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研究基于MODIS植被指数和物候算法,生成2003-2018年的水稻分布图和作物物候分布图。运用植被指数分析了该区域的绿度变化,以此识别水稻,并监测植被的生长周期。研究人员发现,自2008年至2018年,尼泊尔的水稻种植面积以每年1.913万公顷的速度减少。稻田面积的流失主要发生在尼泊尔中部和东部平原,南部狭长的平原地带是水稻种植的主要地区,而西部丘陵地区的稻田面积略有增加。

图1 2003-2018年尼泊尔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变化趋势
此外,西部地区的水稻种植时间早于东部地区,北部丘陵地区早于南部平原地区。东、西方向收获水稻的时间与移植水稻的时间相似;南、北方向则不同,山地与平原的差异不显著,主要因为山地的水稻生长周期更长。更重要的是,由于尼泊尔近期已由大米出口国转变为大米进口国,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和水稻种植面积的减少,该国的粮食安全将受到威胁。
![图2 2003-2018年期间尼泊尔地区的物候特征空间分布[(a)季始、(b)季末、(c)季长]](http://www.itpcas.cas.cn/new_kycg/new_kyjz/202108/W020210811376398606336.png)
图2 2003-2018年期间尼泊尔地区的物候特征空间分布[(a)季始、(b)季末、(c)季长]
柱状图为不同海拔范围的平均值
以上研究成果以《Tracking the dynamics of paddy rice cultivation practice through MODIS time series and PhenoRice algorithm》为题,近期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IF 5.734)。中科院加德满都中心Luintel Nirajan(我所毕业硕士生)为第一作者、马伟强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获得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专项(2019QZKK0103)、中国科学院战略性科技先导专项(XDA20060101)、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2018YFC1505701)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30650、91837205、91837208)的共同资助。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agrformet.2021.108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