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国家天文台太阳物理TAP计划助力北大在日冕加热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27

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太阳物理TAP项目等的支持下,北京大学田晖教授团队利用大熊湖天文台1.6米口径太阳望远镜获取的高分辨观测资料,结合空间太阳观测卫星提供的数据,在日冕加热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其研究揭示了太阳针状物的产生机制和加热过程,论文于2019年11月15日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题目为Generation of Solar Spicules and Subsequent Atmospheric Heating。
  太阳向外辐射的能量来自内部核心区域的核聚变反应,从核心区往外到太阳表面(光球层),温度从约1500万度下降到5700度。然而从光球往外,温度却反常升高,到最外层的大气(日冕)甚至达到百万度的量级。如此高温的日冕是如何产生和维持的?这就是日冕加热的问题,它于2012年被Science杂志选为当代天文学的八大未解之谜之一。
  田晖及其合作者认为太阳低层大气里小尺度的普遍性喷流可能是理解日冕加热过程的关键。这些普遍性喷流中,最典型的当属位于太阳表面和日冕之间的所谓针状物。它们的宽度通常只有200千米左右(太阳半径约70万千米),经常间歇性地从表面往外喷射到日冕中,就像喷泉一样。为了理解针状物的产生过程,国际上****们提出了众多不同物理过程的模型。但由于受到望远镜分辨率和灵敏度的限制,人们一直没有观测到针状物的详细产生过程,也就无法判别哪个模型是对的。因此对于针状物的产生机制,目前太阳物理届仍是莫衷一是。
  大熊湖天文台新一代古迪太阳望远镜 (GST)口径1.6米,是目前世界上正在运营的最大口径的太阳望远镜 (图1),其得天独厚的观测台址和强大的观测仪器设备,为攻克该项极具挑战的研究课题提供了可能。在国家天文台太阳物理TAP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的支持下,田晖教授及其博士后Tanmoy Samanta与大熊湖天文台台长曹文达教授及其团队通力合作,利用GST对针状物的产生机制和加热过程进行了成功的观测(图2)。他们发现,不同极性磁场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与针状物的产生紧密相关。这些针状物通常产生于太阳上强磁场的所谓网络组织附近。当网络组织附近出现相反极性的小尺度弱磁场结构时,通常便会产生针状物。一些相反极性的磁场结构在与网络磁场靠近的过程中逐渐变小并最终消失,在此过程中观测到伴随的针状物活动。
  该观测结果为磁重联驱动针状物的观点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太阳上普遍存在小尺度磁流浮现(即磁场结构从太阳内部上浮到太阳大气中)过程。当这些新浮现出来的磁场结构靠近强磁场的网络组织,并且二者接触面上磁场极性相反时,磁重联便可能发生。磁重联将位于低层大气的物质加速往外抛出,形成针状物。这与当前最流行的两种针状物产生机制(磁流体激波、中性与电离气体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截然不同,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基于这一观测结果,多个团组已着手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工作。
  太阳动力学天文台卫星(SDO)上搭载的大气成像望远镜(AIA)也对GST的观测区域进行了观测。该望远镜可对日冕的极紫外辐射进行高灵敏度的观测。其数据显示,针状物的上端出现了增强的辐射,表明针状物在传播过程中被加热到了百万度的量级。观测表明,针状物被加热到日冕温度是一种普遍现象,研究日冕加热必须考虑针状物的贡献。
  这一研究成果重新梳理了日冕加热的研究思路。过去,人们通常仅仅在日冕观测中寻找加热的蛛丝马迹,相关理论研究也基本局限于探讨日冕中的物理过程。而这一研究成果表明日冕加热与太阳低层大气中的磁活动密切相关,若要揭开日冕加热的神秘面纱,必须关注能量和物质从低层大气往外传输的过程,亦即需要着眼于太阳各层大气之间的耦合。
  国家天文台一直致力于获取国际上大望远镜观测时间、推动国际领先水平科学研究的TAP计划。早在2014年,国家天文台便与新泽西理工签署了《利用大熊湖天文台大望远镜探索太阳科学问题》的合作协议,既太阳物理TAP项目。该项目执行的五年来,中国****已获取GST 观测天数218 天,成功执行观测项目49项,由中国****作为一作发表科学论文五十余篇,这些观测数据同时为中科院所及高校培养了超过四十名博士硕士。

大熊湖天文台的古迪太阳望远镜 (新泽西理工学院曹文达教授提供)

GST观测所展示的针状物与磁场演化之间的关系。左图为Hα谱线观测的针状物(细长的暗结构)。右图展示了针状物由相反极性磁场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产生,蓝色和红色代表视向磁场分量的不同极性。


相关话题/观测 过程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太阳磁场观测技术方法研讨会暨第四次太阳观测及台站运行研讨会召开
    9月23-28日,由国家天文台主办的“太阳磁场观测技术方法研讨会”及“第四次太阳观测及台站运行研讨会”在青海德令哈举行。  太阳磁场观测技术方法研讨会以国家天文台主持的国家基金委重大仪器专项“用于太阳磁场精确测量的中红外观测系统”(简称AIMS)和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国家天文台参与首次发现提供黑洞吸积燃料的内流观测证据
    国家天文台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组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南极天文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学系合作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成功观测到类星体核区为超大质量黑洞吸积盘提供吸积燃料的快速内流物质,完成了黑洞吸积物理图像的最后一块拼图,在黑洞吸积物理、活动星系、黑洞和星系共同演化等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科学价值。成果论文于9月5日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北京—亚利桑那巡天观测任务圆满完成
    北京—亚利桑那巡天(BASS1)观测自2015年1月7日开始,历时4年,最终于美国时间2019年2月13日圆满结束。由国家天文台BATC课题组主导的该巡天项目利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2.3米Bok望远镜和375个夜晚完成了北银冠天区5200平方度的g和r波段观测,将为即将到来的暗能量光谱巡天项目(DE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理论物理所在提出利用视界望远镜的偏振观测探索轴子方面取得进展
    拥有极高空间分辨率的事件视界望远镜(EHT)让我们人类第一次清晰的看到了黑洞视界附近发出的电磁辐射,辐射环内部的阴影则是目前最直接的黑洞这一理论概念的证据。这次观测的数据被广泛应用在进一步验证广义相对论和黑洞物理、研究极端条件下的物理过程。同年9月份EHT团队获得300万美元的基础物理学突破奖。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研究人员观测并解释海底反射会聚现象
    在深海声道条件下,海水折射效应会使声场出现会聚效应;在不完全声道条件下,海底斜坡、海底山和海沟等海底地形的变化对声场的分布具有重要的影响。  为了研究深海复杂环境下的声传播特性,中科院声学所声场声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8年在中国南海开展了一次综合性的海上实验。张鹏博士及李整林研究员等人在海底地形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声学所首次在北极高纬度地区开展声学综合观测
    声学综合观测区域(图/吴玉泉)  在中国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中(以下简称九北),声学所水声工程中心副研究员吴玉泉博士担任“九北”考察队声学观测组的组长,首次在北极高纬度地区开展声学综合观测,取得了大量详实的试验数据。  吴玉泉博士率队在北纬79度至84度,西经154度至168度区域内开展了为期15天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张劲松研究组和陈受宜研究组揭示生长素介导乙烯反应的信号转导过程
    植物激素生长素和乙烯协同调控植物根的生长。乙烯促进了生长素的合成与运输,生长素受体TIR1/AFB2感受到生长素后,结合并泛素化转录抑制子Aux/IAA蛋白,使其通过26S蛋白酶体途径降解,从而将转录因子ARF释放出来调控下游基因的表达。目前介导乙烯反应的生长素信号过程并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6
  • 张劲松研究组和陈受宜研究组发现大豆驯化过程中锌指蛋白的选择有助于提高大豆油脂含量
    大豆作为重要的油料作物,是植物油的主要来源。种子中的油脂含量在驯化中受到人工选择而不断提高,成为大豆的重要农艺性状。目前大豆油脂代谢的生化途径已比较清楚,但其调控机理尚不明确。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张劲松研究组和陈受宜研究组通过分析大豆种子发育不同阶段以及根、茎、叶等转录组数据中的表达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6
  • 税光厚研究组发现衰老过程中神经膜上富含DHA的膜微区和线粒体心磷脂的重要关联
    大脑将大部分能量用于维持膜脂动力学,以保证包括磷脂和鞘磷脂在内的各种膜脂的脂肪酰基组成的特异性。因此,不同膜脂的脂肪酰基严格的异质性对于维护膜脂完整和大脑的正常运作极其重要。恒河猴,由于与人类基因的高度同源性(约92.5%至95%),在年龄相关表型上会表现出高度类似的正常衰老状态。尽管已有大量研究工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6
  • 心理所通过微博文本分析研究失独微博用户的心理变化过程
    独生子女的死亡是父母可能经历的最痛苦的事件之一。这种痛苦会导致失独父母的心理受到严重打击,并且这种打击在失独后的最初阶段最为严重。有些痛苦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明显减轻,而有些痛苦会跟随余生。目前,研究者并不清楚在失独后的最初阶段失独父母的心理变化情况,也就无法为失独父母提供专业及时的帮助。  为此,中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