of structural steel under cyclic loading, Journal of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67(8): 1185-1197, 2011.

[19] SHI Yongjiu, WANG Meng*, WANG Yuanqing. Analysis on shearbehavior of high-strength bolts conne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eelStructures, 11(2): 203-213, 2011.

[20] SHI Gang*, WANG Meng, WANG Yuanqing, WANG Fei. Cyclic Behaviorof 460 MPa High Strength Structural Steel and Welded Connection underEarthquake Loading, 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16(3): 451-466, 2013.

[21] SHI Yongjiu*, WANG Meng, WANG Yuanqing, YANG Wen, SHI Gang.Rehabilitation of steel moment connections with cover plates under initialloading. 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14(5): 789-800, 2011.

[22] 王萌*,毕鹏,杨维国,吴照章. 设置低屈服点钢材“延性保险丝”的钢框架连接节点受力行为研究. 建筑结构学报, 40(11): 90-101, 2019. (EI收录)

[23] 王萌*,柯小刚. 带LYP160钢连接组件的扩翼型盖板连接节点抗震行为研究. 工程力学, 36(8): 149-160, 2019.

[24] 王萌*,柯小刚,吴照章. 可更换延性耗能连接组件的钢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工程力学, 35(12): 151-163,2018. (EI)

[25] 王萌*,杨维国,钱凤霞. 钢板剪力墙水平荷载作用下简化滞回理论模型研究. 建筑结构学报, 38(10): 59-67,2017. (EI)

[26] 王萌,孙新阳,*李茜,张强,李法雄. 分组集聚式斜拉桥索塔锚固区传力机制,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49(12): 176-183, 2017. (EI)

[27] 王萌*,钱凤霞,杨维国. LYP160低屈服点钢材本构行为研究, 建筑结构学报, 38(2): 55-62,2017. (EI收录)

[28] 王萌*,钱凤霞,杨维国,杨璐. 低屈服点钢材与Q345B和Q460D钢材本构关系对比研究, 工程力学, 34(2): 60-68,2017. (EI)

[29] 王萌*, 杨维国. 薄钢板剪力墙结构滞回行为研究, 建筑结构学报, 36(1):7-16, 2015.(EI).

[30] 王萌*,杨维国. 不同改进形式钢板剪力墙滞回性能研究, 工程力学, 33(8): 110-121,2016. (EI)

[31] 王萌*,杨维国,王元清,常婷,石永久. 奥氏体不锈钢滞回本构模型研究, 工程力学, 32(11): 107-114,2015. (EI).

[32] 王萌*, 石永久, 王元清. 17层钢框架在北岭地震下的破坏预测. 工程力学, 32(3): 50-56,2015. (EI).

[33] 王萌*, 石永久, 杨维国, 王元清. 强震作用下损伤退化控制指数影响研究, 土木工程学报, 47: 273-279,2014. (EI).

[34] 王萌*, 石永久, 王元清. 强震作用下钢材等效本构模型应用研究, 建筑结构学报, 34(10): 84-92,2013. (EI).

[35] 王萌*, 石永久,王元清. 钢框架焊接节点局部屈曲累积损伤分析.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2, 44(4):86-93. (EI)

[36] 王萌*, 石永久, 王元清. 强震作用下构件的损伤退化对钢框架结构整体受力性能的影响. 建筑结构学报, 2012, 33(10): 94-101.(EI)

[37] 王萌*, 石永久, 王元清. 强震下钢框架动力时程分析模型应用对比分析. 土木工程学报, 2012,45: 80-83.(EI)

[38] 王萌*, 石永久,王元清. 钢框架焊接节点局部屈曲累积损伤分析.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2, 44(4):86-93. (EI)


代表性会议论文:

[39] WANG Meng*, Borello D J, Fahnestock L A. Cyclic analysis of steelplate shear walls with coupling. 16th World Conference on Earthquake, 16WCEE2017, Santiago Chile, January 9th to 13th 2017.

[40] WANG Meng*, SUN Xinyang, YANG Weiguo, SHI Yongjiu, WANG Yuanqing.Application of equivalent constitutive model for an actual damaged steel frameunder strong earthquake. The 1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Engineering, Beijing, China, October 12th to 16th, 2016, 615-621.

[41] 王萌*, 杨维国. 低屈服点钢板剪力墙抗震行为研究进展,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4届(ISSF-2014)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 钢结构, 2014 增刊: 68-74, 2014.
[42] 王萌*, 孙新阳, 杨维国. T型肋加劲低屈服点薄钢板剪力墙受力行为研究. 第九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工程防震减灾新技术、新进展和新应用), 合肥, 中国, 2016.10.27-2016.10.29:360-371.





专著/译著
专利
[1] 王萌,杨维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专利(9.X):一种内置型钢钢管混凝土边框低屈服点钢板剪力墙结构,2016-3-3.
[2] 王萌,杨维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专利(5.2):一种震后可更换装配式钢框架和钢板剪力墙结构,2018-2-24.



软件著作权
获奖与荣誉 [1] 北京市高校第十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
[2] 北京市高校第十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最佳演示奖
[3] 北京交通大学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4] 北京交通大学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最佳教案奖
[5] 2016年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
[6] 2013年 北京市 优秀毕业生(博士)
[7] 2013年 清华大学 优秀博士论文
[8] 2012年 清华大学 特等奖学金
社会兼职 [1] 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会员;
[2]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会员;
[3] Engineering Structures,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Thin-walledstructures, 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Steel and CompositeStructures, Journal of Building Engineering等十余个国际SCI期刊审稿人;
[4] 《建筑结构学报》、《工程力学》、《清华大学学报》、《东南大学学报》、《振动与冲击》等多个国内EI期刊审稿人;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人。



相关话题/北京交通大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北京交通大学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向宏军
    基本信息办公电话:电子邮件:hjxiang@bjtu.edu.cn通讯地址: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工程楼207室邮编:100044教育背景大学以上学历:2002.92007.7北京交通大学,结构工程,研究生提前攻博,博士。1998.92002.7北方交通大学,土木工程,本科;最新信息关注智能材料与结构研究所微信公号:SMS_Lab工作经历主要工作经历:2014.10至今北京交通大学,建筑工程系,破格晋升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8
  • 北京交通大学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元丰
    基本信息办公电话:电子邮件:cyfwang@bjtu.edu.cn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园村3号土木工程楼233办公室邮编:100044教育背景■2002年7月至2002年8月参加联合国开发署(UNDP)在印度尼西亚举办的结构可持续安全设计研讨班。■2001年12月至2002年3月获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奖学金,在德国Hannover大学与P.Wriggers教授(国际计算力学杂志主编,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8
  • 北京交通大学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谢楠
    基本信息办公电话:电子邮件:nxie@bjtu.edu.cn通讯地址:邮编: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研究方向建筑结构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招生专业土木工程硕士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土木工程博士科研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之临时支撑失稳机理,2016070120200630,51万,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防错机理与对策,20160101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8
  • 北京交通大学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徐龙河
    基本信息办公电话:电子邮件:lhxu@bjtu.edu.cn通讯地址:邮编:教育背景徐龙河,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建筑工程系主任、工程结构抗震研究所所长。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首批入选北京交通大学“卓越百人”第三层次。长期从事高层建筑结构抗震与减震控制领域的研究工作,在高层建筑结构地震破坏准则、倒塌机理分析与失效模式优化、自恢复耗能支撑结构体系、以及新型磁流体阻尼器等减震控制技术与高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8
  • 北京交通大学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邢佶慧
    基本信息办公电话:电子邮件:jhxing@bjtu.edu.cn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园村3号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建工系邮编:100044教育背景教育简历2011年2月2012年1月:ImperialCollegeLondon访问合作导师:LeroyGardner专业:钢结构合作课题:圆钢管压弯构件变轴力滞回性能研究2000年9月-2004年7月:博士研究生  指导教师:沈世钊院士  专  业: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8
  • 北京交通大学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杨成永
    暂未发布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8
  • 北京交通大学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项彦勇
    基本信息办公电话:01051683554电子邮件:yyxiang@bjtu.edu.cn通讯地址:邮编:教育背景1990/09–1994/05,滑铁卢大学(加拿大),土木工程系,博士,导师:J.Sykes.1988/09–1990/08,新斯科舍理工大学(加拿大),应用数学系,硕士,导师:M.G.Satish,L.G.Jaeger1982/03–1984/12,北方交通大学,铁道建筑系,硕士,导师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8
  • 北京交通大学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杨维国
    基本信息办公电话:**电子邮件:wgyang1@bjtu.edu.cn通讯地址: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邮编:100044教育背景19921996年在北方交通大学土木建筑系学习,获学士学位;19961999年在北方交通大学土建学院结构工程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19992002年在北方交通大学土建学院桥梁及结构工程专业学习,获博士学位;20022004年清华大学土木系结构工程研究所,博士后;2004年起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8
  • 北京交通大学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杨娜
    基本信息办公电话:**电子邮件:nyang@bjtu.edu.cn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园村3号邮编:100044教育背景受教育经历21998/092001/08,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专业研究生/工学博士21996/091998/06,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计算力学专业研究生/工学硕士21992/091996/06,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工程系,本科/工学学士研究工作经历22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8
  • 北京交通大学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姚宏
    基本信息办公电话:电子邮件:hyao@bjtu.edu.cn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园村3号邮编:100044教育背景2010年6月2011年6月,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土木与环境学院,访问2000年9月2003年7月,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1998年9月2000年6月,硕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1994年9月1998年7月,本科,兰州铁道学院环境工程系(系学生会主席)工作经历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