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1990–2015年青藏高原人类足迹数据集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2-01-02


摘要&关键词
摘要:青藏高原是地球上具有鲜明特色的自然和文化景观地域单元,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近30年来,随着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影响持续增加,人类活动强度空间数据集的制备,有助于深入理解青藏高原地区人类活动的生态环境效应,对于调控人类活动、促进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人类足迹指数方法,利用人口密度、土地利用、放牧密度、夜间灯光、铁路和道路6种代表人类活动的空间数据,完成1990、1995、2000、2005、2010和2015年共6期青藏高原人类足迹数据集的制备。
关键词:青藏高原;人类活动强度;人类足迹

Abstract & Keywords
Abstract:?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QTP) where the ecological system is fragile and sensitive, increasing human activities have led to a series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which provoked social controversies in the recent years. A comprehensive spatial dataset that records human activity intensity is thus critical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alpine ecosystem of the QTP. It would also be very important for regulating human activities and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is study, the human footprint index method was adopted to evaluate the intensity of human activity on the QTP, which used six types of spatial data as indicators of human activities, including population density, land use, grazing density, night lighting, railway and road. The dataset records indicators of human activity intensity in the six phases, namely,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and 2015.
Keywords:?Qinghai-Tibet Plateau;?human activity intensity;?human footprint

数据库(集)基本信息简介
数据库(集)名称1990–2015年青藏高原人类足迹数据集
数据作者段群滔,罗立辉
数据通信作者罗立辉(luolh@lzb.ac.cn)
数据集时间范围1990–2015年
地理范围青藏高原
空间分辨率1 km
数据量53.9 MB
数据格式TIFF
数据服务系统网址http://www.dx.doi.org/10.11922/sciencedb.933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0507405、2018YFB15028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1065);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先导科技专项(XDA23060303)。
数据库(集)组成本数据集包括青藏高原6期人类足迹数据,数据保存为一个压缩文件(“1990–2015年青藏高原人类足迹数据集.zip”),每期人类足迹数据为一个TIFF文件,文件以数据集年份命名,总数据量为53.9 MB。

Dataset Profile
TitleA dataset of human footprint over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during 1990–2015
Data authorsDuan Quntao, Luo Lihui
Data corresponding authorLuo Lihui (luolh@lzb.ac.cn)
Time range1990–2015
Geographical scopeQinghai-Tibet Plateau
Spatial resolution1 km
Data volume53.9 MB
Data formatTIFF
Data service system<http://www.dx.doi.org/10.11922/sciencedb.933>
Sources of funding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2019YFC0507405, 2018YFB1502800);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41871065); The Strategic Priority Research Program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XDA23060303).
Dataset compositionThis dataset includes human footprints data products for six time periods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stored as a compressed file named “A dataset of human footprint over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during 1990–2015.zip”. It consists of six TIFF files named after the respective years, with a total data volume of 53.9 MB.



引 言
自20世纪以来,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人类活动对全球生态系统的扰动显著增强[1-2],且该扰动对陆地表层生态环境的影响尤为突出[3,4,5 ]。青藏高原作为地球“第三极”,同时也是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景观地域单元,生态环境较为脆弱[6-7]。近几十年来,该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青藏铁路开通以来,人类活动显著增加,有关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影响一直是研究的热点[8,9,10,11 ]。其中,准确评价人类活动强度是探究青藏高原人类活动生态环境效应的基础,对促进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人类活动强度评价主要以统计分析方法为主[12,13,14,15 ],难以生成高质量的人类活动强度空间数据。相较于近几十年来气候变化研究相关的空间数据在研究方法、制备速度、时空分辨率和数据质量等方面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相关的空间数据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其中,人类足迹指数方法作为制备人类活动强度空间数据的一类方法,自Sanderson等[16]2002年提出以来,已在全球不同尺度得到应用和发展[17,18,19 ]。Sanderson等提出此方法时,首先选择代表人口密度、土地利用转变、通达性和电力基础设施4类人类活动的9个空间数据图层,然后将各图层进行缓冲区分析和重新赋值,赋值范围为0–10,最后将赋值后的图层进行叠加分析和分区归一化处理,得到表征全球陆地人类活动强度的人类足迹数据。该方法自提出后就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如Venter等[20]运用此方法制备1993年和2009年的全球人类足迹数据时,对人口密度和道路图层进行了更细化的赋值,Gonzalez-Abraham等[21]利用此方法制备墨西哥人类足迹数据时,没有计算铁路和通航河流的影响。此外,Etter等[22]应用此方法在哥伦比亚开展研究时,增加了代表人类影响时间和生物物理脆弱性的数据来完成人类足迹数据的制备,Correa Ayram等[23]则在Etter等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表示生境丧失和破碎化程度的指标来制备墨西哥火山带地区的人类足迹数据。总的来看,当前人类足迹指数方法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指标数据的选择和细化赋值两个方面。
基于此,本文采用人类足迹指数方法,综合考虑青藏高原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选择人口密度、土地利用、放牧密度、夜间灯光、铁路和道路等共6种代表人类活动的空间数据指标,并结合冰川、湖泊和保护区数据,完成1990、1995、2000、2005、2010和2015年共6期青藏高原人类足迹数据的制备。

1 ? 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
1.1 ? 数据来源
本数据集采用的数据包括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牛羊密度、夜间灯光、铁路、道路、冰川、湖泊、保护区和牛羊肉产量数据。其中,人口密度和土地利用数据由资源环境数据云平台网站(http://www.resdc.cn/Default.aspx)提供;牛羊肉产量数据由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提供;牛羊密度数据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地理信息系统网站(http://www.fao.org/geonetwork/srv/en/main.home)提供;夜间灯光数据由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网站(https://ngdc.noaa.gov/eog/dmsp/downloadV4composites.html)提供;铁路数据由手动数字化获取;道路数据集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地球观测系统数据与信息中心网站(https://sedac.ciesin.columbia.edu/)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地理信息系统网站提供;湖泊数据由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网站(http://data.tpdc.ac.cn/zh-hans/)提供;冰川数据由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网站(http://www.tpedatabase.cn/portal/index.jsp)提供;保护区数据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保护区数据网站(https://www.protectedplanet.net/)提供。
由于采用的夜间灯光原始数据只包含1992–2013年的数据,本文选择用1992和2013年的灯光数据分别代替1990年和2015年的灯光数据。牛羊密度数据只获取有2006年的数据,其余年份数据由趋势外推分析法获得。道路数据只获取了2000年和2010年的两期数据,所以1990、1995和2005年的道路数据用2000年的数据代替,2015年的利用2010年的数据代替。1990–2005年间青藏高原地区铁路基本无变化,所以1990–2005年的铁路数据均使用2005年的铁路数据。采用的空间数据具体信息及来源见表1。
表1 ? 采用的空间数据信息及来源
数据类型数据名称年份格式分辨率来源
主要数据人口密度1990、1995、2000、2005、2010、2015栅格1 km资源环境数据云平台
土地利用1990、1995、2000、2005、2010、2015栅格1 km资源环境数据云平台
牛羊密度2006栅格1 km联合国粮农组织
夜间灯光1992、1995、2000、2005、2010、2013栅格~1 km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
铁路2005、2010、2015矢量-手动数字化获取
道路2000、2010矢量-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联合国粮农组织
辅助数据湖泊1990、1995、2000、2005、2010、2015矢量-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
冰川2013栅格30 m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
保护区2017矢量-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1.2 ? 数据处理过程
1.2.1 ? 数据预处理
由于采用的数据在投影、分辨率和空间范围等方面存在不一致,在进行数据集制作前,需要对原数据进行预处理。其中,投影坐标统一转换为适合中国区域的Albers等面积投影,投影坐标系参数中央经线设置为105°E,两条标准纬线分别为25°N和47°N,空间范围统一裁剪至青藏高原范围,栅格数据统一重采样至1 km分辨率。
此外,夜间灯光数据存在不连续和过饱和等问题,在投影和裁剪完成后需进行校正。本文选择应用较为广泛的基于不变目标区域的校正方法[24],由于黑龙江鹤岗市辖区的经济社会数据变化较小,且灯光影像的DN值分布较广,因而选择此地作为不变目标区域。

1.2.2 ? 数据处理方法
本数据集选择6类代表人类活动的空间数据,并依据不同的评价方法将各类数据的栅格重新赋值为0–10分,分值越大表示人类活动影响强度越大。每一类数据具体赋值方法如下:
(1)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是反映人类活动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强度的重要指标[25],且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呈对数变化规律,所以将人口密度数据按对数方程进行计算赋值,值域范围为0–10分。由于人口密度的最大值为32866人/平方公里,具体计算方程如下:
\(po{p}_{\mathrm{s}\mathrm{c}\mathrm{o}\mathrm{r}\mathrm{e}}=2.21398×\mathit{log}\left(po{p}_{density}+1\right)\) (1)
式中,\(po{p}_{score}\)表示该栅格重新赋值的分数,\(po{p}_{density}\)表示该栅格的人口密度值。
(2)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变化是反映人类活动程度的重要因子[26],本文将所有建筑用地赋值为10分,水田和旱地赋值为7分,草地赋值为4分,其余土地利用类型均赋值为0分。
(3)放牧密度
畜牧业作为青藏高原地区重要的产业之一,放牧是该地区重要的一类人类活动。本文用牛羊密度之和来表征放牧密度,由于只获取了2006年的牛羊密度图层,在重新赋值前,需要先对这两个图层进行趋势外推分析,获得各年份的放牧密度图层。
本文采用基于统计数据的趋势外推方法,首先统计青海西藏两省/区1990、1995、2000、2005、2010和2015年的牛肉和羊肉产量,然后分别计算牛肉和羊肉不同年份产量相对于2005年产量的变化率,接着利用2006年的牛羊密度图层分别乘以各年份的变化率来得到不同年份的牛羊密度图层,其中2005年的数据直接使用2006年的代替,最后将同一年份的牛羊密度图层相叠加得到放牧密度图层。由于放牧密度的影响也呈对数变化规律,且最大值为9454头/平方公里,所以将放牧密度数据也按对数方程进行计算赋值,值域为0–10分,具体计算方程如下:
\({grazing}_{\mathrm{s}\mathrm{c}\mathrm{o}\mathrm{r}\mathrm{e}}=2.51531×\mathit{log}\left({grazing}_{density}+1\right)\) (2)
式中,\({grazing}_{score}\)表示该栅格重新赋值的分数,\({grazing}_{density}\)表示该栅格的放牧密度值。
(4)夜间灯光
夜间灯光数据经校正后,不同年份数据之间具有了可比较性。为了使夜间灯光影响的评价也具有连续性,本文以2015年灯光数据为基准,首先,将2015年数据中DN值等于0的栅格赋值为0分,再将DN值大于0的栅格,利用分位数方法等分为10份,从小到大依次赋值为1–10分。其余各年份的数据依照2015年的十分位数将DN值大于0的栅格赋值为1–10分,DN值等于0的赋值为0分。
(5)铁路
铁路作为青藏高原地区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对于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火车在铁路沿线上运行时具有封闭性,对两旁的影响范围较小,因此在进行评价赋值时,仅将铁路两旁500 m范围内的区域赋值为8分。
此外,由于铁路在建设时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较大影响,青藏铁路二期工程(格尔木—拉萨)虽然2006年才正式通车,但在2001年就已开始动工建设,所以本文从2005年开始计算此段铁路的影响。
(6)道路
青藏高原地区道路的封闭性比铁路差,因此其对两旁影响的范围也更大,在进行评价赋值时,将道路两侧500 m范围内的区域赋值为10分;500–1500 m范围内赋值为8分;1500–2500 m范围内赋值为4分(表2)。
表2 ? 主要数据评价赋值方法
数据名称赋值范围赋值方法
人口密度0–10\(po{p}_{\mathrm{s}\mathrm{c}\mathrm{o}\mathrm{r}\mathrm{e}}=2.21398×\mathit{log}\left(po{p}_{density}+1\right)\)
土地利用0、4、7、10建筑区域 10分
农田、旱地 7分
草地 4分
其他 0分
放牧密度0–10\({grazing}_{score}=2.51531×\mathit{log}\left({grazing}_{density}+1\right)\)
夜间灯光0–10DN值为0时 0分
DN值大于0时,按照2015年10分位数赋值
铁路8两侧500 m范围内 8分
道路4、8、10两侧500 m范围内 10分
两侧500–1500 m范围内 8分
两侧1500–2500 m范围内 4分

各类数据完成重新赋值后,将同一年份的图层相叠加,即得到6期青藏高原人类足迹数据(图1)。数据集的值域范围为0–51,栅格内的分值越高,代表该空间上人类活动强度越大。




图1 ? 数据集制作技术路线图



2 ? 数据样本描述
2.1 ? 数据组成
本数据集包括青藏高原1990–2015年共6期人类足迹数据,这些数据保存为一个压缩文件(“1990–2015年青藏高原人类足迹数据集.zip”),每期数据以TIFF格式存储并以年份来命名每期数据,总数据量为53.9 MB。

2.2 ? 数据样本
制作的1990、1995、2000、2005、2010和2015年青藏高原人类足迹数据样例如图2所示。




图2 ? 1990、1995、2000、2005、2010和2015年青藏高原人类足迹数据样例


3 ? 数据质量控制和评估
青藏高原的湖泊和冰川虽然也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但其空间位置上几乎不存在直接的人类活动,且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也会减弱保护区内的人类活动。因此,按上述方法完成数据集的初步制作后,还需要进一步的处理,以提高数据集的质量。处理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湖泊和冰川
在对湖泊和冰川进行处理前,首先获取青藏高原1990、1995、2000、2005、2010和2015年6个时期的冰川和湖泊数据。由于冰川几十年来空间变化相对较小,因而各时期的冰川数据均用2013年的数据代替。考虑到湖泊和冰川所处的空间位置上几乎不存在直接的人类活动,因此直接将不同时期湖泊和冰川所处空间位置上的人类足迹分值设置为0分。
(2)自然保护区
依据《全国自然保护区目录》,首先分别提取青藏高原1985年以前、1986–1990年、1991–1995年、1996–2000年、2001–2005年和2006–2010年6个时间段内建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数据。保护区的设立能够减弱保护区内的人类活动强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减弱幅度会逐渐减弱。因此,本文只考虑保护区建立后15年内的影响,并按照每过5年人类足迹分值分别减弱8%、4%和2%的方法对每期数据进行处理。

4 ? 数据价值
高质量人类活动强度空间数据的制备和发展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人类活动影响的强度和范围,在当前气候变化背景下,也将有助于分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地球系统的影响,进而推动对地球各圈层变化的理解,对于调控人类活动、促进全球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青藏高原人类活动强度空间数据集的制备,可为探究青藏高原地区人类活动空间变化特征和规律提供空间数据,也可为探索该地区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间的相互作用提供支撑,对于促进整个青藏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5 ? 数据使用方法和建议
1990–2015年青藏高原人类足迹数据集解压后均为TIFF格式,可利用ArcGIS、QGIS、ENVI和ERDAS等常用的GIS和RS软件对该数据进行读取和操作。

致 谢
感谢资源环境数据云平台网站提供人口密度和土地利用数据集;感谢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提供DMSP/OSL夜间灯光数据集;感谢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提供道路数据集;感谢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供道路和牛、羊密度数据集;感谢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提供湖泊数据集;感谢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提供冰川数据集;感谢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供保护区数据。


[1]
叶笃正, 符淙斌, 季劲钧, 等. 有序人类活动与生存环境[J]. 地球科学进展, 2001, 16(4): 453-460.

+?CSCD?·?Baidu Scholar

[2]
CRUTZEN P J. Geology of mankind[J]. Nature, 2002, 415: 23.

+?CSCD?·?Baidu Scholar

[3]
JONES K R, VENTER O, FULLER R A, et al. One-third of global protected land is under intense human pressure[J]. Science, 2018, 360: 788-791.

+?CSCD?·?Baidu Scholar

[4]
KEENAN R J, REAMS G A, ACHARD FRéDéRIC, et al. Dynamics of global forest area: Results from the FAO Global Forest Resources Assessment 2015[J].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2015, 352: 9-20.

+?CSCD?·?Baidu Scholar

[5]
UNCCD. Global Land Outlook, 1st ed[R].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 Bonn, 2017.

+?CSCD?·?Baidu Scholar

[6]
谢高地, 鲁春霞, 冷允法, 等. 青藏高原生态资产的价值评估[J].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18(2): 189-196.

+?CSCD?·?Baidu Scholar

[7]
樊杰, 徐勇, 王传胜, 等. 西藏近半个世纪以来人类活动的生态环境效应[J]. 科学通报, 2015, 60(32): 3057-3066.

+?CSCD?·?Baidu Scholar

[8]
张镱锂, 阎建忠, 刘林山, 等. 青藏公路对区域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的影响——以格尔木至唐古拉山段为例[J]. 地理学报, 2002, 57(3): 253-266.

+?CSCD?·?Baidu Scholar

[9]
严作良, 周华坤, 刘伟, 等. 江河源区草地退化状况及成因[J]. 中国草地学报, 2003, 25(1): 73-78.

+?CSCD?·?Baidu Scholar

[10]
FAN J, WANG H Y, CHEN D, et al. Discussion on Sustainable Urbanization in Tibet[J].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10, 20(3): 258-268.

+?CSCD?·?Baidu Scholar

[11]
魏彦强, 芦海燕, 王金牛, 等. 近35年青藏高原植被带变化对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响应[J]. 草业科学, 2019, 36(4): 1163-1176.

+?CSCD?·?Baidu Scholar

[12]
文英. 人类活动强度定量评价方法的初步探讨[J].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1998(4): 55-60.

+?CSCD?·?Baidu Scholar

[13]
张翠云, 王昭. 黑河流域区域人类活动强度的定量评价[J]. 地球科学进展, 2004, 19(Suppl.): 386-390.

+?CSCD?·?Baidu Scholar

[14]
徐勇, 孙晓一, 汤青. 陆地表层人类活动强度:概念、方法及应用[J]. 地理学报, 2015, 70(7): 1068-1079.

+?CSCD?·?Baidu Scholar

[15]
刘世梁, 刘芦萌, 武雪, 等. 区域生态效应研究中人类活动强度定量化评价[J]. 生态学报, 2018, 38(19): 6797-6809.

+?CSCD?·?Baidu Scholar

[16]
SANDERSON E W, JAITEH M, LEVY M A, et al. The Human Footprint and the Last of the Wild[J]. BioScience, 2002, 52(10): 891-904.

+?CSCD?·?Baidu Scholar

[17]
VENTER O, SANDERSON E W, MAGRACH A, et al. Global terrestrial Human Footprint maps for 1993 and 2009[J]. Scientific Data, 2016, 3: 160067. DOI: 10.1038/sdata.2016.67.

+?CSCD?·?Baidu Scholar

[18]
LI S C, ZHANG Y L, WANG Z F. et al. Mapping human in?uence intensity in the Tibetan Plateau for conservation of ecological service functions[J]. Ecosystem Services, 2017, 30: 276-286.

+?CSCD?·?Baidu Scholar

[19]
LUO L H, MA W, ZHUANG Y L, et al.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 on alpine vegetation and permafrost in the Qinghai-Tibet Engineering Corridor[J].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18, 93: 24-35.

+?CSCD?·?Baidu Scholar

[20]
VENTER O, SANDERSON E W, MAGRACH A, et al. Sixteen years of change in the global terrestrial human footprint and implications for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6, 7: 12558.

+?CSCD?·?Baidu Scholar

[21]
GONZáLEZ-ABRAHAM CHARLOTTE, EXEQUIEL E, GARCILLáN PEDRO P, et al. The Human Footprint in Mexico: Physical Geography and Historical Legacies[J]. PLoS ONE, 2015, 10(3): e0121203.

+?CSCD?·?Baidu Scholar

[22]
ETTER A, MCALPINE C A, SEABROOK L, et al. Incorporating temporality and biophysical vulnerability to quantify the human spatial footprint on ecosystems[J].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2011, 144(5): 1585-1594.

+?CSCD?·?Baidu Scholar

[23]
CORREA AYRAM C A, MENDOZA M E, ANDRéS E, et al. Anthropogenic impact on habitat connectivity: A multidimensional human footprint index evaluated in a highly biodiverse landscape of Mexico[J].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17, 72: 895-909.

+?CSCD?·?Baidu Scholar

[24]
曹子阳, 吴志峰, 匡耀求, 等. DMSP/OLS夜间灯光影像中国区域的校正及应用[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5, 17(9): 1092-1102.

+?CSCD?·?Baidu Scholar

[25]
ELLIS E C, RAMANKUTTY N. Putting people in the map: anthropogenic biomes of the world[J]. 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2008, 6(8): 439-447.

+?CSCD?·?Baidu Scholar

[26]
周旭, 赵海根, 吴琳娜, 等. 1976年以来北洛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人类活动程度的响应[J]. 地理学报, 2014, 69(1): 54-63.

+?CSCD?·?Baidu Scholar


数据引用格式
段群滔, 罗立辉. 1990–2015年青藏高原人类足迹数据集[DB/OL]. Science Data Bank, 2019. (2019-12-30). DOI: 10.11922/sciencedb.933.

稿件与作者信息

论文引用格式
段群滔, 罗立辉. 1990–2015年青藏高原人类足迹数据集[J/OL]. 中国科学数据, 2020, 5(3). (2020-01-30). DOI: 10.11922/csdata.2019.0082.zh.
段群滔Duan Quntao

主要承担工作:前期数据收集、预处理以及青藏高原6期人类足迹数据集制作。
(1996—),男,湖南邵阳人,硕士研究生,学生,研究方向为人类活动强度空间数据及生态环境评估研究。

罗立辉Luo Lihui

主要承担工作:数据集制作整体方案思路设计。
luolh@lzb.ac.cn
(1980—),男,湖南常德人,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寒旱区遥感及建模。


相关话题/数据 人类 青藏高原 空间 铁路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1997–2011年黄土丘陵区连续施肥试验土壤水分数据集
    摘要&关键词摘要:黄绵土是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的主要耕种土壤,其特征为土层深厚,可储存大量的雨水,被称为旱地作物成长的土壤水库。然而,由于降水偏少,加之水土流失造成的土壤养分贫乏,土壤培肥就成为提高黄绵土生产力的重要措施。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连续施用化肥对作物的效益如何?对土壤性质有何影响?为探究上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南京百年人物数据集
    摘要&关键词摘要:人物数据集是信息化时代历史人物研究的重要基础。本数据集以《民国南京学术人物传》《中华民国史·人物传》和《南京简志》为主要数据源,包含136位自民国至今(即1912年至今)在政治、教育、科技、文学和艺术等领域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南京籍和客籍历史人物信息,包含人物的通用名称、别名、生卒时间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2004–2016年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水体酸碱度和总溶解性固体数据集
    摘要&关键词摘要:水体的酸碱度(pH)和总溶解性固体(TDS)是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的重要监测指标,可为生态系统水体质量长期变化研究提供重要数据。降水pH可以表征其是否为酸沉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pH则关系到水质是否对植物生长和动物饮用存在危害等。TDS是表征水体溶解性固体总含量的指标,同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2009–2018年西南典型紫色土丘陵区土壤含水量变化数据集
    摘要&关键词摘要:土壤水是农田土壤生态系统中颗粒、胶体和物质运移的主要载体,也是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物质交换和能量传导的关键因子,对作物生理生长特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有着重要影响。四川盐亭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盐亭站)是长江上游唯一的国家农田生态系统科学观测研究站,代表了中亚热带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京津冀城市群大区域高分卫星数据产品
    摘要&关键词摘要:采用2018–2019年的国产高分一号B/C、高分二号、高分六号等卫星遥感数据,通过影像配准、平差、几何校正、影像融合、影像镶嵌等卫星数据深加工处理方法得到京津冀城市群地区大区域高分辨率镶嵌影像,空间分辨率为2m,是针对京津冀城市群研制的现势性较好的高分卫星即得即用数据产品。本数据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2018年山东省GF-1 WFV相对辐射归一化数据集
    摘要&关键词摘要:地表反射率是遥感定量反演的一个关键参数,对于研究地表和大气间辐射能量平衡、地物识别和分类、水分与气候模型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数据集采用相对辐射归一化的方法,以Landsat8OLI地表反射率数据产品为基准影像,对2018年山东省GF-1WFV卫星无云影像进行辐射归一化。相对辐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遥感数据即得即用(Ready To Use,RTU)产品
    摘要&关键词摘要:遥感数据呈现大数据特征并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灾害评估等领域,但其潜在的应用价值还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遥感数据工程的建立将有助于遥感数据的智能分析和信息挖掘。即得即用(ReadyToUse,RTU)产品具有辐射归一化、几何标准化、剖分网格化等特点,可直接用于后续的分析应用。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卫星遥感数据即得即用(RTU)产品集专题》卷首语
    卫星遥感数据作为国家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遥感技术、通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对地球进行多尺度、全方位、高频度动态监测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卫星遥感数据呈现爆炸性增长,卫星遥感进入大数据时代。高质量的数据是进行科学研究、认知地学规律和实现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遥感数据即得即用(Ready To Use,RTU)地理格网产品规范
    摘要&关键词摘要:遥感影像是一种平面栅格数据,以一定的地图投影方式反映地球表面的表象。常规的标准遥感影像分幅产品是以一定的规则按照景来分幅的,不同的卫星影像,景的分幅和编码规则不同。遥感影像的景没有完全与地球上的地理坐标对应。为了使长时序影像更容易查询、分析和管理,本文提出遥感影像即得即用(Read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2005–2014年桃源站气象综合观测场土壤水热动态数据集
    摘要&关键词摘要:土壤水热状况不仅对作物的生长、节水灌溉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也影响重大,这类高质量的长期野外监测数据尤为宝贵。湖南桃源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地处江南丘陵复合农业生态区,该区光、热、水和生物资源丰富,气候生产潜力高,复合农业经营发达,是我国传统的粮、油、猪、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