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历史可追溯到1933年,前身为中国最早的水利科学研究机构—中国第一水工实验所,几经变迁,于1958年经国务院规划委员会批准,将多家单位合并,组建了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1994年经国家科委批准更名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本院历经五十年的发展,已建设成为学科门类齐全、人才优势明显的国家级综合性水利水电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中心。截至2009年9月,全院在职职工1419人,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61人,高级工程师361人,博士245人,硕士324人。现有12个非营利研究所(中心)、5个科技企业、1个综合事业部和1个后勤企业,拥有3个国家级研究中心、7个部级研究中心。主要研究领域覆盖了水文学与水资源、水环境与生态、防洪抗旱与减灾、水土保持与江湖治理、农村与牧区水利、水利史、水力学、岩土工程、水工结构与材料、工程抗震、机电、自动化、工程监测与检测、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信息化技术等多个学科方向。具有工程咨询甲级资格证书(水利工程、水电)、水文与水资源调查评价甲级资质证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甲级资质证书、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甲级资质证书、水土保持监测甲级资格证书、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甲级资格证书、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许可甲级证书、水利工程施工监理甲级资质证书、工程勘察甲级证书,以及工程设计、工程监理等资质,通过了国家计量认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
本院拥有的3个国家中心分别为国家节水灌溉北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农业灌排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国家水电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7个部级中心分别为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中心、水利部水资源与水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利部草地水土保持生态研究中心、水利部水环境监测评价研究中心、水利部遥感技术应用中心和水利部江河水利志收藏馆,建有两个部重点实验室:水利部水工程建设与安全重点实验室、水沙科学与江河治理重点实验室,另有32个专业试验室,试验室总面积6万m2,配备大型高速水流减压箱、大型三向六自由度模拟地震振动台、离心模拟试验机、水力机械模型通用试验台、水质色谱-质谱联机议等等许多在规模和性能方面均位于国内外前列的重要仪器设备、以及一大批自主开发的水利水电计算机软件和大型高性能的并行计算平台,为科学研究创造了优良的科研基础条件。
多年来,本院主持承担了一大批国家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承担了国内几乎所有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任务,还在国内外开展了一系列的工程技术咨询、评估和技术服务等业务工作。全院各类科研合同额逐年稳步增长,研究取得了一大批原创性、突破性科研成果。截至2009年底,全院获得国家级奖励78项、省部级奖励432项。历年主编或参编了水利水电专业标准237项,包括国家标准72项,行业标准165项。
本院在国际水利水电舞台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国际重要学术团体、国外著名科学研究机构和知名大学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政府合属的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国际大坝委员会中国委员会、国际灌排委员会中国委员会、国际水利与工程协会中国委员会、全球水伙伴中国委员会等秘书处的挂靠单位。
从20世纪50年代起,本院就开始研究生的培养,是国务院学位办首批授予的“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培养单位,目前设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和8个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专业,分别为岩土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环境学、水信息学、水灾害与水安全共。截止2009年9月,本院共招收博士研究生263人,硕士研究生595人。本院还是水利系统唯一接收“西部之光”访问学者的培养单位。
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是本院的宗旨,我们将竭诚为国内外水利、水电、火电、核电建设以及其他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