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三维拓扑绝缘体电子退相干的新机制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21

固态系统的量子输运性质与电子的波动性密切相关。在低温下,电子波能在很长距离上保持相干性,波的干涉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介观物理效应,如 Aharonov-Bohm效应、Altshuler-Aronov-Spivak效应、普适电导涨落和弱局域化效应,等等。研究材料中的电子的退相干机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量子输运性质,而且对利用波的干涉性质探索新奇准粒子和进一步进行量子信息处理也至关重要。
  三维拓扑绝缘体(以下简称拓扑绝缘体)是在2008年才被实验确认的一类重要的拓扑量子材料。因其体能带的拓扑性质,拓扑绝缘体的表面上存在着受对称性保护的无能隙电子态。表面态电子构成了一个螺旋性二维狄拉克电子系统,其自旋和动量方向保持锁定关系。这种独特的电子结构导致拓扑绝缘体表面态具有许多有趣的量子输运性质,并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研究兴趣。尽管已有大量实验研究,但由于样品质量和测量等多种原因,不同实验小组在退相干方面的实验结果不尽相同,这导致人们还不能对拓扑绝缘体表面态电子的退相干机制形成定论。
  最近,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纳米物理与器件重点实验室的李永庆研究组(N08组)利用在拓扑绝缘体薄膜生长、器件制备、栅压调控和量子输运研究方面的多年实验积累[PRL 105, 176602 (2010); PRB 83, 241304(R) (2011); PRB 88, 041307 (R) (2013); PRL 114, 216601 (2015) ],系统地研究了三维拓扑绝缘体中的电子退相干现象。该小组使用具有顶栅和底栅的器件,同时把(Bi,Sb)2Te3薄膜上下表面的费米能级从体能带调到带隙之中,并能跨过狄拉克点。在这种双栅器件中,不仅能够连续调节体电导的大小,并能实现上下表面脱离耦合的量子扩散输运。他们利用反弱局域效应带来的负磁电导,测量了不同栅压、温度和薄膜厚度的电子退相干速率,并观察到当薄膜的体态导电时,电子退相干速率对温度有线性依赖关系,这与传统二维电子系统中由电子-电子相互作用导致的Nyquist退相干机制相符合。该小组还发现,当体态较为绝缘并且表面态输运占主导时,电子退相干速率呈现出亚线性的温度幂次依赖关系,即\(τ _{-1}^{\phi }\propto T^{p},p=0.45-0.60\). 为了解释这种反常的温度依赖关系,他们提出了拓扑绝缘体表面态电子退相干的一个新机制:即在补偿掺杂的拓扑绝缘体中,由于体能隙较小,会形成纳米尺度的电子和空穴液团,电子在这些电荷液团间的非弹性散射过程不仅造成了低温下占主导的变程跃迁,并且会大大缩短电子的位相相干长度。实验观测到的亚线性温度依赖关系可以通过表面态电子与这些局域化的电荷液团之间的耦合加以解释。
  这个工作的实验部分由中科院物理所和清华大学物理系/低维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薛其坤-马旭村-何珂研究组合作完成,该组的欧云波博士生长了实验所需拓扑绝缘体单晶薄膜,中科院物理所的博士生廖剑承担了器件制备和电子输运测量工作。北京师范大学的刘海文博士参与了理论解释。本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61425015, 11374337, 11325421, 11674028 & 91121003)、科技部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计划(项目批准号2015CB921102, 2015CB921001 & 2012CB92170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批准号2016YFA0300600)和中国科学院先导B类专项等项目的支持。这一成果近期在线发表于J. Liao, Y. B. Ou, H. W. Liu, K. He, X. C. Ma, Q.-K. Xue, and Y. Q. Li, Nature Communications 8, 16071 (2017).
  DOI: 10.1038/NCOMMS16071
  文章链接:http://www.nature.com/articles/ncomms16071
以下附图(2个)
图1: 拓扑绝缘体化学势和输运性质的双栅调控。左图为纵向电阻率(上)和霍尔系数(下)随顶栅电压(VT)和低栅(电压VB)的变化情况。右图为一定顶栅电压下二者对低栅电压的依赖关系。电阻极大值和霍尔系数变号出近似地对应于费米能级穿过狄拉克点。栅压调控可以把样品从体态导电(内嵌左图)调节到表面态输运占主导(内嵌右图)。
图2: 拓扑绝缘体电子退相干速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及微观机制。上图显示:当费米能级处于体价带之中时,退相干速率随温度线性变化(左);当费米能级调至体带隙之中时,退相干速率则呈现出亚线性的温度依赖关系(右);温度范围约为0.1~10 K。下图展示在体态较绝缘的拓扑绝缘体中电势涨落导致的电子和空穴液团(左)以及电子在这些电荷液团之间的变程跃迁以及在表面态与这些局域体态之间的散射过程(右)。


Nature Communications 8, 16071 (2017).pdf
相关话题/电子 实验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实验证实非简单空间群拓扑绝缘体中的沙漏费米子
    “拓扑”是数学中的一个概念,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物理领域。随着拓扑能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涌现出形形色色的对称性保护的拓扑量子物态,如拓扑绝缘体、拓扑半金属、拓扑超导等等。这些拓扑态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存在拓扑性保护的表面电子态,如强拓扑绝缘体中的狄拉克锥型色散的表面态、拓扑外尔半金属中的非闭合费米弧表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1
  • 复杂氧化物界面二维电子液体的自旋流-电流转换效应
    自旋电子学可能导致面向未来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自旋流的产生、调控以及自旋流-电流的转换是自旋电子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具有Rashba 形式自旋-轨道耦合的二维电子体系为自旋流的高效调控提供了新机遇。对于二维电子体系,V. M. Edelstein 预言存在一种新物理效应,即,Edelstein效应:与二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1
  • 硅烯中新型狄拉克锥的直接实验观测和起源
    硅烯是指单层硅原子构成的二维单晶结构。由于它具有和石墨烯类似的蜂窝状晶体构型,因此理论预言它将具有和石墨烯类似的电子结构,即在布里渊区的顶角(K点)存在狄拉克锥。在石墨烯中,狄拉克点附近的准粒子近似为无质量的狄拉克费米子,从而导致众多有趣的物理现象及高的电子迁移率。硅烯除了具有石墨烯所具有的类似物理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1
  • 极端条件物理重点实验室二十周年室庆暨学术论坛
    2020年1月5日,极端条件物理重点实验室二十周年室庆暨学术论坛在物理所D楼212顺利举行。物理所所长方忠,党委书记、副所长文亚,所长助理冯国星出席会议并讲话。实验室主任汪卫华,党支部书记、副主任程金光,党支部副书记苏少奎和各课题组长参加并主持会议,正在和曾经在极端条件物理实验室学习和工作的师生20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1
  • 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召开2020年学术大会暨第五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2020年1月8日,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怀柔校区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了2020年学术大会暨第五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在1月8日上午的超导实验室学术大会上,超导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向涛院士首先致欢迎辞,实验室主任周兴江研究员向学术委员会委员和实验室全体师生介绍了2020年学术大会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1
  • 微加工实验室成功举办“2019年微纳米加工技术讲习班”
    “2019年微纳米加工技术讲习班”于7月8-12日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成功举办。本次是第十一届微纳米加工技术讲习班,主要面向国内从事纳米科技的研究生和科研工作者进行公益讲座, 将微纳米加工技术基础知识的讲授与前沿专题讲座及先进微加工设备介绍相结合,由物理所微加工实验室的专业老师讲授关于微纳米尺度加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1
  • 首届“超快电子显微术(UTEM)发展及应用研讨会”成功举办
    6月14日,首届全国“超快电子显微术(UTEM)发展及应用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顺利召开,来自全国17所高校、研究机构和科技企业的50余位专家****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与捷欧路(北京)科贸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旨在促进时间分辨电子显微术和结构动力学研究领域科研人员之间的交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1
  •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项目动工仪式顺利举行
    6月17日上午,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的项目动工奠基仪式在松山湖举行。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 是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为牵头单位,东莞市政府、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为共建单位的省实验室,该项目总体规划1200亩,总经费预算约120亿元,首期计划投资经费50亿元,首期占地面积约391.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1
  • 光物理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简讯
    为了更好地促进实验室的发展,“中国科学院光物理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于2019年4月16日在物理所M234报告厅召开。参加学术委员会的委员包括学术委员会主任祝世宁院士、荣誉主任杨国桢院士、张杰院士、张道中研究员,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陈润生院士、浙江大学朱诗尧院士、吉林大学丁大军教授、中山大学王雪华教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1
  • 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用户会议成功举办
    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用户会议于5月19日在中科院物理所召开。本次会议是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项目自2017年9月开工以来首次举办的用户会议,目的是为了吸取专家和用户对装置建设的建议,共商未来开放运行的大计,并就极端条件下的科学研究开展学术交流。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等25家单位的32名代表和所内的5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