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所研究生招生工作复试小组考核,拟录取以下129名同学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含中国科学院大学未来技术学院)2024级推免生,其中硕士研究生78名,直博生51名(直博生占用我所和未来技术学院2024年博士招生名额,不再占用2024年硕士招生名额)。
|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本科学校 | 录取专业 | 录取类型 |
| 1 | 男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化学 | 直博 | |
| 2 | 女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化学 | 直博 | |
| 3 | 男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化学 | 硕士 | |
| 4 | 男 | 北京大学 | 化学 | 直博 | |
| 5 | 男 | 吉林大学 | 化学 | 直博 | |
| 6 | 女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化学 | 硕士 | |
| 7 | 女 | 吉林大学 | 化学 | 直博 | |
| 8 | 男 | 兰州大学 | 化学 | 硕士 | |
| 9 | 女 | 吉林大学 | 化学 | 直博 | |
| 10 | 男 | 南开大学 | 化学 | 硕士 | |
| 11 | 男 | 吉林大学 | 化学 | 直博 | |
| 12 | 男 | 山东大学 | 化学 | 直博 | |
| 13 | 男 | 华中科技大学 | 化学 | 直博 | |
| 14 | 男 | 四川大学 | 化学 | 直博 | |
| 15 | 女 | 天津大学 | 化学 | 直博 | |
| 16 | 男 | 北京理工大学 | 化学 | 硕士 | |
| 17 | 女 | 山东大学 | 化学 | 直博 | |
| 18 | 女 | 西北大学 | 化学 | 直博 | |
| 19 | 男 | 华中科技大学 | 化学 | 直博 | |
| 20 | 男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化学 | 硕士 | |
| 21 | 男 | 四川大学 | 化学 | 直博 | |
| 22 | 女 | 中央民族大学 | 化学 | 直博 | |
| 23 | 男 | 山东大学 | 化学 | 直博 | |
| 24 | 男 | 南昌大学 | 化学 | 直博 | |
| 25 | 女 | 西北大学 | 化学 | 硕士 | |
| 26 | 女 | 中央民族大学 | 化学 | 硕士 | |
| 27 | 女 | 西北大学 | 化学 | 硕士 | |
| 28 | 男 | 西北大学 | 化学 | 硕士 | |
| 29 | 女 | 内蒙古大学 | 化学 | 直博 | |
| 30 | 女 | 河南大学 | 化学 | 直博 | |
| 31 | 男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化学 | 直博 | |
| 32 | 女 | 西北大学 | 化学 | 直博 | |
| 33 | 男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化学 | 直博 | |
| 34 | 男 | 河南大学 | 化学 | 直博 | |
| 35 | 男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化学 | 直博 | |
| 36 | 男 | 河南大学 | 化学 | 直博 | |
| 37 | 女 | 华北电力大学 | 化学 | 直博 | |
| 38 | 男 | 华东理工大学 | 化学 | 直博 | |
| 39 | 女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化学 | 直博 | |
| 40 | 男 | 西北大学 | 化学 | 直博 | |
| 41 | 女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化学 | 直博 | |
| 42 | 女 | 中国农业大学 | 化学 | 直博 | |
| 43 | 女 | 东北林业大学 | 化学 | 直博 | |
| 44 | 男 | 江南大学 | 化学 | 直博 | |
| 45 | 女 | 内蒙古大学 | 化学 | 直博 | |
| 46 | 男 | 天津工业大学 | 化学 | 硕士 | |
| 47 | 男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化学 | 硕士 | |
| 48 | 女 | 河北工业大学 | 化学 | 硕士 | |
| 49 | 女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化学 | 硕士 | |
| 50 | 男 | 武汉理工大学 | 化学 | 硕士 | |
| 51 | 女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化学 | 硕士 | |
| 52 | 女 | 北京林业大学 | 化学 | 硕士 | |
| 53 | 女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化学 | 硕士 | |
| 54 | 女 | 华北电力大学 | 化学 | 硕士 | |
| 55 | 女 | 江南大学 | 化学 | 硕士 | |
| 56 | 女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化学 | 硕士 | |
| 57 | 女 | 内蒙古大学 | 化学 | 硕士 | |
| 58 | 女 | 山西大学 | 化学 | 硕士 | |
| 59 | 女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化学 | 硕士 | |
| 60 | 男 | 江南大学 | 化学 | 硕士 | |
| 61 | 男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化学 | 硕士 | |
| 62 | 女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化学 | 硕士 | |
| 63 | 男 | 广东工业大学 | 化学 | 直博 | |
| 64 | 男 | 华中科技大学 | 材料学 | 硕士 | |
| 65 | 女 | 苏州大学 | 材料学 | 硕士 | |
| 66 | 男 | 武汉理工大学 | 材料学 | 直博 | |
| 67 | 男 | 北京交通大学 | 材料学 | 直博 | |
| 68 | 女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材料学 | 硕士 | |
| 69 | 男 | 北京林业大学 | 材料学 | 硕士 | |
| 70 | 男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材料学 | 硕士 | |
| 71 | 男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材料学 | 硕士 | |
| 72 | 女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材料学 | 硕士 | |
| 73 | 男 | 华中科技大学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直博 | |
| 74 | 女 | 东南大学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直博 | |
| 75 | 女 | 山东大学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直博 | |
| 76 | 女 | 重庆大学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直博 | |
| 77 | 男 | 山东大学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直博 | |
| 78 | 男 | 山东大学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直博 | |
| 79 | 男 | 中南大学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直博 | |
| 80 | 女 | 湖南大学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硕士 | |
| 81 | 女 | 中南大学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硕士 | |
| 82 | 男 | 华中科技大学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硕士 | |
| 83 | 男 | 湖南大学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硕士 | |
| 84 | 女 | 东南大学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硕士 | |
| 85 | 男 | 中南大学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硕士 | |
| 86 | 男 | 东北大学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硕士 | |
| 87 | 女 | 南京理工大学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直博 | |
| 88 | 男 | 大连海事大学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直博 | |
| 89 | 女 | 山东大学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直博 | |
| 90 | 男 | 大连海事大学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直博 | |
| 91 | 女 | 山东大学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直博 | |
| 92 | 女 | 重庆大学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直博 | |
| 93 | 男 | 北京工业大学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硕士 | |
| 94 | 男 | 北京科技大学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硕士 | |
| 95 | 女 | 山东大学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硕士 | |
| 96 | 男 | 西南交通大学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硕士 | |
| 97 | 女 | 湖南大学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硕士 | |
| 98 | 女 | 湖南大学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硕士 | |
| 99 | 男 | 重庆大学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硕士 | |
| 100 | 男 | 中南大学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硕士 | |
| 101 | 女 | 重庆大学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硕士 | |
| 102 | 女 | 中央民族大学 | 电子信息 | 硕士 | |
| 103 | 男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材料与化工 | 硕士 | |
| 104 | 女 | 苏州大学 | 材料与化工 | 硕士 | |
| 105 | 女 | 华北理工大学 | 材料与化工 | 硕士 | |
| 106 | 男 | 天津工业大学 | 材料与化工 | 硕士 | |
| 107 | 男 | 东北林业大学 | 材料与化工 | 硕士 | |
| 108 | 女 | 天津工业大学 | 材料与化工 | 硕士 | |
| 109 | 女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材料与化工 | 硕士 | |
| 110 | 女 | 江南大学 | 材料与化工 | 硕士 | |
| 111 | 男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材料与化工 | 硕士 | |
| 112 | 男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材料与化工 | 硕士 | |
| 113 | 女 | 中国农业大学 | 材料与化工 | 硕士 | |
| 114 | 女 | 青岛大学 | 材料与化工 | 硕士 | |
| 115 | 女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能源动力 | 硕士 | |
| 116 | 男 | 东北大学 | 能源动力 | 硕士 | |
| 117 | 女 | 北京科技大学 | 能源动力 | 硕士 | |
| 118 | 男 | 山东大学 | 能源动力 | 硕士 | |
| 119 | 男 | 山东大学 | 能源动力 | 硕士 | |
| 120 | 男 | 湖南大学 | 能源动力 | 硕士 | |
| 121 | 男 | 中南大学 | 能源动力 | 硕士 | |
| 122 | 男 | 中南大学 | 能源动力 | 硕士 | |
| 123 | 男 | 大连海事大学 | 能源动力 | 硕士 | |
| 124 | 女 | 山东大学 | 能源动力 | 硕士 | |
| 125 | 男 | 大连海事大学 | 能源动力 | 硕士 | |
| 126 | 男 | 中南大学 | 能源动力 | 硕士 | |
| 127 | 女 | 北京科技大学 | 能源动力 | 硕士 | |
| 128 | 男 | 大连海事大学 | 能源动力 | 硕士 | |
| 129 | 男 | 上海理工大学 | 能源动力 | 硕士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二零二三年十月九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