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丰古猿(Lufengpithecus lufengensis)是中新世晚期生活在我国云南的一种大型猿类,其化石发现与研究对探讨东亚地区大型类人猿演化与绝灭、早期人类起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禄丰古猿牙齿化石保存丰富,蕴含着许多尚待揭示的信息。传统的研究集中于对牙齿表面进行形态观察和测量。随着显微CT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可以对牙齿的内部结构进行深入分析,其中牙齿釉质厚度与系统分类、食性及功能适应密切相关,是古人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近期,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立召、赵凌霞等在国际学术期刊《历史生物学》(Historical Biology)发表了题为“A micro-CT based study of molar enamel thickness and its distribution pattern in Late MioceneLufengpithecus lufengensisfrom Yunnan in Southwestern China”的最新成果。论文基于丰富的禄丰古猿臼齿化石,利用显微CT技术构建禄丰古猿及现代人、现生三类大猿(猩猩、大猩猩和黑猩猩)牙齿虚拟模型(图1),对上下颌臼齿釉质厚度及其分布特征进行量化分析,并与其他现生和化石灵长类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禄丰古猿具有比较厚的臼齿釉质结构,相对釉质厚度位于现代人与猩猩之间,明显比非洲的黑猩猩和大猩猩厚(图2、图3)。值得一提的是,禄丰古猿臼齿釉质厚度在牙尖和咬合面明显增厚(图1,图4,图5)。
研究者通过显微CT重建牙齿虚拟模型,从中获得近中二维虚拟切面,在此虚拟切面上将釉质分布分为牙尖咬合部和牙侧基部,然后作定量测量和比较(图1)。 研究发现,禄丰古猿臼齿釉质分布有明显的不均性,牙尖和咬合面釉质明显厚,这一特点明显区别于非洲大猿,后者釉质厚度分布相对比较均匀,猩猩介于二者之间。尽管禄丰古猿与猩猩具有相近的相对釉质厚度,但两者的釉质厚度分布特征有所不同。禄丰古猿釉质分布具有更大的不平衡性, 表现为更多的釉质集中于齿冠上部(牙尖区域),而齿冠下部(基部区域)的釉质较少。相比之下,禄丰古猿釉质厚度的分布特点与人类更相近,即咬合面和牙尖部釉质厚度明显增厚,牙尖部釉质体量占比高(图4、图5)。这一结果提示二者牙齿釉质结构与功能具有趋同的适应性,其系统演化关系有待深入考证。
在类人猿和早期人类的漫长演化过程中,生存环境改变与食物适应性对古猿和古人类的生存繁衍产生会有重要影响。我国西南地区在中新世晚期具有湿热的森林环境,为禄丰古猿及其他灵长类动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随着青藏高原隆起和亚洲季风气候的加强,到中新世最晚期,生态环境发生变化,禄丰古猿可能面临季节性食物短缺或食谱转换,在树栖和地栖相间的生活方式中寻找食物。研究者推测,禄丰古猿釉质厚度及分布形态特征提示它可以适应坚硬而多样的食物资源,食性范围更加多元,可以在季节性食物短缺的情况下扩大食物范围,以利于种群的生息繁衍。牙齿化石记录表明,我国华南地区在更新世时期仍然生存着大量的大型类人猿,包括巨猿和猩猩类动物,禄丰古猿的后代是否可以延续到更新世时期,这一科学问题有待深入考证,期待未来更多的关键化石证据能填补演化缺环。
本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80/08912963.2020.1782395
图1 禄丰古猿臼齿近中虚拟切面与釉质厚度测量(M1, PA674.48)
图2 禄丰古猿与现代人、现生大猿平均釉质厚度比较
图3 禄丰古猿与现代人、现生大猿相对釉质厚度比较
图4 上臼齿牙尖部和基部区域的釉质与齿质面积比
图5 下臼齿牙尖部和基部区域的釉质与齿质面积比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云南禄丰古猿研究取得新进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2-01-03
相关话题/人类 测量 釉质 中国科学院 结构
我国发现东亚最早具有现代人面部特征的人类化石并复原面貌
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刘武研究员和吴秀杰研究员领导的中外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人类进化杂志》(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 在线发表了题为 “Morphological description and evolutionary significance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3解析鸟类头骨结构和可动性演化:嵌在恐龙头骨上的鸟头
近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独立完成的有关原始鸟类头骨演化的研究。论文作者王敏(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托马斯、李志恒、徐星、周忠和通过CT扫描和三维重建,首次复原了中生代反鸟类近乎完整的头骨,显示了鸟类头骨镶嵌演化,揭示了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3古基因组揭示仰韶文化古代人群的母系遗传结构
2021年5月19日,《遗传学报(英文版)》(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中科院生物学大类一区)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研究团队、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顾万发研究员、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原海兵副教授共同主导完成的关于距今约5500-500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3黄土高原西部MIS 7–6阶段古人类石器技术与生态适应研究进展
中国黄土高原的“黄土-古土壤序列”不仅完整的保留了第四纪冰期-间冰期多旋回的古气候记录,同时蕴含着丰富的古人类文化遗存。甘肃张家川县杨上旧石器遗址的发掘和研究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兰州大学组织的陇西黄土高原清水河、水洛河流域旧石器时代考古综合研究的重要组成。该遗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3安徽华龙洞古人类股骨形态研究新进展
2021年1月11日《美国体质人类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邢松等关于安徽华龙洞古人类的最新研究成果。在该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首次报道了华龙洞古人类的肢骨形态。 华龙洞位于安徽省东至县,长江以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3石器实验揭示百万年前泥河湾古人类砸击技术特征
近日,国际专业期刊《考古与人类科学》(Archeolog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Sciences)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裴树文研究团队联合西班牙高级科学研究委员会历史研究所,对泥河湾盆地早更新世砸击法剥片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百万年前古人类对当地自然资源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3中国早期人类对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的响应
得益于几代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家的努力,我国目前已积累丰富的旧石器和古人类研究材料和数据。这些材料的积累为我们序列性地思考和认识中国早-中更新世人类演化及其与气候环境的耦合关系提供了基础。 2020年10月6日,国际期刊 《第四纪科学评论》(Quaternary Science Revie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37万年前的Toba火山喷发并未导致全球变冷和人类灭亡
2020年8月28日国际期刊《国际第四纪》(Quaternary International)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葛勇与高星关于现代人起源方面的研究工作(Understanding the overestimated impact of the Toba volcanic s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3植硅体揭示广西娅怀洞遗址古人类植物利用
2020年7月29日,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吴妍副研究员与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谢光茂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赵志军研究员等合作完成的关于距今3万年左右的中国南方地区广西娅怀洞遗址古人类植物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3一万一千年前中国东北渔猎人群出现世袭等级的古人类化石证据
最近,中科院古脊椎所倪喜军研究团队在《考古与人类科学》(Archeolog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Sciences)上发表了一项关于1万1千多年前在中国东北出现世袭等级的古人类化石证据的研究。这项研究显示,东北地区的狩猎采集人群是中国最早进入复杂社会的人类居群之一。 复杂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