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位:工程硕士085212)软件工程作为一个独立的一级学科,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数学等其他一级学科紧密相连,是基础性和技术性并重的新兴学科。一、培养目标 面向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需要,以工程化思路,面向企事业单位对软件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软件工程领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较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和初步写作;具有从事科研工作和应用高新技术独立担负工程技术工作的能力,决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具有健康体魄的高层次的工程技术专门人才。二、研究方向方向1:软件工程技术主要研究需求工程、软件方法学、软件规范语言、软件体系结构、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软件再工程、基于模型和逻辑推理的软件验证方法、软件工程环境与开发工具、面向领域的软件工程方法与技术等。该方向由赵会群教授为方向带头人,孙晶副教授、徐迟、郭峰等教师组成的科研团队为导师组。在软件方法学、软件体系结构、软件测试、软件再工程、基于模型和逻辑推理的软件验证方法,软件工程环境与开发工具、面向领域的软件工程方法与技术等方向开展研究。方向2:软件工程管理主要研究软件的配置管理、软件过程技术、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度量方法与技术等。该方向由吴洁明教授为方向带头人,并由王月海副教授、刘高军副教授、何丽、等一批年富力强的教师组成导师组。在软件配置管理、软件过程技术、软件项目管理等方向开展研究。方向3:软件服务工程主要研究软件服务理论、方法、技术与应用,软件过程服务、面向服务的计算及服务工程。该方向由韩燕波研究员为方向带头人,赵卓峰副教授、刘晨等一批博士组成科研团队构成导师组。在服务科学理论、服务工程技术、云计算等方向开展研究。三、学习年限与学期安排本学科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1年,论文研究和撰写论文时间为2年。 1.入学后第1学期的一个月内,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制定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并提交到二级学科导师组审查,然后经一级学科责任教授和学院主管院长批准后送交研究生部备案。 2.入学后第1学期和第2学期,主要进行学位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习;对于专业硕士需要在第一年增加实践环节的学习。在导师指导下围绕研究方向和具体科研任务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撰写文献综述报告。 3.入学后第3学期,研究生做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由二级学科责任教授组织导师组评议。开题报告内容包括:选题意义、国内外发展动态、论文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实验手段、技术路线及时间安排等。由二级学科导师组评议决定是否通过,然后报一级学科责任教授审核通过后,再报学院审批。 4.入学后第4学期,要求对其进行一次论文工作中期考核,要求研究生以书面和讲述两种方式,做论文研究中期进展报告。由二级学科责任教授组织导师组对论文中期报告进行考核,就课题的进度、理论分析、实验方法、数据结果的可靠性、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及初步结论的正确性等进行评审,对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方案提出指导性建议。 5.入学后第1~4学期,进行教学和学术实践。教学实践的形式可以是助课、辅导、组织课堂讨论、指导实验、指导本专科课程论文、辅助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等多种形式。学术实践的形式包括参加学术报告,做一次公开学术报告,并写一份书面报告等。 6.入学后第3~6学期,进行学位论文相关研究工作和论文撰写与答辩。四、培养方式1.导师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在研究生入学后,从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制订每个研究生的培养方案。2.软件工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采取系统的课程学习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实行学分制。3.软件工程实践要求学生直接参与软件企业或软件工程项目的实际开发过程,完成必要的技术方案设计、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等工作;并在所取得的工程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完成硕士学位的论文工作。4.在指导方式上,采取导师负责和团队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并配备企业导师。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每完成16学时的学习量,可获得1个学分。硕士研究生的最低课程学分要求为31学分。其中学位公共课3门6学分(包括政治理论课2 门3学分,第一外国语3学分);专业基础课3门7学分;专业必修课4门7学分;选修课至少大于5学分;必修环节,专业实践6学分。专业核心课程强调本领域的理论基础与核心技术,选修课程注重工程能力培养,并结合市场需求。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是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重要环节,是软件工程硕士的必修环节和必修学分。课程设置如下表所示: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软件工程领域
类 别 | 课程名称 (英文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拟主讲教 师 | 备注 | |
学位课 | 公 共 基 础 课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Studies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36 | 2 | 1 | 课程组 | 6学分 |
自然辩证法概论 Introduction to Dialectics of nature | 18 | 1 | 2 | 课程组 | |||
研究生英语 Postgraduate English | 96 | 3 | 1-2 | 英语 教研组 | |||
专 业 基 础 课 | 矩阵分析 Matrix Analysis | 32 | 2 | 1 | 解加芳 | 7学分 | |
现代软件工程 Modern Software Engineering | 48 | 3 | 1 | 吴洁明 | |||
面向对象技术及应用 Object-Oriented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 32 | 2 | 1 | 曾凡峰 | |||
专业 必修课 | 软件需求与过程管理 Software Requirement and Process Management | 32 | 2 | 2 | 王辉柏 | 7学分 | |
软件体系结构 Software Architecture | 32 | 2 | 2 | 郭 峰 | |||
软件测试技术 Software Testing Technology | 32 | 2 | 1 | 赵会群 | |||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Software Engineering | 16 | 1 | 1 | 吴洁明 | |||
专业 选修课 | 高级网络编程技术 Advanced Network Programming | 32 | 2 | 2 | 马东超 | 至少选修大于 5学分的课程 | |
物联网软件技术 Internet of Things Software Technology | 32 | 2 | 1 | 徐 迟 | |||
软件项目管理 Software Project Management | 32 | 2 | 1 | 吴洁明 | |||
高级算法分析及设计 Advanced Algorithm Design and Analysis | 32 | 2 | 2 | 段建勇 | |||
高级操作系统 Advanced Operating Systems | 32 | 2 | 2 | 宋丽华 | |||
信息安全技术 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 | 32 | 2 | 2 | 杜春来 | |||
软件服务与云计算 Cloud Computing and Software-as-a-service | 48 | 3 | 2 | 韩燕波 | |||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Data Warehouse and Data Mining | 48 | 3 | 2 | 宋 威 | |||
电子商务技术 Electronic Commerce Technology | 32 | 2 | 2 | 李也白 | |||
知识产权法与合同法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and Contract Law | 32 | 1 | 2 | 欧阳苏芳 尚志红 | |||
第二外语(日语或德语)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Japanese or German) | 48 | 2 | 2 | 徐 美 梁丹丹 | |||
必修 环节 | 专业实践 Professional Practice | 6 | 3-6 | 实践总 结报告 | 6学分 | ||
文献总结及开题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 Opening Report | 3 | ||||||
学位论文 Degree Thesis | 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