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2006年9月----2010年6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材料科学与工程 ?本科
2010年9月----2013年6月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材料科学 ?硕士
2013年8月----2016年1月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凝聚态物理 ?博士
2016年4月----2019年11月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纳米工程 ?博士后
2019年11月---- ? ? ? ? ? ?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A04组 ?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
高能量密度二次电池(锂离子电池、金属锂电池、混合锂离子/锂-氧电池和全固态电池等)关键材料结构表征、机理研究和失效分析,擅长采用冷冻电镜技术研究辐照敏感材料
过去的主要工作及获得的成果:
首次将冷冻电子透射显微镜(cryo-TEM)技术用于研究电化学沉积活泼金属的纳米结构和生长机理:1)揭示金属锂形核过程以及从非晶向结晶相的转变;2)金属锂表面固态电解质膜(SEI)的组成和分布;3)不同生长条件对沉积锂的结构和表面结构的影响;
结合化学滴定和气相质谱,开发了准确定量电化学沉积前后的金属锂,揭示了失去电化学活性的锂的含量和形成机理,并提出相应策略以提高金属锂的电化学沉积和脱出可逆性;
采用多种表征手段解析全固态电极的界面问题,剥离并分析正极材料NCA和电解质材料LPSCl的在循环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和电解质材料自身的电化学分解,提出使用LiNbO3包覆NCA可以有效地抑制两者的化学副反应,电解质电化学分解会自身钝化,阻止其进一步分解
基于卤氧-硫电化学反应构建了一种新型混合锂离子/锂氧电池。在该体系中,氧离子和锂离子可以可逆地在MoS2结构中进行脱嵌,形成一种新的化合物Li2MoO2S2。采用多种表征方法分析了该电池体系的反应机理和Li2MoO2S2的结构。该工作为突破目前锂电子电池的瓶颈并实现下一代高能量电池开辟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设计制备出具有反P2结构的负应力材料Na0.5NbO2:1)该层状结构材料所具有的反P2结构和钠离子嵌脱其中时表现出的负应力效应都是其它材料难以具备的;2)将第一性原理(DFT)计算与实验测量相结合,阐明了该材料显著负应力效应的产生机制,确认了其反P2结构及嵌脱钠过程中的结构相变;3)该材料所具有的高结构稳定性、高钠离子扩散系数使其成为长寿命、高倍率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4)利用其对常规(正应力)电极材料的体积缓冲作用构建了长寿命高比能电池
澄清了Mxenes材料Ti3C2X的(表面)结构和嵌钠机理:1)利用STEM技术在原子尺度上澄清了新型功能化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Mxenes) Ti3C2X的表面结构;2)发现了钠离子在Ti3C2X中的双层嵌入机制,指出钠离子通过两相反应和固溶体反应方式嵌入Ti3C2X;3)修正理论模型并采用DFT计算成功预测了Ti3C2X的物理与化学性质
确认1T-MoS2相的存在及嵌钠导致2H?1T相变的机制:1)通过STEM和原位XRD,确认了1T-MoS2相的存在;2)在原子尺度上澄清了嵌钠过程中硫原子滑移使MoS2从半导体2H相到导体1T相的相转变及其它结构演变;3)确定出MoS2结构可逆转变的临界嵌钠量为1.5,通过控制嵌钠量、优化粘结剂和预嵌入改善了MoS2的电化学性能。
代表性论文及专利:
1. Wang, X.;? Zhang, M.;? Alvarado, J.;? Wang, S.;? Sina, M.;? Lu, B.;? Bouwer, J.;? Xu, W.;? Xiao, J.;? Zhang, J.-G.;? Liu, J.; Meng, Y. S.*, New Insights on the Structure of Electrochemically Deposited Lithium Metal and Its Solid Electrolyte Interphases via Cryogenic TEM. Nano Lett. 2017, 17 (12), 7606-7612.
2.?Wang, X.;? Li, Y.; Meng, Y. S.*, Cryogenic Electron Microscopy for Characterizing and Diagnosing Batteries. Joule 2018, 2 (11), 2225-2234.
3.?Wang, X.;? Li, Y.;? Bi, X.;? Ma, L.;? Wu, T.;? Sina, M.;? Wang, S.;? Zhang, M.;? Alvarado, J.;? Lu, B.;? Banerjee, A.;? Amine, K.;? Lu, J.*; Meng, Y. S.*, Hybrid Li-Ion and Li-O2 Battery Enabled by Oxyhalogen-Sulfur Electrochemistry. Joule 2018, 2 (11), 2381-2392.
4.?Banerjee, A.;? Tang, H.;? Wang, X.*;? Cheng, J.-H.;? Nguyen, H.;? Zhang, M.;? Tan, D. H. S.;? Wynn, T. A.;? Wu, E. A.;? Doux, J.-M.;? Wu, T.;? Ma, L.;? Sterbinsky, G. E.;? D’Souza, M. S.;? Ong, S. P.*; Meng, Y. S.*, Revealing Nanoscale Solid–Solid Interfacial Phenomena for Long-Life and High-Energy All-Solid-State Batteries.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9.
5.?Wang, X.;? Shen, X.;? Gao, Y.;? Wang, Z.*;? Yu, R.*; Chen, L., Atomic-Scale Recognition of Surface Structure and Intercalation Mechanism of Ti3C2X. J. Am. Chem. Soc. 2015, 137 (7), 2715-2721.
6.?Wang, X.;? Shen, X.;? Wang, Z.*;? Yu, R.; Chen, L., Atomic-Scale Clarification of Structural Transition of MoS2 upon Sodium Intercalation. ACS Nano 2014, 8 (11), 11394-11400.
7.?Wang, X.;? Gao, Y.;? Shen, X.;? Li, Y.;? Kong, Q.;? Lee, S.;? Wang, Z.*;? Yu, R.;? Hu, Y.-S.; Chen, L., Anti-P2 structured Na0.5NbO2 and its negative strain effect. Energy Environ. Sci. 2015, 8 (9), 2753-2759.
目前的研究课题及展望:
金属锂等活性金属的生长机理;
全固态的界面和输运性质;
新型储锂结构和机制探索;
原位电镜技术开发和应用。
培养研究生情况:
在读研究生两名,每年计划招三名研究生
其他联系方式:
Email: wxf@iphy.ac.cnEmail:
wxf@iphy.ac.cn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雪锋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5-21
相关话题/中国科学院 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兆翔
简介:?????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2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光学专业获得硕士学位并留所工作,1998年在中科院物理所凝聚态物理专业获得博士学位并获得留所工作资格。1998年6月至2000年7月先后在日本三重(Mie)大学、英国UniversityofSt.Andrews和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21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云平
简介:男,1966年3月生,198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物理系,1990年在中科院物理所光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97年中科院物理所凝聚态物理专业获博士学位,1997年起任物理所研究员,1998年至2001年先后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现为中科院物理所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21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望贤成
简介:2000年~2005年于吉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主要从事高压条件下超硬材料的制备及相关性能的研究工作。2005年~2007年在清华物理系应用超导研究中心做博士后。主要从事高温超导应用研究。 2008年至今于物理所工作,工作主要侧重于高压新材料探索、晶体生长及其奇异物理现象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21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震西
简介:男,1942年9月生,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现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磁性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科三环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付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新型稀土永磁材料的结构与磁性,永磁材料的磁性与微结构的关系。过去的主要工作及获得的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21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吴凡
简介:男,1989年12月生。2007-2011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士。2011-2014美国北卡州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博士。2014-2016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后。2016-2018哈佛大学,博士后+ResearchScientist。2019年1月至今?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特聘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21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魏红
简介:2004年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物理学院,2009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并留所工作。2011年入选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12年荣获中科院物理所科技新人奖;2013年荣获中科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2014年入选中科院卓越青年科学家项目,获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支持,入选北京市科技新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21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肖睿娟
简介:2010.12-至今,?????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清洁能源实验室,副研究员2007.07-2010.11,?德国莱布尼茨固体材料研究所,理论固体物理研究所,博士后2004.09–2007.06,?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博士2002.09–2004.06,?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物理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21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吴克辉
简介:男,1973年10月生。国家****、****领军人才。1995年浙江大学物理系毕业。2000年在中科院物理所获得博士学位。2000年到2004年在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任博士后及助理教授。2004年10月回国,任物理所表面室9组课题组长。主要研究方向:低维量子材料的分子束外延(MBE),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21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徐金朋
简介:2015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2015年6月-2018年8月,香港大学物理系博士后研究员。2018年9月-2019年2月,香港城市大学特别研究员。2019年2月加入中科院物理所,任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材料表面、界面物理性质的极低温强磁场扫描隧道显微镜(STM/ST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21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谢平
简介:男,1984年北京理工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1990年北京理工大学毕业获硕士学位,1993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毕业获博士学位,现为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生物物理,侧重于生物分子马达的工作机理过去的主要工作及获得的成果:生物体内绝大多数形式的运动,从细胞内部的物质运输,遗传物质(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