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松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4-26


姓名: 刘 松
职称: 副教授
所在院系: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研究方向(Focus Area):
?网络通信与应用,Network communication and application
?大数据分析,Big data analysis
?专利技术产业化,Patent Industrialization
联系方式
办公地址:主楼A8
电子邮箱:liusong@ncepu.edu.cn
办公电话:,**

一、个人简介及主要荣誉称号
刘松,早稻田大学信息通信学博士,现任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早稻田大学客座研究员,中国专利代理人。研究领域为网络通信与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专利化与标准化。曾主持中央高校基金、国网能源研究院、亚太电气通信共同体的多个国际、国内研究课题,获得中国产学研创新奖,中关村十大海归新星,越南信息通信部长奖等奖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40余篇,申请及授权发明、实用新型及软件著作权专利20余项。
2004年通过国家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负责过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等百余件PCT国际专利的权利化工作。

二、教学与人才培养情况
1.教学课程
智能电网导论,2015年起,32学时
智能电网通信技术,2018年起,32学时

三、主要科研项目情况
[1]- 2007年至2011年,带领研发团队承接日本总务省远程互动多媒体平台项目,获得越南信息通信部部长特等奖。该项目为亚太通信联盟纵向课题。
[2]- 中央高校基金项目“基于高级量测体系的智能用电在线管理平台”;
[3]-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高级量测体系的智能用电优化算法的研究”
[4]- 南网科研院“移动应用基础平台编码开发”;
[5]- 国网能源研究院 “坚强智能电网政策模拟分析平台软件开发”;
[6]- 北京电力公司“直流集中供电LED照明技术研究-智能调光控制技术研究与系统研制”;
[7]-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自适应型电工培训系统”;

四、代表性论著
[1]Building a policy simulation platform for future smart grid in China(建立中国未来智能电网仿真平台的政策)---发表于2016年11月4日;CCNC2017
[2]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Power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Platform based on Smart Meter(基于智能电表信息可视化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发表于2016年7月10日;ICISCE2016
[3]Neural Network Pattern Recognition Based Non-intrusive Load Monitoring for a Residential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基于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的智慧小区能耗监测管理系统)---发表于2016年5月20日;ICISCE2016
[4]The research of real-time UAV inspection system for photovoltaic power station based on 4G private network(基于4G专网的光伏电站无人机实时巡检系统研究)---发表于2016年7月4日;Journal of Computers
[5]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rmal Comfort and Air-condition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Different Cities(不同城市空调热舒适度与耗电量的关系研究)---发表于2016年7月4日;Journal of Computers
[6]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13 1 **.X一种用电控制设备及方法
[7]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13 1 **.1一种用电控制设备及方法
[8]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13 1 **.4一种用电控制设备及方法
[9]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15 1 **.7一种电力负荷分解方法及装置
[10]7.9 一种多模通信装置及多模通信方法
[11]1.X 一种对智能电表载波模块进行调试的方法及系统
[12]0.2 一种智能母线监控系统和方法
[13]3.8 一种网络设备用电信息监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14]6.1一种电能数据传输系统和方法
[15]BS.**X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电路HD1101
[16]BS.**X电力线宽带载波通信集成芯片KL-SGM-150805
相关话题/华北电力大学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