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介绍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2010-05-11

基本概况

动物研究所一流的园区已在毗邻奥运村的北郊建成。动物研究所是以动物科学基础研究为主的社会公益型国家级科研机构。主要定位在围绕农业、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及其人与自然协调并存等方面的重大需求和科学问题,在珍稀濒危动物保护、有害动物控制、资源动物可持续利用、动物疾病预警与防控、生殖与发育生物学、动物系统学和进化生物学等领域开展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研究。
动物研究所把培养人才同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有效地结合起来,在重视基础学科的同时,兼顾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急需的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等综合性的研究机构。

 

机构设置

动物研究所现有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个国家博物馆和一个院级重点实验室,即: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院重点实验室,国家动物博物馆暨动物进化与系统学研究中心。2005年,动物研究所与国家质检总局联合成立了“外来有害生物鉴定与预警技术中心”,2007年,动物研究所与遗传发育所等联合成立了“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中心”。另外,中国昆虫学会、中国动物学会、中国动物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国际动物学会挂靠动物研究所。动物研究所还主办了《动物学报》、《昆虫学报》、《动物分类学报》、《昆虫知识》、《动物学杂志》、Intergative Zoology, Inscet Science(SCI英文期刊)等七种学术刊物。2004年,Inscet Science和Intergative Zoology与国际著名出版商Blackwell合作出版,前者已成为SCI源刊物。

科研进展

近年来,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业生物灾害控制、外来物种与动物疾病预警与防范、动物克隆与干细胞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多项重大创新成果,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加强,国内外学术影响和地位得到显著提升。动物研究所在2003-2006年荣获了4项国家科技成果奖;在Nature、Science、PNAS、Current Biology、TREE等顶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9篇;发表SCI论文的数量连续四年居全国前20名;被引频次也进入全国科研机构前20名,在生物类研究机构位居第2名;2005-2006年发表SCI论文数量在全球动物学研究机构位居第1,影响因子位居第4;研究生和博士后培养质量在全国生物类科研机构和大学中位居第2位;年均收入超过1亿元,2006年落实的合同科研经费达到2.2个亿;政务信息报送工作连续2年在全院排名第1;与企业合作建成了国内最大的昆虫病毒生物农药生产基地。

动物研究所对一些重要新兴学科进行了大胆布局。新增加动物疫病研究、外来物种研究、生物灾害防治、动物克隆与转基因等作为突破重点。


面对国家近年来在野生动物疾病监测与控制领域的巨大需求和严峻形势,研究所果断决定将“野生动物疫病预警与防控研究”作为新的重大战略布局。在动物寄主时空分布、病毒鉴定、分离和测序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动物所以SARS和禽流感等动物疫病研究为主线,进一步加强了与政府部门、兄弟科研单位及科学家之间的合作关系,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机制,在动物疫病领域连续取得若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

 

战略目标

根据研究所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明确了未来发展战略目标,即: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实现科技创新能力的跨越和持续发展,将动物所建成国家动物学基础研究的创新基地、高新技术研发基地、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知识传播基地。力争在2010年前,在动物学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性的重大科技成果,综合科技创新能力达到本领域国际先进水平;在国民经济发展、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领域,获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重大成果。力争在2020年前,进入动物学研究领域国际著名研究所行列,实现“一流成果、一流效益、一流管理、一流人才”的战略目标。

人才培养

动物研究所研究生教育经过不断发展与巩固,目前,无论从规模和结构,还是从质量和水平均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管理理念与方法上不断拓展且日趋规范和科学化。2006年,在读研究生及在站博士后达445人,在读研究生总数已达到442人,是1998年在读研究生4.8倍,为三期创新岗位总数的1.63倍。


近年来,研究生、博士后队伍不断扩大,培养质量不断提高,2003年,动物研究所在全国一级学科(生物学)评估中排名第2位, 2005年动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作为第一作者,动物研究所为第一完成单位,在《科学》杂志发表一篇关于SARS研究的文章并于2006年度获得了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


2005年,动物研究所全国生物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的评估中成绩突出,名列前茅,首次获得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授予的“全国优秀博士后流动站”称号。动物研究所在全国一级学科(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评估中位居第二。2006年,动物研究所与河南济源白云实业有限公司联合共建的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获得国家人事部批准。
早在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动物研究所为我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87年获准开展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在职人员理学硕士学位、博士学位资格授予工作;1988年经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批准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94年获准为博士生导师自行评定单位;1997年后连续两次被评为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199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一级学科(生物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0年再次被批准为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

动物研究所不仅是我国动物学研究领域重要的科学研究基地,也是培养高层次研究人才的重要基地。自建站以来,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一项基本任务。多年来,始终坚持出成果、出人才并重的宗旨。从研究所自身的学科发展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实行教育与科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在博士研究生教育与培养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既有坚实而丰厚的理论基础,又具有很强的科研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级人才。

学科与专业设置

一级学科:生物学

二级学科

研究方向

动物学

进化生物学、蚜虫系统学、形态与功能血、蜜蜂系统学渔船分生物学、外来物种(昆虫)鉴定与控制、甲虫多样性与进化、昆虫仿生学、昆虫分类学、珍稀鸟类遗传与保护、兽类资源保护与分子生物地理学、无脊椎动物学、中国鸟类特有化与分子进化、鞘翅目系统学、鞘翅目形态与系统、分子系统学、鸟类特有化与谱系地理学、物种形成机制、蛛形动物系统学

生理学

神经行为生理学、整合生理学、行为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动物天然免疫及进化基因组学、重要动物源人兽共患疾病致病机理及其免疫防治、昆虫滞育的分子机制

发育生物学 

干细胞生物学与胚胎植入分子机理、卵巢分子生物学、受精生物学、动物克隆与胚胎干细胞、生殖分子免疫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胚胎早期发育调控、生物信息、分子生物学、睾丸细胞分子生物学、生殖相关疾病发病机理

细胞生物学

细胞凋亡与癌症生物学、分子免疫学、干细胞生物学、细胞凋亡与再生、细胞运动与迁移、细胞衰老、癌症分子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抗性分子遗传学与环境生物学、生态毒理学、协同进化、分子进化、动物行为与化学通讯、昆虫与植物的相互作用及昆虫化学通讯、分子毒理学与神经毒理学

生态学

进化生态学、分子生态学与分子进化、全球变化生物学、化学生态与入侵生物学、昆虫生态学、理论生态学、生物多样性信息管理、行为生态学、保护生物学、保护遗传学、哺乳动物行为生态学、鸟类生态学及行为学、全球气候变化与生物灾害预警、生态系统功能、生态学基因组学、野生动物与草地生态系统、高原野生有蹄动物与肉食大动物互作、脊椎动物生态学、山地小哺乳动物空间分布格局

师资力量

动物研究所具有雄厚的科学积累和技术储备,拥有一支学术思想活跃、科研竞争力强、爱岗敬业的科技队伍,于2001年整体进入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试点。目前,全所现有在职职工322人,其中科技人员273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6人,研究员56人,在岗研究生导师6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2人,硕士生导师12人,45岁以下导师总数占在岗导师总数的73.4%。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7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引进人才25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7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3人,国家攀登计划首席科学家2人。已经形成了一支由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百人计划入选者、高级研究人员和青年学术骨干组成的科研梯队,各主要学科均有优秀年轻学术带头人,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和综合解决动物科学研究中面临重大问题的能力。

设施与设备

动物研究所具备一流的实验基础条件,拥有精良的仪器设备,拥有5214台(套),价值13564万元的科研仪器设备,为科学研究工作提供了优质的条件保障。
动物研究所拥有亚洲最大的动物标本馆,馆藏各类动物标本500余万号,其中鸟类标本6万余号,兽类标本近3万号,鱼类和两栖爬行类标本16万余号,昆虫标本360万号,其它无脊椎动物标本130万号。拥有总藏书量26万余册及图书资料较为齐全的专业图书馆。动物研究所计算机局域网建设于1994年,目前全所联网计算机920台,提供研究生、博士后便捷的网络工具,形成了科学研究与技术支持相结合的完整体系。

改变环境、完善激励、创造竞争氛围

我们尝试求真务实地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中,以抓思想品质、敬业精神、创新能力、团队意识、身心素质教育为重点,以不断提高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加强研究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培养、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促进研究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宗旨,为研究生开设了专题系列讲座、支持研究生社会实践,探索与实践了从课堂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研究生综合素质教育。为了加强对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结合青年人的特点,每年都还组织开展了春秋郊游、各种体育和娱乐比赛等活动,既丰富了他们的文化生活,又培养了他们的集体观念。营造和谐氛围,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为激励研究生勤奋学习,创新进取,自2005年1月起,动物研究所特设立:普通奖学金和优秀奖学金(普通奖学金含基本助学金、创新津贴、研究助理金等,优秀奖学金是用于奖励每年中期考核优秀的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年奖学金最高可达16000余元,博士研究生年奖学金最高可达20000余元。积极开展创造良好的竞争氛围,通过中期考核,开展学术报告等方式,在研究生中弘扬正气,倡导顽强拼搏、求实创新和科学奉献精神,营造了一种良好的思想和文化氛围。

博士后流动站

动物研究所是国家首批批准中国科学院研究所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自1988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以来,现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点,分别是动物学、生态学、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整体水平在2005年全国一级学科(生物学)评估中位列前茅,被授予“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荣誉称号。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博士后流动站已成为动物研究所培养优秀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的重要基地和重要来源,至今,出站留所的博士后中,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获得者、有的已经担任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组长等重要职务,成为研究所一代学科带头人和学术栋梁。近年来,实施灵活的进站渠道与方式:竞争遴选进站方式;项目需求,自筹经费,自由进站方式;企业联合培养,企业资助,自由进站方式;把博士后的工作推向新的认识和管理高度。博士后研究人员在动物研究科研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建设世界一流的研究所进程中,博士后研究人员将担负起更加重要的责任。

欢迎您报考动物研究所,动物研究所期待您的到来,并将成为您发挥个人潜力、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最佳乐园!

联系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25号
邮政编码 100080
E–mail edu@panda.ioz.ac.cn
主页 http://www.ioz.ac.cn
联系电话 010-82617653 010-62565627
联系人 侯晓霞、沈慧

相关话题/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