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2014–2015年东海站06号浮标温盐深剖面观测数据集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2-01-02


摘要&关键词
摘要:温盐深是反应海洋物理学特性的重要参数,是海洋水文观测的基本要素。为获取东海海域水体的温盐深剖面观测数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于2014年10月开始依托中国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东海站06号海洋综合观测浮标系统,采用锚链悬挂方式共获取到4个水层、连续412 d的温盐深数据。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些来之不易的观测数据,我们采用规范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质量控制体系对观测数据进行预处理,为科研工作者提供申请下载服务,为海洋科学研究和防灾减灾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关键词:温盐深;剖面观测;东海;浮标;观测数据集

Abstract & Keywords
Abstract:?Temperature, salinity and depth are important parameters that reflect the ocean physical properties as well as the basic elements of ocean hydrological observation. Multi-layered water observation data of temperature, salinity and depth are obtained by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OCAS), which has used the ocean observation buoy system No.6 of East China Sea station of an offshore marine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net-work (OMORN) in October2014. Self-contained combined sensors are mounted on mooring chains to obtain 412 days of temperature, salinity and depth observational data in four layers . In order to make better use of these data, we adopt standard data processing methods and quality control system. In addition, download services are available for users. These data provide support for marin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for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Keywords:?temperature-salinity-depthobservational data;?profile observation;?East China Sea;?buoy;?dataset of marine observation

数据库(集)基本信息简介
数据库(集)名称2014–2015年东海站06号浮标温盐深剖面观测数据集
数据作者贾思洋、刘长华、王春晓、王旭
数据通信作者刘长华(lch@qdio.ac.cn)
数据时间范围2014年10月至2015年11月
地理区域观测区域为东海舟山群岛的海礁岛附近海域。此次试验期间,06号浮标因受2015年第9号台风影响移位2海里(因位移时间短,且路径不规则,此处不展开)。具体坐标信息为:2015年07月11日03时之前30°42.93′N、123°8.11′E;2015年07月12日0时开始30°44.02′N、123°6.19′E。
数据量56.6 MB
数据格式*.xls
数据服务系统网址http://www.sciencedb.cn/dataSet/handle/931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190602030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促进大数据发展重大工程(2016-999999-65-01-000696-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76102)。
数据库(集)组成本数据集为表格型数据,数据集名为“2014–2015年东海海域温盐深剖面观测数据.zip”,包括8个采集周期、4个剖面水层的共48个数据表(格式为xls),56.6 MB。每一个表按照站位、层数、有效采集日期、参数类型命名。

Dataset Profile
TitleA dataset of temperature, salinity and depth of sea water based on No.6 buoy of East China Sea Observation Station during 2014–2015
Data corresponding authorLiu Changhua (lch@qdio.ac.cn)
Data authorsJia Siyang, Liu Changhua, Wang Chunxiao, Wang Xu
Time rangeFrom October, 2014 to November, 2015
Geographical scopeThe observation area is near Haijiao island of the Zhoushan Archipelago in the East China Sea. The buoy was shifted 2 miles by the typhoon of “CHAN-HOM” (Because the shifting time is short and the moving path is irregular. No further details are given here). The old station was located at 30°42.93′N, 123°8.11′E before 3a.m. on July 11, 2015.After typhoon of “CHAN-HOM”, it was located at 30°44.02′N, 123°6.19′E on July 12, 2015.
Data volume56.6 MB
Data format*.xls
Data service system<http://www.sciencedb.cn/dataSet/handle/931>
Sources of fundingStrategic Priority Research Program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XDA1906020303);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Promotes Big Data’s Major Project for Development (2016-999999-65-01-000696-04);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41876102).
Dataset compositionThe dataset is presented in the form of a table, and named “A dataset of temperature, salinity and depth profile of sea water based on No.6 Buoy of the East China Sea Observation station in 2014–2015.zip”. The dataset consists of 48 tables, including eight observation periods and four profiles. Each table is named by buoy No., layer, year, date of effective observation and parameter code.



引 言
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积的70%以上,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随着全球气候快速变化,研究海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观测技术的发展是促进海洋科学走向成熟的关键因素之一[1]。目前海洋科学发展所依赖的海洋数据获取方式正在从“考察”向“观测”转变,而且海洋环境观测已进入从空间、沿岸、水面及水下对海洋环境进行全方位、全天候立体观测的时代[2]
海水的温度、盐度和深度是最基本的海洋水文参数,是研究物理海洋学的基础,同时在**上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潜艇的隐蔽、通信、攻击及舰艇和飞机的探潜和反潜行动等均受海水温度、盐度和深度变化的影响[3]。鉴于温盐深观测参数的重要性,为实现对海面以下温盐深参数长期、连续的定点剖面观测,国际上众多海洋研究机构和海洋仪器设备公司已经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在观测方法的设计思路上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同时也获得了许多极其宝贵的温盐深观测数据[4]。但受限于中国近海渔业捕捞现状,国外先进的定点温盐深观测系统在中国近海“水土不服”,存在难以稳定运行和借鉴的现象。
相比较而言,我国在定点温盐深观测技术研制方面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主要受限于通信技术、核心传感器控制技术、结构设计和材料加工技术,以及水下电源供给方面的技术不足。虽然整体技术落后,但我国也在适合用于中国近海定点温盐深参数的长期观测系统的稳定获取方面做了许多尝试,并取得了长期稳定可靠的定点温盐深数据[5-6]。例如,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于2014年开始,以中国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东海海洋观测研究站的06号海洋综合观测浮标系统为载体,开展了锚链自容式剖面温盐深定点观测试验,获取到东海海礁海域连续8个周期、共412天、4个剖面水层的温盐深数据,剖面水体连续观测时长为中国近海海域之最。
本数据集包括观测数据格式为xls,共48个文件,可为科学研究、经济发展和区域环境保护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1 ? 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
1.1 ? 浮标站位情况
为了获取长期连续的中国近海海洋环境综合信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于2007年开始进行中国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黄海海洋观测研究站和东海海洋观测研究站(简称“黄海站”和“东海站”)建设。其中东海站06号浮标(简称“06号浮标”)自2009年8月布放在舟山群岛嵊山岛以东的海礁附近海域(30°42.91′N,123°08.11′E,图1)[7],至今已连续运行超十年。06号浮标为直径10 m的大型海洋综合观测浮标系统,常规观测参数包括风(风速、风向)、气压、气温、湿度、能见度、水温、盐度、叶绿素、浊度、波浪(波高、波周期、波向)、海流(流速、流向)。该浮标常规采集的所有数据经过初步数据质量控制后汇交至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科学大数据中心。




图1 ? 黄海站、东海站浮标站位分布

1.2 ? 数据采集方式
此次数据采集共设计了4层(图2),包括水面0 m层、水下10 m层、水下20 m层、水下30 m层[8]




图2 ? 温盐深观测方式示意图
水面0 m层即该海域的表层温盐数据,也就是06号浮标常规观测的温盐数据,理想状态下位于水下1.0 m位置。水面0 m层采用直读式温盐传感器,由浮标的数据采集器定期进行数据采集,然后经过数据预处理、存储、传输、解析、处理、入库等流程,实时传输至陆基接收站(图3),方便实时掌握温盐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质量,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进行现场维护。




图3 ? 浮标常规数据实时接收界面
水下的剖面温盐深数据共3层(水下10 m层,水下20 m层,水下30 m层),采集方式为以06号浮标的10 m浮标为载体,将自容式温盐深传感器集成于易在锚链端固定和拆卸的传感器安装笼中,然后由潜水员依次下潜将传感器安装笼固定于锚链上(图2)。此次试验所用传感器为自容式,体积小,重量轻,减小水下作业难度,最大限度保障了水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在温盐深的剖面层数设计方面,由于浮标布放位置流网较多,综合考虑潜水员的装备和素质等方面,最终确定只测试30 m以内的温盐深数据,自上而下分别在10 m、20 m、30 m水深位置搭载温盐深传感器[8],每次在岸上将经过标定的自容式传感器进行采集设置,然后将其安装于传感器安装笼中,作业时潜水员下潜将传感器固定安装于锚链上(图4)进行温盐深数据获取。




图4 ? 温盐深剖面观测现场
为减少海生物附着对观测数据的影响,试验选用的传感器均配有防污刷,每次数据采集前先进行附着海生物的自动清理,以保障观测数据的有效性。同时为避免传感器自身漂移导致数据无效,试验方案确定每1.5个月为一个维护周期,每次维护需要完成传感器组的回收、数据提取、电池更换、传感器标定、参数设置等流程,最后完成布放并开始新一轮观测周期的数据采集。但由于受台风、寒潮、天气等因素影响,实际维护周期有所调整,自2014年10月开始至2015年11月共完成8个观测周期的数据采集[8]

1.3 ? 数据处理
从剖面自容式温盐深传感器提取到的数据文件为raw,为方便使用,我们统一用温盐深设备专用的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提取并转换为xls保存,其中盐度数据由电导率数据转换所得。
水面0 m层的常规温盐数据可通过CDMA和北斗两种无线通信方式实时地发送到陆基数据接收系统进行展示和分类入库存储。但由于复杂海况、传感器、传输信号等都可能影响数据质量,所以原始数据库中的数据除了用于实时展示外,还有专门数据处理工作人员进行后期审核。审核内容包括传输误差检查、时间序列检查、数据一致性检验、极值判别等。经过审核后的数据才能最终存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科学大数据中心,提供给用户下载使用,考虑到数据统一性,本数据集以xls文件上传。


2 ? 数据样本描述
本数据集包括48个表格型数据文件和1个表格型数据集信息文件。表格型数据命名格式为“站点_位置_有效时间_设备型号_设备序列号”。例如06号浮标搭载的水下10 m层自容式传感器采集到的温盐数据,其原始数据的名称为“C_06_01_20141019~20141228_CT”,各项含义如下:“C_06”代表垂直剖面观测06号浮标,“_01”代表水下10 m层,“_20141019~20141228”代表数据采集的有效时间,表示数据采集时间为2014年10月19日至2014年12月28日,“_CT”代表数据类型为温盐数据(其中第六周期表层只有水温数据,文件名“C_06_00_20150606~20150828_T”)。此外,“_00”代表水面0 m层,“_02”代表水下20 m层,“_03”代表水下30 m层;“_D”代表数据类型为深度数据。其中水面0 m层的固定水深为1 m,无深度数据文件。
表格型数据包含了水温、盐度和深度数据(图5),数据表中的数据类型、量纲和相应的样例数据见表1。




图5 ? 表格型数据文件中的数据内容
表1 ? 温盐深观测数据表内容
表内容序号字段名称量纲数据类型样例数据
1日期时间-字符型2014-10-19 10:30
2水温字符型21.8
3盐度字符型36.7
4布放水深m字符型8.75

06号浮标水面0m层为直读式采集,数据采集和传输间隔为30 min,每次仅获取1组水温和盐度值。水面以下3层温盐深均属自容式采集,采集周期为10 min,采样间隔1 s,每次采集10组数值,在本数据集中均全部保留。
由于文本格式的数据并不能直观反应海洋中的水温、盐度数据随深度和季节变化的特征,所以数据使用者可通过下载数据、绘制图形的方法来展示东海海域温盐深数据随季节变化的情况。图6为第一观测周期内剖面水温变化的样本展示,图7为第四观测周期内剖面盐度变化的样本展示。从图中看出,所有观测周期内4个水层的水温、盐度变化趋势均一致,但表层水温、盐度的变化更为明显。从图6明显看出在2014年12月31日至2015年1月8日期间,各层均出现几次较为明显的水温突变。




图6 ? 第一观测周期剖面水温数据变化情况




图7 ? 第四观测周期剖面盐度变化

3 ? 数据质量控制和评估
黄海站、东海站各海洋观测浮标系统的设计参照海洋行业标准《小型海洋环境监测浮标》(HY/T143-2011)[9]和《大型海洋环境监测浮标》(HY/T142-2011)[10]执行;观测仪器的选择参照《海洋水文观测仪器通用技术条件》(GB/T 13972-2010)[11]执行;重要海洋气象、海洋水文、水质等参数的观测工作参照《海洋调查规范》(GB/T 12763-2007)[12]和《海滨观测规范》(GB/T 14914-2006)[13]执行。本数据集所使用仪器设备的技术指标见表2,有效数据的采集信息详情见表3。
表2 ? 浮标台风各观测参数技术指标
序号测量参数测量范围测量准确度分辨率
1水温?5~+45℃±0.01℃0.001℃
2电导率0~70 mS/cm±0.01 mS/cm0.001 mS/cm
3水深0~1000 m±0.3%FS(线性)测量范围的 1/65000

表3 ? 06号浮标温盐深剖面有效数据信息详情
周期层数水深 m有效采集时间备注
01.02014-10-19 10:30~2014-12-28 11:00水下第2层传感器丢失
18.82014-10-19 10:20~2014-12-28 10:50
324.02014-10-19 10:50~2014-12-28 11:10
01.02014-12-28 11:00~2015-01-26 10:00水下第3层传感器丢失
110.82014-12-28 11:10~2015-01-26 10:00
220.82014-12-28 11:50~2015-01-26 10:20
01.02015-01-26 11:00~2015-03-14 08:30数据均正常
19.72015-01-26 11:10~2015-03-14 08:20
214.32015-01-26 11:00~2015-03-14 08:30
323.52015-01-26 11:10~2015-03-14 08:20
01.02015-03-14 09:00~2015-04-23 08:30数据均正常
113.42015-03-14 09:30~2015-04-23 08:20
223.42015-03-14 09:50~2015-04-23 08:40
331.52015-03-14 09:50~2015-04-23 08:30
01.02015-04-23 09:00~2015-06-06 07:30数据均正常
113.32015-04-23 08:30~2015-06-06 07:30
218.42015-04-23 08:40~2015-06-06 07:40
332.42015-04-23 08:40~2015-06-06 07:40
01.02015-06-06 08:00~2015-08-28 07:30该周期水面0层盐度传感器故障,盐度数据明显异常,只保留了水温数据;另受“灿鸿”台风影响,7月12日浮标移位,水下第3层传感器丢失
113.32015-06-06 08:00~2015-08-28 07:20
217.12015-06-06 08:00~2015-08-28 07:30
01.02015-08-28 10:00~2015-10-14 07:30数据均正常
19.92015-08-28 09:20~2015-10-14 07:20
218.02015-08-28 08:20~2015-10-14 07:30
326.82015-08-28 08:20~2015-10-14 07:30
01.02015-10-14 07:00~2015-11-28 15:30水下第2层温盐传感器进水损坏,最终未采集到有效数据,只有深度数据
110.02015-10-14 09:00~2015-11-28 13:40
327.02015-10-14 09:00~2015-11-28 13:50

浮标在海上无人值守长期运行,由于复杂多变的海况以及人为破坏等影响,造成传感器故障或丢失,从而出现数据缺失或者数据无效的情况。
此外,由于06号浮标布放位置属于中国最大的渔场——浙江舟山渔场,当地捕捞、拖网船只和流网较多,对浮标和水下设备的影响较大,极易造成设备丢失。虽然针对传感器安装笼在锚链端的安装固定方式开展了多次论证和讨论,实际操作过程中第一、二周期仍然发生了传感器组丢失,后期随着经验积累,对固定方式进一步改进,传感器运行的安全性大大提升。但第六采集周期内,由于受2015年第9号超强台风“灿鸿”影响,浮标连同锚系一起移位,造成该周期水下30 m层传感器丢失。另外,第六周期水面0 m层所采集的温盐数据漂移明显,已经剔除;第八周期水下20 m层的温盐传感器进水,导致数据丢失,温度数据也不完全,所以并未上传。

4 ? 数据价值
此次依托东海站06号浮标采用锚链固定获取温盐深数据的方式是剖面水体观测的一次有效尝试,虽然实施过程中存在人员安全、耗时、费力且无法实时掌握传感器状态等诸多不足,但借助直径10 m浮标为载体的方式,仍是现有技术条件下长期、定点进行温盐深数据采集的比较稳定、可靠的方式。
本数据集包含的连续13个月的定点温盐深数据,观测数据的连续时长创我国东海海域温盐深数据采集之最。可为物理海洋、海洋生态学等专业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同时结合06号浮标的常规气象、水文等观测数据,可为当地经济发展、台风预报、防灾减灾等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5 ? 数据使用方法和建议
2014–2015年东海站06号浮标温盐深剖面观测数据集已全部上传至《中国科学数据》网站(http://www.sciencedb.cn/dataSet/handle/931)。同时东海站06号浮标的常规气象、水文等要素的全部数据已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数据中心(http://msdc.qdio.ac.cn/)发布。考虑到数据安全性,用户需登录网站进行数据申请。如果本数据集得到有效引用,请引用者在致谢中标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黄东海浮标观测站”。

致 谢
感谢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科学大数据中心王彦俊在数据处理和图形绘制方面给予的帮助,感谢上海海洋中心气象台在此次进行温盐深剖面观测试验开展工作中提供的交通便利和人力支持。


[1]
张龙 , 叶松, 周树道, 等. 海水温盐深剖面测量技术综述[J]. 海洋通报,2017, 36(5): 481-489.

+?CSCD?·?Baidu Scholar

[2]
刘长华, 王春晓, 贾思洋, 等. 锚泊式海洋剖面观测浮标系统[J]. 海洋科学, 2014, 38(8): 99-102.

+?CSCD?·?Baidu Scholar

[3]
贾志成, 岳西凤, 李永军, 等. 海水温盐深剖面测量设备的串口实时数据采集实现[J]. 气象科技进展, 2010, 18(5): 1196-1208.

+?CSCD?·?Baidu Scholar

[4]
刘长华, 王春晓, 王 旭, 等. 锚定式海洋水体剖面观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 海洋科学, 2019, 43(12): 1-9.

+?CSCD?·?Baidu Scholar

[5]
李民, 刘世萱, 汪波, 等. 海洋环境定点平台观测技术概述及发展态势分析[J]. 海洋技术学报, 2015, 34(3): 36-42.

+?CSCD?·?Baidu Scholar

[6]
张晓芳, 贾思洋, 张曙伟, 等. 海洋垂直剖面水温实时监测浮标系统研制与应用[J]. 海洋科学, 2016, 40(5): 109-114.

+?CSCD?·?Baidu Scholar

[7]
张斌, 冯立强, 王彦俊, 等. 长江口06号大型综合观测浮标 2014~2015年观测数据集 [J/OL]. 中国科学数据, 2017, 2(1). DOI:1 0.11922/csdata.170.2015.0037.

+?CSCD?·?Baidu Scholar

[8]
刘长华, 王春晓, 贾思洋,等. 基于10米浮标载体的锚链式剖面观测系统实践之一——自容式采集方式海洋科学, 2016, 40(8): 94-99.

+?CSCD?·?Baidu Scholar

[9]
国家海洋局. HY/T143—2011小型海洋环境监测浮标[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1.

+?CSCD?·?Baidu Scholar

[10]
国家海洋局. HY/T142—2011 大型海洋环境监测浮标[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1.

+?CSCD?·?Baidu Scholar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13972—2010海洋水文观测仪器通用技术条件[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0.

+?CSCD?·?Baidu Scholar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12763-2007 海洋调查规范[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7.

+?CSCD?·?Baidu Scholar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14914—2006海滨观测规范[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6.

+?CSCD?·?Baidu Scholar


数据引用格式
贾思洋, 刘长华, 王春晓, 等. 2014–2015年东海站06号浮标温盐深剖面观测数据集[DB/OL]. Science Data Bank, 2019. (2019-12-30). DOI: 10.11922/sciencedb.931.

稿件与作者信息

论文引用格式
贾思洋, 刘长华, 王春晓, 等. 2014–2015年东海站06号浮标温盐深剖面观测数据集[J/OL]. 中国科学数据, 2020, 5(4). (2020-12-26). DOI: 10.11922/csdata.2019.0081.zh.
贾思洋Jia Siyang

主要承担工作:试验方案制定、原始数据获取和质量控制等。
(1981—),男,山东平阴人,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海洋观测。

刘长华Liu Changhua

主要承担工作:主要承担工作:试验方案制定、本数据集技术流程设计等。
lch@qdio.ac.cn
(1977—),男,山东临邑人,博士,正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海洋观测技术。

王春晓Wang Chunxiao

主要承担工作:原始数据获取、数据处理、曲线图绘制和数据集编制。
(1981—),男,内蒙古乌兰察布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海洋环境监测。

王旭Wang Xu

主要承担工作:原始数据获取和整理。
(1990—),男,山东烟台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海洋环流与气候环境变化。


相关话题/数据 观测 海洋 传感器 技术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2018–2019年东海站三锚式浮标综合观测平台剖面观测数据集
    摘要&关键词摘要:海洋剖面观测是实现“透明海洋”对海洋全尺度观测的重要环节。中国科学院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东海海洋研究站研制的国内首套直径15米超大型三锚式浮标综合观测平台,可实现对海表气象–水下浅层水质水文–水下剖面数据的实时观测。对布放海域(30°27′32.6″N,120°14′25.22″E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雄安新区植物名录数据集
    摘要&关键词摘要:本文通过对雄安新区持续一年的多次网格式实地调查,结合现场记录物种名称、拍照凭证,部分物种采集标本凭证等多种方法,整理出最新的雄安新区植物名录。采用最新的基于分子标记的分类系统,即APGIV系统,统计出雄安新区共有维管植物104科371属641种。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按类型进行分类分析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2000–2019年京津冀地区500 m分辨率植被覆盖度数据集
    摘要&关键词摘要:京津冀在我国有着重要的地理位置,该地区处于东北亚,是中国环渤海的心脏地带。植被覆盖度的动态监测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00–2019年的MOD13A1数据,运用MRT、ERDAS和ARCGIS软件通过波段提取、最大值合成法和像元二分模型法,得到京津冀地区近20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化学药物数据集
    摘要&关键词摘要:通过收集书籍手册中的化学药物研究成果信息,对收集的药物数据信息进行分类汇总和规范化处理,采用化合物唯一标识法集成药物化合物结构数据,利用数据采集规范和数据抽查回溯手段控制数据质量,通过算法程序保证数据集中关键数据项的正确率,最终形成化学药物数据集。本数据集包括了药物基础数据和药物化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镍基高温合金材料数据集
    摘要&关键词摘要:高温合金材料是制备飞机发动机叶片的材料,是推动国家航空航天发展的关键。国内高温合金发展存在瓶颈,然而国外高温合金数据保密性高,高温合金信息获取相对困难。国内高温合金数据的收集工作起步晚,且大部分关键数据都保存在企业中,不对外公开,导致开放共享的高温合金数据库较少,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高亚洲地区被动微波遥感雪水当量数据集
    摘要&关键词摘要:高亚洲是以青藏高原为主的亚洲高海拔地区,是中低纬度积雪的重要分布区,其积雪的动态变化对该区域水和能量循环、气候及环境变化具有重要的影响。全球广泛使用的积雪雪水当量(SWE)产品(如ESAGlobSnow)在高亚洲地区出现数据空缺情况,部分全球算法(如NASASWE产品)则在高亚洲地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2014年川中丘陵区自然沟渠干湿季水环境基本状况数据集
    摘要&关键词摘要:自然沟渠是连接农业排水、村镇居民生活废水与河流湖泊的重要通道,兼顾防洪和服务农业生产双重功能,同时具有一定的湿地功能。本数据集生产于2014年6月(丰水季)和11月(枯水季),对分布在川中丘陵区的盐亭、西充、南充、渠县、射洪、蓬溪、遂宁、中江、三台等县市农村地区的72条和44条不同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1996–2015年中国大气无机氮湿沉降时空格局数据集
    摘要&关键词摘要:大气氮沉降是全球氮循环的重要过程,对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有重要影响。伴随着工农业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国区域的大气氮沉降在近几十年急剧增加。为了对日益增加的氮沉降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科学地评估,准确地获取中国大气氮沉降的空间格局及其动态变化数据是重要的前提和关键环节。在本研究中,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中国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通量及其辅助参数观测专题》卷首语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氮循环和水循环是生物圈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核心过程,它不仅决定着陆地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水源涵养、养分固持等生态系统功能,还影响着全球的气候系统、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变化。2001年,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项目的资助下,以中国生态系统研究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中国典型生态系统生态站2001–2015年≥10℃积温数据集
    摘要&关键词摘要:热量资源是自然区域和自然带划分的重要依据,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自然资源,通常以温度高低和积温多少来表征。10℃是喜温植物适宜生长的起始温度,也是喜凉作物迅速生长、多年生作物开始以较快速度积累干物质的温度。农业生产及科研部门以≥10℃积温及其相应的持续日数来衡量一个地区的农业气候生产潜力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