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SR:喀喇昆仑异常的观测证据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6-02

在喀喇昆仑地区,近二十年来冰川变化相对稳定的现象(即“喀喇昆仑异常”)已得到了广泛报道,这一结论主要来自于通过激光雷达测高和数字高程模型等遥感手段得到的冰川表面高程变化的相关研究。受崎岖地形限制,在该地区开展野外观测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与大量的卫星遥感数据相比,地面观测证据显得相形见绌。尤其是实测的冰川厚度数据,是验证冰川储量、计算冰川表面物质平衡的重要参数,资料稀少,弥足珍贵。
  在此背景下,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圈层作用与环境变化团队、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张寅生课题组在被称为“巴基斯坦水塔”、冰川广布的印度河上游流域开展了多年连续的冰川观测工作,希望为研究“喀喇昆仑异常”提供观测证据。研究人员重访了位于喀喇昆仑山脉西部的巴托拉冰川(Batura Glacier,图1),在与上个世纪70年代中巴联合考察队对该冰川测量的相同位置,应用GPS和探地雷达测量冰面高程和冰体厚度,并利用实测数据优化了冰川厚度估算模型(GlabTop2)的计算精度(图2);在此基础上,结合多源数据,通过质量守恒方程,对巴托拉冰川冰舌部分的物质平衡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1)在2000-2016年间,巴托拉冰川表面仅有轻微下降,变化率为-0.12±0.27 m a-1,表明冰川积累与消融大致相同;2)近40年来,冰舌部分的冰面下降速率稳定(图3),运动速度也无明显变化,这种长期的均衡状态表明该冰川目前处于相对停滞状态;3)冰川物质平衡的计算结果(表1)也表明,冰舌部分的消融速率近期呈下降趋势。综上,冰面高程、冰川运动速率及物质平衡观测的结果表明喀喇昆仑山脉西部巴托拉冰川的稳定状态,是“喀喇昆仑异常”的直接观测证据。
  该研究由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A0603101)、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对外合作重点项目(131C11KYSB20160061)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41661144025)等资助。以上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Scientific Reports杂志:Gao, H., Zou, X., Wu, J. et al. Post-20th century near-steady state of Batura Glacier: observational evidence of Karakoram Anomaly. Sci Rep 10, 987 (2020). 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0-57660-0.
  全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0-57660-0

图1 研究区(巴托拉冰川)位置

图2 冰厚模型优化后(a)和优化前(b)的结果对比

图3 巴托拉冰川冰舌表面高程变化
表1 冰川表面高程(Δh)、冰流通量(ve)和物质平衡(B)变化


相关话题/观测 物质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JH&JGLR:青藏高原纳木错水温观测与热量平衡研究取得进展
    湖泊是气候变化的指示器,对气候变化具有敏感的响应。由于青藏高原特殊的野外工作条件限制了湖泊连续观测工作的开展,目前,高原大部分湖泊的热力循环类型和季节变化特征尚缺乏观测和研究,而湖泊的这些特征对于水生生态系统及环境变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纳木错作为青藏高原高海拔深水大湖,在地理位置、湖泊特征及对气候变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
  • JGR-Solid Earth:沉积地层中火山物质的岩石磁学识别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盆地发育大量的新生代地层,蕴藏了丰富的构造、气候和生物等古环境演化信息,对解译高原乃至地球系统的演化规律和应对未来全球环境变化具有重要价值。但由于大多数地层仍缺乏精确年代限定,严重阻碍了对上述科学问题的认识。火山物质作为绝对年代定年的最佳材料,很多时候在沉积地层中并不能很好的用肉眼直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
  • 研究揭示冰芯中左旋葡聚糖记录对生物质燃烧变化的特征指示意义
    亚热带亚洲地区是全球人口最集中的区域,同时又是北半球森林火灾和草原火灾等生物质燃烧最典型的区域,生物质燃烧及产生的烟尘是这一地区重要的环境和社会问题。青藏高原获取的冰芯记录能够为亚热带亚洲乃至整个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的气候环境演变提供高分辨率的科学证据。因此,利用青藏高原的冰芯记录开展高分辨率生物质燃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
  • JGR-Atmospheres: 冰芯记录揭示喜马拉雅山沿线近期生物质燃烧增强
    全球气候系统变暖最显著的影响之一在于以森林和草原火灾等为代表的生物质燃烧事件发生几率将增加。20世纪末以来,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的气候变化超出了同纬度其他地区,而高原毗邻的南亚、东南亚和中亚等地区是北半球生物质燃烧最强烈的区域之一,同时也是全球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区域。由于缺乏系统的观测研究,青藏高原周边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
  • 青藏高原大湖变暖的观测与模拟证据
    湖泊变化对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具有敏感的响应。目前,大量的研究集中在湖泊面积和水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由于观测数据的缺乏,对湖泊性质变化的研究十分缺乏。中科院青藏所朱立平课题组通过对青藏高原纳木错这一大湖的连续观测,获得了湖泊不同水深连续3年的现场水温观测数据,并据此对一维通用湖泊模型进行了校正,获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
  • 空间中心科研人员对引起2015年3月17日强地磁暴事件的太阳活动源区情况给出最新的观测结果和分析
    太阳活动区NOAA12297在2015年3月15日产生的日冕物质抛射(CME)与12小时前该活动区的另一次CME爆发共同驱动了第24太阳活动周到目前为止最强的一次地磁暴现象,Dst指数达到了-223 nT,并且两次爆发都只是伴随着C级耀斑,却产生了这样强的地磁效应(Liu et al., 2015,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空间中心科研人员观测证实ICME等离子体的阿尔芬波加热机制
    行星际日冕物质抛射(ICME)在内日球层径向传播过程中会不断膨胀。如果该膨胀是绝热过程,那么一般认为ICME内等离子体温度的下降速度会比周围的太阳风等离子体要快。近期,天气室王赤研究员、刘颍研究员等人通过对早期的统计研究进行分析,发现30 AU以内ICME等离子体温度的下降速率和周围太阳风的情况大体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空间中心科研人员观测证实空间物理原创概念——动力学阿尔芬本征波模
    阿尔芬波是等离子体中的基本波模,由空间物理先驱诺贝尔奖得主H.Alfvén预言提出。动力学阿尔芬波(Kinetic Alfvén Wave,KAW)由阿尔芬波演化而来,特征是在垂直磁力线方向上的波长小于离子运动尺度。磁层中电流片经常很薄,可以接近离子运动的特征尺度;在薄电流片中,不均匀性的空间尺度和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污泥掺烧生物质对砷形态转化及磷有效性的影响机理研究进展
    目前我国城镇污泥年产量超过3500万吨,包括流化床在内的污泥焚烧技术已成为污泥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方式和研究热点。污水污泥焚烧飞灰中磷的回收已成为污泥处置技术发展的新趋势,而焚烧飞灰中较高浓度的重金属是制约磷有效性的核心问题。  砷是一种受到广泛关注的典型重金属元素,砷具有中度挥发性,在污泥焚烧过程中砷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中国生态系统光谱观测网络六站点仪器安装与调试运行成功
    4月下旬至5月初,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刘良云团队顺利完成了中国生态系统光谱观测网络(ChinaSpec)6个站点的系统建设、年度标定与安装调试工作。  中国生态系统光谱观测网络(ChinaSpec,https://chinaspec.nju.edu.cn/)是在现有地面CO2通量监测站点基础上,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