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王哲

北京交通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3-09-25




基本信息
姓名:王哲
出生年月:
毕业院校:大连理工大学

性别:男
民族:汉族
职务:无


职称:研究员
办公电话:51688118,15001149277
通讯地址:北方交通大学土建学院
电子邮件:zhwang@bjtu.edu.cn

个人简历
个人简历
王哲,男,1961年6月生,内蒙古通辽市人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隧道与岩土工程研究所。

1979.9-1983.7东北大学(原东北工学院)采矿系矿山建筑专业,获学士学位;
1985.9-1988.4东北大学(原东北工学院)研究生院,获岩石力学专业硕士学位;
1990.9-1994.3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获结构工程博士学位;
1994.3-1996.7哈尔滨建筑大学(现并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水利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研究,主攻静动态统一本构关系基本理论。
1996.7-现在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先后任副研究员、研究员,主讲过钢筋混凝土结构,高等钢筋混凝土结构,砖混结构,岩土弹塑性力学等。

研究领域
一、主要研究方向
1.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隧道工程的设计理论、数值模拟、实验技术及施工技术;
2.高性能混凝土和RPC力学性质改进;
3.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结构体系研究及设计理论;
4.灾害机理,依据大系统理论研究滑坡,泥石流,隧道塌方,沙土液化等。
5.本构关系方向
(1)静动态统一本构关系的基本理论;
(2)混凝土材料的静动态本构关系;
(3)岩石的蠕变问题,岩爆问题;
(4)土的本构关系。

二、主要理论贡献:
1.原创性地建立了时间相关-时间无关统一本构关系理论,证明了判别不可逆行为是否出现、是否与时间相关的判据,把经典塑性力学与粘塑性力学统一起来;
2.证明了经典塑性力学力学中的一致性条件这一假设是否成立的判据。

科研项目
近些年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有:
1.基于极限状态实验象限的混凝土的静态本构关系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0879004)
2.复杂单调加载及非比例循环加载条件下的混凝土本构关系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078024)
3.基于极限状态实验象限的混凝土的静态本构关系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0879004)
4.可以考虑复杂荷载历史对承载能力影响的、混凝土的本构模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0479044)
5.混凝土的抗扰动面及损伤本构模型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0279001)
6.高拱坝地震破坏机理和大坝混凝土动态强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50139010)
7.高拱坝混凝土静动态统一本构模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59739180)
8.混凝土的动态本构关系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访问基金
9.混凝土弹塑性损伤本构关系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
10.混凝土塑性本构关系实验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
11.北京地铁五号线管片实验研究,横向课题
论文及著作
本构关系研究方向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代表最近研究方向的论文有:
[1]王哲.耦合双子系统本构关系中一致性条件成立的判别准则,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05,13(3):320-325
[2]王哲,不可逆系统稳定性的3个判别准则,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29(1):41-43,52
[3]王哲,无耦合条件下的多子系统静动态统一本构关系(上)――基本理论.计算力学学报,2004,21(2):222-230
[4]王哲,林杲,无耦合条件下的多子系统静动态统一本构关系(下)――铝的双子系统静动态统一本构关系.计算力学学报,2004,21(2):231-235
[5]王哲,时间无关不可逆过程及不可逆系统的稳定性.力学学报,2003,35(3):377-384
指导研究生情况
1.目前指导在读硕士研究生若干名;
2.每年招收1~2名博士研究生;
3.2010年和2011年将招聘博士后1~2名,混凝土本构关系方向的研究人员优先考虑。
20011年又将启动一项新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欢迎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的青年学子加入我们的研究小组。

获得荣誉
1.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复杂条件下高 拱坝(300米级)建设中的应用基础研究”,2004年2月(第五完成人,第四完成单位)。

2.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高拱坝材料动态特性和地震破坏机理研究及大坝抗震安全评价,2008年1月(第三完成人,第三完成单位)。

团体兼职
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生联合导师
相关话题/土木 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