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黄国君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5-23

姓名:黄国君
性别:
职称:副研究员
学历:北京科技大学工学博士
电话:**
传真:
电子邮件:ghuang@imech.ac.cn
通讯地址北京北四环西路15号

简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流固耦合系统力学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
1962年9月6日 出生于武汉
1978年9-1983年7月 武汉科技大学冶金系轧制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3年7月-1984年9月 武汉市冶金局设计室
1984年9月-1987年11月 北京科技大学金属压力加工系,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7年11月-1992年11月 北京科技大学金属压力加工系,获工学博士学位
1992年12月-1993年6月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高技术陶瓷研究所
1993年6月 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室主任,现任副研究员

研究领域:1. 细观力学: 材料本构、损伤、断裂的多尺度力学;2. 结构动力学:海洋平台、水下悬浮隧道、高速列车等工程结构的流固耦合、冰激振动、地震行波效应等动力学分析和实验研究;
3. 实验力学: 光纤力学测量的理论和技术;极端条件下的光纤传感器研发及应用;高速列车动模型气动力可弓网接触力测量技术研究;
4. 结构健康监测理论和技术:高可靠性结构健康监测传感技术研发和结构损伤识别理论研究
社会任职:
现任中国力学学会反应堆结构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振动学会结构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曾担任中国航空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结构设计及强度专业委员会委员
获奖及荣誉:
代表论著:一、期刊论文
Peinan Zhong, Guojun Huang and Guowei Yang,On a frame-invariant finite element formulation for geometric exact rod theory,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English Edition),2016,37(152):1669-1688

Peinan Zhong, Guojun Huang and Guowei Yang,On the Geometric Phase in the Spatial Equilibria of Nonlinear Rods,Acta Mecanica Sinica, 2017, 33(2):457–471

Guojun Huang, Changben Wei, Shiyuan Chen, Guowei Yang, Reconstruction of structural damage based on reflection intensity spectra of fiber Bragg gratings. Meas. Sci. Technol. 2014, 25(12), 125109

Chen Wenjun, Huang Guojun, Seismic wave passage effect on dynamic response of submerged floating tunnels. Elsevier, Procedia Engineering, 2010, 4, 217~224

Xiao Jian, Huang Guojun, Transverse earthquake response and design analysis of submerged floating tunnels with various shore connection. Elsevier, Procedia Engineering. 2010, 4, 233~242

Guojun Huang, Pengfei Liu, A dynamic model for ice-induced vibration of structure, ASME J. Offshore Mechanics and Arctic Engineering, 2009, 131(1),011501

黄国君,王秋良,邵进益,邓凡平, 戴锋,冯遵安,液氮温度Bragg光纤光栅的应变传感特性,光电子·激光, 2007, 18(7), 773~775,

黄国君, 殷昀虢, 戴锋, 阚常珍,光纤布拉格光栅应变传感器的灵敏性及疲劳可靠性研究,激光杂志,2003, 24(6), 45~47

Huang Guojun, Duan Zhuping, Effects of the self-organization of dislocations on the macroscopic mechanical behavior and the related critical characteristics, Acta Mech. Sinica (English Series), 2000, 16(2), 173~182

黄国君, 戴兰宏,非均匀介质尺度效应的细观团簇模型,固体力学学报, 2000, 21(增刊), 105~111.

黄国君, 杨治星, 段祝平,激光-载荷联合作用下碳纤维/环氧树脂板的断裂阈值研究,强激光与粒子束,1999, 11(6), 677~681

黄国君, 段祝平, 王文标, 单晶易滑移阶段位错结构形成的动力学分析,力学学报,1998, 30 (1), 65~75

Huang G. J. and Zhong H. R., Rolled wire and drawn wire compared, Wire Industry,1990, 57(681) : 662-664

二、授权发明专利
黄国君、戴锋张拉式Bragg光纤光栅加速度传感器, 2011-08-09,中国, ZL43;

黄国君、 杨国伟,一种高速列车动模型六分量气动力测量装置 ,2019-01-04,中国, CNA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中国科学院先导B项目,高速列车长时间服役的结构安全可靠性,2016/01-2020/12,在研,主要参与人;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600公里/小时磁浮车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制,2016/01-2020/12,在研,主要参与人;
中国科学院仪器设备功能开发技术创新项目,025,基于布拉格光纤光栅反射强度谱的应变分布测量及损伤探测技术开发,2014/5-2018/6,已结题,主持;
中国科学院修缮购置专项项目,**1,动模型实验平台测试与控制系统,2014.1-2014.12,435万,已结题,主要承担人之一;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点方向项目,KJCX2-YW-L07,水中悬浮隧道水动力及结构安全性的试验与理论研究,2009/10-2013/06,已结题,子课题负责人;
863海洋技术领域专题项目,2008AA09Z312,海洋平台健康监测技术和安全评估研究,2008/08-2011/12,已结题,主持;
中加(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与加拿大科学院海洋技术研究所)合作研究课题,PJ2376-MSIIV,Collaboration on Ice Induced Vibration,2009/01-2011/12,已结题,主持(中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结构冰激共振锁频的实验与理论研究,2008/01-2010/12,已结题,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水中悬浮隧道的关键力学问题研究,2006/01-2010/12,已结题,子课题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高磁场MRI超导磁体FEA模型和光纤探测研究,2006/01-2008/12,已结题,合作主持(与电工所);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暨中国科学院与中国海洋石油公司十五科技合作项目“海上油气开发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研究”(郑哲敏院士和曾恒一院士主持)二级子课题,KJCX2-SW-L03-01,海洋平台优化设计与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2001/01-2005/12,已结题,共同主持(与梁乃刚研究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细观随机连续介质的涨落及其宏观力学效应研究,1998/01-2000/12,已结题,主持;
863激光科学技术(410专题)青年基金课题,94-9,力-热联合作用下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破坏效应,1995/01-1997/12,已结题,主持。




相关话题/中国科学院 力学